卷2-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第一辑(解析版)_第1页
卷2-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第一辑(解析版)_第2页
卷2-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第一辑(解析版)_第3页
卷2-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第一辑(解析版)_第4页
卷2-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第一辑(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第一辑语文第二模拟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22安徽黄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祠堂以血缘之

2、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政治”团体。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这样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会”团体。敬宗收族,使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祠堂的功

3、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等,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行为,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期就受孝悌之礼等熏陶。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4、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装饰文化作为祠堂文化的载体,涵盖了浓厚的道德观念、地域民俗,无论是家居陈设还是建筑中的雕饰彩绘,又或是牌楼照壁都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洛阳新安县吕氏祠堂,照壁上刻画的“龙蛇龟田”象征吕氏族人要勤勤恳恳才能福临;各种各样的墀头“耕读”字样引导后人要辛勤耕作以立身立命,刻苦读书以立德立行。儒家伦理中家族观念尤为深刻,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承担的是弘扬祖先美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功能。礼仪和道德结合在一起,从而延伸到更大的范围乃至整个社会,以期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祠堂祭礼,不仅是“情感

5、道德”性的,而且是“伦理政治”性的。祠堂作为礼制性建筑,并非是文化虚构,而是从对亲生父母之爱与敬延伸到对祖父、曾祖、太祖甚至整个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尊亲的追溯以及对天地诸神的祭拜,关系着对人伦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组织的理解。 (摘编自李玲祠堂之礼:有秩序的爱)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祠堂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有着重要地位的场所。B我国古代祠堂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C我国古代,宗族都有宗子,祭拜先祖时举行的敬宗和收族都由宗子主持和率领。D犯错的族人要受到告诫和惩罚,不许和其他族人共同祭拜先人是对其最大的惩罚。

6、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指出祠堂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为后文论述奠定基础。B文章从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与静文化(建筑装饰)两个方面来论证祠堂的功能。C文章第三段运用事实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述了“祠堂的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的功能”。D新安吕氏祠堂照壁的刻画和墀头的文字表明了祠堂静文化暗示或滲透着祠堂的功能。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人们对祠堂祭祀特别看重,在祭祀活动中,既可祭祀先人,还可立约族规。B如果我国古代乡村没有祠堂,人们就不会有对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宗亲的追溯。C祠堂之礼体现着一种有秩序的爱,蕴含了情感道德层面和伦

7、理政治层面上的意义。D祠堂祭礼加强了血缘关系,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体现了儒家伦理中的家族观念,【答案】1A2C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蕴含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寄托”以偏概全,原文是说“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因此不是中华民族,而是家族,这里扩大了外延。C.“宗族都有宗子”分析不当,从文中“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的信息可以分析出,并不是所有的宗族都有宗子。D.“不许和其他族人共同祭拜先人是对其最大的惩罚”判断不当,文中只是说“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8、方法的能力。C.“对比论证”错误,在论证“祠堂的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的功能”观点时,只运用了举例论证,并没有运用对比论证。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如果就”说法绝对,由原文“祠堂作为整个家族的聚集活动之所,承担的是弘杨祖先美德、传承孝礼文化、维系亲情意义等功能”可知,祠堂是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人们对宗族真实无妄的伦常宗亲的追溯可以有很多种方式,祠堂只是其中的一种。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2021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最近20年,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雾霾天气等现象表明温室效应带来的气

9、候变化正严重影响着人类未来生存。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21世纪以来,全球碳排放量增长迅速。2000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40%,2019年创历史新高。2020年,受新冠肺炎影响,世界各地区碳排放量普遍减少,下降至322.8亿吨,同比下降6.3%。我国由于疫情防控得当,各领域复苏较快,2020年碳排放量同比增长0.6%,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0.7%。(摘编自前瞻网)材料二: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见(简称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简称方案)。意见是党

10、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是长远的顶层设计。方案针对碳达峰阶段,提出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涉及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等。方案聚焦重点领域,提出到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5%左右,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同时强调将采取强有力措施,推动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建材行业、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摘编自经济参考报)材料三: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

11、策与行动白皮书显示,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18.8%,比2005年降低48.4%,超额完成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到2020年下降40%至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为15.9%,比2005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能源结构优化取得明显成效。(摘编自经济日报)材料四:近日,全国多地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践行绿色节能。北京市发改委印发通知,对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和现场检测相关工作作出安排。重庆市发布倡议书,号召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加强日常节电管理,减少照明、空调、电梯使用时间和数量;暂停城市灯光秀,压减夜间景观、广告照明用

12、电时间;商业场所合理用电,推广使用节能型电器;家庭社区节约用电,倡导绿色出行;工业企业科学用电,合理安排生产班次等。(摘编自人民网)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造成温室效应加剧。B2020年,全球碳排放主要来自能源发电与供热、交通运输、制造业与建筑业三个领域。C2013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保持持续增长,2019年达到343.6亿吨,是历史最高记录。D因受疫情影响,2020年碳排放量普遍减少,同时也表明全球碳排放量已进入下降通道。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界各地区碳排放量受

13、疫情影响普遍减少,我国碳排放量不降反升,说明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意识还不够。B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方案,是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C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的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重点聚焦能源、交通运输、制造业与建筑业等领域。D材料三我国“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这一说法与材料一统计数据矛盾,表明两文侧重点不同。6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在哪些方面作出了贡献?请依据材料概括说明。(6分)【答案】4D5C6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针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制定了碳达峰

14、行动方案。全国多地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践行绿色节能。【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同时也表明全球碳排放量已进入下降通道”错误, 2020 年受新冠肺炎影响全球碳排放量有所下降,但不能说明全球碳排放量已进入下降通道。选项曲解文意。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A.“意识不够”错,我国碳排放量同比增长是因为我国由于疫情防控得当,各领域复苏较快。不是“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意识还不够”B.方案不是总体部署,原文为“意见是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选项扩大了范围。D.“矛盾”错。2020年碳排放量同比增长0.6%,“

15、0.6%”这个数据符合“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的说法,即增长速度不快。 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克服自身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可概括出,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战略、法规、政策、标准与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由“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意见是党中央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是长远的顶层设计”可概括出,针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行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

16、制定了碳达峰行动方案。由“近日,全国多地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践行绿色节能”可概括出,全国多地强化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践行绿色节能。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2022新疆乌鲁木齐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静静的产院茹志鹃谭婶婶跨出房门,心里就是个老大的不快,原来荷妹已把两个产妇掇弄起来,站在房里做操呢!三个人嘻嘻哈哈,又弯腰又踢腿。产妇做产后体操,不是稀奇事,谭婶婶老早就在医院里看见过,但她不想在自己产院里实行这个。“婶婶,一会儿我们来做水管吧!”荷妹一点儿也没忘记土造自来水。“哎呀荷妹,你一桩一桩的来嘛!一桩没弄好又是一桩。”谭婶婶说完就走了出来。本来安安静静的

17、产院,现在好像有一股什么风闯了进来,把一切都搅乱了。谭婶婶想了想,就拿了一只竹篮,迅速地走出了产院的大门。她想出去,离了这里,眼不见为净,去养鸡场给产妇领鸡蛋。谭婶婶回到产院,还没跨进屋子,就愣住了,不仅仅是因为一路的奔走想让她找把椅子坐坐。那雪白的墙上,已打了水桶大的一个洞,荷妹在洞边接竹管,那两个产妇也在递这拿那地帮忙。她们一见谭婶婶回来,立即欢呼起来:谭婶婶快来看自来水!”自来水?对,还有自来水”谭婶婶扶起一张椅子坐下,她觉得向她涌来的东西太多,她累极了。荷妹突击了半天,料想婶婶见了一定会又惊又喜。她拭着汗,等了半天,婶婶却一声不响。她迷惘了。“婶婶,水自己流进来不好么?”“好!”水自己

18、流进来怎么不好!当然好,她便继续说道:二丫头,乡里当然不像城里那么方便,我们什么都学城里,肩膀也怕碰扁担了,这可不好。”谭婶婶迅速地朝荷妹看了一眼,荷妹咬住嘴唇不响了。阿玲心直口快地说道:能做的不做,这不是落后?这样一来,不是又省事,又卫生,又科学,回去我也推广去。”谭婶婶心里猛地动了一下,这些话好熟悉啊!自己曾经说过的。三年前,推广新法接生的时候,自己对许多人说过“又卫生,又科学”。对妇女说,对妇女的男人说,对婆婆说,对妈妈说,其中对潘奶奶说得最多。现在,谭婶婶看看刚做起来的自来水管,荷妹带来的氧气瓶,白色的护士帽,还有荷妹那对亮晶晶的眼睛,最后,谭婶婶看着那盏静静垂挂着的电灯“谭婶婶,采弟

19、要生了!”下午,一个男人气喘喘地扶着一个快临盆的产妇走来。产妇情况不好,打呵欠要睡,这是一个十分头痛的现象。婴儿需要很快用钳子钳出来,不然婴儿会闷死,产妇也会有生命的威胁。“我打电话去!”谭婶婶说着就掉转身向门外冲去。等荷妹追到门口,外面黑洞洞的,已不见一个人影,只有风在旋转,在吼叫。抗着顶头风,谭婶婶飞似地向队部办公室奔去,风掀着她的衣裳,在她耳畔呜呜地叫。去给医院打电话,这不是第一次,可是今天,谭婶婶心里刮起了大风。谭婶婶站住了脚,清楚地记起来了,当自己跑来打电话的时候,荷妹那张年轻的脸上,确确实实是十分镇静。公社培养的第一批产科医生也站在岗位上,并没有跑来打电话。谭婶婶掉转头,又向产院飞

20、奔起来。产院有了自己的医生,产院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谭婶婶眼前忽然豁亮起来,荷妹这一个年轻的医生,仿佛是在刚才那一霎间,才来到产院,才进入谭婶婶的心里。风用一种巨大的、看不见的力量,仿佛滔天的巨浪向前扑来。它们气势磅礴,排山倒海地向前推,向前涌,在后推着她,拥着她,迫使她好像是脚不沾地地在向前走。谭婶婶回到产院,荷妹正在穿一件消过毒的隔离衣,神情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镇静,她稍稍有些紧张,但并不慌乱。采弟仍是昏昏地半睡半醒。“婶婶,我看不能等了。”荷妹急促地说道。“快吧,孩子!”谭婶婶声音里带着无限的温存,继续说道:荷妹,让我来学学吧!”荷妹抬头,见谭婶婶怯怯的,但又是那样勇敢,那样坚决地站在自己面

21、前。在这一刹那,荷妹几乎记起了这个产院的全部历史,推行新法接生的全部斗争过程。她想起了谭婶婶怎么在半夜里,骑着脚踏车去接生,她也想起了谭婶婶是那么自豪那么珍惜地扳动那电灯开关一切都如理想中一样,可是现在谭婶婶却看不见产床是那样的洁白,电灯是那样的耀眼,她自己是那样庄严地响动着刀钳。她听不见风声,她也不知道荷妹用棉花球给她拭汗,她只看见荷妹指点她的手势。忽然,“哇”的一声,婴儿哭了,是个男的,又一个小“冒失鬼”。谭婶婶刚直起腰来,一把就被荷妹抱住了:“婶婶!”荷妹高兴得眼里含了泪水。谭婶婶笑着坐到椅上。她抬头看见电灯,电灯真亮啊!是比原来煤油点的灯亮堂多了。现在,谭婶婶觉得这个静静垂挂着的东西,

22、不仅仅是个照明的电灯,在它耀眼的光芒里,蕴藏了一种看不见的力量。这力量可以用来电疗,用来抽水,用来打针,用来救活早产儿,用来谭婶婶仿佛又听见杜书记那坚定的声音在耳畔响:老嫂子,我们这一辈人的任务不简单啊!社会要在我们手里变几变”狂风似乎被杜书记那个坚定响亮的声音慑住了,它开始畏缩退却了。夜,又恢复了她恬静的常态。马蹄钟上的时针已指向午夜十二点,这里,这个静悄悄的产院,和全中国一起,和各个农村、各个城市一起,正走向明天明天啊,将是一个多么灿烂、从古未有的明天!(作品有删改)(注):此文创作于1962年,当时社会上正在开展医院卫生改革运动。潘奶奶:旧社会农村的一个接生婆。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

23、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性格,将风比作滔天巨浪,推着谭婶婶向前走,表现出主人公怯懦犹豫的思想性格。B未出场的公社杜书记是故事的重要人物,在关键时刻对谭婶婶的思想进步起着点化作用,给了她勇气和信心。C小说谋篇布局精当巧妙:将故事情节安排在一天一夜之内,但对出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却详略有序。D小说取材小中见大,没有选取“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一味歌颂,而是以写小人物思想的转变来彰显小说主题。8小说两次写到谭婶婶坐在椅子上,你如何理解这两处描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小说标的段落中描写的电灯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答案】7A8第一

24、次:谭婶婶既因为一路奔走疲惫,需要休息;也因为面对荷妹等人用竹管引来的“自来水”这一新鲜事物感到迷惘,内心矛盾而复杂。第二次:也有疲累,但谭婶婶主要是为新生儿平安降生感到喜悦与欣慰,体现出她接受了先进的接生技术。两次描写相照应,突出了她思想情感前后的转变。9电灯照亮房间,比原先煤油灯明亮很多,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电灯蕴藏着看不见的时代进步的力量,它促使谭婶婶思想转变,进步。电灯照亮整个产房,启示人们应与时俱进、变革思想,通过努力与奋斗,创造充满光明和希望的美好未来。【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表现出主人公怯懦犹豫的思想性格”分析错误。应是表

25、现出主人公“传统守旧”的思想性格。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情节作用的分析能力。小说中两次写到谭婶婶坐在椅子上。第一次是“谭婶婶扶起一张椅子坐下,她觉得向她涌来的东西太多,她累极了”,这是谭婶婶从养鸡场领了鸡蛋回来后,因为一路奔波的疲惫需要休息而坐下来,另外,她面对荷妹等人用竹管引来的“自来水”这一新鲜事物感到有些抵触,认为荷妹来到产院以后带来的新事物太多,她有些难于接受而引起内心的矛盾。此时她是身心俱疲。第二次是在抢救采弟成功、大人和孩子都得到了保全后,“谭婶婶笑着坐到椅上”。此处的“笑”表明了谭婶婶主要是为新生儿平安降生感到喜悦与欣慰,同时,经过实践的检验,先进的接生技术是有效的和实用的

26、,此时他从内心接受了先进的接生技术。第一次心事重重的坐在椅子上,第二次笑着坐在椅子上,两次描写相互照应,出了谭婶婶思想情感前后的转变,从而突出了小说的主题。9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段落作用的分析能力。在小说的结尾处,作者用一个段落写到了产室的电灯和谭婶婶由电灯所生出来的一系列联想。文中“她抬头看见电灯,电灯真亮啊!是比原来煤油点的灯亮堂多了”是谭婶婶对电灯的直观感受,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在象征意义上,电灯代表着时代的进步,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的进步,正是时代的进步促使谭婶婶思想转变,进步。最后,这一段是对主题的强化,电灯照亮整个产房,启示人们应与时俱进、变革思想,接受新思想和新事

27、物,通过努力与奋斗,创造充满光明和希望的美好未来。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2022河南洛阳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太平兴国二年,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普来见,赴太祖山陵。授太子少保,留京师。六年,赵普奉朝请累年,卢多逊益毁之,郁郁不得志。普子承宗娶燕国长公主女。承宗适知潭州,受诏归阙,成婚礼。未逾月,多逊白遣归任,普由是愤怒。会如京使柴禹锡等告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上召问,普对曰:“臣愿备枢轴,以察奸变。”退复密奏:“臣开国旧臣,为权幸所沮。”因言昭宪顾命及先朝自愬之事。上于宫中访得普前所上章,遂大感悟,即留承宗京师。七年四月,赵普

28、既复相,卢多逊益不自安。普屡讽多逊令引退,多逊贪权固位,不能自决。十一月丁卯,宴饯赵普,赐普诗。明日,谓近臣曰:“赵普于国家有大勋力,朕布素时与之游从,齿发衰矣,不欲烦以机务,因诗导意,普感激且泣,朕亦为之堕泪。”宋琪对曰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端拱元年二月,赵普为太保兼侍中。上谕普曰:“卿勿以位高自纵,勿以权势自骄。但能谨赏罚,举贤能,拜爱憎,何忧军国之不治?朕若有过,卿勿面从。古人耻其君不及尧舜,卿其念哉!”先是,普再入相,方立班宣制,工部侍郎雷德骧骤闻之,手不觉坠笏,遽上疏乞归田里。又请对,具呈所以。上勉谕良久

29、,且曰:“卿第去,朕终保全卿,勿以为虑。”三月,枢密副使赵昌言责罢。普恶昌言刚戾难制,因是请加诛殛,上特宽宥。昌言既责,普又请行后命,上不许,乃止。淳化元年,赵普自去秋以病免朝谒,有大政则召对。及冬,病益甚,乃请告。车驾屡幸其第省问,赐予加等。(节选自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太宗皇帝)(注)昭宪顾命:昭宪皇太后的临终叮嘱。自愬:同“自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B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

30、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C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D普昨至中书/执御诗/涕泣谓臣曰/此生余年无阶/上答/庶来世/得效犬马之力/臣既闻此言/今复闻宣谕/君臣始终之分/可谓尽善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陵,古代借指帝王的陵墓,也借指帝王、帝后,文中取后一个意思。B奉朝请是古代给予闲散官员的优待资格,可参加朝会,但无实权。C在古代,一般来讲,公主是帝女的封号,皇帝的姐妹加封长公主。D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也多用来代指朝廷,归阙就是返回

31、京城。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赵普是开国功臣,早年就与太宗皇帝过从甚近,此番入京却常年受人排挤;自己的儿子新婚不久就被催着离京,更是让赵普气不过。B适逢秦王图谋不轨的消息传来,赵普趁此表达希望留在中枢观察的意愿,皇帝后又亲自验证赵普的密奏属实,终于明白了赵普过往的行事和用心。C赵普为政作风严苛,虽经皇帝提醒,但仍然把工部侍郎雷德骧吓得要辞职,甚至要对已被罢官的枢密副使再加严惩,以致圣上不得不出面干预。D赵普很受皇帝的倚重,君臣感情颇深,他生病以后虽然不用上朝,但涉及国家大事时仍然被皇帝召见,病重后蒙圣驾亲临探视优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32、(1)普屡讽多逊令引退,多逊贪权固位,不能自决。(2)朕若有过,卿勿面从。古人耻其君不及尧舜,卿其念哉!【答案】10B11A12C13(1)赵普屡次委婉地劝说卢多逊,让他辞职,可是卢多逊贪恋权势,想保住职位,自己难以决断。(2)我如果有过失,你不要碍于情面一味顺从。古人以自己的君主赶不上尧舜为羞耻,你可要谨记啊!【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赵普昨天到了中书省,拿着皇上写的诗,痛哭流涕地对我说:“我这一生余下的日子,无法报答皇上了,希望有来世,能为皇上效犬马之力。”我已经听过了这番话,今天又听到皇上的宣谕,这一种君臣之间善始善终的情份,可以说是尽善尽美啊!“无阶上答”的意思是

33、“无法报答皇上”,“无阶”修饰“上答”,二者不可断开,排除C、D两项。“此言”的意思是“这些话”,属于复指短语作“闻”的宾语,句意完整,且后又有“闻宣谕”的结构,与之结构相同,故应在“言”后断开,排除A。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文中取山陵的后一个意思”解释错误。文中指宋太祖的坟墓,应是取的前一个意思。故选A。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虽经皇帝提醒,但仍然把工部侍郎雷德骧吓得要辞职”说法错误。“工部侍郎雷德骧吓得要辞职”发生在太宗提醒赵普之前。原文为“先是,普再入相,方立班宣制,工部侍郎雷德骧骤闻之,手不觉坠笏,遽上疏乞归田里”。“先是”表明了此

34、事发生在太宗提醒赵普之前。故选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讽”,委婉地劝说,暗示;“固”,使牢固、保住;“自决”,自己决断。(2)“若”,如果;“面”,碍于情面;“耻”,以为耻;“念”,记住。参考译文:太平兴国二年,河阳三城节度使赵普来京觐见,先去往太祖赵匡胤的陵墓祭拜。被授予太子少保,留在京城。太平兴国六年,赵普连年只是具有奉朝请的资格,更是被卢多逊诋毁,苦于抱负志向不能施展。赵普的儿子赵承宗娶的是燕国长公主的女儿。赵承宗正在任潭州知州,接到诏书回归京城,举办了婚礼。结婚不到一个月,卢多逊通知赵承宗让他回到自己的任所,赵普因此非常生气。正赶上如京使柴禹锡等人告发秦

35、王赵廷美骄横恣肆,私底下恐怕会发动图谋不轨之事。皇帝召见赵普问询,赵普回答说:“我愿意留在中枢部门,来观察事变。”退朝后又上密奏:“我是开国旧臣,现在被有权势的奸佞之人阻挡。”借机说出了当年昭宪皇太后的临终嘱托和太祖主政时自己向上陈述的有关往事。皇帝在宫中查找到赵普以前所上奏章,于是非常感动并醒悟了,就把赵承宗留在了京城。太平兴国七年四月,赵普已经重任宰相。卢多逊越发觉得自己不太平安。赵普屡次委婉地劝说卢多逊,让他辞职,可是卢多逊贪恋权势,想保住职位,自已难以决断。十一月丁卯日。皇帝宴请赵普,赐给赵普诗。第二天,皇帝对身边的大臣说:“赵普对国家出过大力、立过大功,我从前地位不高的时候就和他交往

36、,他现在牙齿头发都衰落了,我不想拿机要政务劳烦他,借那首诗传达我的心意,赵普感动得都哭了,我也为此而落泪。”宋琪答道:“赵普昨天到了中书省,拿着皇上写的诗,痛哭流涕地对我说:“我这一生余下的日子,无法报答皇上了,希望有来世,能为皇上效犬马之力。我已经听过了这番话,今天又听到皇上的宣谕,这一种君臣之间善始善终的情份,可以说是尽善尽美啊!”端拱元年二月,赵普任太保兼侍中。皇帝告诫赵普说:“你不要因为地位尊贵而放任自己,也不要因为有权有势就骄横跋扈。只要能够对待赏罚谨慎小心,推举贤才能人,消弭仇怨,怎么会担忧军国大政得不到有效治理呢?我如果有过失,你也不要碍于情面一味顺从。古人以自己君主赶不上尧舜为

37、羞耻,你可要谨记啊!”在这之前,赵普再次进入内阁任宰相,当时大家正站在朝堂之上聆听皇上宣布对赵普的任命,工部侍郎雷德骧突然听到此事,手中的笏板不自觉地掉在了地上,立即上疏请求回归乡里。又单独请求奏对,把自己要求离职的缘由详尽地呈给了皇帝。皇帝安慰了他很久。并说:“你只管安心回去,我最终是会保全你的,不要为此担忧。”端拱元年三月,枢密副使赵昌言遭到斥责被免去了官职。赵普厌恶赵昌言倔强固执、难以控制,以此为理由请求杀掉赵昌言。皇帝特别宽恕了赵昌言。赵昌言已经受过责备了,赵普又请求执行续发的命令,皇帝不答应,这事才算作罢。淳化元年,赵普自从前一年秋天因为有病而免于上朝,如果有有关朝政重大事项则召他去

38、咨询。到了冬天,病得更厉害了,于是请求辞职退休,皇帝屡次去他的府邸慰问,赐予他加倍的赏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2022青海西宁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鹧鸪天范成大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注)此词为淳熙二年正月范成大离桂林赴成都就任时所作。小契丹:契丹族的一种舞蹈。关山:边防关塞。嫋嫋盈盈:也写作“袅袅盈盈”,形容舞姿摇曳美好。竹枝斑:相传舜南巡时,死于苍梧之野,舜的两个妃子泪下沾竹,竹上遂成斑纹。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39、)A筵席前歌舞正欢,歌舞本是能助兴的,但对于情意缠绵的人又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词人一开篇就说“休舞”。B“尽关山”,点出送别者尽是他乡之客。又如滕王阁序“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C“从今”两句设想从此以后谁还能认真欣赏这美妙舞姿呢?大有雨霖铃中“应是良辰好景虚设”的感喟。D最后两句是写别后的相思。意思是说,日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无法把自己写的书稿寄给友人了,只能空对那横空的孤雁。15“模泪易,写愁难”意思是说,表演时模仿流泪容易,而把愁充分地表现出来就很难了。请结合词的后三句,简要赏析词人的写愁技巧。(6分)【答案】14D15“潇湘江上竹枝斑”,用湘妃泪洒斑竹的

40、典故,表现了离别时难以言状的痛苦。“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亦兴亦比,很有意境,途中景况的苍茫、清寒,正映见心境的迷惘、冷寂,“一雁”亦可比喻自己的形单影只。图后三句写愁并不直写愁的具体情况,而是通过典故、景象去暗示、渲染,寓情于景,启发读者的想象力,这个“愁”就变得更具体可感了。【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无法把自己写的书稿寄给友人”理解有误。古代的书指的是书信。这两句的意思是,日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们而得不到你们的书信时,大概只能空对那横空的孤雁了。故选D。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词的后三句“潇湘江上竹枝斑

41、。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中,“潇湘江上竹枝斑”是用典,词句运用湘妃泪洒斑竹的典故,用这个典故,也切合将来的行程,暗示舟行潇湘时也会有这样的相思之苦,将作者的离别之痛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而“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这是写别后的相思。“碧云日暮”化用江淹拟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台,佳人殊未来。”这两句是说,日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们而得不到你们的书信时,大概只能空对那横空的孤雁了。诗人抒发自己的愁绪,却不直说,而是写“碧云日暮”“一雁寒”的等景物,以此引出自己的旅途寂寞之愁,又以一雁比自己形单影只,显得生动形象,亦兴亦比,很有意境。这三句通过典故、景象去暗示、去渲染,启发读

42、者的想象力,让“愁”变得更具体可感,因难见巧,离别的愁绪,从歌舞场面的感触和旅途景况的拟想中可见出很耐人寻味。(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2021山西长治市第八中学高三阶段练习)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逍遥游开篇,庄子写出了“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之后,又生动地描绘了鹏“_,_”展翅翱翔的壮观场景。(2)韩愈在师说中写有人为子择师而他们自己却不从师,韩愈认为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是“_”,并发出“_”的慨叹。(3)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从赤壁中“_,_”两句,可看出杜牧的观点异于孟子。【答案】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 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43、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怒、翼、垂、遗、与、郎、雀、锁。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2021吉林江城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中兴通讯公司事件给中国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在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不会一帆风顺,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无可避免。对此,我们的企业要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_”。这样严酷的现实,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_。这一在深刻洞察基础上发出的自强之声,应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_的信

44、条,让中国科技企业发展根基更牢固,步伐更坚实。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坚持不懈地深入研发,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定力。不管是“狼来了”还是“狼走了”,都能从容应对。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相信,国外的封锁从来阻挡不了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回顾历史,从当年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一系列重大科技进展,中国的科技发展很多时候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实现突破,是立足自身、_的结果。中国科技当自强,靠花钱买不来核心技术。在充分认清自身差距和不足的同时,对自身的成绩和发展潜力也要保持充分的信心,坚定信念,迎难而上,实现更多更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

45、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高科技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不会一帆风顺,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无可避免。B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会遭遇这样那样的问题无法回避。C在中国在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不会一帆风顺,还会遭遇这样那样的问题。D中国高科技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不会一帆风顺,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过河拆桥 艰苦奋斗 念兹在兹 自强不息B釜底抽薪 艰苦奋斗 耿耿于怀 闻鸡起舞C釜底抽薪 自力更生 念兹在兹 自强不息D过河拆桥 自力更生 耿耿于怀 闻鸡起舞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们

46、越要加速厚植创新土壤,防止外人“卡脖子”B外人越是“卡脖子”,我们越要加速厚植创新土壤C解决外人“卡脖子”的问题,我们只有加速厚植创新土壤D在外人“卡脖子”时,我们要加速厚植创新土壤【答案】17D18C19B【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划线句子总共有两处错误:一是成分残缺,介词乱用导致主语缺失。句子的主语是“中国高科技企业”,因此“在”要放在主语后面;二是成分赘余,“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无可避免”中“还会出现”“无可避免”语意重复赘余,可以删去“无可避免”,或者把“这样那样”替换成“无可避免”。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故选D。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

47、一空:“过河拆桥”,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从内容上来看,对方只是要挟,并不是所谓的一脚踢开,所以“过河拆桥”不合语境。本语境中加有引号,指对方给中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害,选“釜底抽薪”。第二空:“艰苦奋斗”,不怕困难,进行顽强而英勇的斗争。该词语强调刻苦,原文中强调的是自我努力,使用不恰当。“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好。本语境前句说“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那么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故选“自力更生”更合适。第三空:“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情在心里难以排解。文中是对于信念的坚

48、守,而非对于某种不快的难以释怀,不合语境。“念兹在兹”,形容对某事非常重视,念念不忘。文中指中国高科技企业对于核心技术的实破,应该念念不忘,时刻牢记,故选“念兹在兹”。第四空:“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比喻有报国之志的人及时奋发,或形容勤奋。文中强调一种不屈服、不断上进的精神,使用不恰当。“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不松懈。这里强调了中国科技发展永不停歇的精神,故选“自强不息”。故选C。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从语气上看,不如B项更有力;从内容上看,外人“卡脖子”和加速厚植创新土壤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而不是防止外人“卡脖子”。C.弄错了文本关

49、涉的对象,要解决的不是外人“卡脖子”的问题,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D.与B项相比,缺少了“越是,越是”这样的关联词,使得语言力量不足。故选B。(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2021吉林长春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人们都以为郑板桥读书善记,却不知并不是郑板桥记忆力好,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废寝忘食,甚至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郑板桥读书如此刻苦用心,却说生平最不喜人过目不忘,这又是为什么呢?他认为过目成诵太草率了, 心中却根本来不及吸收和消化,如此匆忙,无异走马观花,对自己丝毫没有影响和作用。他还认为,过目成诵还容易带来一个不好的

50、影响,就是无所不记,见什么都读。郑板桥认为,史记中以项羽本纪写得最好,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写得最精彩。但是,如果对三千多字的项羽本纪, 岂不是没有分晓的钝汉。20请结合以上材料,概括出三点郑板桥的读书心得。每点都以肯定句表述,每句不超过8个字。(6分)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5分)【答案】20要勤奋专注要用心领会要有选择地细读21而是他勤于诵读眼睛不停地在看逐句逐字都记【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的能力。从“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会废寝忘食,甚至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郑板桥读书如此刻苦用

51、心”可知,读书要勤奋专注;从“郑板桥说生平最不喜人过目不忘他认为过目成诵太草率了心中却根本来不及吸收和消化,如此匆忙,无异走马观花,对自己丝毫没有影响和作用”可知,读书要用心领会;从“他还认为,过目成诵还容易带来一个不好的影响,就是无所不记,见什么都读”可知,读书要有选择地细读。考生还要注意题目要求用肯定句表述和字数的要求。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此处是对照句,对应“不是”,应为“而是”,结合“每读一书,必千百遍”,应填“而是他勤于诵读”;此处内容和后一句形成转折,结合“他认为过目成诵太草率了”“心中却”,应填“眼睛不停地在看”;文段强调不应该什么都记,此处举例说明,结合“岂不是没有分晓的钝汉”,应填“逐句逐字都记”。四、写作(60分)22(2022河南洛阳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钱伟长,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科学家、教育家。1930年他以语文和历史满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九一八”事变爆发,目睹日寇入侵、国家危难,他立志为国防建设作贡献,决心弃文从理,毅然转入物理系学习。他说:“国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