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页 共7页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22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汉语言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全力整理的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试卷代号:2409;资料整理于2022年10月14日。 一、填空题 1.诗经分为三局部,共305篇诗歌作品。其中的民歌主要保存在_里,_里也有一局部是民歌作品。 国风;小雅 2.岂日无衣?_。王于兴师,_,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与子同袍;惰(修)我戈矛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散文中最有文学性的两部书应该是_和_,它们成为后世散文的典范之作。 庄子;孟子 4.屈原之后的先秦

2、楚辞作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代表作是_。 宋玉;辩 5.枚乘的大赋代表作_是汉赋史上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张衡的_ 是魏晋以后大兴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 七发;归田赋 6.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史家之_,无韵之_”。 绝唱;离骚 7.汉代两位最出色的史学家是_和_。他们的史学著作里的许多人物传记是传记散文的杰作。 司马迁;班固 8.汉代民歌上山采蘼芜的最后六句:“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_,_。” 将缣来比索;新人不如故 9.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部最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分别是典论论文_和诗品。 文赋;文心雕龙 10.建安文学中的“三曹”是指曹操和他的儿子

3、_和_。他们都是建安时期的著名诗人。 曹丕;曹植 1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小说可以分为两类:即志怪小说和较事小说。前者以_的搜神记成就最高,后者的代表作那么是的世说新语。 干宝;刘义庆 12.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诗是:“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富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_,_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13.盛唐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有_、_、王昌龄、王之涣、崔颠、李颀、王翰等。 高适;岑参 14.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最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_和_。 长恨歌;琵琶行 15.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中,在唐代的两

4、 家是_和_。 韩愈;柳宗元 二、默写和填句题 16.默写诗经秦风蒹葭诗第一章的前四句。 答:“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17.填句:“_,_。_,_。_,_。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 答:“型墅塑塑直叠酗喳。墼墼塑堕,查堕皂业。壁墼塑鲢,丛麴哒沉。 三、筒答题 18.什么是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有哪两部最重要的具有文学性的代表作? 答: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两类散文: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记载国家大事和君主言行的,为统治者提供借鉴的散文称历史散文。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且具有文学性的两部历史散文著作是左传和战国策。 19.结合教材中相关诗人诗作的阐述,谈谈什么是

5、“建安风骨”。 答:“建安风骨”古今学者有多种理解和解释。教材认为,建安诗人的诗歌作品,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多艰,另一方面真实地表现了诗人自己拯救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形成了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篇所说的“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时代特征。这一特征,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一。 四、分析p 阐述题 20.试析屈原作品中的爱国精神。 答:屈原的作品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他的诗篇正是一位爱国志士的伟大人格和高洁志行的集中表现。 (1)早期作品橘颂表现了他对“南国”,亦即是楚国的深沉的爱。 (2)离骚九章等作品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深情依恋。

6、(3)在离骚等作品中,诗人希望培养有用人才,改革楚国黑暗政治。 21.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分析p 曹植的野田黄雀行。 附曹植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 不见离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答:(1)思想内容:诗歌揭露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凶险和令人恐惧,以及诗人对朋友被迫害而自己又救友无门的悲愤。 (2)艺术形式:通篇用比兴手法,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黄雀比喻被迫害的友 人;罗网和鹞比喻凶恶的掌权者;少年是诗人自喻;开头二句境界阔大,奠定了全诗的悲愤基调,表达了曹植诗“工于起调”、“善为警句”的特点。比喻和想象使诗歌具有浪漫情调。 22.试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分析p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答:(1)思想内容:这首诗是诗人李白听说朋友王昌龄被贬官后所写,诗人通过欲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