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课件_第1页
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课件_第2页
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课件_第3页
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课件_第4页
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卫生细菌学检验第五章 大肠菌群的测定卫生细菌学检验第五章 大肠菌群的测定 一、定义及范围 大肠菌群(coliform group或coliform bacteria): 在37度能发酵乳糖,在24小时内产酸产气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属、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的一部分及沙门菌属的亚属(发酵乳糖)组成。通常大肠埃希菌对靛基质、甲基红、V-P、枸椽酸盐利用四个生化反应分别为“+-”,称为典型大肠杆菌,其它类的称为非典型大肠杆菌。第一节 大肠菌群测定的卫生学意义 一、定义及范围 第一节 大肠菌群测定的卫生学意义二、测定的意义1892年,沙尔丁格提出将大肠菌群

2、作为水质粪便污染的指示菌(indicative bacteria)成人粪便中大肠杆菌有108-109个/g。二、测定的意义1892年,沙尔丁格提出将大肠菌群作为水质粪便 适用于各种类型水的分析;是存在于肠道中的特有菌;当肠道病原体存在的同时大肠菌群也存在;大肠菌群比最难对付的肠道病原体存活时间更长,对外环境的抵抗力大于等于致病菌;进入水中不再繁殖;检验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高度敏感性检验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检出和计数对人类无害指示菌的水平与被粪便污染程度有某些直接的联系1.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的特性 1.大肠菌群作为指示菌的特性 国际上如瑞士、瑞典等国以大肠菌群作为药品、食品、饮水等的卫生指示菌

3、。 以100mL水检样内允许含有的大肠菌群的实际数值,以最大机率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来表示。其它粪便污染指示菌分支杆菌、拟杆菌、乳酸菌、梭状芽孢杆菌、粪链球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副大肠杆菌 国际上如瑞士、瑞典等国以大肠菌群作为药品、食品、饮水等的2. 不足之处饮用水在含有较少量大肠菌群的情况下,有时仍能引起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在一定条件下能在水中繁殖;在外界环境中,有的沙门菌比大肠菌群更有耐受力。2. 不足之处饮用水在含有较少量大肠菌群的情况下,有时仍能引3. 意义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反映检样受粪便污染的程度反映在生产各环节的卫生状况具有广泛的卫生学意义3

4、. 意义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检样稀释乳糖胆盐发酵管不产气阴性报告产气EMB、远腾氏等革兰氏染色阴性报告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乳糖发酵管不产气产气阳性报告阴性报告胆盐、或去氧胆酸钠1、测定程序第二节 测定方法检样稀释乳糖胆盐发酵管不产气阴性报告产气EMB、远腾氏等革兰2.多管发酵法测定方法发酵试验:在2个装有50mL的3倍浓缩(三料)乳糖胆盐蛋白胨培养液(含溴钾酚紫指示剂)的大试管或烧瓶中,无菌操作加水样100mL.在10支装有5mL的三料乳糖胆盐发酵管中(内有倒置小管),以无菌操作各加水样10mL,摇匀后,37度培养24小时。平板分离:将产酸产气及只产酸的发酵管,接种于伊红美蓝(紫黑

5、色有金属光泽)或远滕氏(淡粉红色)、麦康凯(玫瑰红色)琼脂平板上,35-37度培养24小时。证实试验:将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杆菌菌落接种于单料乳糖发酵管中, 35-37度培养24小时,产酸产气,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2.多管发酵法测定方法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ppt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ppt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ppt水源水严重污染水:1,0.1,0.01,0.001mL中度污染水:10,1,0.1,0.01mL轻度污染水:100,10,1,0.1mL大肠菌群变异不大的水源水:10mL10份 接种量1mL及1mL以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接种量在1mL以上者,应保证接种后发酵管中的总液体为单料培养液。水

6、源水大肠菌群检索表(饮用水)阳性管数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备注012接种水样总量300mL(100mL 2 份,10mL 10份)03411138182713273111838414245251830706223692727431208315116193660230104069230大肠菌群检索表(饮用水)阳性管数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备注013.注意事项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证实试验三步中,初发酵与证实试验可能相差较大。抑菌剂如胆盐等对大肠菌群中的某些菌株会有抑制作用。猪、牛、羊的胆盐效果较好,去氧胆酸钠对结果影响较大,胆盐剂量以0.5%较适宜。挑选菌落时,EMB平板上,紫色菌落检出率较高,红色、

7、粉色较低;无典型菌落时,宜多挑选。有些在初发酵时产酸无气的,复发酵时却为阳性,用手轻拍管壁,观察有无气泡上浮。3.注意事项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证实试验三步中,初发酵与1. 薄膜集菌法 薄膜集菌:取供试液333mL,以无菌薄膜过滤,将细菌截留在薄膜上。 培养检查:将上述集菌的薄膜面向上平贴在品红亚硫酸钠琼脂平板上,35-37培养24h,如有红色发酵乳糖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的菌落,再做乳糖发酵试验。 发酵试验:接种于乳糖蛋白胨半固体培养基上,37 6h-8h,产气者为阳性。第三节 快速检测方法1. 薄膜集菌法第三节 快速检测方法滤膜技术的优缺点优点:重复性好,经常可能只需单一步骤,可在不同培养基

8、之间进行转移,可处理大量水样,增加了分析的灵敏度,节省时间,较MPN法成本低。缺点:高混浊度的水限制了取样的体积,背景细菌量较多,导致过度生长,金属和酚能够吸附到滤膜上,抑制了微生物生长。滤膜技术的优缺点优点:重复性好,经常可能只需单一步骤,可在不2. Coli ID检测法含有两种显色物质,可以直接识别大肠菌(coliforms)群和鉴定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而不需附加任何试剂。抑制了革兰氏阳性菌和酵母菌,菌落颜色变化的敏感性完全适合食品微生物检验。红色菌落为大肠杆菌。蓝色菌落为其它大肠菌群。 2. Coli ID检测法含有两种显色物质,可以直接识别大肠3.TTC(氯化

9、三苯四氮唑)显色快速法(1)TTC乳糖培养基制备2%乳糖发酵管:乳糖、蛋白胨、水TTC培养液:蛋白胨、氯化钠、磷酸氢二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水以无菌操作进行分装。(2)三料TTC乳糖培养基接种:接种1、0.1、0.01mL各三管于中,若接种量为10mL,则用三料TTC乳糖培养基。培养:35-3718-24h。结果判定:观察有无红色及产气。3.TTC(氯化三苯四氮唑)显色快速法(1)TTC乳糖培养基(3)注意事项产气观察要全面,小管是否堵塞,可轻拍有颜色的检样稀释10倍后再接种蛋白胨的质量要好十二烷基磺酸钠可用洗衣粉替代(3)注意事项产气观察要全面,小管是否堵塞,可轻拍4 DC(去氧胆酸钠)半固体

10、试管快速法制备DC培养基(绿色):将配方中各固体成分加热溶于水后,调pH7.2,加入指示剂和DC溶液,煮沸3min备用。接种:先加样品,后注入培养基,充分混匀后,凝固后,3718-24h。结果判定:桔红色,有气泡产生或琼脂裂,为阳性,绿色则为阴性。4 DC(去氧胆酸钠)半固体试管快速法5.纸片快速法制备培养基:营养成分溶解并调完酸碱度后,加入指示剂溴甲酚紫,灭菌后加入TTC溶液。将新中华定性滤纸切成规定大小,灭菌后备用。将制好的培养基浸渍纸片,40烘干,备用。接种:取各稀释度涂布于纸片上,3715h后观察结果。结果判定:纸片上出现紫红色菌落,周围有黄圈者为阳性。5.纸片快速法制备培养基:营养成

11、分溶解并调完酸碱度后,加入指第四节 耐热大肠菌群的测定1 耐热大肠菌群的定义大肠菌群的细菌在自然环境中存在时,逐渐适应25 ,在37培养仍可生长,但将温度升至44.5时,则不再生长。而直接来自人、畜粪便中的大肠菌群,不仅在37正常生长,在44.5也可继续生长,称为粪大肠菌群(faecal coliform);最近主张采用“耐热大肠菌群”(thermotolerant coliform bacteria)。定义:在44-45能发酵乳糖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菌属、克雷伯菌属。第四节 耐热大肠菌群的测定1 耐热大肠菌群的定义耐热大肠菌群在卫生学上具有更大的意义,它在人粪中占大肠菌群数的96.4%。耐热大肠菌群在自然界中不生长,除非在具有丰富营养、温度在13以上,无余氯的水中生长,也可在工业污水、腐烂植物及土壤中发现。如果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均高,多为近期污染;如果大肠菌群数高,而耐热大肠菌群低,则多为远期污染。2. 检测的意义耐热大肠菌群在卫生学上具有更大的意义,它在人粪中占大肠菌群数乳糖发酵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