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十一章第三节空调系统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c6a0164105dfb9f80b5d5af7c0e3bc/1ec6a0164105dfb9f80b5d5af7c0e3bc1.gif)
![39.第十一章第三节空调系统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c6a0164105dfb9f80b5d5af7c0e3bc/1ec6a0164105dfb9f80b5d5af7c0e3bc2.gif)
![39.第十一章第三节空调系统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c6a0164105dfb9f80b5d5af7c0e3bc/1ec6a0164105dfb9f80b5d5af7c0e3bc3.gif)
![39.第十一章第三节空调系统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ec6a0164105dfb9f80b5d5af7c0e3bc/1ec6a0164105dfb9f80b5d5af7c0e3bc4.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空调系一、集中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一)舒适性空1冬温度:应采用1624,一第三空调系一、集中空调室内空气计算参(一)舒适性空1冬温度:应采用1624,一相对湿度:应大于等于 风速:不应大于 0.2m/s2夏温度:应采用2428,一相对湿度:应采用风速:不应大于 0.3m/s(二)工艺性空调(根据工艺要求确定二、空调系统分类(按冷热源设置情况分1集中空调系统(包括半集中式冷热源集中设置。有人称2分散空调系冷热源分散设置,如窗式、分体式、柜式、多联式(也有的叫小集中式、VRV)本节主要介绍水冷式制冷机为冷源、锅炉或热力站或直燃机为热源的集中空调系统(式,其他空调系统简单介绍。集中空调系统与集中
2、供暖系统原理类似,也是由冷热源、冷热媒管空气处理设备(空调机、风机盘管、送回风管道组成。集中空调制冷系统原理图见11-19三、集中空调冷热源、冷热(一)集中空调冷1按制冷机类型分为压缩式和(溴化锂)吸(1)压缩式制冷机。特点是或燃气作动力,设备尺寸小,运行可靠;制冷剂为氟或替代品其中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替代品破坏作用很小氟利昂 11氟利昂 12 已禁用氟利22过渡期用,替代品134a、123等可以用,环保型有4071)活塞式制冷机。使用于中、小型工程,尤其是小型工程。能效比低左右2)螺杆式制冷机。使用于大、中型工程。能效比中左右3)离心式制冷机。使用于大、中型工程,尤其大型工程。能效比高
3、,达 4.4 (2)(溴化锂)吸收式(热力式)制冷机。、特点是用油、燃气、蒸汽、热水作动力,用电很少噪小,制冷剂是水,冷却水量1)直燃式(燃油、燃气)经济上合理时采用。冬季可作热2)蒸汽式噪小,制冷剂是水,冷却水量1)直燃式(燃油、燃气)经济上合理时采用。冬季可作热2)蒸汽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蒸汽作动力。有可靠的蒸汽源时采3)热水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高80热水作动力,效率低一些。有余热或废热时采2按冷却介质分为水冷式和风冷(1)水冷式制冷机。是用水冷却制冷剂,室外空气再冷却水,要设冷却塔。冷却塔要设在室外中型工程一般采用水冷式,水冷式靠蒸发把热量带入空气(2)风冷式制冷机。是室外空气直
4、接冷却制冷剂,即设冷凝器。冷凝器应设在室外或通风极好内。中、小型工程可采用风冷式。风冷式靠空气冷却把热量散到空气3按功能分为单冷式和冷热(1)单冷式冷水机。只产冷水,如压缩式制冷机、蒸汽式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热水式溴化收式冷水机组(2)冷热水机。产冷水也可产热水,如直燃式(燃油、燃气)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热泵式热水机制冷机类型还有蒸汽喷射式、涡旋式等,空调用得较4水冷式制冷机的冷却水系水冷式制冷机有冷却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泵、冷却塔、冷却水管道等。同一台制冷冷却水泵要大于冷冻水泵。冷却塔是把室内热量散发到大气中的重要设备,放置位置要在室外并风好,以便于散热5中小型工程冷热中小型工
5、程冷热源有单冷型、热泵型。热泵型夏季制冷,冬季制(1)风(空气)源热泵:或燃气作动力,空气作冷热的来源,夏季把室内热量转室外空气中;冬季把室外空气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内(室外空气温度低0效率降低,温度越低效低,直至机组不能运行一般容量较小,适合于中小型工程。可以产冷热水、冷热风、制冷(热)(2)水源热泵:电作动力水等常年稳定在 1015的表面浅层水和地面下 80150m 井水河、湖污水作冷热源;夏季把室内热量转移到水源中,冬季把水源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内。适合于温流量满足要求、允许使水并可回灌的地区。单台容量较小,可以若干台组合。可以产冷热冷热媒(3)地(土壤、岩石)源热泵:电作动力,土壤作冷热的来源
6、,夏季把室内热量转移到土壤中;季把土壤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内。需要一定数量的土壤面积,适合于别墅等。可以产冷热水、季把土壤中的热量转移到室内。需要一定数量的土壤面积,适合于别墅等。可以产冷热水、冷热(二)集中空调冷夏季空调冷媒为冷冻水。供水温度不宜低于 5,一般7;供回水温差不应低于 5,一般5(三)集中空调热(1)锅炉。产空调热水(2)直燃式(燃油、燃气)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冬季产空调(3)热泵冷热水机组。冬季产空调热水。气温低于-5时效率降低(四)集中空调热冬季空调热媒为热水。供水温度5060;供回水温差1015,严寒和寒冷地区不小于夏热冬冷地区不小于 10(五)空调冷热源分类汇总(图 1
7、1-四、集中空调水系空调冷(热)的冷(热)水要用管道输送到空调机或风机盘管处,输送冷(热)水统就是冷(热)水系(一)一次泵冷(热)水系统、二次泵冷(热)水1一次泵冷水系只设一级冷水循环泵,冷水流经冷(热)源和用户。一次泵冷水系统简单,投资少,见11-212二次泵冷水系系统较大或各环路阻力相差较大时,采用二次设两级冷水循环泵,第一级泵推动冷水通过冷(热)源循环,第二级泵向用户供应冷水,两形成接力,第二级泵按环路阻力的不同确定扬程,以节省电能。二次泵冷(热)水系统设计合理时省输送冷(热)水的电能,见图 11-22(二)、冷(热)水1系冷水、热水共用一套供回水管。共三根管,一根供水管、一根回水管、一
8、根凝水处。适用一般空调系统,见图 11-2311-21 -次泵冷水11-22次泵冷水2系冷水供水管、热水11-21 -次泵冷水11-22次泵冷水2系冷水供水管、热水供水管分别设置,冷水回水管和热水回水管共用,加一根凝水管4根管。用于较高档次的空调系统,见图 11-243系冷水供水、回水管和热水供水、回水管分别设置,加一根凝水管5根管。适用于高档次的空系统。管道较多,造价也高。见图 11-25(三)定流量系统、变流量系1定流量流经用户管道中的流量恒定,当空气处理器需要的冷(热)量发生变化时,改变调节阀旁通水量变水温。空气处理器水量调节阀为三通阀或不设阀,见11-262变流变水温。空气处理器水量调
9、节阀为三通阀或不设阀,见11-262变流量流经用户管道中的流量随空气处理器需要的冷(热)量而变化。空气处理器水量调节阀为二通(四)同程式、异程式(同供暖(五)空调水系统(冷热水)定压膨胀、补水、水1定压膨水系统要有定压,使水系统内最高点的管道和设备内充满水、没有空管;使水系统内最低点和设备不超压。水系统受热膨胀后体积增大,增多的这部分水要有出处,以免把水管和设备压2补空调水系统因泄漏或检修泄水,应有补水泵等补水装3水处补水应作软化,防止水在水管内壁结垢(主要是冬季影响制冷机或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管面面积(六)空调水系统(冷热水)注1供水管、回水管、凝水管均要有坡度,凝水管坡度更重2空调水系统中压
10、力分布:循环泵出口压力最高,沿泵出口水流方向越来越低,压力最五、集中空调风系(一)空调系统分1按空调对象分为舒适性和工艺性(1)舒适性空调:满舒适(2)工艺性空调:满足设备或产品要求2按担负室内空调负荷的介质分为(1)舒适性空调:满舒适(2)工艺性空调:满足设备或产品要求2按担负室内空调负荷的介质分为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和全水(1)全空气空调系室内冷(热)负荷由空气来负担,有单风道、双风道、定风量、变风量系统。恒化空调等工艺空调一般采用全空气系统。体育馆、影剧院、商场层写字楼等大空间的舒适调一般采用全空气系统,见图11-19 上层(2)空气一水系统(也叫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室内冷(热)
11、负荷由空气和水共同负担。适合于房间较多且各房间需要单独调节如旅馆、写字楼等。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见图 11-19 下层(3)全水系统。只设风机盘管的系统,没有新风要求的场所或新风不处理的场所。一般没有人设备或产品降温(4)制冷剂系统:多联、单联分体空调3全空气空调系统按处理空气来可分为:直流式(11-28),循环式(11-29,混合式(一次11-30,混合式(二回风11-314按空气流量状态分为定流量、变流量两(二)气流组织形合理组织室内空气,使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洁净度、有害气体足工艺要求或符的舒适感觉,是气流组织的任务。空调房间内要有送风、有回风(排风房间内各部位尽量有合理的气流。
12、舒适性空调应处于回流区或混合区,避免冷风直接吹。图11-28直流式空调系统(新风系统11-29环式空调图11-30混合式(一次回风)空调系11-31混合式(二次回风图11-30混合式(一次回风)空调系11-31混合式(二次回风)空调空调房间空气平衡关送人风量=回风量十排风量(包括有组织和无组织排风1上送风方式(从顶部向下送风(1)散流器送风。一般侧下回,也可上回。见11-32、图 11-3311-32流器上送风、侧下回11-33流器上送风、上回(2)百叶风口送风。一般侧下回,可上回。见11-34(3)喷口送风、旋流风口送风。一般侧下回。见图 11-35图11-34 百叶(条形)上送风、侧下回1
13、1-35喷口上送风、侧下回2上侧送风方式(从上部侧墙水平或上下倾斜送风(1)百叶风口送气流宜贴附侧下可上上回时平面上要与送风口有一定距见11-36图 11-3711- 36叶风口上部侧送风、侧下回图11-37叶风口上部侧送风、上回(2)喷口送适用于体育馆图11-37叶风口上部侧送风、上回(2)喷口送适用于体育馆剧院等高大空间一般侧下回或侧上回见11-3811-39图11-38口上部侧送风、侧下图11-39口上部侧送风、侧上3下送风方式(从地面向上送风(1)剧场、体育馆等空间大的场合,座位下送风,一般上回,特点是送风温差小、温度场、风速比较均匀。缺点是容易扬尘,见图 11-40(2)适用于电子计
14、算机房,活动地板下送风,一般上回,见11-4111-40椅下送风、上回11-41板下送风、上回(三)空气处1冷却处通过冷冻水或制冷剂2加热处通过热水或蒸汽3去湿处通过制冷或吸湿剂4加湿处通过喷蒸汽、1冷却处通过冷冻水或制冷剂2加热处通过热水或蒸汽3去湿处通过制冷或吸湿剂4加湿处通过喷蒸汽、喷水、湿膜、超声波5过滤处通过过滤器滤掉空气中的灰尘。分初效过滤(一般空调用、中效过滤(对空气中含尘量有要用、高效过滤(净化空调用6吸附处通过活性炭等吸附剂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空气中存在异味、有害等气体时用(四)新风量确1需要的新鲜空气量、排风量和维持正压所需风量这三项中的最大2建筑物所需最小新风量,应符合
15、以下规(1)民用建所需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定、客房:最小新风量30m3/h(2)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 30m3/h 的新风量(五)空调风系统注1舒适性空调每小时换气次数不宜小于 5 2舒适性空调送风温差尽量大,但不宜大于 10(送风高度不大于 5m 时3室内保持正压的空调房间,其正压值宜取 5lOPa,不应大于 50Pa4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经处理的新风宜直接送人室内,不宜送到风机盘管、出口5空调和供暖系统膨胀(定压的膨胀管上不应设置阀6空调水系统应设置排气和泄水装7空调冷凝水管宜采用热管或热镀,管道应采取防结露措8空调冷凝水管排人污水系统时,应有空气隔断措施,冷凝水管不
16、得与室内密闭雨水系统直接9空调送风口的选用(1)在墙上向前侧送风时,距离不长时,宜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送风;距离较长时,宜采喷口送(2)(1)在墙上向前侧送风时,距离不长时,宜采用百叶风口或条缝型风口送风;距离较长时,宜采喷口送(2)在吊顶上向下送风时,宜采用圆形、方形、条缝形散流器面积送风量大活动求风速较小或温差较小时,采用孔板送(3)大空间建筑吊顶上向下送风时,可采用喷口、旋流风10.空调回风口的选用:一般选用百叶风口或格栅风口11.空调系统过滤器的选用(1)普通空调系统可选用初效过滤(2)要求较高的空调系统应增设中效过滤(3)净化空调系统应再增设亚高效或高效过滤(4)空气应先通过初效
17、过滤器,再通过中效过滤器,最后通过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安装在室送风口六、集中空调系统自动(一)自控的目满足室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有害气体浓度、气流速度等要求;节约能源;自动保护;减运等(二)自控系统组自控系统由四个环节组成:敏感元件、调节器、执行机构、调节机构。当调节参数受到干扰时敏感元件(如温度计)测得数据输送给调节器,调节器将此数据与给定值进行比较,给出调整偏号到执行机构(如执行机调节机构(如阀门)进行调节,以使参数达到规定的范围(三)自控项略(四)空调风管、水管常用调节1双位控制调节一般用于小管径水管和风管。只有通和断两种状态。动力为电磁力,调节效果一2连续控制调节一般用于较大水管和风管。有通、断和任意中间状态。动力为正反转。调节效果较七、工艺性空调对围护结构的要求(表 11-表八、集中空调系统注略例题1.对于风机盘管的水系统,哪种调节方式为变流量水系A电动三通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章6.1.2中位数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1.2《地球的公转》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听评课记录1
- 陕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课时《点滴做起成就不凡》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听课评课记录2
-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0.2《分式的基本性质》听评课记录3
- 人教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听课评课记录《 辛亥革命》
-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4.4《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2课时)听评课记录
-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教案
- 儿童注意力测试表
- 大学生预征对象登记表
- EN50317-2002-铁路应用集电系统受电弓和接触网的动力交互
- 人教版美术八下课程纲要
- 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共2页)
- 机动车登记证书
- 弹性力学第十一章弹性力学的变分原理
- 钽铌矿开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范文
- 小升初数学衔接班优秀课件
-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自我评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