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装修楼地面一次成活法_第1页
初装修楼地面一次成活法_第2页
初装修楼地面一次成活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装饰楼地面一次成活法初装饰楼地面一次成活法3/3初装饰楼地面一次成活法初装饰楼地面一次成活法跟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常益提升的需要,人的见解在逐渐改变。当前建筑物的交托标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种是菜单式精装饰。施工时依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菜单式装饰,交房时已依据客户要求进行装饰,达到使用的见效,客户只要增添少许的平常器具就能够入住使用。可是这类房屋缺少个性比较单一,国内接受较困难,但在外国发展较快。另一种是国内买房人比较喜爱的初装饰标准。一般业主都比较有个性,喜爱自行依据不一样样的喜好进行装饰。为了便于用户进专家庭装饰,当前好多商品住所楼采纳初装饰完工的状态交房,开发商可减少投资。初装饰交

2、房中的楼地面交托标准一般是水泥沙浆地坪或细石混凝土地坪。我公司投资建设的一个标准厂房项目,总建筑面积83000平方米,每幢楼每层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为大开间,为了降低造价,就采纳了初装饰标准的交房方式。但楼地面做法我们进行改良试一试,采纳聚合物沙浆,用批嵌压实的方法将聚合物沙浆与钢筋混凝土基层亲近联合在一同,以形成观感优秀的楼地面面层。我们不做终饰面层,降低了造价成本,而用户能够直接在地面找平层铺贴管线或进行精装饰,不只所以增添了室内净高,也减少了用户对原建筑地面的办理,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个项目施工前我们专门进行研究分析,以为固然地坪不用细石混凝土或水泥沙浆做最后饰面层,仍要求楼

3、地面平坦度符合规范查收质量标准。可是在大面积混凝土构造施工时,地面平坦度极不易控制,不做水泥沙浆和细石混凝土难以达到交房要求。固然大部分业主进户后都对楼地面再次进行精装饰,但在业主进户查收时都对楼地面平控度和观感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在精装饰时会对己完饰面有较大的振动或冲击力,所以要求初装饰饰面资料应与混凝土基层坚固联合。文章根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照为了保证一次成活,我们从构造阶段和面层聚合物批嵌及增强检查查收这三方面进行控制,在施工前还进行了小面积的试做,经过本项目的试一试我们得出了以下心得。一、构造施工阶段的平坦度控制由于开初就考虑楼地面要采纳找嵌工艺,所以在构造施工时就应当注意进行平整度

4、、标高的技术控制。主要控制内容有:1、模板工程控制。主要控制支模时楼面模板的标高,每一道井字梁的四角及板的中间都要用水平仪丈量,标高不可以够超出5毫米。梁起拱不可以够过大,支承在楼面上的梁底模取规范的下限值1/1000,支承在地面上的梁底模取规范的上限值3/1000.假如楼面模板的标高偏差很大,会直接影响面层的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2、钢筋工程控制。主要控制楼板上皮面钢筋的地点和高度,特别是控制梁柱板的交叉处钢筋重叠、密集的地方。钢筋接头尽量用对焊,上层板面钢筋尽量用小规格,严格控制上层钢筋的保护层不要过小,防备面层砼开裂。构造面层混凝土施工前,要尽早把标高控制点引测到竖向钢筋上,使施工人员和检验人员在施工过程有标志可验。3、混凝土工程控制。要求混凝土表面的平坦度控制在5毫米内(规范为8毫米),施工时必然做好标高控制限位,限位的间距控制在22米内,方便2米直尺施工时可检查控制,限位可用钢筋头做,用红漆表示。平坦时要依据标高控制限位,进行标高和平坦度的控制。混凝土表面收光用细木蟹拉毛,要求表面毛面平坦。遇雨天应用塑料布掩盖,对已浇筑好的混凝土要进行保护保养。二、聚合物沙浆批嵌工艺1、施工准备。(1)资料准备。使用水泥、中砂、细砂和建筑粘结剂,水泥采纳一般硅酸盐水文章根源网络,仅供个人学习参照泥,其强度等级不小于32.5,细砂不可以够为粉细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