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棱针皮肤针刺法和拔罐法学时演示文稿第一页,共五十七页。(优选)三棱针皮肤针刺法和拔罐法学时第二页,共五十七页。二、古代对刺络放血法的应用内经中有四十余篇涉及刺络放血;汉代:华佗刺络治疗红丝疔(急性淋巴管炎);唐代:秦鸣鹤刺百会治疗头痛;金元:张子和刺血治疗目赤肿痛;明代:杨继洲针刺放血急救以治疗中风;清代:傅青主刺印堂治疗产后血晕; 叶天士刺委中治咽喉肿痛。第三页,共五十七页。现代名老中医的应用1、肖少卿教授运用刺血法2、王秀珍老中医运用刺血法3、刘少林老中医运用刺血法第四页,共五十七页。三、刺络放血法的针具1)古代 锋针、铍针2)现代 粗毫针、三棱针、小眉刀、皮肤针、手术尖头刀、注射针等第
2、五页,共五十七页。三棱针刺法 第一节第六页,共五十七页。 一、定义: 三棱针刺法: 刺破腧穴/一定部位/浅表血络; 少量血液/少量液体/皮下纤维组织。 古人称之为“刺血络”或“刺络”,今有人 称之为“放血疗法”。第七页,共五十七页。二、针具: 三棱针: 古称“锋针”,是一种常用的放血工具,因为针体呈三棱形,尖端三面有刃而命名。 规格:大,中,小 保藏:注意针尖第八页,共五十七页。第九页,共五十七页。(一)持针姿势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体的侧面,露出针尖23mm。三、操作方法第十页,共五十七页。(二)具体操作方法: 1、点刺法 2、散刺法 3、刺络法 4、挑刺
3、法第十一页,共五十七页。操作 揉压推按局部消毒刺入2-3mm立即出针挤压注意:快进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法,使出血数滴,或挤出少许液体。 为了刺出一定量的血液或液体,点刺穴位的深度不宜太浅。1、点刺法第十二页,共五十七页。运用: 多用于昏厥、高热、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 取穴: 四肢末端(十宣 十二井) 头部(攒竹 太阳 印堂 百会) 耳穴(耳尖、扁桃体)及大椎、四缝等第十三页,共五十七页。此法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操作: 1.在病变周围散刺 2.由病变外缘环行向中心点刺(10-20针)运用:局部瘀血肿痛(扭挫伤),血肿,水肿,顽癣(发无定处,皮
4、肤发痒,丘疹,可有落屑,日久区域扩大,融合成片,瘙痒明显,搔之不知疼痛,病程缠绵难愈,反复发作)2、散刺法第十四页,共五十七页。第十五页,共五十七页。3、刺络法(泻血法)刺病所的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量血液的方法。操作: 用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使静脉进一步显现局部消毒左手拇指按压在被刺部位的下端(远心端) 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瘀曲的静脉向心斜刺0.5-1cm 迅速出针/停留1-2s,让血液自然流出松开橡皮管出血停止后,以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并消毒清理。运用: 本法出血量较大,一次治疗可出血几十甚至上百毫升,多用于肘窝、腘窝部的静脉,用于中暑、急性腰扭伤、急性吐泻(中暑、急性胃肠炎
5、)。第十六页,共五十七页。第十七页,共五十七页。4挑刺法 操作: (1)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2-3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 (2)也可刺入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挑起,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白色或黄色),然后出针,覆盖敷料。 (3)也可以使针体与皮肤成3060角,将针尖压向皮肤,当压出凹陷时,快速将针尖挑起。连续挑刺,出现啪啪声,疼痛轻微,不出血或出微量血。运用: 用于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常用于治疗肩周炎、胃痛、颈椎病、小儿疳积、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 第十八页,共五十七页。刺激部位:
6、1.以痛为腧选点法 2.以脊髓神经分布特点选点法(颈椎病、甲状腺肿大,慢性前列腺炎、痔疮) 3.以脏腑器官病变选取相应腧穴法(背俞穴)第十九页,共五十七页。泻热:外感发热和阳盛发热,流行性感冒发热、感染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钩端螺旋体病发热。止痛:神经性头痛,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结石绞痛,阑尾炎腹痛等。化瘀消肿:肢体局部肿胀疼痛,无论陈伤、旧伤。急救开窍:中暑,惊厥,痧症,昏迷,血压升高等。解毒: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疖肿,丹毒,毛囊炎等。四、三棱针刺法的适用范围第二十页,共五十七页。五、注意事项1、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2、由于创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3、操作手法
7、要稳、准、快,一针见血。4、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要宁失其穴,勿失其络。5、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避开 动脉。6、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可立即加 用拔罐。7、点刺、散刺法可1次/日或隔日,挑刺、泻血法宜 1次/57日。9、体弱、贫血、孕妇、出血倾向、血管瘤者慎用。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七页。第二节 皮肤针法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七页。一、概述定 义 属于丛针浅刺法,由多支不锈钢短针集成一束,扣刺人体体表一定部位或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理论基础 经络系统组成 皮部-经络-脏腑针 具 梅花针 七星针 十八罗汉针 硬柄,软柄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七页。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七页。第二十五页
8、,共五十七页。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七页。二、操作方法(一)持针式 硬柄 软柄 (二)叩刺法 腕力,垂直叩击,立即弹起(三)刺激强度 体质 病情 部位 年龄 用力 皮肤改变 疼痛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轻刺激 方法 用力小、皮肤轻微潮红、充血,无疼痛运用 头面部,老幼、虚证 久病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七页。 中刺激 方法 用力介于轻重间,皮肤潮红,不出血,疼痛可忍受。运用 适用于一般部位(除头面部的其它部位),以及一般患者。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七页。重刺激 方法 用力大,皮肤潮红并微出血,疼痛较难忍受运用 压痛点,背部、臀部等肌肉丰厚处,年轻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第三十页,共五十七页。第三十一
9、页,共五十七页。(四)叩刺部位 循经叩刺(注意用力与间距) 颈项背腰骶部(督脉 膀胱经)-整体 肘膝关节以下-沿经扣刺 穴位叩刺 所治病证相关穴位,主要是特定穴、华陀夹脊穴、阳性反应点、阿是穴。 局部叩刺 散刺或围刺 关节病变、局部扭伤、顽癣、头面五官疾病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七页。三、适应范围 1、痛证:头痛、腰痛、肋间神经痛、痛经等。 2、神经性皮炎、斑秃、顽癣、皮肤麻木等。 3、高血压、神经衰弱引起的不寐。 4、慢性肠胃病、便秘等。 5、近视、视神经萎缩等。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七页。四、注意事项(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缺损、针锋参差不齐或针头变松者,须及时修理。 (2)灵活运用腕
10、力,垂直扣刺避免斜刺或钩挑。(3)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消毒。重刺后,局部皮肤须用酒精棉球消毒并应注意保持针刺局部清洁,以防感染。(4)循经扣刺时,每隔1cm左右扣刺一下,扣8-16次(5)局部皮肤有创伤及溃疡者,不宜使用本法。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七页。软柄针持针法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七页。硬柄针持针法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七页。 拔 罐 法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七页。 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腧穴或患处,产生良性刺激,以防止疾病的方法。古称“角法”、“吸筒法”、“火罐气”。概 念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七页。罐的种类 1、竹罐 两端稍小,中间稍大,腰
11、鼓状 优点:是取材容易,制作简单,轻巧价廉, 且不易损坏,适于药煮。 缺点:是易燥裂漏气,吸力不大。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七页。 2、玻璃罐 用玻璃制成,形如球状,肚大口小,口边外翻,有大、中、小3型。 优点:是质地透明,可直接观察局部皮肤的变 化,便于掌握时间。临床应用较普遍。 缺点:容易破碎。罐的种类第四十页,共五十七页。3、陶罐 用陶土烧制而成,罐的两端较小,中间略向外凸出,口径大小不一,口径小者较短,口径大者略长。优点:是吸力大,可高温消毒。缺点:质地较重,容易摔碎损坏,不常用。罐的种类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七页。4、抽气罐 (1)连体式抽气罐(2)注射器抽气罐 用青、链霉素药瓶或类似的小药瓶
12、,将瓶底切去磨平、磨光滑,瓶口的橡胶塞须保留完整,以便于抽气时使用。现有用透明塑料制成,上面加置活塞,便于抽气。适用于施术部位小及皮肤浅薄处。罐的种类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七页。罐的种类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七页。5、多功能罐磁罐,电罐罐的种类6、挤压排气罐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七页。 拔罐的方法有多种,可分为火罐法、水罐法、抽气法,其操作如下。 1)火罐法 闪火法 (最为常用而又不易伤皮肤的方法) 用镊子夹95的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罐内绕13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 投火法(适用于侧面横拔) 用乙醇棉球或纸片,燃着后投入罐内,乘火最旺时,迅速将火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即可吸住。拔罐法的吸拔方法
13、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七页。贴棉法 (适用于侧面横拔) 用棉花一小方块,略浸95乙醇,压平贴在罐内壁的中、下段或罐底,用火柴点燃后,将罐子迅速扣在选定的部位上,即可吸住。架火法 用一不易燃烧和传热的物体,如小瓶盖等(其直径要小于罐口),放在应拔的部位上、上置小块乙醇棉球,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上,这种方法吸附力也较强。滴酒法 在火罐内滴入95乙醇l一3滴,翻倒之使其均匀地布于罐壁,然后点火燃着,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拔罐法的吸拔方法第四十六页,共五十七页。贴棉法拔罐法的吸拔方法第四十七页,共五十七页。2)煮罐法 此法一般适用于竹罐。即将竹罐倒置在沸水或药液之中,煮沸12min,然后用镊子挟住罐底
14、,颠倒提出液面,甩去水液,乘热按在皮肤上,即能吸住。这种方法所用的药液,可根据病情决定。3)抽气罐法拔罐法的吸拔方法第四十八页,共五十七页。(一)单罐法 用于病变部位明确、范围局限,或有固定压痛点的病证。拔罐法的临床运用第四十九页,共五十七页。(二)多罐法 适宜于病变范围广泛或选穴较多的病症。拔罐法的临床运用第五十页,共五十七页。(三)留罐法 又名坐罐法,拔罐后将罐留置515分钟。多用于深部组织损伤、颈肩腰腿痛、关节病变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拔罐法的临床运用第五十一页,共五十七页。(四)闪罐法 适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后遗症、以及肌肤麻木、肌肉痿弱等。拔罐法的临床运用第五十二页,共五十七页。(五)走罐法 又名“推罐法”、“拉罐法”。适用于病变范围较广,肌肉丰厚而平整的部位。用于治疗急性热病、瘫痪麻木、风湿痹证、肌肉萎缩等。拔罐法的临床运用(六)针罐法 适用于治疗风湿痹证。注意不能用于胸背部,以免引起意外。第五十三页,共五十七页。(七)刺络罐法:拔罐与刺血疗法配合应用的治法。适用于热证、实证、实寒证、瘀血证及某些皮肤病等。拔罐法的临床运用第五十四页,共五十七页。(八)药罐法 拔罐配合药物的罐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级Web考试知识应用的经典试题
- 重难点09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 陕西省神木市2022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与参考答案
- 二级Web考试真题及答案分析
- 药物抗耐药机制与研究
- 2025年计算机二级ACCESS考试常见问题试题及答案
- 高效利用复习时间搭建知识框架2025年计算机二级VB考试试题及答案
- C语言编码标准程序规范研究试题及答案
- 实战经验2025年VFP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嵌入式系统知识梳理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上宝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
-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终质量评估+物理试卷答案
- 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技能大赛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2024年浙江省嘉兴市初三中考三模科学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核心素养-空间观念
- 吉林省长春市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试卷【附真题答案】
- DZ/T 0462.3-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3部分:铁、锰、铬、钒、钛(正式版)
- 梧州喜得宝矿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市金山顶金银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4年职业卫生技术人员评价方向考试题库附答案
- 安全管理之肉制品安全及防控措施
- 绿色算力基础设施的能源与算力协同优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