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_第1页
八年级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_第2页
八年级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_第3页
八年级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_第4页
八年级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 语文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初中语文教学由小学对文本的局部讲授,即字词句的认识,逐渐拓展到对篇章结构的理解、感悟和欣赏。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八班级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八班级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4、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3、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难点: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方法 自学加点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把握文中词语的读音。 2、掌

2、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3、能正确翻译文言语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同学们说说有关马的成语,(一马当先、-跃马扬鞭、天马行空、千军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老马识途、车水马龙-)从这些成语中,我们不难看出,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马,对马的印象非常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写过一篇有关马的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板书课题并释题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杂文或杂感相似。可以记事,也可以发表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其主要特点是一事一议,要求写出对社会生活中某个问题的深刻见解或对某种现象的看法。 三、简介及写作背景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

3、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父母早亡,由嫂抚养。卒谥“文”,又世称韩文公。韩愈是唐代散文家、诗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提倡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韩愈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四、自学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书下解释、工具书和已有的文言知识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意思,尝试着翻译文言语句。 2、将自学中碰到的问题在小组中

4、讨论解决。 3、将小组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罗列,留待集体解决。 五、集中解疑 六、检查自学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世有伯乐(l),然后有千里马 骈(pin)死于槽枥(col)之间 一食(sh)或尽粟一石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 食(s)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也这里的“食”同“饲”,喂养的意思,所以读(s) 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n)这里的“食”是“吃”的意思,所以读(sh);这里的“见”同“现”,显现的意思,所以读(xi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夫)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本指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

5、这样的)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等同,一样) 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哪里) 策之不以其道(方法) 执策而临之(握,拿)(面对着) 3、辨析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养) 食不饱(吃) 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 不以千里称也(用,拿) 策之不以其道(按) 虽有千里之能(的) 执策而临之(代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无义)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安求其能千里也(代千里马) 其真无马耶(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执策而临之(鞭子) 策勋十二转(记载)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故虽有名马(即使) 一食或

6、尽粟一石(吃完) 食之不能尽其材(使-尽)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转折连词,却)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顺承连词,来) 4、翻译句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七、布置作业 思考书后探究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 2、正确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二、研读课文 (一)朗读课文第

7、一段并思考问题 1、文章一开头,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之间的关系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们认为到底是先有千里马,还是先有伯乐呢,为什么? 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马而言应该是这样的。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他从一般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识别就成为前提了。 3、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如何?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二)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问题 1、作为千里马与一般马有什么不同?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8、2、食马者能注意这一点并区别对待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三)朗读课文第三段并思考问题 1、本段中那些语句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本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讽刺揭露了昏庸无能,不能选贤任能而报怨世无人才的统治者。 3、本文通篇写千里马,难道韩愈仅仅为马的不幸而鸣不平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9、 4、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5、本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方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比方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比方人才;食马者比方不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三、拓展延伸。 天生我才必有用,只可惜韩愈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他只能无可奈何的发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 1、那么假如你就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 韩愈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免绝对。我们要主动地去争取,像毛遂一样的自荐,方可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2、那么作为千里马,你们又想对伯乐说些什么呢

10、? 我相信所有的伯乐一定会尊重教育,尊重人才。让千里马能够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愿伯乐们能够拥有一双慧眼。.因为世界上不是缺少千里马,而是缺少发现千里马的眼 四、小结:: 韩愈以良马喻人才,写自己知遇之难,是因为它生不逢时,我们有幸生长于新时代,能够人尽其才,那么我希望大家能够发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天马行空任我行的壮语。同学们,莫愁前路无知己,我相信只要大家努力,若干年以后,你们一定会站在我面前自豪地说:天下谁人不识我! 五、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本文。 八班级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使用浏览和细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养成圈点勾画批注的习惯。 2.理清课文思路,弄清说明顺

11、序。 3.通过学习说明方法及作用,体会准确而典雅的语言特点。 4.培育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指导学生采纳浏览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理清课文思路,弄清说明顺序。 2. 指导学生细读课文,结合说明方法的学习体会准确而典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准确,以及说明方法对于语言特色的影响。 教学创意: 1.学生自己讨论学习目标和方法,确定学习方案。 2.反复使用浏览加细读的方法,随时进行勾画批注。 3.通过说明方法的学习来体会说明语言的特色。 教学流程: 一、欣赏图画,选择画作局部,口头说明内容。 (一)老师展示图画,介绍经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北

12、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是我国绘画的无价之宝。在它问世以后的800多年里,曾被无数收藏家和鉴赏家把玩欣赏,也是后世帝王权贵巧取豪夺的目标。它曾辗转飘零,历经劫难,五次进入宫廷,四次被盗出宫,演绎出了许多传奇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宋代社会,体会一下清明上河图展现的宋代生活。 (二)学生选择局部,口头说明。 现在让我们来仔细看一下这幅图上有什么?选择一个局部,用自己的话对你看到的景象做出说明。 (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用图片将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试图用自己的语言说明画作内容,可以和后面学习本文语言特点的时候作比较,让学生体会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准确典雅,条理清楚。) 二、阅读“提

13、示”,讨论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方法。 (一)学生浏览课文,明确说明对象特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老师提出自读要求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用跳读法在文中筛选出主要信息。 (二)结合“阅读提示”和前面三课的学习阅历,分组讨论,确定本课学习目标和方法。 明确:1.学习目标:弄清本文说明顺序,注意到说明方法的使用,注意的遣词造句即说明语言的特点;2.学习方法:浏览全文和细读课文;抓关键语句。 (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学生用快速浏览和勾画关键词句的方法,对说明对象有了整体把握,随后老师不必急着进入学习,建议首先引导学生阅读“阅读提示”,回忆过去三篇课文的学习,自己来确定学

14、习目标和方法,这样有利于形成说明文成熟的阅读策略。) 三、浏览课文,明确文章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一)学生用浏览的方法,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各段主要意思,进而理清说明顺序。 老师提出自读要求2:介绍了这幅画哪些方面的信息?在文中勾画批注:找出各段中心句,概括主要意思。 学生勾画各段中心句及主要意思后将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介绍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引出本文说明对象。第二段介绍了张择端及其创作动机,强调了画作“梦回繁华”的主题。第三到五段,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内容、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 (二)学生判定全文说明顺序,并细读第四段,判断局部说明顺序。 学生明确:全文采纳逻辑顺序介绍清

15、明上河图各方面的情况,第四段采纳空间顺序介绍画作的主要内容。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学生用浏览全文和勾画中心句的方法,对课文内容有了全局印象就能够理清说明顺序。由于第四段说明顺序的特殊性,学生对课文重点也有了关注意识,为下面提出细读任务作铺垫。) 四、细读课文,学习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 (一)浏览全文,勾连文题,理解本文中心,确定阅读重点。 老师提出自读要求3:哪些内容是介绍的重点?是根据什么确定说明的重点的?读题,在文中勾画批注,找出与题目相呼应的句子。 学生明确:画面的内容是介绍的重点,即第四段。“梦回繁华”的意思是指这幅画表现了梦回故土,怀念繁华生活的心情,“繁华

16、”即是这幅画的内容所表现的主题,也是本文说明画作的重点和灵魂。 (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老师继续提出任务,学生采纳浏览课文和勾画关键句的方法,理解题目含义,明确课文重点,为下面的细读课文做准备。) (二)细读课文第四段,辨别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老师提出自读要求4:在书上批注第四段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学生明确:第四段主要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着力描摹画面的整体和细节,再现了它所描绘的社会生活,使说明更形象更清楚。 老师点拨:在中国石拱桥一文中也接触到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两文都选择了摹状貌这一方法? 学生明确:1.在说明卢沟桥的时候,也用到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通过描摹卢沟桥

17、栏杆上千态万状的狮子,说明中国石拱桥“造型优美”的特点。2.恰当使用说明方法才会使说明更准确更清楚。无论是中国石拱桥造型的优美,还是清明上河图画面的繁华,用摹状貌才能使说明更形象清楚,所以说明方法的选择是由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的。3.摹状貌的方法给说明语言增添了生动性。 (三)浏览全文,辨别说明方法,体会其作用。 老师提出自读要求5:浏览全文,在文中勾画批注,结合例句辨析课文中还用到哪些说明方法?具体有什么作用? 学生明确:课文还用到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列数字使说明稳妥准确,给读者以明确的印象;引用使说明更有性更可信;打比方使说明更通俗更形象。 (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判断说明方法及作用是本单元学习

18、的重点,同时为体味说明语言的生动性作铺垫。前面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方法,让学生结合具体句子进行练习不是难事。) (四)浏览全文,细读第四段,体会本文语言风格的不同,总结语言特色。 老师提出自读要求6:查看自己在书上关于说明方法的勾画批注,思考不同的说明方法使语言呈现出怎样不同的特色。 学生明确:本文语言既平实准确又生动典雅。例如列数据使说明更准确稳妥,使语言显得更准确、平实;打比方、引用和摹状貌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引用更使文章语言有底蕴有文气。 老师提出自读要求7:重点品读第四段,勾画:哪些词句让你体会到了内容的“繁华”和语言的典雅?对比学习课文之前同学们介绍画面内容的语言体会。 学生明

19、确:1.本文语言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即准确平实。例如用列数据举等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准确具体;2、本文语言也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如生动典雅。这主要体现在摹状貌和引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用上。打比方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引用古典文献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第四段为了说明画作内容表现的“繁华”,大量使用四字词语描摹画面内容,再现北宋时代的繁荣生活景象,更使得文章的语言生动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气息。而我们自己的语言一是缺乏条理,二是缺乏文气。 老师点拨:对于一幅中外闻名的古名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用富有古典文化气息的语言不仅增强了文章生动性,更是与说明对象相契合。 (设计意图和教学建议:对学

20、生来说,语言的学习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结合说明方法的学习来体味语言的不同特点,学生学习语言就是由表及里,既直观又深刻的。既从表面上结合具体句子看到语言特色的不同,也从内在体会到为什么语言会呈现出这种不同,避开学生机械地记忆语言特点,不能学以致用。) 五、课堂小结,布置阅读任务,进行课外拓展。 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课所得: 1.本文扣住“繁华”,采纳逻辑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创作背景、作品内涵、整体情况和画面内容、艺术手法及文化价值。重点在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摹状貌的说明方法,以典雅、富有古典文化气息的说明语言为我们再现这幅画所表现的北宋时期空前繁荣的城市生活。 2.使用浏览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类文

21、。通过抓关键句来理清文章内容和思路,弄清说明顺序;结合具体例句判断说明方法及作用,同时注意到不同的说明方法带来语言的不同风格; 3.随时勾画批注,养成习惯。特别是要把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批注在书上相应位置,以供日后检索,常读常新。 清明上河图还有很多值得探究之处。建议学生课外阅读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更多其它作品,如清明上河图的故事解读清明上河图谜一样的清明上河图等书,进一步了解这幅名画。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通过小结反复强化说明文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说明文阅读策略。课外阅读拓展既是对课的内容进行拓展,也可以对课的方法进行检验。) 八班级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3 【导学目标】 1.掌

22、握游览的行踪,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2.学习根据各个景物的特点而采纳的不同的描写方法。 3.通过朗读课文,体验这滴水的奇幻生命旅程。 4.体会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感情。 【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水是生命之源。一滴水,带着夙愿,经历了漫长的黑暗与等待,经历了水车上的眺望,经历了玉河中的徘徊,终于来到丽江,来到常年鲜花点缀、垂枊依依、小河潺潺的四方街,从悠闲恬淡的白天到灯火阑珊的夜晚。这滴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奇幻的生命旅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矗立

23、(ch)目眩(xun)开闸(zh) 徘徊(hui)翡翠(fi)砚池(yn) 蘸到(zhn)擦拭(sh) 2.记住重点词的意思 矗立:高耸直立。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苍劲:指老练刚劲。 五彩斑斓:指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目眩神迷: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3.走近 阿来,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省马尔康县,当代作家,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长篇地理散文大地的阶梯,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

24、休播放),思考:一滴水的夙愿是什么? 【沟通点拨】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2.简要写出一滴水的经历。 【沟通点拨】全文以“一滴水”的身份,讲述自己由雪变成冰川,再变成一滴水,再由一滴水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街道店面、纳西人院子,最后奔流到金沙江边的经历。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把握情感 1.纵观全文,如果把一滴水旅行绘成几幅不同的画卷,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画呢? 【沟通点拨】“一滴水”将自己的所见娓娓道来,浪漫而富有童趣,全文所展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如同风景画、建筑画、民俗画,美不胜收。 2.欣赏“风景画”,它美在何处? 【沟通点拨】这篇散文所描画

25、的风景“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以玉河街道为线索,以四方街小广场为梯形,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3.继续欣赏“建筑画”,它的美又体现在何处? 【沟通点拨】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古镇,城里的街道、宫殿、水车、小桥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四方街,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水车: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4.再来欣赏“民俗画”,它的美美在丰富而融

26、合。具体体现在哪儿? 【沟通点拨】文中所写的民众活动,前文少后文多,赶路、建设、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构成了丽江民俗画。 步骤四品味语言探究写法 1.文章采纳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角度,从不同视角去描述丽江,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沟通点拨】亲切、自然。不矫揉造作,清新自然,像从玉龙雪山上飘下来的风,里面还夹着冰冷却动人的温柔。有感同身受、如临其境的意味。 2.从写景中,可体会所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 【沟通点拨】热爱丽江、热爱美、更热爱给予美的大自然。 3.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沟通点拨】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行文如诗,美不胜收。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全文拓

27、展延伸 1.总结全文 纵观一滴水经过丽江全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风景如画的丽江和丽江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用生动、精美的语言介绍了丽江民俗民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2.拓展延伸 写游记的“技巧点拨”。 【沟通点拨】最需:线索明朗清淅;最宜:只抓重点;:突出感受;最美:语言灵动。 【板书设计】 一滴水经,过丽江)风景画:丽江、玉龙雪山、玉河建筑画:四方街、宫殿、水车、小桥风俗画:赶路、放牧、经商、浇花自然美,无限美) 八班级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和新词。 2、学习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3、揣摩质朴、真挚的语言特点。 4、感受朱德母亲的高尚品德,体会的思念、敬爱之情。

28、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二、检查生字和新词学习情况,读音和默写都要正确。 溺佃农劳碌私塾周济宽厚仕慈连夜慰勉不辍任劳任怨为富不仁 三、整体感知课文 1、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请学生点评课文朗读情况。 2、把握全文结构。文章共有个部分,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文章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的内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忆母亲一生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

29、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思念母亲,表达报答母亲的决心。 四、合作探究 先自己读课文,再思考,然后四人小组沟通,再选2名学生在全班沟通,其他同学补充。 1、文章开头即说:“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想一想:母亲的“勤劳”是通过哪些事例体现出来的?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品格? (母亲是个好劳动,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从文中还可以看出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母亲乐于助人) 2、在回忆往事之后,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课

30、文具体内容,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舞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3、课文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细读下列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 (2)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3)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4)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4、在记叙事情的同时,穿插了精当的议论。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含义并体会其作用。 (母亲没有灰心,她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起到了赞扬母亲的坚韧顽强

31、性格和爱憎分明情感的作用。) 八班级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育文言文自读能力。 4.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过程方法 以多样化朗读培育学生的文言语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难点】 难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育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难点:1.培育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

32、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老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解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沟通,老师巡视,答疑解惑。 4.老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资料内容如下:)

33、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汝之不惠亡以应一厝朔东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惩山北之塞A.处罚B.警戒C.苦于 出入之迂也A.绕远B.迂腐C.困难 指通豫南A.指向B.手指C.一直 杂然相许A.允许B.赞成C.答应 且焉置土石A.哪里B.乃、才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 方其远出海门 方七百里 曾 曾益其所不能 曾不若孀妻弱子 且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其 河曲智叟亡以应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其妻献疑 帝感其诚 曾益其所不能 死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之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告之于

34、帝 甚矣。汝之不惠 (4)翻译下列句子。 甚矣。汝之不惠!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渚渤海之尾。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三、整体感知,理解课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了,向着大山居住。苦于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绕远路,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再说把石头和泥土往哪儿放呢?”大

35、伙纷纷说:“把土石投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前来帮忙。夏去冬来,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慧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口气说:“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36、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把这件事禀报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交通了。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教学设想 1、培育学生的听说能力。 2、利用课本剧表演,培育学生的组织、创新能力。 3、采纳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歌愚公移山(屏幕演示),从而导入课文分析讲解。 二、课文分析: 1、本文如何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 解析:本文除了用夸张的手法外,还通过烘托和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性格。如用“方七百里,高万仞”极言山的高大;用“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极言移山的艰难;用“年且九十”、“残年余力”极言力量的单薄;用“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极言工具的简陋、路途的遥远,从而烘托了愚公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的乐观形象。又如以智叟一“笑”、一“止”与愚公的一声“长息”相对比,以愚公之妻诚心献疑和智叟的刻意讽刺作对比,以愚公的雄辩与智叟最后“亡以应”作对比,使得大智若愚的“愚公”与鼠日寸光的“智叟”对映成趣。 2、愚公的形象: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