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毫针针刺课件_第1页
中医学:毫针针刺课件_第2页
中医学:毫针针刺课件_第3页
中医学:毫针针刺课件_第4页
中医学:毫针针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毫针针刺2013年4月毫针针刺2013年4月中医学:毫针针刺课件中医学:毫针针刺课件中医学:毫针针刺课件中医学:毫针针刺课件中医学:毫针针刺课件进针手法进针方向进针深度进针注意事项得气进针手法进针方向进针深度进针注意事项得气进针手法1. 单手进针 用较短的毫针,如11.5寸毫针,取合谷穴,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进针手法1. 单手进针进针手法2. 双手进针(1)爪切法 :又称指切法,临床最为常用。即以左手拇指或食指之指甲掐切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的手法。进针手法2. 双手进针进

2、针手法2. 双手进针(2)夹持法 :即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当贴近皮肤时,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多用于长针进针。进针手法2. 双手进针进针手法2. 双手进针(3)舒张法 :即左手五指平伸,食中两指分开置于穴位上,右手持针,针尖从食中两指间刺入皮下。行针时,左手食中两指可夹持针身,以免弯曲,在长针深刺时常用此法。对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的部位,可用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向两侧撑开使之绷紧,以便进针。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进针手法2. 双手进针进针手法2. 双手进针(4)提捏法 :

3、即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进针手法2. 双手进针爪切法(短针)挟持法(长针)舒张法(皮肤松弛的地方)提捏法(皮肉浅薄的地方)双手进针总结爪切法(短针)挟持法(长针)舒张法(皮肤松弛的地方)提捏法(进针手法3. 管针进针 用不锈钢、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针管。选毫针装入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3分,然后快速将针拍入穴位内,再将针管抽去。本法进针痛苦小,适用于疼痛敏感者。进针手法3. 管针进针 1直刺 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腧穴。直刺法适用于针刺大部分腧穴,尤其是肌肉丰厚部的腧穴。 2斜刺 即针身与皮

4、肤表面呈45角左右,倾斜刺入腧穴。斜刺法适用于针刺皮肉较为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和在关节部的腧穴,在施用某种行气、调气手法时,亦常用斜刺法。3平刺又称横刺、沿皮刺 ,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角左右,横向刺入腧穴,平刺法适用于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如头皮部、颜面部、胸骨部腧穴,透穴刺法中的横透法和头皮针法、腕踝针法,都用平刺法。进针手法 1直刺 即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垂直刺入腧穴中医学:毫针针刺课件进针深度 决定针刺深浅的原则包括: 察形气定深浅:体强形胖者宜深刺,体弱形瘦者宜浅刺。 观年龄定深浅:年老体弱和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辨病情定深浅:凡表证、阳证、虚证、新病,宜浅刺;里证、阴证、实证、久病,宜深刺。 识部位定深浅:头面和胸背等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等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进针深度 决定针刺深浅的原则包括:得气的定义 得气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又称针感。 得气得气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