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立意领航文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1页
教学立意领航文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2页
教学立意领航文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3页
教学立意领航文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4页
教学立意领航文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立意领航文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文物古迹的教育作用是其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文物是直观的、形象的物质文化遗存,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直观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不能代替的”。1 如何利用乡土文物资源, 发挥它的特有的教育功能,这是历久弥新的课题。下面以校本选修课家乡的符号木拱廊桥单元教学设计为例加以阐述,以求教于方家。一、挖掘资源,确立“教学立意”家乡是木拱廊桥文化之乡,其中万安桥、千乘桥和百祥桥被列入国家级保护文物单位。木拱廊桥的营造技艺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廊桥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如何挖掘与确立契合当下中职生成长

2、需求的教学立意呢?为此课题组老师进行了深度的解读,在此过程中,周明老师的话引领了我们。他说,教育的全部价值和尊严,在于“服务人生” -满足学习者健康成长、进步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2 借鉴这个理念,结合教学实际,经过推敲,确立本单元教学立意为:感悟和传承廊桥所凝结的工匠精神。廊桥遗存了先民们哪些工匠精神呢?1、开拓创新、逐梦和美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古代,先民在激流险滩之?建造廊桥其难度可想而知,但他们凭借着坚定的信仰和百折不饶、开拓创新的意志,发挥集体的智慧,就地取材,用遍布南方丘陵的杉木等编造出桥底拱、桥面平的折线型木拱廊桥,使天堑变通途,沟通了两岸,造福于社会。这既是南迁先民对汴水虹桥的继承,又

3、是对虹桥的发扬光大,更是先民追求天人合一,实现和美人居环境的逐梦产物。2、担当奉献、服务社会由于山洪等自然的灾害和人为因素,目前遗存的廊桥大都是几毁几建的遗作,现在所见到的千乘桥就是第四次修建的!建桥董事是名望乡绅,他们不但要带头义捐,从而带动他人的捐赠,还要殚精竭虑,因此荒废了学业与生意的大有人在,有的甚至还要担当节外的非议,但他们义无反顾,为了公益事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能工巧匠精诚协作,如期完成各自的重任:石匠砌成桥墩与桥堍、木工主绳造桥-完工后,廊屋内的梁上郑重写下他们的姓名,就是职责担当的最好印记。一代代廊桥的建造者用行动和人格诠释了大写的人字。3、精益求精、人技共进木拱廊桥营造技艺

4、精湛,是匠师几千年的传承和创新的结晶,它充分运用传统的木构建筑营造方法,改原来的绑扎为榫卯结构,而不用片铁寸钉,这只有能工巧匠才能堪当此任。如第四次建造的千乘桥之所以历经近两百年的风雨沧桑依然岿然屹立,是由于建桥的缘首周大权等人,为确保桥梁永固,所召集的石匠、木匠等都是有名的工匠世家,他们毕生专注专业,敬仰专业,对工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正真做到人技共进,用匠心成就了一座有形和无形的丰碑。木拱廊桥是先民留给后代的珍贵文化遗产!这笔遗产正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精神丰碑!工匠精神将引领“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更是当代学子急需培育的职业素养!二、瞄准“教学立意” ,精心筛选围绕立意如何整合

5、资源,是关系到利用乡土文物资源,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一步。经过课题组探讨决定:以最典型的千乘桥作为代表加以教学。其理由如下:其一,从历史和遗留的文物而言,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桥西端立有四通保存完好的碑记:其中三通记载着捐款人姓名和金额, 一通为周大权于清道光二年撰写的 千乘桥志,桥志与县志互证,该桥历经四毁和四建: “该桥始建于南宋理宗年间,明末毁于火患,清康熙五十四年( 1715)重建,雍正十年( 1732 )落成,嘉庆十四年( 1809 )被大水冲毁。嘉庆二十五年( 1820)秀才周大权等再次募建,为确保桥梁永固,召集能工巧匠精心勘察设计,把桥梁建成形似一只昂首展翅的公鸡形象。 ” 3 这些史

6、料珍贵典型,不仅有利于培育史证意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四次重建充分体现出先民百折不饶,奉献当担的精神风貌!有利于通过深度解读 “神入”匠心。其二,从工艺价值来说,该桥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千乘桥一墩两拱,桥墩公鸡形,永看就像展翅飞翔的雄鸡,关于这个创意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周大权为建桥一事寝食不安。一天夜里,周大权梦见一只金鸡下凡,站立于河面,那伸展的双翅正好搭在两岸,朦胧中又见一菩萨站于鸡背上,把水引向两边 .一觉醒来,已见晨曦,周大权思之梦境,顿有所悟,认为这是神仙指点,当即挺身为首募捐再造厝桥”4 这个传说折射出周大权为了第四次重建殚精竭虑,热心公益的高尚品德,同时为该桥披上了神秘色彩,有利

7、于激发探究的兴趣。其三,从人文环境方面看,具有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桥头的祥峰寺、奎光阁、红军北上抗日纪念碑、苍松、翠竹与廊桥融合为一体,被家乡群众评为最美廊桥。这里距城关三公里,周末游人如织,漫步廊桥,远眺景观,静听潺潺溪水,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使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油然而生敬仰之心。以千乘桥为核心的景观区是自我陶冶的天然教室三、紧扣“教学立意” ,科学设计本单元的教学内涵丰富,仅靠课堂是不可能实现立意。授课对象由高二年段兴趣生组成,依托这个班级载体,发挥文物资源固有的优势,进行生活化的教学设计:文物资源这个“土”元素,从建构主义角度看,其最大的优势是活在学生身边和心中的课程资源;从陶行知的

8、“行”与“知”合一理念看,其最大的优势完全有可能透过学生的“行”多种方式 “走进” 家乡的廊桥, 进而达到 “相知”、“相识”、“相恋”这位蒙娜丽莎式 “姑娘”。为此依据学生的兴趣和专长,组建摄影、采风、模型制作等小组,同时鼓励有学力的跨组合作,利用课内外时间,通过以下六个环节逐步达成立意:1)观廊桥:首先引导学生走近廊桥,多途径收集千乘桥的图片、 碑文等资料, 然后指导整合, 并展示小组成果,如通过班级文化栏展示有关的摄影作品、绘画等。老师依据成果,结合典型资料,通过师生互动解读,初识廊桥的美。2)探廊桥: 通过兴趣组的进一步考察与实践基础上,老师借助多媒体的直观展播,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廊桥

9、的多个方面的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民俗的价值; 工艺科研价值;旅游开发价值等。3)搭廊桥:以廊桥模型制作兴趣小组为主体,利用课外时间用竹筷等玩具厂的边角料在老师指导下分工合作搭建廊桥模型并定期在上课时间分享心得体会。4)绘廊桥:引导采风组等同学通过用饱含深情的笔描绘或抒写心中的廊桥。( 5)品廊桥:在前面的几个环节基础上,借助碑文等典型的资料,诱导学生品读出廊桥的工匠精神,进而理解廊桥之所以成为家乡符号的缘由。6)护廊桥:就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廊桥技艺和工匠精神,各抒己见,并设计出各种方案,引导他们自觉成为廊桥文化的宣传者、守护者和传承者。如模型制作组利用元旦晚会,展示快速搭建模型等。这样的设计

10、或通过情景创设,引领学生自主发现;或通过活动组织,引领学生自主展示;或通过问题创设,引领学生自主思辨;或通过角色定位,引领学生自主教育。从而实现了让古老的廊桥穿越历史时空,实现昨天、今天和未来链接与握手!匠心代代薪火相传!实践表明教学立意不但是“一盏一盏的灯” 5 ,引领了我们如何开发和利用文物资源,同时让课堂教学有线索、有中心、有灵魂,因此能让学生有启发、有感悟、有成长,而且教学立意又是“一根根红线” 6 ,连接起课堂教学,链接历史与生活,让“学生智慧地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7 。”参考文献:李晓东:文物学,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5 年。周明:历史教学要成为“一盏一盏的灯” -我对历史教学“课魂”的思考与实践 , 2016 年第 2 期中学历史教学刘杰、周芬芳主编: 乡土屏南,中华书局, 2009 年 10 月出版,第 209 页。郑玉晶:走过千年的廊桥来看你 ,宁德文艺,2016年第 1期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