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第4章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4.1 混凝土弯曲受压时的极限压应变cu 的取值如下:当正截面处于非均匀受压时,cu 的取值随混凝土强度等 级的不同而不同,即cu 0.00330.5(f cu,k 50)10-5,且当计算的cu 值大于0.0033时,取为0.0033;当正截面处于轴心均匀受压时,cu 取为0.002。 4.2 所谓“界限破坏,是指正截面上的受拉钢筋的应变达到屈服的同时,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纤维的应变也正好达 到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时所发生的破坏。此时,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纤维的应变c

2、cu 0.00330.5(f cu,k 50)10-5,受拉钢筋的应变s y f y E s 。 4.3 由于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全过程中第阶段末(即a 阶段)可作为受弯构件抗裂度的计算依据;第阶段可作 为使用荷载阶段验算变形和裂缝开展宽度的依据;第阶段末(即a 阶段)可作为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所以务必把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全过程中各阶段的应力状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正是根据a 阶段的应力状态列出的。 4.4 当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满足b min 时发生适筋破坏形态;当min 时发生超筋破坏形态。与这三种破坏形态相对应的梁分别称为适筋梁、少筋梁和超筋梁。由于少 筋梁在满足承

3、载力需要时的截面尺寸过大,造成不经济,且它的承载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属于脆性破坏类型,故在实际工程中不允许采用。由于超筋梁破坏时受拉钢筋应力低于屈服强度,使得配置过多的受拉钢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钢材的浪费,且它是在没有明显预兆的状况下由于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突然破坏,属于脆性破坏类型,故在实际工程中不允许采用。 4.5 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A s 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bh 0的比值,称为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简称配筋率, 用表示。从理论上分析,其他条件均一致(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等级与截面尺寸)而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的梁将发生不同的破坏形态,显然破坏形态不同的梁其正截面受弯

4、承载力也不同,寻常是超筋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最大,适筋梁次之,少筋梁最小,但超筋梁与少筋梁的破坏均属于脆性破坏类型,不允许采用,而适筋梁具有较好的延性,提倡使用。另外,对于适筋梁,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越大,截面抗争矩系数s 将越大,则由M 20c 1s bh f 可知,截面所能承受的弯矩也越大,即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越大。 4.6 单筋矩形截面梁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最大值M u,max )5.01(b b 20c 1-bh f ,由此式分析可知,M u,max 与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强度等级及梁截面尺寸有关。 4.7 在双筋梁计算中,纵向受压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采用其屈服强度y f ,但其先决条件

5、是:s 2a x 或 s 0a h z -,即要求受压钢筋位置不低于矩形受压应力图形的重心。 4.8 双筋截面梁只适用于以下两种状况:1)弯矩很大,按单筋矩形截面计算所得的又大于b ,而梁截面尺寸受 到限制,混凝土强度等级又不能提高时;2)在不同荷载组合状况下,梁截面承受异号弯矩时。应用双筋梁的基本计算公式时,务必满足x b h 0和 x 2s a 这两个适用条件,第一个适用条件是为了防止梁发生脆性破坏; 1 其次个适用条件是为了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达到屈服强度。x 2 s a 的双筋梁出现在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达到屈服强度 y f 的状况下,此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按公式: )()2/( s

6、 0s y 0c 1u a h A f x h bx f M -+-=计算;x 2s a 的双筋梁出现在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不能 达到其屈服强度 y f 的状况下,此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按公式:)( s 0s y u a h A f M -=计算。 4.9 T 形截面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中和轴在翼缘内,即x f h ,这种类型的T 形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与截面尺寸为 f b h 的单筋矩形截面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完全一致;其次种类型为中和轴在梁肋内,即x f h ,这种类型的T 形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与截面尺寸为b h , s a f h 2, s A A s1(A s1满足公式 f

7、 f c 1s1 y )(h b b f A f -=)的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完全一致。 4.10 在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对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及小于C50的构件,1值取为1.0;对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及大于C80的构件,1值取为0.94;而对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在C50C80之间的构件,1值由直线内插法确定,其余的计算均一致。习 题 4.1 查表知,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时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 。 故设a s 35mm ,则h 0h a s 50035465mm 由混凝土和钢筋等级,查表得: f c 14.3N/mm 2,f t 1.43 N/mm

8、 2,f y 300N/mm 2, 11.0,10.8,b 0.55 求计算系数 116.0465 2503.140.110902 6 201=?=bh f M c s 则 55.0124.076.01211b s =bh f f A mm 2 且250500250002.0002.0=?=bh A s mm 2,满足要求。 选用318,A s 763mm 2,配筋图如图1所示。 4.2 梁自重: 25.245.002.025k =?=g kN/m 则简支梁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 M 1)(2Qik Ci Qi Q1k Q1Gk G 0=+n i M M M 8 1)(812k Q 2k k G

9、 0l q l g g ?+? 1.0222.588 14.12.5)25.25.9(812.1?+?+? 85.514kN m M 2)(1 Qik Ci Qi Gk G 0=+n i M M 8 1)(812k Ci Q 2k k G 0l q l g g ?+? 1.0222.588 17.04.12.5)25.25.9(8135.1?+?+? 80.114 kN m M max M 1,M 285.514 kN m 查表知,环境类别为二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30mm ,故设a s 40mm ,则h 0h a s 45040410mm 由混凝土和钢筋等级,

10、查表得: f c 19.1 N/mm 2,f t 1.71 N/mm 2,f y 360N/mm 2, 11.0,10.8,b 0.518 求计算系数 133.0410 2022.190.110514.8526 201=?=bh f M c s 图1 3 图2 518.0143.0211b s =bh f f A mm 2 且 180450200002.0002.0=?=bh A s mm 2,满足要求。 选用2 161 18,A s 657mm 2,配筋图如图2所示。 4.3 取板宽b 1000mm 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 (1) 计算最大弯矩设计值M 方法一: M 砂浆200.02110.5

11、+200.02110.50.4kN m M 砼板250.06110.5+251/20.0211(1/31)=0.83kN m M Gk 0.4+0.831.23 kN m 方法二: M Gk ?=-=?-10 1 023.1)5.08.2(1)5.08.2(dx x x x dx x kN m 又M Qk P l 111 kN m 故雨篷板根部处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M 1 )(2 Qik Ci Qi Q1k Q1Gk G 0=+n i M M M 1.0(1.21.23+1.41)2.876 kN m M 2 )(1 Qik Ci Qi Gk G 0=+n i M M 1.0(1.351.23

12、+1.40.71)2.6405 kN m 450 410 40 200 2 16 1 18 4 M max M 1,M 22.876 kN m (2)查表知,环境类别为二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时,板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 ,故设a s 30mm , 则h 0h a s 803050mm 由砼和钢筋的强度等级,查表得: f c 11.9 N/mm 2,f t 1.27 N/mm 2,f y 300 N/mm 2 11.0,b 0.550 则 097.050 10009.110.110876.226 201=?=bh f M c s 518.0102.0211b s =bh f f

13、A mm 2 且160801000002.0002.0=?=bh A s mm 2,满足要求。 选用 6120,A s 236mm 2。 垂直于纵向受拉钢筋布置6250的分布钢筋。 4.4 f c 14.3 N/mm 2,f t 1.43 N/mm 2,f y 300 N/mm 2, 11.0,b 0.55 查表知,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 ,故设a s 35mm ,则h 0h a s 45035415mm s A 804mm 219345020220043.145.0)45 .0(y t =?=bh f f mm 2 且180450200002.0002.0=?=bh A s mm 2,满足要求。 又203.03 .140.13000097.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