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aad55d499dd2af11a242c91a3bbe2/081aad55d499dd2af11a242c91a3bbe21.gif)
![2023届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aad55d499dd2af11a242c91a3bbe2/081aad55d499dd2af11a242c91a3bbe22.gif)
![2023届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aad55d499dd2af11a242c91a3bbe2/081aad55d499dd2af11a242c91a3bbe23.gif)
![2023届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aad55d499dd2af11a242c91a3bbe2/081aad55d499dd2af11a242c91a3bbe24.gif)
![2023届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联考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aad55d499dd2af11a242c91a3bbe2/081aad55d499dd2af11a242c91a3bbe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镆属于金属元素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225 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这说明A分子
2、间有间隔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分子质量很小3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NH3+HClNH4ClB2NaHCO3 Na2CO3+H2O+CO2CCl2+2KI2KCl+I2DMgCl2+2NaOH2NaCl+Mg(OH)24如图,关于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叙述错误的是( )A试管a中的气体是氢气B试管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为1:2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5超市里买来的饼干、坚果类食品使用铝箔来包装,铝能制作成铝箔,这是利用了铝的( )A延展性B导电性C导热性D熔点高6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溶解性B挥发性C助燃性D吸附性7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重要的
3、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不同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原子排列方式不同8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压缩气体分子之间间隔减小D过氧化氢分解分子发生了变化9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故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故离子也能通过失得电子变成原子D化
4、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故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10下列一些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黑色固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四氧化三铁1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B冰雪融化C香水挥发D干冰升华12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A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肥效B变霉的大米蒸熟后可放心使用C误食重金属盐后,可喝鲜牛奶急救D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症,钙元素摄入得越多越好13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
5、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甲乙丙丁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g101800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gM21.6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gM1215.26.4AM1的值是4.4BM2的值是7.5C反应中甲丁的质量比是7:8D反应物是甲和乙14酒精是一种燃料,下列关于酒精(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A从类别上看:酒精属于氧化物B从变化上看:酒精完全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C从宏观上看:酒精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从微观上看:1个酒精分子由1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15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分别表示一种元素B和是两种金属元素C带正电荷,是阳离子D和化学性
6、质相似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装置组合应选用_(填序号);写出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3)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如需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填序号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文字表达式为_。(4)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选择_ (选填“I”或“” )收集该气体,从_(选填“a”、“b”或“e”)端通入。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
7、8分)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若相对分子质量是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x为_。(2)若儿童I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_支。(3)该品牌补锌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分数为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8(8分)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氯酸
8、钾的质量。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为了研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右图“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请分析有关问题:(1)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_。(2)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7.6g,则右图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_g.(3)白磷燃烧: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_。(4)燃烧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只写一条)。(5)反思:白磷燃烧_(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镆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
9、,不符合题意;B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解答,故镆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一定有115个,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A【解析】25 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 m3的钢瓶中,充分的说明了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故选A。3、A【解析】化合反应定义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观察选项可知A正确。B为分解反应,C为置换反应,D为复分解反应。【点睛】明确四大基本反应名称及其定义。4、C【解析】试题分析:电解水实验的关键点是“
10、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也就是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并且生成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该题中试管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试管b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收集到的气体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电解水实验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C考点:电解水实验的有关知识。5、A【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铝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具有优良延展性的性质。故选A。6、C【解析】解:物质的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所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C。7、A【
11、解析】A. 物体的热胀冷缩是分子的间隔发生变化,此选项错误;B. 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此微观上看,是水分子分解为氧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原子再重新结合为氧分子、氢分子,故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此选项正确;C. 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不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不同,此选项正确;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此选项正确。故选A。8、A【解析】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分子大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B、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压缩空气,是
12、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过氧化氢分解,发生了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分子发生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9、C【解析】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不是所有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例如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A选项推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和离子,B选项推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故离子也能通过失得电子变成原子, C选项推理正确,符合题意; D、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13、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例如浓硫酸溶解放出热量、氢氧化钠溶解放出热量,而物质的溶解过程属于物理变化,D选项推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0、A【解析】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
14、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1、A【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香水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12、C【解析】试题分析: A、铵态氮肥与熟石灰会发生反应产生氨气,从而使肥效降低,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
15、用,错误,B、变霉的大米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在高温时都不易破坏其结构,所以变霉的大米蒸熟后仍不可使用,错误,C、重金属盐会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后,可喝鲜牛奶急救,正确,D、人体所需的元素摄入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身体健康,错误,故选C考点:化学与生活13、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28g=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M1+23.6g,因此M1=4.4g。甲质量减少,乙质量减少,丙和丁质量增加。【详解】A、根据计算M1=4.4g,选项正确。B、在反应过程中,丁物质由0增加至1.6,又由1.6增加至6.4。反应前
16、后甲物质质量减少质量为5.6g,因此此时反应中消耗的甲物质质量为1.4g,则M2的值应为10g-1.4g=8.6g,选项错误,故答案选B。C、参加反应的甲物质质量为5.6g,则甲:丁=5.6:6.4=7:8,选项正确。D、甲和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选项正确。14、A【解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乙醇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酒精完全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由酒精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C正确;D、由化学式可知,一个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
17、、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故选A。15、D【解析】A、和中质子数都为8,都为氧元素,故A错误;B、是氧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C、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10,为阴离子,故C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化学性质相似,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长颈漏斗 试管 DF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B 碳酸钙+氯化氢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I a 【解析】(1)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的仪器名称是试管;(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装置组合应选用DF,因为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条件,所以选D
18、作为发生装置,又因为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较纯,所以选用F作为收集装置;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如需随时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因为B装置可利用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并节约药品;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的原理来制备二氧化碳,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氯化氢氯化钙+水+二氧化碳。(4)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所以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时,要选择I装置收集该气体,
19、应先将瓶内装满水,再将气体从a端通入,因为NO的密度比水小。【点睛】因为一氧化氮能与氧气反应,所以一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6:7 22 1 0.35% 【解析】(1)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4=6:7;根据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可知1212+x+1614+65=455,x=22; (2)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日需锌的质量为20kg0.5mg=10mg,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即需要从口服液中摄入10mg锌,根据标签,每支口服液上含锌的量为5mg,故理论上一天需服该口服液1支; (3)该品牌补锌口服液中葡萄糖酸锌的质量分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网络教育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 环境保护技术的创新及其商业模式研究
- 深化绿色能源技术教育的重要性
- 国庆节洋酒活动方案设计
- 充电桩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 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1(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many、much、a lot of(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下册
-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六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一 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1)教学说课稿 人民版选修1001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十一章 一元二次方程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3课时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3)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 闪蒸罐计算完整版本
- (高清版)DZT 0073-2016 电阻率剖面法技术规程
- 完整2024年开工第一课课件
- 货运车辆驾驶员安全培训内容资料完整
- 高一学期述职报告
- 风神汽车4S店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ICU患者的体位转换与床旁运动训练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竖式计算200题及答案
- 建设工程工作总结报告
- 脾破裂术后健康宣教课件
- 三废环保管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