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历史总复习-第1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_第1页
2023高中历史总复习-第1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_第2页
2023高中历史总复习-第1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_第3页
2023高中历史总复习-第1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_第4页
2023高中历史总复习-第1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必备知识 自主排查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命题研析 考题演练必备知识 自主排查课题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古代商业和经济政策必备知识自主排查知识点一古代商业的发展1.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2)春秋战国:商业繁荣,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3)秦汉:统治者推行政策,一直至隋唐,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商人官府重农抑商(4)隋唐: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和飞钱相继问世。(5)宋元:两宋时期,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朝时

2、,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6)明清:城镇商业繁荣,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和晋商。柜坊交子徽商2.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城市在特定位置设市,用于商业活动。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按时、闭市。(2)宋朝: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更加普遍。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四大商业名镇。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3)城市发展长安、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随着南方经济的发

3、展,、成都也成为繁荣大都会,出现“扬一益二”之说。开市草市洛阳扬州3.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专管对外贸易。(3)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4)元朝:成为重要外贸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5)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丝绸之路市舶使非洲泉州闭关锁国构图解史古代商业的“先”与“后”信息提取: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功能等五

4、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概念辨析“市”“草市”“夜市”“晓市”城市中的“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草市”主要是指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夜市”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晓市”即早市,也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构图解史城市职能与“市”“坊”的演变信息提取:宋代以前,古代官府对“市”与“坊”严格控制;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坊市的控制逐渐减弱,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加强。知识点二古代的经济政策1.土地制度的演

5、变(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2)夏、商、西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的“”。通过分封诸侯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由庶民和奴隶劳作,遭受剥削和奴役。(3)春秋时期:私田大量开垦,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制受到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_的合法性。(4)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自此,封建土地所有制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井田制买卖土地私有法律2.“重农抑商”(1)商周时期:国家曾支持商业的发展。后来,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2)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首倡“”。此

6、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这一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巩固封建统治。(3)西汉初年:为了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包括: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以及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4)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不断加征商税。劳动力重农抑商地租征收民营商业3.“海禁”与“闭关锁国”(1)表现明初,东南沿海猖獗,为防止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明太祖实行“海禁”。清初,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又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 ”政策。明清统治者基本上

7、实行闭关政策。(2)影响:不仅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的滋长,而且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倭患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漫画解史均田制信息提取: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土地兼并盛行,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于是统治者实行均田制,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知识延伸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均田、限田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图解历史 “重农

8、抑商”与“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关系信息提取:“重农抑商”与“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是表里统一的关系。前者是后两者实施的根源,后两者是前者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三者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下降。关注新教材拓展新视野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重大发展(1)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灌溉工程纷纷兴建。(2)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3)商业和城市: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2.汉初的经济政策汉初统治集团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提倡节俭,减少

9、财政支出。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3.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措施(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2)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3)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平抑物价。(4)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4.自明朝中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1)农业: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2)手工业: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3)商业:自

10、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5.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以朝贡贸易为主;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由对外开放、外贸兴盛到闭关锁国、贸易萎缩。(2)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海外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地区的文化认同与融合,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不可抹杀的历史功绩。(3)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贸易形态助长了封建政府“天朝上国”的观念,以至于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探究点一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与繁

11、荣学术前沿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商人都出于中原地区这是当时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同时,大商人无一例外都与政治有密切的联系,或把政治经验运用于经商,或以财富换取政治地位,封建社会大商人的这一特点,自始就已表现出来了。摘编自张岂之等中国历史先秦卷思维激活作者认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商人都出于中原地区。大商人和政治联系密切。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与繁荣。史料实证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史料一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摘自唐

12、六典史料二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摘自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史料三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嫁之身,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摘编自李竞艳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探析解读(1)史料一说明唐代政府重视对商业的管理。(2)史料二说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市坊界限被打破,商品交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3)史料三中“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反映了明代中期以来商品经济发展引起婚姻观念的转变。探究(1)根据史料一说明唐代的坊市制度有

13、何特点?(2)根据史料二指出宋代商业状况如何?(3)根据史料三说明婚恋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变化的原因。提示特点:市坊布局规整,有明确的地理位置。坊市有严格的时间管理。提示宋代商业活跃,商品经营品种增多,经营场所突破时间限制。提示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原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拜金逐利之风兴起;商人实力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人反正统意识)出现。历史解释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趋势(1)商业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有固定的时间、地点限制,宋元时期这些限制被打破。(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

14、主要内容,后以交易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为主要内容。(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5)城市职能的变化: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专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6)交易范围的变化: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外贸易扩大。唯物史

15、观辩证看待古代中国城市发展变化的规律从城市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唐代之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松,如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大规模的商业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现相应变化,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探究点二重农抑商政策的调整学术前沿明清时期商人的营商致富动机(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

16、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思维激活史料反映出“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人营商致富动机的成因及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不利因素。史料实证“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史料一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摘自史记商君列传史料二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

17、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商鞅主张的“重农抑商”政策。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重农抑商”政策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2)史料二反映了汉武帝时期抑制商人的政策。探究(1)史料一体现的经济思想在战国时期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史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是什么?为实现上述目的,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相矛盾。提示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

18、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唯物史观辩证看待重农抑商政策(1)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治手段使小农经济不致全面崩溃,保持自然经济结构,维护封建生产关系。(2)对“抑商”的辨别与分析:首先,“抑商”主要是指“抑制私营工商业”,而非不加区别的抑制全部商业,汉唐时期官营工商业的发展就是这一政策的典型体现。其次,“抑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取,比如西汉初年的“抑商”在当时的作用主要是积极的,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取的,如其对内以重税

19、、关卡、官营、矿禁等手段限制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规模;对外以“海禁”等政策阻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机会。家国情怀影响中国农耕经济向近代化变革的因素(1)制度因素:土地私有制必然导致土地兼并,使得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始终在低水平的状态下运行,很难实现社会经济财富的积累。(2)政策因素:“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限制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3)经济结构因素: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核心,不利于市场发育,无法实现量的积累,也无法实现农业经济的商品化。命题研析 考题演练真题体验1.命题点:先秦、秦汉时期的货币2020全国卷,24如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

20、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货币。根据图片可以看出,从商周到汉代,货币的形制变化具有统一规范且便于使用的趋势,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推动货币形制向统一规范和方便使用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商周贝币的材质是贝壳,布币和五铢钱的材质涉及多种金属,不只限于铁,排除A项;仅从材料中图片看不出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不同对货币形制的影响,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不是国家大一统时期,排除D项。关键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信息“形制变化”“共同原因”。先秦到汉朝,货币形制

21、的演变满足了商品经济发展对“信用”“方便”“货币数量”的需要。2.命题点:重农抑商下的明代商业全国卷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答案:D解析:明代,交通方式并未发生根本变革,A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棉花的产销与加工,与土地制度无关,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货币制度改变的相关信息,C项错误;“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反映的是原料产地与加工地区的关系,折射出地区经济的差异,D项正确

22、。3.命题点:春秋战国时期商贸业的发展全国卷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答案:A解析:由图片可以看出,“陶”位于济水之滨,“曹鲁之间”水运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促进了商贸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争霸战争”,且争霸战争不利于经济的交往与商贸发展,B项错误;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没有涉及,D项错误。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第1题以图证史以不同时期的货币图片切入,考查古代商品贸易,引导学生

23、在研究历史中运用不同形式的史料第2题史学新论东昌府是山东重要产棉区,所产棉花由江淮商人收揽,而后又返销棉布转换思维棉花的收购和棉布的返销,反映的是农产品的商品化第3题开阔视野春秋战国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范蠡、子贡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私营商业兴起背景下的富商大贾陶、曹鲁“天下之中,诸侯四通”的地理位置4.命题点:唐代的社会风尚全国卷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

24、廷生活为主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唐代“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中的诗句描绘了拔河时人们的英勇气概和争胜精神,据此分析可知,在唐代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故选C项;唐玄宗时期,北方是经济重心也是文化中心,江南文化并未成为主流,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战”,无法体现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民间风俗而非宫廷生活,故D项错误。关键点拨“拔河”运动在唐代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描绘了拔河的壮观场面,分析判断这一社会现象。5.命题点:魏晋隋唐时期的社会习俗全国卷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

25、,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C解析:北朝时,北方经济发展水平远超南方,所以出现题干中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喝茶习俗的现象;唐中期,随着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的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饮茶习俗得到北方人认可,C项正确;唐中期北方喝茶习俗已经比较普遍,所以此时不可能是“南茶开始北运”,A项错误;南北方饮食习惯相互影响,但并没有趋于一致,B项错误;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6.命题点:明代朝贡贸易的特点全国卷 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

26、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B解析:解读材料信息可知图中外国使者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反映了当时明朝政府官员运用中国文化对外国使者贡献的奇珍异兽进行解读,故B项正确。真题品悟题号命题特点第4题全新视角材料描述拔河运动在唐代盛行,引导关注健康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关系第5题情境创设从北朝到唐中期北方社会习俗的变化,暗示了国家统一的时代背景下经

27、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第6题情境新颖以中国传说中的“麒麟”为素材创设历史情境,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视角独特考查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7.新高考借鉴2021浙江6月选考,6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据此可知当时()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并结合所学“市舶司是宋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等相关知识可知,题目主旨是宋代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故D项正确;A项“商品买卖

28、必须明码标价”、B项“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C项“市的设立废止”均与题目主旨无关,故排除。仿真模拟1.2022昆明市“三诊一模”战国时期,青铜铸币在发行和流通中,相邻的两国或几个国家往往会铸行形制相似的青铜铸币。如齐、赵、燕都有铸行刀币,韩、赵、魏、燕、楚都有铸行布币,秦、魏、赵都有铸行圜币。此现象表明战国时期()A货币铸行实现了局部统一B出现跨国经济合作的现象C铸币与政治联盟密切相关D货币形制受经济活动影响答案:D解析:据材料“相邻的两国或几个国家往往会铸行形制相似的青铜铸币”可知,货币形制受区域经济活动影响,铸造形制相似的货币便于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故选D项;据材料“齐、赵、燕都有铸行刀币,韩、赵、魏、燕、楚都有铸行布币,秦、魏、赵都有铸行圜币”可知,货币铸行没有实现局部统一,排除A项;相邻的两国或几个国家不一定存在经济合作,排除B项;铸币属于经济领域,和政治联盟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2.2022昆明市“三诊一模”明宪宗实录记载:“兵民服色器用,已有定制,近在京多犯越,服用则僭大红织金罗缎,遍地金锦下至倡优,亦皆僭侈。”此后明朝实录记载朝臣请禁服饰违式、习尚奢僭的建言及中央所颁禁约,更是层出不穷。这表明当时()A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B思想解放推动习俗变革C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