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鱼养殖常见问题_第1页
海水鱼养殖常见问题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水鱼养殖常见问题Q:我的鱼缸一直保持良好的状况,日前听说海水鱼缸应该定期换水,我就买了海水盐回家换水,岂知换掉1/3的水后第二天,我原养的旧鱼竟然一夜之间全军覆没了?怎么会这样呢?A:和前面一个问题的重点一样,对长期养定的海水鱼缸而言,逐步改变的水质条件,并不是绝对保证你养好鱼的理由,一次性换水量过大,使得原水质条件变化的太大,会让长久生活于其中的老鱼,无法适应水质急剧的变化,造成群体暴毙可以理解。 当然换水作业中也应该注意,不可将盐直接加入缸内任其溶解,因为盐仍属化学药品,溶解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热能,并使PH值瞬间升高,对水质都是造成大变化的原因之一。 另外,积存于砂层中或缸底的砂尘内含硫

2、化氢及厌氧气体等多种惰气,在换水过程中也都容易因搅动砂层或缸底,将之还原回海水中,对鱼或生物都会造成伤害,应加以小心。Q:在处理新到鱼时,会有多种鱼跳出水面,或出现紧张、急游并有休克现象,怎么回事?A:新鱼在包装袋内的水质条件,会因排泄物及体表分泌物发硝所产生的污染,造成氨浓度高、PH值非常低的反应,在到达店里要下缸之前,应适度的给予缓冲空间及时间,作业上我们称之为“回水”(可参考技术手册上的回水篇),使用鱼缸内的水来平衡包装袋内的水,使其更接近我们鱼缸内的水质条件之后,才将鱼放入缸内。 在回水过程中,我们想缓冲的是包装袋内水中的低PH值及高浓度的氨,但若添加鱼缸内水的动作太快或加水量太大,容

3、易造成水质变化过大,这时鱼就会有紧张、惊慌的跳水现象,甚或较敏感的鱼会有抽筋休克的情况发生,若对休克抽筋的鱼未适时加以处理,即会缺氧而死;但因其抽筋后,鳍翅箕张、肌肉僵硬,必须先将其背鳍放平后,放松僵硬的肌肉,轻轻按摩腹部上方,用水勺将水灌入嘴内,或握住鱼体背腹部前后划动,造成水流入其口中,帮助其呼吸或可救回一条生命。Q:缸内原来有鱼因为白点病死掉了,什么时候还能重新放鱼?是否要采取什么方法处理后再放鱼?A:白点病原虫在没有寄主的情况下,并不会全数死完,只是以休眠状态保存其生命,实际上白点病原虫和鱼的关系,就好象人体内的细菌一样,平时就存在的,只等待人体衰弱抵抗力较差时,才伺机发作侵袭人体造成

4、感冒;白点病也是病原虫趁鱼体衰弱时侵袭鱼体造成的一种感染,会引起鱼体衰弱的原因主要是温差和水质条件不良。 鱼缸内没有鱼,白点虫找不到寄主生存,等到放入新鱼,若水质条件未加以改善,由于菌种数量较多,也就容易快速感染并致病。 主要处理方法仍以改善水质条件为先,再以海宝的鱼湛50%、40%、30%等降的预防剂量稍做消毒34天以后,就可以再放入新鱼。Q:新鱼放入鱼缸内的第二天,鱼体色变白,是什么原因?A:鱼体色变白,呼吸急促,先考虑是否小白虫过量?但有时候,早上刚开灯时,鱼只在黑暗状态下,颜色会变淡来适应环境,是正常现象,开灯一阵子后就会变成正常体色。若鱼只颜色变淡,最明显的是三点白的反应;一般我会放

5、12条三点白在鱼缸内,因为他对水质变化最敏感,但又最耐养,在水质变坏初期,他就会有颜色变灰白、缩鳍、紧张、呼吸急喘等反应,但当其他鱼开始死亡时,它却能撑到最后;因此它可以算是最好的水质检测鱼了! 白点病、寄生性鳃病都会造成鱼体色消褪,但最快最明显的应该是小白虫发作的前兆,检讨水体表现(小白虫的发作原因及处理方法可见技术手册内有详细介绍),清理过滤槽、部分换水,降低氨离子的浓度,下一些预防性消毒剂量的药,均可以加以处理。Q:什么情况下清缸?换水、换沙子?A:过滤材料作为培养硝化细菌完成硝化功能的温床,除了大量硝化细菌在其中生存外,有更多硝化不了的无机质会残留累积下来,渐渐堵塞砂间的缝隙,造成水流

6、死角,累积厌氧的腐败细菌及霉菌,这时就应该注意清理砂床,让空间打通水流流畅,把废弃无机质清理掉;至于多久时间?什么时候?很难具体指出来,只能依据放鱼量及喂食量做判断,通常我们对底板砂床过滤系统,会要求在一年左右;下部循环过滤系统则方便些,每34个月清理一格滤材,轮流清洗也不会破坏系统运作,又方便清理;我会喜欢使用这种系统即在于起管理上的方便。 换水频率一般保持每个月换掉5%10%就已足够,目前有多种元素添加剂可以按时添加,对水质老化及元素缺乏的问题,基本上获得解决,3个月换一次水已经足够。 过滤砂经过长期使用,表面钙层会被多种物质氧化或化学变化而消磨掉,形成一种黏膜或光滑表面,不在具有钙溶解的

7、好处,此时可以考虑加以替换新的材料;总之,多隔层的过滤方式,在换水或替换材料时,都可做部分处理,便于管理,应该是比较理想的过滤系统。Q:珊瑚缸内有鱼感染白点病死掉了,请问我能否再放鱼下去?新鱼进去是否还会有白点?该怎么处理比较好?A:生物对药物都比较敏感,虽说有软性药物,如海宝的“鱼净”可以治疗白点病,“鱼好”可以治疗细菌性感染;但基本疗效仍应视乎生物的反应,造成下药期长、疗效不明显的结果。 对生物缸放鱼的做法,除非生态已经建立平衡关系,否则我是不予鼓励的,如果是未经完全检疫的新鱼贸然放入生态缸,更是绝对的不应该,因其发病机率更高,要治疗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而且效果不佳。 生物缸也好,专门养鱼缸

8、也好,白点病的感染情况一如前段所述,水质条件还是重点,养鱼缸可以作长期预防及药浴治疗,应该是新进鱼只较稳定的检疫区,生物缸受生物生态影响,若经常性的有新生物进进出出(像一般的展售缸),最好不要放鱼,因为水质变化机率太高,新鱼染病的机会就更高了!Q:藻类大量丛生,如何处理?怎么产生的?A:藻类可区分为高等的绿藻,如海草类的羽毛草、葡萄草、红海草。等;低等的褐藻、毛藻、丝藻、蓝绿藻及发藻和有毒的红藻。等等,它们共同的营养源皆为溶解与水中的硝酸盐,当新缸系统建立初期,会有一个生态不稳定期,此时的硝酸盐浓度达到最高峰,藻类的成长就会因为有充分的营养源而快速滋生;即使系统稳定之后,因分解硝酸盐的厌氧硝酸

9、细菌很难在缸内高溶氧的环境中产生,因而造成硝酸盐的持续累积,久而久之造成过量的营养源,藻类的问题就产生了。 要降低硝酸盐含量,除了定期少量换水以稀释硝酸盐之外,制造有效的厌氧空间来培养硝酸细菌也是可行方法,例如使用黑盒子或硝酸化除器皆可有效培养硝酸细菌,另外,生物缸内堆积大量生物石,利用孔穴内滞留空间也可以培养厌氧硝酸细菌;现在有一种“活砂系统”也可在缸内培养硝酸细菌,解决硝酸盐残留的问题,值得研究推广;虽然也有滤材可以过滤硝酸盐,但是价格不便宜,使用起来不尽理想。 灯光与藻类问题始终也是像难兄难弟一样,形影不离,但一般认为强光是导致藻类异常生长的原因,我个人并不认同,反倒是不足的光源及不对板

10、的光谱所造成的光线,对藻类的影响更为厉害;强光同时也较易形成珊瑚正常生长环境,造成生态平衡,只要条件好,水质更容易照顾,藻类滋生的现象反倒可以控制;因此,使用强光在生物缸上其实是必要的条件,对藻类也不一定是产生的元凶,藻类的处理主要的方法还是在于硝酸盐的控制上。Q:脑珊瑚为什么会死掉?前一天它从礁岩上掉下来,用手去拿,会不会伤到它?A:珊瑚充水后的皮膜是非常薄而且脆弱的,用手去拿取的时候应该避免碰触其皮膜,而是用手托住珊瑚下方硬质的部分,用手指抓取的时候也应该如此。 珊瑚在运送过程难免碰撞损伤,下了缸之后,会在周边出现棉絮状或者黏膜状的分泌物,应该尽快使用小风管将受损而遭霉菌侵袭的珊瑚虫吸除,

11、避免扩大感染区域,或可保留大部分,即使小有瑕疵,在珊瑚触须全部张开之后亦可掩盖住。Q:海葵养在珊瑚缸内好不好?A:珊瑚在搬运过程总会产生一种黏膜,那里面包含有珊瑚的刺细胞,对鱼具有神经性毒素,平常也是它们自保的武器之一,小型鱼甚至会被珊瑚的刺细胞打晕,而这种刺细胞对于海葵的外皮也会造成伤害,我们是不喜欢将海葵放在珊瑚缸内的。我有客户买鱼回去,结果隔天全死了,但是他原来的鱼养的很好,水质测量也没有问题,怎么回事?A:其实这状况很容易解释:他的水质肯定有问题,通常检测的PH值或比重一定有一样在数据上有相当大的差异值,最好使用两套试剂或仪器交叉检测。 对于一个长期饲养的海水鱼缸,其中产生的变化,每日

12、只有一点点,对生活其中的生物来说,些微的变化,他们依然可以慢慢接受并适应之(我曾经有过一个客户的PH低至7。2一样可以养的很好),但对新进鱼类而言,这些条件的改变根本已经无法接受,必然产生暴毙现象! 由于检测材料不一定标准,也容易造成养家错觉,所以要有两套以上检测材料作交叉比对,才可以正确判断水质差异。Q:我的鱼缸一直保持良好的状况,日前听说海水鱼缸应该定期换水,我就买了海水盐回家换水,岂知换掉1/3的水后第二天,我原养的旧鱼竟然一夜之间全军覆没了?怎么会这样呢?A:和前面一个问题的重点一样,对长期养定的海水鱼缸而言,逐步改变的水质条件,并不是绝对保证你养好鱼的理由,一次性换水量过大,使得原水

13、质条件变化的太大,会让长久生活于其中的老鱼,无法适应水质急剧的变化,造成群体暴毙可以理解。 当然换水作业中也应该注意,不可将盐直接加入缸内任其溶解,因为盐仍属化学药品,溶解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热能,并使PH值瞬间升高,对水质都是造成大变化的原因之一。 另外,积存于砂层中或缸底的砂尘内含硫化氢及厌氧气体等多种惰气,在换水过程中也都容易因搅动砂层或缸底,将之还原回海水中,对鱼或生物都会造成伤害,应加以小心。Q:在处理新到鱼时,会有多种鱼跳出水面,或出现紧张、急游并有休克现象,怎么回事?A:新鱼在包装袋内的水质条件,会因排泄物及体表分泌物发硝所产生的污染,造成氨浓度高、PH值非常低的反应,在到达店里要

14、下缸之前,应适度的给予缓冲空间及时间,作业上我们称之为“回水”(可参考技术手册上的回水篇),使用鱼缸内的水来平衡包装袋内的水,使其更接近我们鱼缸内的水质条件之后,才将鱼放入缸内。 在回水过程中,我们想缓冲的是包装袋内水中的低PH值及高浓度的氨,但若添加鱼缸内水的动作太快或加水量太大,容易造成水质变化过大,这时鱼就会有紧张、惊慌的跳水现象,甚或较敏感的鱼会有抽筋休克的情况发生,若对休克抽筋的鱼未适时加以处理,即会缺氧而死;但因其抽筋后,鳍翅箕张、肌肉僵硬,必须先将其背鳍放平后,放松僵硬的肌肉,轻轻按摩腹部上方,用水勺将水灌入嘴内,或握住鱼体背腹部前后划动,造成水流入其口中,帮助其呼吸或可救回一条

15、生命。Q:为何我买回的绿海草,一下子就烂掉或全部白化掉?有的葡萄草出现叶绿素全部消失,只剩下白色球体的现象?A:一般的海草及藻类均以硝酸盐作为营养源,但是若海水中溶存有高量的硝酸盐或未分解前的游离氨离子,则对较低等的藻类提供生长优势,对高等的绿藻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反倒会破坏藻类的基本组织叶绿素,使得绿藻出现白化现象;因此,在没有十分完整生态平衡的缸内想将绿海藻养好是比较辛苦的!Q:缸内原来有鱼因为白点病死掉了,什么时候还能重新放鱼?是否要采取什么方法处理后再放鱼?A:白点病原虫在没有寄主的情况下,并不会全数死完,只是以休眠状态保存其生命,实际上白点病原虫和鱼的关系,就好象人体内的细菌一样,平时就存在的,只等待人体衰弱抵抗力较差时,才伺机发作侵袭人体造成感冒;白点病也是病原虫趁鱼体衰弱时侵袭鱼体造成的一种感染,会引起鱼体衰弱的原因主要是温差和水质条件不良。 鱼缸内没有鱼,白点虫找不到寄主生存,等到放入新鱼,若水质条件未加以改善,由于菌种数量较多,也就容易快速感染并致病。 主要处理方法仍以改善水质条件为先,再以海宝的鱼湛50%、40%、30%等降的预防剂量稍做消毒34天以后,就可以再放入新鱼。Q:新鱼放入鱼缸内的第二天,鱼体色变白,是什么原因?A:鱼体色变白,呼吸急促,先考虑是否小白虫过量?但有时候,早上刚开灯时,鱼只在黑暗状态下,颜色会变淡来适应环境,是正常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