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页 共15页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3篇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 3篇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1 一、语文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A人物 B情节 C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 B论据 C论证 3.比喻三要素:A本体 B喻体 C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偶尾同韵 C中联对偶 D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A表达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喻) D作比拟 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构造:A总分总构
2、造 B总分构造 C分总构造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 B按空间顺序 C按逻辑顺序 10.两种根本议论文构造:A提出问题分析p 问题解决问题 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 B比照法 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大 E反问 F设问 G反复 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并列短语 B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动宾短语 E动补短语 F介宾短语 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
3、短语 B动词性短语 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 B谓语 C宾语 D补语 E定语 F状语 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 B数量代 C副介连 D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 B倒叙 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 B表列举事项省略 C表说话中断延长 19.四种曲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 B表后文跳跃转折 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 A表引用实际内容 B表挖苦反语 C表特定称谓 D表着重强调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 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C理解作者,把握背景 D标明段序,分
4、清构造 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 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 B看到look C写到write D说到 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p 景情) C说明主旨(简述内容,说明理趣) 4.划分文章构造四法:A根据表达方式 B找寻明暗线索 C根据时空顺序 D根据逻辑顺序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2 超实用期末复习资料: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精讲 知识概述 语法=词法+句法;语法是连接古今汉语的时空隧道。 阅读古文的三大障碍:眼花缭乱的词类活用;体系庞杂的文言虚词;纷
5、繁变幻的文言句式。但是,理解了汉语语法,这一切都不再是障碍。所以,学语法不是为了懂语法,而是为了读懂文言文。 理解汉语的词类,能见词判性;会分析p 古今句子的构造,一眼识别古文中的倒装句。 知识精讲 词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根本用处是表示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句子 1.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好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2.句子分类:按句子构造分为单句和复句;按句子的用处或语气分为陈
6、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慨句。 3.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 (1)主谓句:她瓜子脸; 她身份特殊 (2)非主谓句:蛇! 站住! 好大的雨呀! 制止吸烟! 嘿! 4.单句的成分及概念: (1)句子成分及位置: 状+(定)+ 主 +状+ 谓 +补+(定)+ 宾 (2)概念: a.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b.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 “是什么”或“怎么样”。 c.宾语:在谓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答复“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d.定语:是名词或代词前面的连带成
7、分,主要用来修饰、限定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e.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f.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是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5.分析p 步骤: 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分成主语和谓语; 第二步,找宾语,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 第三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的前边和宾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的前面或主语的前面,补语在谓语的后面。 6.两个特殊的句子: 双宾语: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可以带两个
8、宾语。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 如:a.给我笔 b.教你(一首)歌 兼语句:是指一个成分一身兼二任,既做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又做后一个动词的主语,这样的句子叫兼语句。 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常见的使令动词有:使、让、叫、派、命令、吩咐、制止、恳求、选举、教、劝、号召等。 如:a.大家一致选小萍做代表。(兼语句) b.叔叔打 叫我去。(连动套接兼语) 7.句子成分分析p 例如: 【符号】:定语, 状语,补语,隔主谓, 宾语, 兼语 苹果一共两公斤 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风格。 (经济)的开展必然会带动(文化)的繁荣。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
9、的时代。 只顾自己,不顾集体,这是(一种很不好)的思想。 我相信, 雷锋的典范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实词 1.名词:表人和事物的名称。 (1)表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如:学生、书、瓜、菜、计算机 (2)表时间的叫时间名词,如:早、晚、上午、清晨 (3)表方位的叫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 (4)表专用名称的叫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 (5)表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6)表处所的叫处所名词,如:墙上、书屋 2.动词:表人或事物的
10、动作、行为、开展、变化。 (1)表动作、行为的, 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 (2)表开展、变化的, 如:变化、生长 (3)表存现的, 如:有、无、消失、存在 (4)表使令的, 如:使、让、叫 (5)表判断的, 如:是 (6)表相似的, 如:象、似 (7)表心理活动, 如:爱、想、喜欢、重视、注重、尊敬、理解、相信、佩服、惦念 (8)表可以、愿意的, 叫能愿动词,如:能、会、要、应、肯、敢、可以、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 3.形容词:表人或事物的形状、款式、性质 (1)表事物的形状, 如:高、矮、胖、瘦、大、小 (2)表事物的性质, 如:美、丑、恶、甜、苦、好、坏
11、、奢侈 (3)表事物的状态, 如:快、慢、迅速 4.数词:表人或事物数目的词。 (1)表确数的, 如:一、十、亿、半 (2)表概数的, 如:几、一些、上万 (3)表序数的, 如:第一、老九 (4)表分数的, 如:三分之一、七成 5.量词:表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1)表物量的, 如:个、张、只、支、寸、吨 (2)表动量的, 如:次、下、回、趟、场 6.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1)表人称代词的, 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咱们、自己、人家 (2)表指示代词的, 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这里、那里 (3)表疑问代词的, 如:谁、什么、怎样、哪、哪儿、
12、哪里 虚词 1.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表程度、时间、范围等。 (1)表程度的, 如:很、极、最、太、越、稍、颇、非常 (2)表时间的, 如:已、刚、才、常、曾、将、立即、马上 (3)表范围的, 如:都、全、总、单、仅、只、一概、一律 (4)表语气的, 如:岂、却、就、竟、简直、难道 (5)表肯定的, 如:准、必、确实、确实 (6)表否认的, 如:不、别、未、莫、无、勿、没有 (7)表示情态、方式的,如:正好、突然、亲自、仿佛、连忙 (8)表重复的, 如:又、再、还、尤 (9)表处所的, 如:到处、处处、随处、四处 【注意】:“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快乐得很、喜
13、欢极了。 2.介词: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边,与之构成介宾短语,表方向、处所、方式、时间、对象、比拟,做定语、状语和补语。 (1)介方向、处所,如:从、自、往、朝、向、在、于 (2)介方式、方法,如:以、依、照、凭、按 (3)介时间, 如:从、自从、在、于、当 (4)介目的, 如:为、为了、为着 (5)介原因, 如:由、由于、因 (6)介对象, 如:把、对、对于、关于、至于、除了 (7)介比拟, 如:比、跟、同 (8)介行为发出者,如:被 【注意】:介词与动词的区别:在、到、给、比 如:他在学校学习(介词); 他在学校 (动词) 他工作到深夜(介词); 他到了 (动词) 他给我讲故事(介词
14、); 你把书给他(动词) 他比你差 (介词); 他们比一下(动词) 3.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关系。 (1)表并列, 如:和、同、跟、与、及、而、以及、并且 (2)表递进, 如:而且、并且、况且、不但 (3)表选择, 如:或、或者 (4)表转折, 如:虽然、尽管、但是、可是、然而、不过 (5)表假设, 如:假如、假设、倘假设、要是、即使 (6)表条件, 如:只要、只有、除非、无论、不管、不管、听凭 (7)表因果, 如:因为、既然、所以、因此、于是、那么 (8)表取舍, 如:与其、宁可、不如 【注意】:连词与介词的区别:和、同、跟、与 如:你和他都有希望(连词); 你明天和他商量一下
15、(介词) 大力开展科学与艺术(连词); 这件事与他无关(介词) 4.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句子后面表示一定的构造关系或附加意义或语气。 (1)构造助词, 如:的、地、得、所、似的 (2)动态助词, 如:着、了、过 (3)语气助词, 如:啊、吗、呢、吧、呐、呀、么、哇 5.叹词:表示感慨、呼唤、应答的词。 (1)表感慨, 如:啊、哎、呀、哇 (2)表招呼、应答,如:喂、哎、哦 6.拟声词:这是摸拟声音的词。 高中语文语法知识复习3 高中语文语法根底知识概述:词类高中语文语法之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
16、白居易“。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高中语文语法之动词: 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开展、变化。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非常“。有的动词表示可以、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可以、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
17、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可以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开展“。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等,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是“有“也是动词,跟动词的用法一样。 形容词: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款式、性质等,如“多、少、高、胖、死板、奢侈、胆小、丑恶“。 高中语文语法之数词: 数词是表示事物数目的词。如“一、二、两、三、七、十、百、千、万、亿、半“等。 高中语文语法之量词: 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名量词表示事
18、物的数量,又可以分为单位量词和度量量词。单位量词表示事物的单位,如“个、张、只、支、本、台、架、辆、颗、株、头、间、把、扇”等;度量量词表示事物的度量,如“寸、尺、丈、斤、两、吨、升、斗、加仑、伏特、欧姆、立方米“。动量词表示动作的数量,用在动词前后表示动作的单位,如“次、下、回、趟、场“。 高中语文语法之代词: 代词是代替其他的词或者短语、句子的词。代词有三种:一是人称代词,用来代替人或者事物名称,如“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人家”;二是指示代词,起区别作用的,如“这、那、这样、那样、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么样、那么样、各、每”;三是疑问
19、代词,用于提问,如“谁、什么、怎样、哪、哪儿、哪里、多、少、儿”。代词代替某类词,就具有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如人称代词代替名词时,就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这么、那么、这样、那样”等可以代替动词、形容词,就具有动词、形容词的语法功能。 高中语文语法之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如 “很、颇、极、非常、就、都、马上、立即、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非常好、重新开场“,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快乐得很、喜欢极了“。 高中语文学习漫谈:语文语法归纳总结语文语法归纳总结(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冰雕合同标准文本
- 分公司股合同样本
- 制定合同标准文本 防范风险
- 制作监理合同标准文本
- 临时施工工程合同标准文本
- 出售移动混凝土合同样本
- 加工制作汗蒸房合同标准文本
- 出租场地规范合同标准文本
- 代工成品销售合同样本
- 健身公司合同样本
- GB/T 15752-1995圆弧圆柱齿轮基本术语
- 推拿学(全套PPT课件)
- 飞剪机传动装置设计说明书 -
- 风险分级管控责任清单(桥梁工程)
- 2023年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探究“暖宝宝”的主要成分及发热原理
- 小学生理财小知识主题班会精编ppt
- DBJ∕T 15-104-2015 预拌砂浆混凝土及制品企业试验室管理规范
- 互联网开放平台解决方案
- 贾宝玉形象分析PPT课件(PPT 30页)
-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