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的回想-浅析张枣诗歌中的古典传统以《镜中》为例_第1页
千古的回想-浅析张枣诗歌中的古典传统以《镜中》为例_第2页
千古的回想-浅析张枣诗歌中的古典传统以《镜中》为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千古的回想浅析张枣诗歌中的古典传 统以镜中为例作者:魏雯静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2019年第4期摘 要:镜中是当代著名诗人张枣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其古朴的气息、悠远的意境,将万 古愁绪化为花海,轻抚在每一位读者心间。以镜中为首的一批作品,浸润历史,展现出了令人 惊叹的古典魅力,而对传统的偏爱正是张枣诗歌的显著特点之一。探究与推崇张枣诗歌中的古典 传统,在这个欲望统领一切,利益成为社会焦点的年代,具有修复人心的象征意义。关键词:张枣 诗歌 古典传统自20 世纪80 年代起,诗界逐渐陷入到一种混沌之中。诗歌“边缘化”与诗人“矮小化” 现象层出不穷,像一团阴霾砸入水中,越沉越深,而后消失于岁月的无情之中

2、。究其根源,这与时 代的变化有很大关系。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人们逐渐进入到消费至上的“快餐时代”, 金钱与利益成为第一选择。在这样一种“非本真状态”之下成长的诗人们,习惯性地依附于他人, 很快便沉沦在都市的诱惑与麻痹之中,难以回归自我去承继优秀的诗歌古意传统,自然形成了今 日之局面。于是,面对这样一种“诗歌之死”的境遇,重提优秀古意传统的重要性显得尤为必要。张枣是当代著名诗人之一,他在古老的韵律中肆意穿梭探寻,创作出了许多古韵生香的优秀 诗作,例如何人斯秋天的戏剧等等。尤其是其成名作镜中,诗行富有温度,代表了张 枣对于传统的追寻与诘问,充溢着当代诗人优秀的复归之光。跟随这光亮,我们期待着

3、能涤净灵 魂,驱散混沌,还原诗歌最初的纯白。一、意象与节奏镜中之所以被誉为一首充满古典韵味的现代诗歌,首先得益于诗中无处不在的古典意象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 梅花便落了下来”。“梅花”是古诗当中的常用意象,往往有无 畏、典雅、坚韧之意。如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联,将诗人自身艰难的境 地与“墙角”梅花生长的不易环境加以联系,表现了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所谓君子当如梅,张 枣牢牢把握住了“梅花”身上特有的古典韵味,将人们拉入了山花绝美的意境之中清风拂过, 伴随着轻盈的愁绪,回忆开始旋转。坠落的花瓣被风之手无情扼住,正如命运叫停了“我”遗憾 的一生,昔日的那些美好也随之抖落在地。

4、需要注意的是,张枣是一个精确而感性的诗艺大师,他 擅长攫取分秒间的画面并将之定格,散落到诗句中,形成一种如烟花绽放般的审美体验,而这一特 点突出表现在“梅花便落了下来”一句当中。“梅花落”是中国传统的古典意象序列,如李白就 曾在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中写道:“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四季 交替,枯木逢春,花草的起承转合自有其循环的命数,而喟叹与哀伤也常常在这起落之间缓缓流淌 张枣抓住了梅花之“落”的特质,暗自将时光不复的忧愁融入诗句中。另外,除了展现漫天花海 的凄美场景之外,张枣还在“梅花落”意象之中隐藏了另一股芬芳,那便是“落英缤纷”的静态 画面。想象着在南山之巅,一位失意者

5、面对着飘落的美好与满地的哀伤,回忆涌上心头,在彷徨与 清醒中垂下眼睑,停滞又徘徊,而这一连串的心理变化都是由“梅花”这一古典诗歌意象所联结 起来的。张枣对于“梅花”意象的精确把控,展现了自身炉火纯青的技艺,但这份精雕细琢在诗 中却又如羚羊挂角般无处可寻,好似那镜中之镜,叫人雾里看花,惊叹不已。随着张枣叙述大幕的拉开,我们在“梅花”意象所带来的情绪中起伏着,由沉重的“悔恨” 到轻盈的“落下”,之后享受着“骑马归来”“面颊温暖”“羞惭”这几个有指向性的动作给人 的轻快与缠绵之感。但当诗行移动到“回答着皇帝”之时,这些情绪的微波戛然而止。“皇帝” 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与“梅花”相同,毫无疑问

6、带有中国传统古典色彩。张枣运用这 一意象,完美地在此处中止了缠绵之境,将无情的霸权与残忍的强制嵌入到画面中央,形成一种约 束性的力量,使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张力。为了更好地理解“皇帝”意象在此时出现的炸裂与必要 性,我们可以试着将“皇帝”改为人称代词“我”,虽然画面感不减,仍营造了一幅具有古典美感 的场景,但容易被解读为一首追悔难掩、情难自控的情诗,而失去了意象本身所特有的历史与文 化沉淀。故而“皇帝”意象在此有着不可替代的生命力,引发了读者无穷的幻想。除了通过意象迁徙来达到古典美感与历史底蕴并存的雅韵之外,“梅花”的轻叹与“皇帝” 的持重也带给镜中节奏上的完满张力。节奏是诗歌除意象之外的第二生命

7、,它不仅仅是字里 行间的对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代表了一种沉重的彷徨,一种剧烈的焦灼还有一种清醒的凝视。 “气一元论”的中国传统哲学早有云:“大约诗文以气脉为上。气所以行也,脉绾章法而隐焉者 也。章法形骸也,脉所以细束形骸者也。章法在外可见,脉不可见,气脉之精妙,是为神至矣。” a 这句话强调了“气脉”,也就是我们所说“节奏”的精妙所在。回到镜中,诗歌的节奏从 “梅花”“松木梯子”的舒缓渐至“皇帝”的凝滞,再由剑拔弩张回归到“落满南山”的戏剧性 遗憾场面,其意象磁场的变化不是靠缺乏过渡能力的藏拙或玩弄闪烁其词的暧昧,而是由出自生 命呼吸的“声气”创造的。正如钟鸣所说:“张枣写作讲究微妙,在我理

8、解 ,这微妙首先 表现在善于过渡。” b张枣抓住诗歌微妙的底蕴,于无意间接近所言之物,好似猎人精心布置的 扑兽夹,定位精准,只待猎物在食物的诱惑中自投罗网并浑然不觉。在这场盛宴中,意象的物性得 以彰显,也使得诗歌节奏达到“为神至矣”的境界。二、结构与主题从外在形式上来说,镜中开篇设置了“梅花落”的情景,张枣吐落一粒粒脆响的幽词雅 韵,将读者带入了漫天花雨之中。而在诗歌的结尾处,张枣用“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 便落满了南山” ,再度带领读者踏上南山之巅,梅花逆着时间徒有的四壁,锦绣般一泻而下,清辉 四溅。在这个回音壁中,一行诗投诸另一行诗的声音的折射。至此,从终点回到起点,一个圆圈衔 接

9、得天衣无缝,引人回味。除了诗歌外在结构的周而复始之外,镜中还有一个内在的心理回 环结构,那便是诗歌主人公的无形转换与情感交融。细细品味镜中我们不难发现,首句“想 起一生中后悔的事”隐含了一位潜在的叙述者,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一名错失所爱的男性,他在 晚年回忆往事之时,情思难掩,追悔莫及。但行至诗末,追忆往昔的主体已悄然转变,不再是伫立 于山巅的潇洒过客,而是身处囚牢,无力逃脱的闺中女子。她寂寥地坐在窗前,眉头微琐,满怀心 事。张枣凭借自身出色的人称变换技巧,将两位叙述者的身份与情思进行了完美的交融与转换, 而这样一种技艺也成了张枣进行诗歌写作的胎记与指纹。之所以能挖掘出镜中外在和内里的两处回环结

10、构,要得益于张枣诗歌写作的一个特点, 即他善于借恋爱本身或恋爱的声势展开自语式对话,寻求一种亲密关系的知音。换句话来说,张 枣的诗歌在主题上离不开主体和客体的对偶及倒置关系,而这样一种两性关系的建立也是根植于 中国传统典籍与文化理念。书写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历来是文人笔下的一大主题,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 中就有不少以男女之情譬类引喻的佳作,如关雎南山等。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我们不妨再来细细品味一下镜中带给我们的图景:“游泳到河的 另一岸” “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骑马归来,低头,回答着皇帝” “坐到镜中,望着窗外” 这 一切好似连环画般的片段从我们眼前掠过,简直就像是被保守的新儒家斥之为

11、“淫奔”的“郑风” 或“卫风”当中的一幅画卷。倘若将诗中的“她”置换成“我”,以虚拟的女性主体说话,那么 首句和尾句就不难作为内心独白来理解,而这种手法恰恰在诗经国风郑风里是颇多运用 的,例如丰之首章:“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张枣在主题上对“亲密关系” 的迷恋,也可以看作是他对于古典传统的一种另类“衍生”。从几个角度细细品味完镜中之谜,我们不得不为张枣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古典传统的热 忱所感动。观而概之,一颗诗心接载千年,这些隐藏在诗句中的古声古韵,好似把我们拉回到了几千年前 的垂柳旁,静听溪流潺潺。作为一名传统理想的追寻者,张枣以镜中为引,为我们播放了他精 神宇宙的神奇音乐,并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留下了最初的那份悸动。重拾这份美好,使得张枣诗歌在当下具有了形而上的象征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