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_第1页
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_第2页
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_第3页
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_第4页
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中奔马的动态形体,以及它的激昂情绪,感觉奔马的气势和力度。 2.激发幼儿用体态、动作表现美的欲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音乐赛马牧民新歌、录像片群马奔腾、徐悲鸿作品图片奔马。 活动过程 1.听音乐赛马。 提问:从音乐里你能感觉到一种什么动物? 你觉得它在干什么?你在哪里看见过马? 它是什么样的? 2.看录像群马奔腾,配上赛马的音乐。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

2、:奔马。 提问:(1)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2)什么地方看出马儿在跑呢?(启发跑时马的动态描述) 幼:马蹄子在抬起来。 幼:尾巴向上甩起来了。 幼:马脖子上的“头发”也飘起来了。 幼:我感到后面也有很多尘土。 (3)你觉得这些马的体魄怎样?什么地方可以让你感觉马很强壮?(肌肉的分布、结构) 幼:马肥肥的!很壮! 幼:臀部有肌肉。 幼:大腿有肌肉。 幼:脖子底下有肌肉。 (4)这些马和我们看到的给人骑的马有什么不同?(引出野马奔放、自由的心情) (5)它们狂奔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幼:没有人管它! 幼:它们很自由。 幼:它们都发狂了。 5.配上赛马的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力量。 6.小结:今天我们

3、看到画家徐悲鸿的作品一奔马,这是一群非常健壮的野马,我们可以看到它们自由、欢快、悠闲,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特别是在草原上奔驰时,让人感动、兴奋,真是太美了,你们想不想学一学小马在草原上奔驰、欢笑呢? 7.跟着音乐表现马的欢腾,同时放录像,渲染气氛。 孩子们模仿马的姿态,伴随音乐自由跳舞,情绪高涨,气氛热烈,课堂效果达到高潮。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2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孩子们不满足于只在纸上画画,他们非

4、常喜欢在手上、桌上、墙上涂涂画画。而且,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发现不少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会模仿妈妈化妆,或者用水彩笔在脸上涂抹。孩子们对在自己的脸部作画充满了好奇。有一天,一个孩子带来了一本有人体彩绘和脸部彩绘的杂志,当时就在班级里掀起了一股模仿的热潮。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创作、自主表现的机会,我特地设计了“脸部彩绘”活动。活动中使用的材料是炫彩棒,因为炫彩棒安全无毒,而且比颜料操作起来简便。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脸部彩绘,感受脸部彩绘的多样性,知道不同的彩绘可以表达人们不一样的内心情感,激发对脸部彩绘的兴趣。 2、知道炫彩棒的使用方法,能大胆使用炫彩棒在脸部进行彩绘。 3、感知立体作画方式,

5、体验创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镜子、炫彩棒、托盘、海绵等。 2、经验准备:幼儿已通过杂志、海报或者新闻图片等接触过人体彩绘。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玩转“疯狂的小脸” 师:小朋友们一起玩个脸部游戏好吗?“疯狂的小脸”会不会玩?怎么玩?(听音乐、看图片、做鬼脸)老师来做摄影师,帮你们记录最棒的表情。 二、初步了解脸部彩绘 师:你们的小脸真可爱,能作出各种各样滑稽的表情。老师要给你们看几张照片,看看这些人的脸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欣赏球迷们的脸部彩绘图片。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总结:他们的脸上绘画了图案、图案很特别,色彩很鲜艳。这些图案有特殊的含义,代表了他们喜欢的国家和球

6、队,这种把美丽的图案描绘在脸上的方法叫做脸部彩绘。 三、感受脸部彩绘的多样性 1、欣赏戏曲演员的脸部彩绘。 师:你们知道还有什么人经常在脸部彩绘呢? 小结:京剧演员的脸部彩绘能让我们了解他们扮演的角色。 2、欣赏时尚模特们的脸部彩绘。 小结:模特的脸部彩绘美丽、漂亮、特别让人赏心悦目。 3、欣赏土著人的脸部彩绘。 师:看看这些土著人的脸部彩绘,你能想到什么呢? 小结:他们脸部的图案让人感受到勇敢、坚强、威武。 师总结:脸部彩绘图案精致特别,色彩鲜艳,可以描绘在脸部的各个地方,表达人们内心不一样的情感。 四、重点观察幼儿脸部彩绘 师:小朋友们也很喜欢脸部彩绘呢。(播放幼儿用炫彩比在脸部彩绘的照片

7、)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看一看,说一说,引出创作脸部彩绘的三元素。 图案:有个性、很逼真、很有趣、很滑稽 色彩:色彩丰富、五颜六色。 构图:很简洁、很丰满、造型很特别。 五、尝试为自己脸部设计彩绘 1、交流各自的想法。 师:你们想玩脸部彩绘吗?谁来说一说你想在脸上画什么?怎么画?(课件展示空白的小孩子的脸引导幼儿想象、设计,并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创意,教师及时鼓励幼儿的创意,如:你的想法很特别,你的构图很丰满,你的造型很可爱,你是个快乐的小画家,等等) 2、了解工具的使用 师:你们都想好图案了吗?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可以在脸上彩绘的笔,它叫炫彩笔,用它在海绵上舔一舔,然后用点力,就可以

8、在脸上画出你设计得图案了。每张桌子上都有镜子,请你们选择座位开始彩绘吧! 3、幼儿自由创作。 六、展示脸部彩绘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彩绘好了吗?我们向客人老师展示一下吧! 教师带领幼儿排好队,跟着音乐展示脸部彩绘,体验创作的成功感。 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3 活动准备: 1、星月夜图片,梵高自画像, 儿童画星月一幅 2、 绘画工具:油画棒,水彩笔,水粉工具, 图画纸, 3、经验准备:色彩、线条等美术方面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 认识梵高 出示梵高自画像(附图一),并引导幼儿初步观察自画像的笔触和色彩。 教师小结:梵高生活很苦,但是热爱生活,热爱画画,画了很多作品,他的作品笔触线条和颜色都很有特

9、点 。 二 出示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今天老师带来一幅梵高的风景作品,请你们仔细看看,看看画面中表现了什么? 1、出示星月夜(附图二),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提问:请你仔细观察,画面上画了什么? 画中用了哪几种颜色?哪种颜色用得最多?这些颜色相同吗?什么地方用了深蓝,什么地方用了浅蓝?用深浅不同的蓝色的画出的月亮是什么样的?画面上还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鲜艳的还是灰暗的?它们在一起对比强烈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得真好,画家用各种深浅不同的蓝色画出了夜晚的天空,用明亮的黄色画出了星星和月亮,蓝色和黄色对比很强烈,画出的夜空很美。所以,我们一下子就被吸引了。画家用蓝色、紫色和黄色

10、,色彩很鲜明,对比非常强烈,给人一种激动不安的感觉。 【反思:教师引导幼儿从画面的内容和色彩进行观察,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观察的兴趣,幼儿自由地畅谈着对画面的感觉,对这幅画幼儿一个感性的认识。在这里,幼儿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师幼之间的交谈是平等的。引导幼儿感受色彩带来的情感冲击。】 2、引导幼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请幼儿学一学这棵树是怎样长的?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再用小手来试一试梵高那短促而快速的用笔,感受笔触和线条的运动。 教师小结:这幅画中充满了波浪形和螺旋形的长线、短而有力短线,明亮的星星和月亮好像被漩涡一样的云朵包围着,大树像火苗一样扭曲旋转往上长,而房子是用整齐的儿从形象、笔触上欣赏、讨论:

11、画家把星星、月亮、树木画成什么样子?画家是怎样用笔的?像什么?短线排列的。 【反思 :幼儿欣赏时容易被色块吸引而忽略线条的特点,在欣赏线条时为幼儿创造视觉、动作表现等多通道感知的条件,通过观察、示范、肢体动作模仿,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梵高作画的手法。】 三 出示相同题材不同作品,体会不同的情感 1、这是一个小朋友画的夜空,看看跟梵高画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从色彩、线条形式发现不同之处) 2、这样的星空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3、梵高这样画,想要我们感受什么呢? 教师小结:梵高作品中强烈的色彩和动感的笔触这都让我们感到很紧张、心情很忧郁难过。而小朋友画的夜空用浅蓝色的月亮,嫩绿的星星,并用彩色装饰天

12、空,让我们感到平静,星星和月亮都很开心。 【反思:这是难点,通过相同题材不同风格的画面对比,让幼儿体会到同样是星星月亮,因为画家的心情不同,颜色和用笔方法不同,画面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带给人的体会更不同。让幼儿发现体会这种不同之处,为后面的创作做准备。】 四 幼儿创作,教师辅导 1、尝试不同方法学习表达自己的情感 现在,我们也来试试用像画家一样的方法画一幅有星星、有月亮的夜景,好吗?你抬头看过星星月亮么?你当时的心情怎样?可以用什么颜色来表达你的感受?仔细想想,想好了再画。 2、幼儿作画,引导幼儿大胆运用不同材料、不同颜色和线条进行表现。 3、幼儿互相讲述作品。 【反思:在教学中尊重幼儿,给他们

13、创造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轻松快乐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幼儿在创作时选用的材料不同,创作的作品也不一样,但都表达了他们对星空的理解、感受。】 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4 活动目标: 1、用白色油画棒在砂皮纸上画出金鱼的特征。 2、对金鱼的生活习性产生兴趣,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画家虚谷的落花金鱼、马蒂斯的金鱼、凌虚的黑珍珠等作品。 2、纱皮纸、油画棒。范例荷花池中的金鱼,饲养的金鱼等。 活动要点: 一、欣赏中外许多画家虚谷、马蒂斯、凌虚的作品 1、了解虚谷是清代的一位杰出的画家。观察他的画有什么特色?(淡墨为主,颜色清淡。他画的金鱼,鼓着大肚子,瞪大眼睛,造型十分

14、可爱。) 2、赏马蒂斯、凌虚的画的金鱼。观察画面上金鱼的不同,感受金鱼在水中游时的动态美。 二、观察与思考 1、出示范例荷花池中的金鱼,观察这张画与平时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它是怎么画的?画在什么材料上?(用白油画棒将金鱼与水草画在细砂皮上。) 2、让幼儿尝试在砂皮上画金鱼,用白色的油画棒画出金鱼的基本轮廓。 3、运用同种色或相似色接色的方法表现金鱼发光的鳞片。 三、幼儿画快乐的金鱼,教师指导 1、选择自己喜欢的金鱼,观察其特征及它们在水中的不同动态。 2、在砂皮纸上,用白色的油画棒勾出金鱼的轮廓,并添画水中的水草。 3、用颜色找朋友的.方法涂色,表现金鱼发光的鳞片,交替运用白色与浅色表现河水。

15、四、引导评价 1、你饲养了几条金鱼?有哪些是新的品种? 2、引导幼儿对金鱼的生活习性等产生兴趣,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活动提示: 1、先慢画,再用快画的方法一边观察,一边画金鱼。 2、可以用不同手段来表现金鱼在水中的动态。如:写生、水墨画、撕贴等。 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5 设计意图: 本着我园“一课三例”的科研精神,听了王老师的第一个活动后,在大家的共同探讨下,拟订了大概的活动方案,我们认为在这个活动中,应该选好一个方向,引导幼儿去学习,而不是面面俱到。因此,我将有关指纹作用的知识淡化,只是作为一个简单的铺垫,而将有趣的美术活动作为本活动主要的活动内容,这样孩子们更容易融入活动中,积极投入

16、,避免了孩子面对许多内容手足无措的情况出现。 活动目标: 1、能知道到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简单了解指纹的类型和作用。 2、乐意用手指印作画,并且能发挥想象力塑造各种不同的形象。 活动准备: 1、课前回家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出课题 1、“今天,张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有一天,有一个小偷趁着别人家里没人在家的时候,偷了许多许多东西,然后逃跑了,这个小偷很聪明,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线索,后来,警察们终于在一张桌子上发现了小偷的指纹,然后利用指纹抓住了小偷。” 2、师:“警察们可真厉害,利用小小的指纹就抓住了小偷,你们知道指纹是什么东西吗?” 二、幼儿讨论,教师简单讲解有关指纹的知识。 1、

17、师:“有些小朋友已经知道了,指纹就是我们手指头上的纹路。这就是指纹(展示幻灯片),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指纹的秘密,你们可要竖起耳朵听好了,指纹的秘密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警察叔叔就是利用指纹的秘密抓住了小偷。” 2、师:“小朋友知不知道还有哪些东西用到了指纹的秘密?”(鼓励幼儿说出自己了解的知识)“不知道没有关系,我来告诉大家,你们瞧,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所以警察很容易根据指纹找到指纹的主人;很多大厦里也安装这个指纹识别器,防止不是住这座大厦的坏人进来;还有门、保险箱的主人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指纹当钥匙,来打开这些东西”。 3、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指纹的种类,指纹有三种类型,一种是

18、弓型,纹路弯起来像弓一样;一种是箕型,纹路比弓型的要圆一点,不过这里还有弯出来的,像簸箕一样;还有一种是斗型的,看,中间圆圆的,我们小朋友先看看自己手指头上的指纹都是什么样的?看完了举手告诉大家。”(可以用照相机拍下幼儿的手指头,展示指纹) 三、介绍指纹画,引起兴趣 1、师:“刚才,我们小朋友都观察了自己的手指头,知道了指纹的秘密,现在,我要向大家介绍更有趣的指纹了,你们瞧,这些是什么?”(展示幻灯片,幼儿欣赏) 2、师:“对了,这些都是用指纹画起来的画,把手指头蘸上印泥,在纸上印出手指印,然后用勾线笔画上眼睛,鼻子或者头发,这样手指印就变成了一个小人了;手指印还可以变出很多东西呢,你们瞧!你

19、们想试试吗?我先提要求,请这边的小朋友站到桌子旁边,请这边的小朋友站在舞台旁边,每个人一张纸,一只笔;在用印泥的时候,不能抢;请小朋友遵守活动规则,能做到吗?”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巡回指导幼儿,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与范例不一样的作品。(播放轻音乐) 2、教师讲评,表扬积极投入作画的幼儿。 五、师:“我们把我们的作品拿到教师去,挂到我们的小画廊里去,好吗?” 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搓、捏、连接等技法,尝试塑造糕点的形状。 2、用红、黄、蓝三种彩色泡泡泥调配出自己需要的颜色搓出糕点。 3、学会多人合作完成糕点拼盘活动。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

20、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彩色泡泡泥每组若干,垫板人手一块,各种各样糕点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提问:你吃过哪些糕点?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2、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上有哪些糕点?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二、进行部分。 1、教师介绍几种制作糕点的手法,讲解几种糕点的制作过程,让幼儿了解具体的制作方法。 指导幼儿将泡泡泥放在手掌里搓成球形,再压片成圆片状,用小尖刀课上不同的花纹或用泡泡你在原片上面装饰成蛋糕等等,幼儿大胆想象,制作与别人不一样的糕点。 2、提出制作要求。根据高点的颜色,选择

21、三原色来搭配自己喜欢的颜色,搓捏出糕点的主要部分,在糕点上装饰出花纹来。 四、将幼儿分成四组,多人合作进行糕点拼盘的操作活动。幼儿分工合作将这一组的幼儿作品品达成糕点拼盘造型。 五、举办糕点拼盘展览会,将每一组的糕点拼盘放入展示区进行展示。 六、活动延伸: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不一样的糕点,带到班上,放入幼儿作品展示区,进行展示。 【活动反思】 由于事前老师只提供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泡泡泥,幼儿在配色上有些颜色较深,所以影响了制作的效果。在制作糕点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制作出各种各样的糕点,但是刚开始合作拼搭糕点拼盘时,都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作品放到盘中,所以拼盘搭配的

22、很乱,在老师的讲解和图片展示中,收到了启发,每组的幼儿慢慢开始协商来进行糕点拼盘的搭配了。由于幼儿对此活动非常感兴趣,所以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完了一次设计后,可以再次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设计,在此活动中,幼儿的想象更为大胆,每组作品富有创意。 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折、卷、拧的方法,用报纸等材料设计、制作、装饰鱼 2、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乐意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手工劳动,尝试自主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3、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各种各样的鱼。 2、材料准备:

23、报纸鱼范例、报纸、剪刀、双面胶、大海妈妈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你喜欢大海吗?你喜欢的大海是什么样的?(提醒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示) 2、讲述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女巫讨厌热闹的海洋,于是她用魔咒,将海洋沉睡了,可是美人鱼说有一种鱼可以打破这个魔咒,你们想挽救这片沉睡的海洋吗? 二、观察示范材料,研究制作报纸鱼的方法。 1、看一看、摸一摸、初步了解构造。(出示报纸鱼) 师:这条鱼是什么样子的呢?是用什么做的?(请小朋友摸一摸鱼的外轮廓)师: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引导幼儿说出报纸鱼) 2、共同观察鱼的造型,探讨制作方法师:你们想不想来自己制作报

24、纸鱼呢?(请三至四个幼儿到前面来自己制作报纸鱼)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利用报纸的短边、长边、以及角对角的方法进行折一折、卷一卷、拧一拧,让幼儿做出不同大小的鱼。 师:利用报纸不同的边可以卷出不同大小的报纸鱼。 师:鱼的外形做好了,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呢?对了,我们要来为鱼设计衣服啦,你们可以利用各种彩纸来装扮鱼的身体,最后别忘了做上鱼鳍和鱼尾巴哦。 三、师指导幼儿制作鱼的眼睛。 1、教师手拿半成品报纸鱼:做好了鱼鳞、鱼鳍和鱼尾巴,看看这条报纸鱼还少了些什么? 2、师:鱼的眼睛怎么做? 3、师:报纸鱼的头部是镂空的,眼睛该怎么贴上去呢? 4、师:关于鱼眼睛到底该怎么贴,请小朋友们自己动动脑筋,想想办法。

25、四、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1、卷鱼的时候一定要将报纸条搓紧,卷的细细的做出来才好看,卷好后用双面胶固定。 2、在装饰鱼鳞的时候,鱼身上的花纹需要自己设计,设计出自己的特色,当然也别忘了鱼鳍和鱼尾巴的装饰。 3、最后,请小朋友们把做好鱼宝宝送到大海妈妈的怀抱里! 五、幼儿自己制作报纸鱼: 1、可以提示部分没有想出固定鱼眼睛方法的幼儿注意鱼眼睛的固定和方法。 2、提示幼儿珍惜材料,要懂得分享,剪下的碎片可以充分利用,把用下的废纸放进中间的框内。 3、幼儿之间不要相互商量,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4、师适时指导部分有困难的幼儿。 六、展示幼儿作品 1、师:你们帮美人鱼做了这么多的鱼宝宝呀,大海妈妈心里可高

26、兴啦! 2、师:让我们来看看哪一条鱼宝宝最漂亮,花纹最特别吧? 师:你最喜欢哪一条鱼宝宝身上的图案,为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用了什么办法把鱼宝宝的眼睛固定住的? 活动反思: 制作报纸鱼的活动对幼儿来说是新鲜的、有挑战性的。由于这次手工有一定的难度,我采取探索尝试法,把动手实践的机会留给幼儿,鼓励幼儿自己动脑、动手,在折一折、弯一弯、碰一碰的过程中,学会用报纸棍造型,让幼儿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难首先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花纹装饰是本次活动的重点,鱼眼睛的高主萎本次活动的难点,幼儿的作品在鱼身的花纹设计、鱼眼睛的粘贴上出现了多种创意,有的是花纹的组合,有的用了对比色,还有的用了渐变色,幼儿通过动脑想出了

27、不同的鱼眼睛的粘贴方法,每个作品都独具特色,使幼儿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大班优质美术课公开课教案8 活动目标: 1.运用媒体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在自己印制的手形上添画出新颖的形象,幼教大班美术教案-手形画。 2.鼓励幼儿想象、大胆尝试,发展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3.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投影仪,视频转换仪各一台。 2.自制软件一份 3.幼儿绘画用品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哥哥、姐姐的画,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大屏幕上展示作品) 你看到了什么?有没有发现这些画中的小秘密?(原来这些画都由各种手形变成的。) 二、玩一

28、玩、变一变,引导幼儿探索: 1.让幼儿玩手指游戏:握一握,张一张,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会变成什么? 2.引导幼儿讲述:我把两手握一握,并一并,翘起小指变成小猫 三、多媒体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手形画: 1.展示手形 (1)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先让幼儿自由想象,再展示孔雀)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孔雀的?孔雀的身体在哪里?羽毛在哪里?(手掌是它的身体,手指是它的羽毛,添上头和颈就变成了美丽的孔雀。) (2)这个手形能不能再变成其它的呢?(展示刺猬) 提示:这个手形是怎样变成刺猬的?手掌是小刺猬的什么?手指部分又是刺猬的什么呢?(手掌是小刺猬的身体,胖胖的,手指是它的刺,长长的,还挂上

29、了一个个果子,多可爱)。 2.展示手形二 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几笔变成什么?(展示鸡) 添上了哪些部分?(添上了鸡冠、眼睛、嘴巴、翅膀和脚) 四、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1.鼓励幼儿自己变化手形,大胆尝试。 2.指导幼儿在纸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笔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个手指,启发幼儿添画并进行装饰。 五、用视频转变仪展示作品,清幼儿介绍,你的小手变成了什么?怎么变的? 简评:此活动设计的最大优点是: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培养幼儿创造力与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 关系,既给幼儿留有较大的想象创造空间,又能帮助幼儿解决绘画技能上的难点。 开始部分,通过欣赏作品和手形变化游戏,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帮助幼儿积累创作素材。 中间部分,教师抓住了如何将幼儿的想象通过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