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1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2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3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4页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沁园春·长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毛泽东少年时故事 男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何处不青山。 (桑梓,指家乡)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立壮志的少年形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的豪情大气! 词这种文学样式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因为句子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诗余”等。 最初的词都是配乐歌唱的,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 长沙。 词可以分上下两段,叫做“片”。也可以叫做“阕”。 词的常识词的发展历史1、敦煌曲子词词的产生最早还起于民间。河传和杨柳枝两调很可能

2、就是隋代的民歌。敦煌曲子词的发现给词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敦煌曲子词使我们看到了早在文人词兴起以前词在民间的盛行情况,看到了初期词在民间的发展和当时词体本身的成熟程度。2、文人词文人词在初、盛唐时已偶有所作,如沈佺期作回波乐,唐玄宗作好时光,张志和作渔歌,戴叔伦作转应曲,韦应物作调笑等。但那时词体还初由民间转到文人手中,所以创作极少。词的发展历史3、五代词晚唐五代,文人词进一步确立,出现了词的专家与专集。如温庭筠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词人,花间集收有他的词六十六首。从此在中国文学史上词独立成为一体,与诗并行发展。4、宋词进入宋代以后,名家辈出,经历了词的繁荣时期,词的创作在苏轼、辛弃疾等大词人手

3、中得到了最大的提高与发展。宋词得与唐诗并称,被后人尊为一代文学之胜。词于宋代达到顶峰后,在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词牌名词牌原是曲谱的名称,乐曲失传后,就成了词格律形式的标志。词牌规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等。词牌与词的内容无必然的联系。有的词牌的下面另立标题或小序。如“沁园春”是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长沙”是标题,表明作品内容。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词典雅婉曲;豪放词雄浑高亢,且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诗言志,词抒情”。通常,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如梦令、虞美人

4、、卜算子、忆江南、江城子、破阵子、满庭芳、水调歌头、雨霖铃、一剪梅、永遇乐、菩萨蛮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湘江秋景图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

5、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 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还记得吗?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峥嵘岁月图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诗词中常见意象月亮: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红豆:又名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松柏:

6、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思考:沁园春长沙上阕通过意象描写了怎样的意境?沁园春长沙上阕通过鹰、鱼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由谁主宰的问题。诗人首先选取的意象是湘江,在深秋的季节,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日夜不息的向北奔流。脚下是橘子洲,面前是汩汩向前的湘江水,背后是“寥廓江天万里霜”的秋景图。整个画面的组合背景辉

7、弘。在这个江天广阔,让人心骛八极,神游万仞的秋景图下,诗人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山、林、江、舸、鹰、鱼、万类。又把这一系列的外在意象加上了自己内在的主观色彩。山、林、江、舸分别为万山、层林、漫江、百舸,以数量和外在的表象渲染博大的、辽远的空间。毛泽东同志的眼中看到的是:莽莽苍苍的群山,层层叠叠的重林,成一片火红。枫林如火,是作者热情如火的外在表象。红色象征着激情,象征着燃烧,象征着革命,也可以将其看成燎原的星星之火,与当时的革命形势暗合,与作者志气昂扬,心潮汹涌的思绪相融,体现了强大的艺术魅力。接着作者又把视线从广阔的背景中收回。千百条大船在宽广的江面上劈波斩浪,竞相行驶,活画出一幅热烈的“百舸

8、争流图”,烘托了作者心中火热的激情。3、讨论:“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明确:“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志振兴中华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最后三句意思:还记得吗?我们一起到江中心去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都很困难,大拿我们以同大风大浪搏击作为乐事.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关注国家兴衰的愿望. 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昂扬的革命斗志意象万山 层林 漫江 百舸 雄鹰 游鱼意境生机勃勃 壮阔绚丽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找出这

9、首词有哪些意象,营造来了什么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引发深沉的思索。“怅”字写出了诗人的万千思绪,百感交集。“怅”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蓬勃、绚烂,而现实社会却又是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你的兴衰命运?看到这幅湘江深秋的绚丽壮美的画面,作者想到了什么?“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诗人“独立寒秋”,他不是想着自己被军阀追捕的处境,而是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忧思着民族的命运,这是一种什么心境?

10、这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已任的心境,是一个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里引用祖逖的“中流击楫”典故。祖逖因为国家政权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心志。元帝就让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一千人的军粮,三千匹布,但不给战衣和兵器,让他自行招募士众。祖逖仍就率领随自己流亡的部属一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心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像长江的水一去不返!”言辞激昂神色悲壮,众人都为他的誓言感慨赞叹。这里指游泳 “遏”“飞”气势豪迈,意境开阔 总结本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峥嵘岁月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闿ki、赵恒惕等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