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1页
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2页
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3页
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4页
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自相矛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4、演一演这则故事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教学过程:导入: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一、

2、自读课文这则寓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在叫卖矛和盾。第二、三句讲他夸口的情形,两个不论都是他的话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4、5句讲的是,当别人问他:他却哑口无言了二、进一步理解课文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三、演一演,加深记忆四、明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1【教学要求

3、】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本课1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的寓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成语,引入新课,揭示课题。1、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成语。下面,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成语大比拼”活动。请看大屏幕。师:的确,中华民族有灿烂悠久的文化,成语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们要多多学习成语,积累成语。今天我们就再学一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2、板书课题,观察课文插图,理解“矛”和“盾”。(出示多媒体)二、

4、精讲课文。1、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吗?请自由朗读故事。2、那谁愿意来读读课文?3、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1)教给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方法。(先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2)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戳”(教师板书字形,动作演示“戳穿”)在这个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4)他是怎么卖他的矛和盾的?(边叫边夸)顺势帮助学生区分“买”和“卖”。(5)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夸口)(板书)3、“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他是怎么说的?他先夸自己的(盾-坚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着又夸自己的(矛-锐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1)谁来读读这位楚国人的话。

5、(2)谁再来学学这位楚国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3)听了这位楚国人的话,有人买吗?为什么?对,他们没买,因为他们听出了这位楚国人话中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他说话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4、如果你是其中围观的人,你会怎样想?怎样说?指导读好问话。(设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让学生品味语气。)(1)你是一位孩子,叔叔_.(2)你是一位中年人,兄弟,_.(3)你是一位老人,年轻人,_.5、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有什么反应?(1)只能“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2)“张口结舌”还可以换成哪些词?在围观者的反问中,那个楚国人_,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

6、无话可说)(4)他为什么张口结舌?他敢试给大家看吗?为什么?(5)拓展思维练习:如果试的话,会有什么的结果?如果矛戳穿了盾,说明盾不_,这跟他说的哪一句话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说明矛不_,这跟他说的哪句话相抵触,这两种结果,最终都使他的矛和盾_.四、课本剧小表演。五、联系生活,明道理。1、通过学习课文和刚才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说话、做事不要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实事求是。2、那个楚国人说话前后矛盾对他会有什么后果?东西卖不出去,失去信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后果?六、拓展作业:看看下列句子有无自相矛盾的地方?1、我肯定李琳

7、大概是生病了。2、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参加会议了。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4、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5、我国的艺术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画就是仅有的一个。6、我的家庭作业全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七、质疑提问。八、作业布置: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2、课外阅读23个成语故事。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初步按触文言文,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4、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

8、力及模仿写作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成语故事的寓意教学准备:课件自相矛盾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积累成语,揭示课题。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简单的几个字浓缩了深刻的道理。其中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你能说几个以自开头的成语吗?(幻灯片)1、同学们,大家说了这么多“自”字开头的成语,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这样的成语。(幻灯片展示:有关“自”的成语20个。)自给自足 自觉自愿 自力更生 自告奋勇 自强不息 自食其力 自愧不如自由自在 自知之明 自不量力 自欺欺人 自暴自弃 自鸣得意 自以为是自我陶醉 自相残杀 自高自大 自作聪明 自吹自擂 自相矛盾2、齐读成语。3、今天,我们就来

9、学习“自相矛盾”这则成语。板书课题:自相矛盾二、初读自相矛盾,了解课文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幻灯片)2、同桌互读,把每个句子读通顺。(幻灯片)3、出示:楚国 卖 矛 盾 戳穿(幻灯片)夸口 锐利 坚固 张口结舌对这些字的记忆和运用你有什么好方法或建议。4、试一试: ( )盾 ( ) 矛 锐利的( )(幻灯片)5、谁能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古代一个卖矛与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三、理解课文内容:(一)、品读夸口话,理解矛盾之缘由1、齐读全文2、师:推销自己的产品,要尽可能展示产品的优

10、点,本文商人卖什么产品?他是怎么推销的?理解“夸口”板书:我的矛 我的盾什么盾 什么矛戳得穿 戳不穿3、师:你了解矛和盾吗?(幻灯片)结合图简介矛与盾,在战争中,它们有什么作用?(矛:长矛,古代用于攻击对手的的盾;盾:盾牌,古代用于挡住别人矛的进攻。)4、你这个小商人是怎样宣传他的矛与盾的呢?(抽生读)5、小组竟读:(1)你觉得他的话有问题吗?(2)为了突出矛的锐利,盾的坚固,他把矛与盾与谁比?(3)一般人买矛与盾都是成对购买,用来防守别人的矛与盾(幻灯片)他知道商品要打广告才能卖出去,他聪明,但他夸_,他不明智,所以,当有人围观的人问他_,那个楚国人_,那个人的表现是?这是什么描写?出示:

11、那个楚国人_,回答不出来了。(4)你认为,这个商人错在哪里?(夸大事实,前后抵触,考虑不周)(5)这个人的矛锐利,盾坚固,如此好的商品不卖出去,实在可惜,让我们来帮帮他修改广告词。小组讨论一下7、通过学习课文和他们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说话、做事不能相互抵触,要前后一致。(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你身上有过自相矛盾的现象吗?如果有会有怎样的后果?你应该怎么办?四、初识古文,激发兴趣。1、我们知道有些成语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历史书籍,今天我们学习的一则成语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韩非子写的一本书里。韩非子简介韩非,先秦时期韩国公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着名政治理论家,卓越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子:古代

12、对有学识男子尊称。让我们来看看原文是怎样写的: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2、练读原文3、对比读现代文。4、看着原文复述课文。五、教师总结。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解文章中有关词语的意思。3、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则成语故事包含的意思。4、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1、同学们,在我们几年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说几个故事的名字吗?2、那你能说说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3、今天我们就再学习一篇则新

13、的寓言故事,指读课题:自相矛盾。二、提出要求、自读课文1、打开课本,提出自学要求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b、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c、划出不理解的词语。2、检查自学效果a、请同学读书,其他同学评价。b、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三、扣词、精读课文“张口结舌”的教学在同学质疑过程中扣住“张口结舌”,问:什么叫张口结舌?课文中讲了谁张口结舌?他为什么会张口结舌?“夸口”的教学通过张口结舌的教学引出两次夸口的内容?a、他夸口之下说了什么话?b、那你能读好夸口的语气吗?c、引导学生用“随你都”说几句话。d、这两句话一起说出来你会想些什么呢?四、联系生活、揭

14、示文章意思1、同学们,现在你知道那个人为什么“张口结舌”了吧?(指名回答)2、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这样的事例吗?五、读古文,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1、这个故事和这么多的事例确实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实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就已经流传开了,它是我国法家学说的杰出代表韩非子所作,想去读读2200多年以前韩非子的自相矛盾吗?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学生自读。3、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古文大概的意思。4、小结:同学们我们刚刚分别读了现在自相矛盾和2200多年前的自相矛盾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六、小结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长河中,还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样流传了几

15、千年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去读一读,不光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也会使我们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风顺!七、作业(略)八、板书设计:自相矛盾夸口张口结舌夸口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4画一画1.读课题2.围绕“矛盾”展开教学(1)见过矛吗?干什么用的?请同学上来画一画。再请同学画一画盾,说说用处。读一读(2)文中卖矛又卖盾的楚国人是怎么向围观的人推销自己的矛和盾的?“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用什么盾它都能戳穿。”轻声读读这两句话,比较比较,说说自己的感受、想法。你们都是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破绽,可那个楚国人认识到了吗?他还在那儿(夸口)指名

16、读出“夸口”的语气。(3)就这么洋洋自得地夸口着,可后来怎么张口结舌了呢?相机出示:“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言外之意是什么?(4)楚国人张口结舌的一刹那,心里在想什么?(5)现在你知道什么叫“自相矛盾”了吗?(6)这个故事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说一说你周围的人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呢?你打算怎样劝导他?编一编这是一个靠卖矛和盾为生的楚国人,因为这件事情,他的生意变得非常冷清,他在家中好好想了一想,决定改变自己以往的言行,他后来会怎样做生意呢?他的生意怎么样呢?聪明的孩子们,你能把这个故事接着往下编吗?演一演编完故事演一演。课后练习:1.用“自相矛盾”说一句话。2.修改前后矛盾的语

17、句:3.读读自己平时的练笔,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尝试修改。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5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认识“戳”,理解“夸口”、“哑口无言”并造句。2、读懂课文,感悟寓意。3、通过说、问、演、写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许多成语。今天,我来考一考大家,看谁的成语积累最丰富。2、成语积累练习,男女分组抢答:含有数字“一、二、三十、百、千、万”的成语。3、在你所学过的成语中,你觉得哪一个成语最好玩,最有意思?说一说。4、看来大家掌握的成语真多。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来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故事,叫自相矛盾。板书课题,齐读。二、学习课文。1、课文中有一个生

18、字比较难写,请大家看老师板书:戳chuo。指导读准音,认清形。(第一声,左上羽的变形,左下住多一横,右边是它的部首戈。)谁来用它组词?戳穿,戳破。动作演示“戳穿”。2、那么,自相矛盾中,是什么戳什么呢?请大家先来看一段视频。放动画。3、打开书,自由朗读,然后检查,正音。4、我发现有一个词,在那个楚国人说话前两次出现,那就是“夸口”。板书。指导读楚国人的话,理解并造句。他两次分别夸什么的呢?指名答。(板书矛:天下第一。盾:举世无双。)5、这个楚国人这样叫卖他的矛和盾,你听出了什么?听出矛盾来啦。指名说。6、是啊,旁观的人也听出来了,有个人听不下去了,问了楚国人一个问题: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

19、呢?幻灯出示句子: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指导读出感情。7、“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用换词法理解并造句。那个楚国人_,回答不出来了。(哑口无言,目瞪口呆,理屈词穷,无话可说)8、出示思考题:、这位楚国人这时候会怎样想、又怎样做呢?、你还想对这位楚国人说些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揭示寓意,幻灯出示,齐读。(比喻言语、行动前后互相对立,不能自圆其说,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诚信,因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三、拓展练笔、小练笔:在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故事其实太多、太多。你遇到过这样的事例吗?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小练笔:读自相矛盾有感写完后,老师进行评点。、作业:自学另外

20、两则寓言。生字词各写两遍。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6一、教学内容北京市21世纪教材第五册 26 寓言二则 自相矛盾二、教学目标1、学习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词,理解“夸口”、“哑口无言”的含义。2、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3、了解中国古代寓言的特点,渗透学寓言的方法。4、通过说、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础上受到教育。三、教学重、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2、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了解什么叫“寓言”,渗透学寓言的方法。(二)初读课文自相矛盾,学习生字词。1、请学生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2、同桌同

21、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3、指名读文,进行反馈。4、学习生字词。(1)读词:矛、盾、锐利、坚固、拿、卖、哑口无言演示象形字“盾”的演变过程,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让学生感到学汉字非常有趣,并指导书写这个字。让学生把“矛、盾”两个字和“锐利、坚固”连起来说说,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鼓励学生求异表达。用上“矛、盾、锐利、坚固、拿、卖”这些生字词,围绕课文内容说一、两句话,进行连词成句的句子训练。通过选择,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三)再读课文,指导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1、请一个人读故事,其他同学说说他是用什么语气来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2、有层次的指导学生用夸口的语气读

22、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3、分角色读故事,然后说说自己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4、默读课文,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看这个人。(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故事的寓意。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分析,通过文本对话,揭示寓意。一个人拿矛和盾的图自相矛盾我的矛 我的盾锐利 坚固什么盾 什么矛戳得穿 戳不穿(五)通过表演,深化对寓意的理解。1、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分角色全员参与表演。2、有层次的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寓意,让学生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受到教育。(六)延伸练习。1、鼓励学生根据本课内容提出问题,用“寓言百宝箱”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代寓言的兴趣。2、根据学生的兴趣,老师做重点知识的讲解。同时,把知

23、识卡送给学生鼓励学生课后自学。课后评析:在崇文区教研室老师的支持帮助下,这节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课上收获颇丰,课堂上,许多教学环节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一)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上有所尝试。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是每个老师都在研究探讨的问题。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的以下几个环节体现得很充分:在这套教材中,“寓言”是第一次出现在课题中。什么是“寓言”,老师没有生硬的灌输给学生,而是借助电脑的帮助,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寓”里藏着道理,“言”是用言语讲述的故事。在朗读指导中,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感悟,鼓励孩子进行个性

24、化朗读。不管他突出强调哪一个词语来体现夸口,老师都给予肯定。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在评价中加深对句子内容的理解,在评价中增加孩子的自信。为了帮助学生深化对寓意的理解,教师设计了表演这一环节。表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角色。而老师呢,与学生是平等的,也参与到学生的表演当中顺势而导,导在点子上,导在关键处,使表演不是对课文内容的机械重复,而是有延伸、有升华。(二)充分开发、利用教材,注重语文三维目标的训练。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课的味道来。训练的味道要弄,育人的意识要强,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也要体现。例如:在导入环节,老师不光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寓言,还

25、交待了学习寓言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渗透在整节课的教学之中。在生字学习中,尽可能的扩大学生学习的信息量。“盾”字的演变过程,展示了汉字造字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趣味性。“把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连词成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这些设计既体现了语文基本能力训练,又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为了突破难点,老师将这个人夸口叫卖的两句话以结构图的方式出现,引导孩子抓住这两句话中的质问点进行文本对话。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降低了学生表达的难度,有效的帮助学生将零散的思维进行梳理,为寓意的理解搭设了桥梁。寓言百宝箱,更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的同时,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品质,让学生感受祖国文化

26、的源远流长。(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为教与学服务。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多种功能都得到了体现。猜谜导入、课文动画、“盾”字的演变过程,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文本对话和寓言百宝箱两个环节,媒体的交互功能又为学生的学习搭设了平台。在理解“哑口无言”的含义和“寓言百宝箱”两个教学环节,老师充分利用学易这套设备的反馈功能,使学生能够全员参与教学。同时,它的统计功能又可以使教师掌握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总之,上述教学设计体现了教育新理念,较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使课堂真正成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天地。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7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

27、四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4、演一演这则故事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教学过程:导入: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同学们!请你根据这段话的意思用一个词语概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自相矛盾)谁知到什么是寓言?(生说,如说的不对,可以在学完这则寓言后告诉老师答案)一、自读课文这则寓言共有五句话,第一句话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在叫卖矛和盾。第二、三句讲他夸口的情形,两

28、个“不论都”是他的话陷入了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4、5句讲的是,当别人问他:他却哑口无言了二、进一步理解课文解释自相矛盾,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段装有青铜或铁质的枪头:盾,盾牌,用来访呼声体、遮挡矛枪箭。自相矛盾,比喻语言、行动或想法前后不一,互相抵触。三、演一演,加深记忆四、明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8一:导入平时你们看到我叫我什么啊?(老师、丁老师对不对)哎,我长得那么漂亮,(美丽、漂亮的丁老师)

29、小嘴巴真甜,这样今天你们一个机会来给我当当老师好不好?(好)我来说两句话,你们听听看。听完之后评一评。1.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真正好,阳光明媚,下了场滂沱大雨。(是的)2.哦,再听一句,值日生记了文俊豪的名字,文俊豪说:丁老师,我没有讲话,我是轻轻地讲话。你来说。3.谁来读?你来,你再来,我们一起来!先来看个视频,矛和盾是什么呢?二、初读课文1.看了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矛和盾都是古代的兵器。你听得很仔细。这就是矛,各种各样的矛,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啊?长的,上面是尖尖的,打仗的时候可以用来刺伤敌人。所以这个矛的尖尖头十分-尖锐、锐利。但是你不要以为敌人都是傻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当矛刺过来的

30、时候,敌人就用盾来保护自己。那么这个盾的质量要不要好的啊?要,为什么?所以说盾得坚固、坚硬、结实。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就要走进小古文自相矛盾的世界。2.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件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小古文的朗读要特别注意节奏和韵味,现在看好书,听老师读.3.怎么样,自己想试试吗?现在请小朋友把小古文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第二遍和离你最近的小伙伴一起读一读。4.小朋友,快去数一数有几句话?老师请五位小朋友来读!5.轻轻地把书本放下!三、理解课文1.老师知道你们的小脑袋里啊装了很多好玩、有趣的方法来学习小古文,比如:查字典、和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看下面的注释、翻译

31、等等,现在请你们小组合作: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哪个字、哪个词、哪句话?2.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瞧,这个楚人在干什么?把话说完整这个楚人在卖盾与矛。出示:楚人有卖盾与矛者。你来读,你来读。3.谁来当当楚人,夸夸这面坚固无比的盾?你来。看来你是初次经商,还没有体会到商人的心情,夸的还不够。谁来帮帮他,应该读出夸耀的语气,你试试。你可真会誉盾啊(出示词卡)!谁连起来读一读?(出示: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誉王天瑞。4.谁再来夸夸他的矛?(出示: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把他的心里都读出来了!我的矛可好了,你来读。大家快来看一看,瞧一瞧,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2、。5.谁来说说看,这两句话你读懂了哪个字,哪个词语,哪句话?预设:吾:我的。放风筝里面有“汝前行,吾后行”。坚:坚固,给他组组词。新的学习方法出现了,遇到不理解的次可以给他多组几个词。坚可以组哪些词?我们就把这种学习方法命名为:倪展翼组词法。利:锋利、锐利,也是组组词。吾矛之利的意思就是我的矛很锋利。物莫能陷也:通过对比古文和现代文,我知道了这句话地意思是:随便你用什么东西都不能戳穿它。你来读,你的盾很坚固,你的盾的质量很好!于物无不陷也:随便什么盾都能戳的穿。就是所有的的盾都不能不被戳穿。你来读,这个矛很锋利,很厉害的一只矛。6.谁来帮帮这个楚人,帮他吆喝吆喝生意?你来,你再来。我们一起来!

33、(齐读)7.楚人的一番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围观者,听了楚人的吆喝,有没有人买呢?你从书上哪个地方知道的?(出示: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旁边的人听出了破绽。8.这里的“或”我们在哪篇小古文里碰到过啊?菊,其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或是有的,但是在这里是有的人。9.(1)假如你是一位孩子,你会说:叔叔,(2)假如你是一位中年人,你会说:hey,兄弟,(3)假如你是一位老人:年轻人:(老练有成)10.那个人的反应是什么啊?(出示:其人弗能应也)嘴巴张的大大的,可是说不出话来就是张口结舌。大家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此时的楚人吗?( 尴尬、窘迫、吃惊、难堪、张口结舌、目瞪口呆。)

34、大家积累的词语可真多!老师这里还有几个成语呢!看!(哑口无言、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1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老师引读: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以同时存在的。四、活学活用1.楚国人的买卖还能做下去吗?谁来告诉他错在什么地方了?说话、做事前后抵触,说话不讲逻辑,真厉害,一下子点出要害。用四个字概括就是(自相矛盾)。2.这是自相矛盾的小诗,自己读读看?这诗歌有意思吧!谁来说一个你觉得有意思的地方?3.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实例呢,看这是一则广告。播放脑白金广告)对呀,前后说的不一致就是自相矛盾!五、熟读成诵1.老

35、师给出了小古文自相矛盾的填空,自己先试试看?2.老师奖励你们看一组连环画,看,能不能跟着图画把它背出来呢?自己试试看!(请两个小朋友来背)3.真厉害,这也难不倒你们!现在啊我们把这个小古文的故事演一演,谁来读旁白?谁来做楚人?谁来当当小朋友路人甲?中年大叔路人乙好,老者路人丙?开始!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9知识目标: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能力目标: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猜画谜,激

36、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2、教师引导学生:低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3、教师范读课文。4、同

37、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

38、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

39、这个故事。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10教材分析:本文选自韩非子难一讲述了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在夸耀自己的盾和矛时,理由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这一故事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课文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叙述了主要事件:一个楚国人在卖盾和矛时,一边夸耀自己的盾坚不可破,一边又夸耀自己的矛无坚不摧,有个围观的人问他,若是用自己的矛攻击自己的盾会怎么样?结果他无言以对,第二层是最后一句话点明了有此事件引发的议论,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教学目标:1.能结合注释并联系上下文对课文的意思有更全面的了解。2.能说出“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3.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自相矛

40、盾”的故事。教学重点:1、弄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教学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1.师:今日,我们继续学习一则文言文,齐读课题。师:回顾课文内容。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预设:本文主要讲了一个楚国人,卖矛和盾,他夸矛又夸盾,结果在别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时,他说不出话来了。(2分钟)【评价:你介绍的有条有理,甚是详细。】预设:本文讲的是一个楚国人说话前后不一样,结果被人问得哑口无言的故事。【你总结得很简练】师:同学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在朗读古文时,需要注意什么呢?生1:要注意读

41、准字音,读通句子。师:此言不错。不如请你来读一读罢。【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当以掌声表扬。】生2: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师:不错,你来读一读好吗?【不疾不徐,停顿恰好,真是个朗读高手。】师: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则文言文吧!二、交流展示(课件出示)1.(1)方法指导过渡语:反复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文言文了,你还积累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呢?生1:借助注释生2:借助插图生3:使用工具书.师:接下来,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读懂这则文言文。(标红: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师:请你来读红色的句子。(2人)这句话是何意?(生答)同意他的说法吗?(标红“誉

42、”“坚”“莫”字)师:如何理解这几个字的意思的呢?【誉是.坚是.】师: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吗?【楚人是个商人,卖东西的一般都会夸自己的东西好,所以我猜誉之曰的誉是夸的意思。】【我知道坚原本就有坚固的意思,在这里是说一定指的是盾很坚固。】【莫能陷也就是不能刺破的意思,莫就是不能】师: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来学习,真是了不起。师:楚人在夸赞他的盾,应该怎样读他说的话呢?(出示: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评价语:【这位卖盾的老板,可否再大点声呢!】【嗯,此盾甚是坚固。】【此盾天下无敌。】【这真是一面好盾。】大家一起读。【此盾坚固无比,天下第一,尔等真会鬻盾也。】(2)演好这句话。(了解它的意思。)同学们

43、,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演一演当时场景呢?街市上人来人往,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楚人怎样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呢?(8分钟)【你的吆喝声可真有穿透力】【我的心被你的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三、合作探究1.总结学法,自主学习“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同学们,我们刚才学习“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这一句时,先是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句意,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了对它的理解。接着我们用自己的方式把当时的场景演绎了出来。现在,我们能不能用学到的方法,自主学习“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这句话呢?请大家拿出学习单。完成以下任务(出示要求),开始吧。A.自主学习B.小组合作交流,展示。(两组

44、)师: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理解了这句话。学以致用,很了不起。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你的矛很锋利无比】【你的矛无坚不摧】【你的矛锐不可当】【你的矛举世无双】2.学习“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师:同学们,楚人夸盾坚不可摧,又夸矛无坚不摧。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买不买他的东西?预设:不买,因为他夸盾又夸矛,到底哪个厉害呢?预设:不买,我怕他的矛不好,也怕他的盾不好。师:你很不简单,一下子就听出来楚人话中的漏洞!围观的人群里有人帮你把这句话问了出来,读-(出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明知故问会怎么问?假如这是一位小姑娘,她会说:“叔叔.”假如这是一位小伙子,他会说:“兄弟.”假如这是一

45、位老人,他会说:“小伙子.”3.其人弗能应也。(1)师:面对这样的质问,楚人是什么反应呢?看插图,观察一下他的表情,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吗?(2)师:为什么刚刚自信满满的楚人现在“弗能应也”呢?预设:生:他也觉得自己的话不合适。生:他卖东西言过其实,过于夸大了。生:如果刺得穿,说明矛锋利,盾不坚固;如果刺不穿,说明矛不锋利,盾坚固。不论出现那种情况,他的东西都不好卖了。4.学习“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师:是啊,楚人说的这两样东西,怎么可那同时存在呢?大家的观点和作者一样,读“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在这里“不可同时而立”的是什么?(板书:坚不可摧,无坚不

46、摧)。(7分钟)四、拓展延伸1.你有什么要告诫这个楚人的呢?生: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生:我们要三思而后行。生: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互相抵触。师:同学们告诫楚人的话也正是这个寓言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这篇文言文语言凝练,只用71个字就让我们知晓了一个深刻的道理。2.在生活中有没有像这样自相矛盾的事情呢?(5分钟)看来,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情还真不少呢,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陷入尴尬的境地。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收获,把这个故事再来读一读吧。五、检测反馈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吗?可以自己来讲,也可以小组合作(3分钟)展示(2分钟)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

47、不仅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也看到了同学们对这个故事精彩的演绎。同学们,古与今在这节课堂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精彩。这让我想到课本上的一句话“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明天。”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在说话做事时,要前后一致三思而后行。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下课!板书设计:自相矛盾坚不可摧无坚不摧自相矛盾学习单一、我会字词利:无不:二、我知道句子的意思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_。三、我会读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四、我会演如果我是楚国人,我会这样夸赞我的

48、矛:_。教学反思:自相矛盾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出自韩非子,是一则内容浅显、寓意深远的小故事。讲的是楚国有个人既夸自己的矛锐利,又夸自己的盾坚固,说话前后不一致,自相矛盾。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1.教学效果巧用方法,理解句意。这篇小古文中,有几个字比较冷僻,学生不理解。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积累的学习古文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借助注释、结合具体的语境等等,让学生既学习古文字义,又掌握了方法。2.教学收获(1)读句子,想画面。这篇课文中句子“其人弗能应也”是故事“自相矛盾”的结果。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读句子以后,想一想当时那位商人“弗能应也”窘相、尴尬的画面,然后

49、说说此时可以用什么成语来描绘,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哑口无言、张口结舌、目瞪口呆、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等成语,这些类似成语的积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了解了成语的魅力。(2)阅读插图,拓展延伸,说写结合。插图是课文的一部分。教学中,我注意到课文中有一幅插图,在学生认真观察插图以后,我要学生把插图与文中对应的句子找出来,学生很快找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此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想象:课文中那幅插图是一位老年人正指着那位商人,除了那位老人,还会有什么样的人,他们会用什么语气,说什么话呢?学生根据情境说话,分组练习,然后把练习的内容写出来。这样,通

50、过阅读插图,想象说话,说写结合,使阅读有指向性,使读写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提高。3、不足之处课上完了,回顾整节课,自己觉得还是有一些遗憾:在拓展延伸的环节,要求学生和生活相结合,说说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例,课堂有点儿沉闷。其实“自相矛盾”的意思是“言行相抵触”,主要有三种:就是前面说的和后面说的不一样;前面做的和后面做的不一样;说的和做的不一样,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当时也没有去好好琢磨。4、改进措施以后教学中要改进“教学导入”这个环节,采用“游戏导入”请你猜一猜。上课开始可以创设情境,出示反映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内容的图片寓言画面,让学生看画面猜寓言

51、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11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掌握重点词语在意思。3流利朗读并背诵课文。(二)过程和方法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样方式的朗读,熟读课文。2、通过个人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结合注释理解课文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自相矛盾让学生明白脱离实际地夸大某种东西的长处,往往会闹出笑话的道理。2、画蛇添足告诉我们做了多余的事反而不适当。二、教学过程(一)、看图猜成语,激发兴趣。1、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中,成语是其中的瑰宝。相信你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成语,其中有些来自于神话故事,有些来自于历史故事

52、,还有些来自于寓言故事。你能根据下列图片猜出分别是什么成语吗?2、这些成语都出自寓言故事,谁来说说什么是寓言吗?3、板书课题,认识“矛”和“盾”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明确学习目标,回顾学法。1、课件出示学习目标。2、回顾学法,谁来说一说怎样学习文言文寓言效果会好一些呢?(三)、指导朗读课文1、 全体学生自由读文(读文要求:一句一句地读,把音读准。)2、课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请学生边听边划出节奏,标出重读之处。3、课件出示朗读提示,指名读课文4、范读课文,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5、齐读课文,小结朗读情况。(四)、再读课文,尝试翻译文言文。1、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翻译文言

53、文。2、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翻译文言文3、逐句翻译文言文(课件逐句出示文言文)4、指名说说全文的意思。5、课件出示译文,学生齐读。(五)、自主探究,悟出文中道理。1、楚人是怎样夸矛和盾的?请用书中的话说一说。楚人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他说的话应该是怎样的语气?2、听了楚人的一番夸耀,旁人又是怎么说的呢?3、听了旁人的质问,那个楚人有什么反应呢?4、面对旁人的质问,他为什么答不上话来呢?如果真用他的矛去戳他的盾,结果会怎样?5、请说说成语“自相矛盾”的意思。6、通过学习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我们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自相矛盾。)三、诵读背诵,加深理解。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54、。1、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自相矛盾的情 况吗?举个例子说说。(1)、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2)、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3)、昨夜,校园里漆黑一片,只有李老师办公室灯火通明。(4)、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没有的奇迹。(5)、我的家庭作业全都做完了,只剩下两道数学题没有做。2、请用“自相矛盾”造句。3、作者介绍:韩非子书名。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韩非是战国末期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着,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共五十五篇,二十卷。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主张。重要的有孤愤、解老、喻老、难势、问田、定法

55、、五蠹、显学等篇。有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和今人梁启雄韩非子浅释等注解本。4、引导学生进行小结。五、作业:1、把“自相矛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与家人分享。2、课外阅读二至三个文言版寓言成语故事。自相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12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2、了解寓言内容。3、了解寓言包含的寓意。4、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关键性话语展开讨论。教学难点:1、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2、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3、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内容。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响起古典音乐)中国被誉为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的寓言更是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人们把“寓言比作理性的诗歌”,一个个短小的

56、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这一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寓言故事之中。2、板书课题:14寓言二则自相矛盾3、在课前,老师布置预习,请同学们查找与本课有关的资料,谁愿意汇报。4、同学们能从多种途径收集资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同时也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开拓我们的视野。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矛与盾是古代作战的武器,课文围绕着矛与盾会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同欣赏课文吧!二、初步感知课文1、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文中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和读音。2、下面请同学们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句中的停顿,要把句子读通顺,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3、谁愿意读课文。4、看得出大家的掌声是对他的表扬

57、,就让我们像他一样,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读后告诉老师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三、翻译古文同学们通过朗读,已初步感知了文章内容,下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1、第一句:(1)理解“鬻”和“誉”含义。(2)请翻译第一句(3)读的语气教师:让我们用炫耀的语气齐读这句话。2、第二句:(1)解释“利”(2)请翻译第二句(3)能用吹嘘的语气读出这句话。3、第三句:(1)翻译第三句(2)找出文中古今意思差别较大字?(3)读时注意什么(4)设想一下,问话人的年龄、性格,读时语气怎样?试这读一读。4、第四句:师:第四句内容很少,我们改变下形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担任小老师,带领大家一同理解这一句。(1)“其人弗能应也”中“应

58、”什么意思?(2)翻译第四句(3)看图想象一下楚人此时什么表情?这句话要用什么样的语气读?(4)为什么“其人弗能应也。”四、理解巩固文章内容1、看得出同学们学得都非常认真。现在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寓言故事。(板书)2、谁能说说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什么?3、你们都非常善于思考,理解的很深刻,希望你能把自己的理解溶入到朗读中。五、全文总结本文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幽默的语言,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要犯自相矛盾的错误。在我国的文化宝库中,这样的寓言故事有许多,它们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凝聚着宝贵的经验。希望同学们课下都来阅读,更好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本文。自相

59、矛盾的教学设计 篇13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3个生字,教案自相矛盾教案。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二)、过程与方法:猜画谜引入,激发兴趣.以游戏的形式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别攻下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寓意关,最后评出最佳闯关小勇士。(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文中所告诉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言过其实,自相矛盾。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三、教学难点: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四、教具准备:ppt课件五、教学程序:(一

60、)、看图猜画谜导入,激发兴趣。1、听说咱们班的学生个个聪明绝顶,所以老师准备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如果猜对了,电脑博士会奖励你们一本书。请根据画面的意思来猜成语。(课件演示)2、大家果然是名不虚传。看看电脑博士送给我们的是什么书?(课件出示)3、什么是寓言?谁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谈谈。寓言往往假托浅显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做人做事的道理。预习的不错。古代寓言更是寥寥数语便能表情达意。4、今天咱们就跟随古代思想家韩非子一起到两千多年前的集市去瞧一瞧吧。(课件出示)先认识一下作者韩非子。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说,介绍了他的国度、称号。你说,介绍了他文章的特点。你说,介绍了他的着作。看来大家预习的不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