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5优先反应原理(2011/3 细读)1.优先放电原理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阳极放电顺序为:活泼金属阳极(Au、Pt除外)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和F-。即位于前边的还原性强的微粒优先失去电子。只要有水,含氧酸根离子和F-就不能失去电子。阴极: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即位于前边的氧化性强的微粒优先得到电子。只要有水,一般H后面的离子不能得到电子。例l.用铂电极电解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2+、Fe3+、H+的混合溶液时,优先在阴极上还原的是( )。ACu2+ B.Fe2+CFe3+ D
2、.H+ (选C)2.优先氧化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例2.向l00 mL含0.005 mol/L KI和0.005 mol/L K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56 mL,生成物为( )。A.KCl和Br2 B.KCl和I2 C. KCl和Br2、I2 D.Br2解:因为还原性I-Br-,所以优先氧化I-,n(I-)=0.0050.l=0.005 mol,n(Cl2)=56/22400=0.00025 mol,由2I-+Cl2=I2+2Cl-知I-和Cl2刚好反应完。Br-末反应,选B。3.优先还原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
3、氧化性物质,则加入一种还原剂时,优先还原氧化性强的物质。例3.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0l mol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0.01 mol铁粉,经搅拌后发生的变化应是( )。A.铁溶解;析出0.01 mol Ag和0.005 mol Cu B.铁溶解,析出0.0l mol Ag并放出H2C.铁溶解,析出0.01 mol Ag,溶液中不再有Fe3+ D.铁溶解,析出0.0lmolAg,溶液中不再有Cu2+。解:因为氧化性Ag+Fe3+Cu2+H+,所以先发生:2Ag+ + Fe 2Ag+Fe2+再发生:2Fe3+十Fe=3Fe2+0.01mo1 0
4、.005 mol 0.01 mo1 0.005 mo1 0.01mo1故选C。4.优先沉淀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严格讲应为溶度积)小的物质优先沉淀。例4.向KCl、NaBr、KI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AgNO3溶液时,先析出AgI,其次为AgBr,最后为AgCl。5.优先吸附原理任何固体都有吸附气体和液体的特性。但不同的固体物质对不同的气体或液体吸附能力不同,吸附能力大者优先吸附。例5.将活性炭粉末投入到NO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活性炭会优先吸附NO2,而留下O2,因为活性炭对有色气体和有色物质吸附能力很强,制糖工业中常用活性炭使糖浆脱色。又如金属钯(P
5、d)对H2的吸附能力就很强,常温下1体积钯能吸收700体积以上的H2。6.优先吸收原理用干燥剂干燥气体或用液体净化气体时,优先吸收溶解度大的气体或易被吸收的气体。例6.实验室制Cl2时,Cl2中常混有少量HCl,为除去HCl,常把Cl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因为HCI在水中溶解度大,所以优先被吸收,Cl2只有少量损耗。又如实验室制得的乙酸乙醋蒸气中常混有少量乙酸和乙醇,将混合气体通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乙酸和乙醇优先被吸收。7.优先中和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当加入一种碱(或酸)时,酸性(或碱性)强的物质优先被中和。例7.给NaOH、Na2CO3的
6、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先发生:NaOH十HCl=NaCl十H2O再发生:Na2CO3十HCI=NaHCO3十NaCl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十CO2十H2O化学上常利用此原理和酚酞、甲基橙双指示剂测定烧碱的纯度。当第一和第二个反应完成时酚酞变色,第三个反应完成时甲基橙变色。8.优先排布原理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相同。离核愈近,能量愈低。电子排布时,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上,待能量低的轨道排满之后,再依次排布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去。例8.20号元素钙的电子排布:(I)电子排布式:20Ca 1s22s22p63s23p64s2(2)轨道表示式:9.优先挥发原理当蒸发沸点不同的
7、物质的混合物时:低沸点的物质优先挥发(有时亦可形成共沸物)。例9.将100 g 36%的盐酸蒸发掉10 g水后关于盐酸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 B.变为40% C.变小 D.不变解析:因为HCl的沸点比水低,当水被蒸发时,HCl已蒸发掉了,所以选C。再如,石油的分馏,先挥发出来的是沸点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油、柴油、润滑油等。10.优先书写原理大多数有机反应(亦有少数无机反应),反应物相同,在同一条件下可发生多个平行反应。但写方程式时,要写主要产物。例10.这两个反应除各自温度下的主要生成物外,产物还有CH3CHO、CH3COOH、SO2、CO、CO2、C等。11.优先溶解原理若一种试
8、剂加入到含有多种沉淀的混合物中时,溶解度大的物质先溶解。例11.在AgCl、AgBr、AgI沉淀的混合物中加入浓氨水,AgCl先溶解,而AgBr、Agl则不溶。因为AgCl的溶解度比AgBr、AgI大,AgCl电离出的Ag+大,AgCl(固)=Ag+Cl-Ag+2NH3H2O=Ag(NH3)2+2H2O同理给AgBr、AgI的混合物中加入Na2S2O3溶液,AgBr溶解。12.优先结晶原理当将含有多种微粒的溶液蒸发掉一定量溶剂或改变溶液温度(一般为降温)时,溶解度小或溶解度变化大的物质优先析出。例12.取100克水,配成100时KCl饱和溶液,又取50克水加入35.4克NaNO3配成溶液。将这
9、两种溶液混合后,在l00时有晶体析出,试计算析出的是什么晶体?(已知100时各物质的溶解度为:KCI 31 g、NaNO3 80 g、KNO3 20.9 g、NaCl 35.8 g)解: KCI NaNO3 KNO3 NaCl100时150g水中可溶解各 46.5 g 120 g 31.35 g 53.7 g物质溶液中现有 31 g 35.4 g 42.3 g 24.3 gKCl+ NaNO3= KNO3+ NaCl74.5 85 101 58.531 35.4 x列式解之x=42.3(g)y=24.3(g)KNO3优先析出。析出量为42.3-31.35=10.95(g)此题实质是溶液中存在着
10、K+、Na+、NO3-、Cl-四种离子,可以自由组合成KCl、NaNO3、KNO3、NaCl四种物质。因温度变化时,KNO3首先达到过饱和状态,所以KNO3优先析出。13.优先操作原理(1)装置安装:从下到上,从左到右。(2)加物质,先固后液。(3)制气体:先验气密性,再装药品(一般)。(4)气体净化:先洗气净化,再干燥。(5)制气结束:先撤导气管,再撤灯。(6)可燃性气体:先验纯度,再点燃。(7)H2还原CuO的实验:实验开始先通氢,排净空气再点灯,实验结束先熄灯,试管冷却再停氢。14.优先鉴别原理鉴别多种物质时:先用物理方法(看颜色,观状态,闻气味,观察溶解性);再用化学方法:固体物质一般
11、先溶解配成溶液,再鉴别;用试纸鉴别气体要先润湿试纸。例13.不用任何试剂,也不用焰色反应,如何鉴别NaNO3、BaCl2、MgSO4、NaOH、FeCl3溶液。解析:可先观察出FeCl3再以FeCl3为试剂鉴别出NaOH,然后以NaOH为试剂鉴别出MgSO4,以MgSO4为试剂鉴别出BaCl2最后余下的是NaNO315.优先吸引原理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氢键分子间作用力.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共价型分子,分子量愈大,分子间作用力愈大。16.优先考虑原理中学化学中的许多问题是对立统一的,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所以我们考虑问
12、题时,不但要全面分析,而且要优先考虑主要方面。.例14.比较物质熔沸点时,先考虑晶体类型,再考虑晶体内部微粒间的作用力,一般: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例15.比较微粒半径时,先考虑电子层,再考虑核电荷数。如O2-、Cl-、S2-、Br-、I-的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应为:02-、Cl-、S2-、Br-、I-。物质的除杂(2011/4细读)物质的除杂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
13、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 加 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 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俗称 1、氯化钠 (NaCl) : 食盐 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14、 3、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4、氧化钙(CaO):生石灰 5、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6、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7、氢氯酸(HCl):盐酸 8、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9、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10、甲烷 (CH4):沼气 11、过氧化氢(H2O2):双氧水 12、汞(Hg):水银 13、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
15、二)质量减少的 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固体的颜色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CuSO45H2O)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5、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2010年中考化学易错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011/5细读)1、3 g镁在3 g氧气中燃
16、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 )A.小于6 g B.大于6 g C.等于6 g D.以上都可能2、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制取单质铝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O3=4Al+3O2。对“电解10 t氧化铝最多可生产多少吨铝?”一题,小丽和小明两位同学分别采用了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小丽同学的解法小明同学的解法解:设铝的质量为x2Al2O3=4Al+3O2204 10810t x204/108=10t/xx=10810 t/204=5.3 t答:最多可生成5.3 t铝解:氧化铝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Al的相对原子质量2/ Al2O3的相对分子质量100%=272/272+163100%=53%铝的质量为:
17、10 t53%=5.3 t答:最多可生成5.3 t铝3、化学课上,老师提供信息“10 g CuO用氢气还原一段时间后,程得残留固体质量为8.4 g”,要求学生编制成化学计算题并求解。现摘取部分学生自编自解题中所设未知量的求解表达式,请你参照示例(1)在相关表达式右边短线上用文字简述x(1)16/1.6 g=18/xx=181.6 g/16示例:x表示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2)x=1.6 g80/1610 g100%_(3)x=10 g2/8021.6 g/16_ 4、某同学把足量的铁粉放入100 g稀硫酸中,并想通过硫酸的多少来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但发现少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什么?若想通过一定
18、的方法测出生成氢气的质量,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简述实验操作)(友情提示: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解析】运用化学方程式解题时,必须将纯物质的质量带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本题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Fe+H2SO4=FeSO4+H2,现只知道硫酸溶液的质量,要想求得制取氢气的质量,必须知道纯硫酸的质量,因此所缺数据为硫酸溶液中溶硫酸的质量分数;若从另一角度思考:用铁的质量进行计算也可以,具体操作如下:在反应前称取加入铁的质量,反应后称取剩余铁的质量,两者质量之差便是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也可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易错点点睛】此题
19、让学生通过对所缺计算数据进行思考,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所需计算数据的来由和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考生对无数据计算考题和多余数据计算考题的数据处理能力,再次利用另一反应物的质量进行求解,开拓的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解题的灵活性。5、小意和小思同学对化学计算很有心得。以下是它们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题目:已知:2KClO32KCl+3O2,将10 g氯酸钾和2 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大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 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1)小意很快得到(10 g+2 g7.2 g)是_(填
20、化学式)的质量,进而求出KCl的质量是_。(2)小思依据上述计算的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3)如何才能更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认为有许多方法,如将题目中“10 g氯酸钾”改为“a g氯酸钾”,其它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_.6、过氧化钙(化学式为CaO2)能杀菌消毒,且能与水反应产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某同学把1.8 g不纯的过氧化钙样品(杂质不与水反应)加入到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生成了0.224 L氧气(氧气的密度为1.43 g/L).请计算:(1)生成氧气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g)(
21、2)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解析】(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224 L1.43 g/L=0.32 g;(2)设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为x,2CaO2+2H2O=2Ca(OH)2+O214432x 0.32 g144/32=x/0.32 gx=1.44g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1.44 g/1.8 g100%=80%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0.32 g,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80%【易错点点睛】学生对过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比较陌生,把学生置于陌生的化学计算环境中,利用所给信息让学生进行计算,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新知识的应用能力,该题与化学式的计算相结合,突出了计算考题的综合性。7、在一烧杯中盛有
22、22.3 g 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当滴加了73 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g。(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3)当滴加了73 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8、向盛有22.3 g 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216.1 g稀盐酸恰好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烧杯连同
23、药品的起始质量为300 g。回答下列问题:(1)当固体混合物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时间约为 S。(2)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质量 g。(3)反应后,得到室温下的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解析】由图像变化趋势可知:从020秒,m逐渐减少,其原因必然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跑出去了;从20秒开始,m不变了,即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结束了。故:二氧化碳的质量为300 g295.6 g=4.4 g,然后据此代入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出反应产生的碳酸钠。答案:(1)20; (2)4.4 g;(3)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Na2CO3 +
24、2HCl = 2NaCl + CO2 + H2O 106 117 44 x y4.4解得:x=10.6 g,y=11.7 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总质量为: 11.7 g + (22.3 g10.6 g) = 23.4 g;烧杯里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22.3 g+216.1 g4.4 g = 234 g;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10%。答:略。【易错点点睛】此题与例1的难度和所考知识点相似,此题的易错点是溶液质量弄错,容易把295.6 g当作溶液的质量,另外容易忽视二氧化碳的质量。9、在一烧杯中盛有100 g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
25、的NaOH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的总质量是_ g。(2)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时所得溶液的pH是_ _7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80 gNaOH溶液时,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解析】由图像知,NaOH溶液的质量在040 g之间并没有沉淀产生,故先发生的反应是:2NaOH+H2SO4=Na2SO4+2H2O。NaOH溶液的质量在40 g80 g之间,沉淀质量随着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增加而逐渐达到最大值,故
26、发生:2NaOH+CuSO4=Na2SO4+Cu(OH)2。在NaOH溶液加至80 g时,两个反应刚好结束,所得溶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且质量为上述两个反应产生的硫酸钠质量之和。答案:(1)4.9 g;(2)等于;(3)解:设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碳酸钠质量为x,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的硫酸钠质量为y,2NaOH+H2SO4=Na2SO4+2H2O 80142 40 g10% x 解得:x=7.1 g;2NaOH + CuSO4 = Na2SO4+ Cu(OH)2 80 142 (80 g40 g)10% y解得:y=7.1 g;不饱和溶液中Na2SO4总质量为: 7.1 g+7.1 g = 14.2 g;不
27、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100 g+80 g4.9 g = 175.1 g;所得不饱和溶液中Na2SO4质量分数:100%=8.1%。答:略。【易错点点睛】此题较前面两个例题复杂,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的分段,能够意识到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能够理解几个特殊点的化学含义。在求不饱和溶液中硫酸钠质量时,还可以根据元素守恒思想,建立H2SO4和Na2SO4的对应关系,根据硫酸的总质量一步求出硫酸钠质量。10、小强的妈妈要焙制面包,叫小强去商店买回一包纯碱,小强仔细看了包装说明(如下图),并产生疑问。回到学校,他取出从家里带来的一小包纯碱样品进行实验:准确称取5.5 g样品放入烧杯中,在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
28、应时,共用去稀盐酸25 g,所得溶液质量为28.3 g(杂质溶于水但与盐酸不反应)。求:(1)生成CO2的质量为_。(2)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混合后物质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CO2质量,25 g+5.5 g-28.3 g=2.2 g(2)解:设5.5 g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44 x2.2 g106/44=x/2.2gx=5.3 g5.3 g/5.5g100%=96%98%,所以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与包装说明不符。【易错点点睛】本题要求同学们不但要会计算,更
29、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即从所给标签中挖掘计算所需要的信息,如物质名称、性质、含量(纯度)等,然后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11、2007年9月2日,我省清流县一载满浓硫酸的罐车翻倒,导致26 t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泄漏,流入附近小溪中。闻讯赶来的武警官兵立即垒坝并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中和硫酸。计算:中和泄漏的硫酸,理论上需要多少吨氢氧化钙?(计算结果精确到0.1)【解析】本题是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的简单计算。由题可知,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26 t98%=25.48 t,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出相应的比例式,将此数据代入计算式即可解答。答案:解:设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x。硫酸溶液中溶
30、质的质量=26 t98=25.48 tH2SO4Ca(OH)2 = CaSO4+2H2O98 7425.48 t x98/74=25.48 t/x x=19.2 t答:理论上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19.2 t。【易错点点睛】这是一类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型,正确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将不纯物质的质量转化成纯净物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1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8 g石灰石样品,把4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从以上数据可知,这四次实验中,第_次实验后石灰石样品
31、中的碳酸钙已完全反应。()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上表中M的数值应为多少?()足量盐酸与100 t这种石灰石反应,能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13、刘明用石灰石(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在准备将反应后的废液倒进废液缸时,发现实验桌上有一瓶未知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他决定利用该废液,测定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他将废液过滤,然后向废液中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1)在加入Na2CO3溶液的过程中,开始时没有发现沉淀生成,说明废液中的溶质除含有CaCl2外,还含有_。(2)计算Na
32、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解析】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后的废液中一定有CaCl2,此外还可能含有反应中过量的稀盐酸,分析坐标图可知,当加入5 g碳酸钠溶液时没有产生沉淀,由此可知废液中除含有CaCl2外,还一定含有盐酸,开始加入的5 g碳酸钠溶液先与废液中剩余的盐酸发生反应,故没有沉淀出现。再由坐标图的拐点知,向废液中加入25 g碳酸钠溶液时产生了5 g沉淀,即与废液中的氯化钙反应的Na2CO3溶液的质量为25 g-5 g=20 g,同时生成5 g碳酸钙沉淀,以此为突破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答案:(1)HCl(2)解:由图像可知,有25 g-5 g=20 g Na2CO3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生成5 g碳酸钙沉淀。设20 g 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100 x5 g106/100=x/5 gx=5.3 g该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3 g/20 g100%=26.5%答: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辣椒种植收购合同
- 游戏课程设计软件
- 2024年矿山机械台班费用支付及合同解除合同范本3篇
- 网站策划书课程设计
- 自动化课程设计路灯触摸
- 离合器的设计课程设计
- 线性vf转换课程设计
- 我国小学课程设计
- 2024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合同书版B版
- 2024年项目经理聘请条件3篇
- 房地产中介公司业务管理制度
- 电大《生产与运作管理》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2617)
- 中国肿瘤药物治疗相关恶心呕吐防治专家共识(2022年版)解读
- PLC应用技术(三菱机型)三菱大中型PLC
- GB 21258-2024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用户体验设计导论》
- 美团外卖运营知识试题
- 航空概论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业务流程可视化改善
- 期末复(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重点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