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技术专业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c3a5a3063cad6f4ef28e4c6a2ff16b/32c3a5a3063cad6f4ef28e4c6a2ff16b1.gif)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c3a5a3063cad6f4ef28e4c6a2ff16b/32c3a5a3063cad6f4ef28e4c6a2ff16b2.gif)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c3a5a3063cad6f4ef28e4c6a2ff16b/32c3a5a3063cad6f4ef28e4c6a2ff16b3.gif)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c3a5a3063cad6f4ef28e4c6a2ff16b/32c3a5a3063cad6f4ef28e4c6a2ff16b4.gif)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2c3a5a3063cad6f4ef28e4c6a2ff16b/32c3a5a3063cad6f4ef28e4c6a2ff16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3月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57906195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257906195 h 2 HYPERLINK l _Toc257906196 (一)建设目标 PAGEREF _Toc257906196 h 2 HYPERLINK l _Toc257906197 1总体目标 PAGEREF _Toc257906197 h 2 HYPERLINK l _Toc257906198 2具体目标
2、 PAGEREF _Toc257906198 h 2 HYPERLINK l _Toc257906199 (二)建设内容 PAGEREF _Toc257906199 h 4 HYPERLINK l _Toc257906200 (三)项目预算 PAGEREF _Toc257906200 h 4 HYPERLINK l _Toc257906201 二、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PAGEREF _Toc257906201 h 5 HYPERLINK l _Toc257906202 (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PAGEREF _Toc257906202 h 6 HYPERLINK l _Toc2579062
3、03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PAGEREF _Toc257906203 h 6 HYPERLINK l _Toc257906204 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PAGEREF _Toc257906204 h 6 HYPERLINK l _Toc257906205 3优质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 PAGEREF _Toc257906205 h 7 HYPERLINK l _Toc257906206 (二)师资队伍建设 PAGEREF _Toc257906206 h 8 HYPERLINK l _Toc257906207 1培养专业带头人 PAGEREF _Toc257906207 h 8 HYPERLIN
4、K l _Toc257906208 2培养骨干教师 PAGEREF _Toc257906208 h 9 HYPERLINK l _Toc257906209 3兼职教师的聘任与管理 PAGEREF _Toc257906209 h 9 HYPERLINK l _Toc257906210 4教师实践能力培养 PAGEREF _Toc257906210 h 10 HYPERLINK l _Toc257906211 (三)实训条件建设 PAGEREF _Toc257906211 h 10 HYPERLINK l _Toc257906212 1校内实训室建设 PAGEREF _Toc257906212 h
5、 10 HYPERLINK l _Toc257906213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PAGEREF _Toc257906213 h 11 HYPERLINK l _Toc257906214 3实训内涵建设 PAGEREF _Toc257906214 h 11 HYPERLINK l _Toc257906215 三、资金执行情况 PAGEREF _Toc257906215 h 12 HYPERLINK l _Toc257906216 四、专业建设及成效 PAGEREF _Toc257906216 h 12 HYPERLINK l _Toc257906217 1紧贴行业需求,找准专业定位 PAGERE
6、F _Toc257906217 h 12 HYPERLINK l _Toc257906218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经历获得企业认可 PAGEREF _Toc257906218 h 14 HYPERLINK l _Toc257906219 3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PAGEREF _Toc257906219 h 19 HYPERLINK l _Toc257906220 4改革课程开发模式,实施学训一体的项目教学,专业课程建设水平提升 PAGEREF _Toc257906220 h 21 HYPERLINK l _Toc257906221 5.培养与聘请相结合,建设双师结
7、构教学团队 PAGEREF _Toc257906221 h 31 HYPERLINK l _Toc257906222 6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了教学与生产的双赢 PAGEREF _Toc257906222 h 31 HYPERLINK l _Toc257906223 7.搭建社会服务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PAGEREF _Toc257906223 h 33 HYPERLINK l _Toc257906224 8.规范管理,保证质量,顶岗实习受到企业欢迎 PAGEREF _Toc257906224 h 34 HYPERLINK l _Toc257906225 9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
8、享 PAGEREF _Toc257906225 h 36 HYPERLINK l _Toc257906226 五、示范点 PAGEREF _Toc257906226 h 36 HYPERLINK l _Toc257906227 1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三个不断线” PAGEREF _Toc257906227 h 36 HYPERLINK l _Toc257906228 2把企业生产项目引进教学 PAGEREF _Toc257906228 h 38 HYPERLINK l _Toc257906229 3强化核心技能,建立技能培养档案,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PAGEREF _Toc2579
9、06229 h 39 HYPERLINK l _Toc257906230 4.吸引企业赞助,实现技能竞赛与实训考核相结合 PAGEREF _Toc257906230 h 41 HYPERLINK l _Toc257906231 六、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建设思路 PAGEREF _Toc257906231 h 42 HYPERLINK l _Toc257906232 1存在问题 PAGEREF _Toc257906232 h 42 HYPERLINK l _Toc257906233 2今后的建设思路 PAGEREF _Toc257906233 h 43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中央财政支持
10、的国家示范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 PAGE 43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作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经过三年建设,完成了预期的各项建设任务,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自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实施以来,紧密围绕北京城市建设及煤炭生产对工程测量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素质需求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开发基于实际测绘工作过程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共建,加强
11、内涵建设,改善实训条件。建设项目中各项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建立实施了“工程实践不断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生产现场的测绘工程项目引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了:学生参加企业工程项目实践不断线,企业指导人参与不断线,职业素质培养不断线。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实施了学训一体的项目教学,实现了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教育部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一等奖。与企业合作建设了3门优质核心课程,2门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1门被评为教育部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完成了12本适应项目教学需要的专业教材及1本职业资格鉴定培训教材,3本评为
12、北京市精品教材,1本获教育部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二等奖,1本列入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培养与聘请结合,完善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聘请企业兼职教师30名,12名专职教师取得监理工程师、高级放线工、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建成“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荣获“北京市教育先锋号”先进集体称号。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把企业资源、企业文化及生产项目引入教学,建立“共同育人,产学兼顾,定期评价,适时调整”的长效运行机制,提高了实训室管理水平,被评为北京市高职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2009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100%,就业率100%,企业满意度95%以上,2009年有多家
13、企业主动在本专业设立奖学金。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一)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创新和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成一流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和学习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北京市城市建设行业工程测量高技能人才和煤炭行业矿山测量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并在全国相关专业起引领和示范作用。2具体目标(1)实施“工程实践不断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专业指导人全程参与制”的实施和学生岗位技能培养档案的建立,形成学校、企业、专业教师、企业专业指导人及学生之间全方位网络式的联系,实现完成工程项目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机结合。(2)以北京城市建设一线工程测量岗位和煤炭生产企业矿
14、山测量岗位的能力需求为主要目标改造课程体系。把 “数字化测图工”、“GPS测量工”、“工程测量工”、“矿山测量工”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中,并把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有机地结合在课程体系中。(3)与生产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完成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3门体现工程项目中测量外、内业作业要求和环境特点的优质核心课程,开发4本工学结合的教材。(4)建立“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通过与企业的深层合作,从培养和聘请两方面入手完善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培养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工程测量方向和矿山测量方向专业带头人2名
15、、培养专业骨干教师6名,在原有12名兼职专业教师的基础上,再聘请8名企业的技术骨干充实教学团队,使兼职教师在专业教师团队中所占的比例达到60%以上,并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技术骨干岗位人员的轮换,达到促进企业技术提高和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双赢目标。(5)建立和完善满足测量专业教学、完成测绘工程项目需要,具备进行测绘工种职业培训和开展测绘社会服务活动条件的校内实训基地。除新建生产性工程测量实训室、虚拟盾构施工测量实训室和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求及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对原有的实训室进行扩建外,将重点放在实训室生产功能的加强、设备使用状况的改善、实训指导教师的培训、实训室管理机制的改革和开放性提高等方面的
16、内涵建设上。 实施“工程实践不断线”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将利用北京大型建设企业和专业测量单位集中的优势,在稳定和完善现有的10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再建立10个管理规范、功能齐全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通过参加工程实践项目来提高职业能力的需要。(6)加大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力度,建设期内每年为企业培训测量技术人员200人次以上,完成技术合作项目20个。其中与矿山生产和安全相关的测绘技术服务项目不少于8个,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测绘项目不少于2个。(二)建设内容紧密围绕北京城市建设及煤炭生产对工程测量技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工学结合的工程测量技术
17、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开发基于测量工作过程的优质核心课程,改善实训条件,推行“双证书”制度,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要包括:1、建立实施“工程实践不断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参加企业工程项目实践不断线,企业专业指导人参与不断线,职业素质培养不断线”。2、以职业岗位的能力、素质需求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为主要目标改造课程体系。构建“学训一体教学校内强化实训工程实践顶岗实习”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3、通过与企业的深层合作,从培养和聘请两方面入手完善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培养提
18、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4、通过校企共建,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实训基地教学、生产及培训功能。5、发挥引领与示范作用,带动专业群及相关专业的建设。6、搭建社会服务平台,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三)项目预算本专业建设项目总资金为1379万元:中央财政468万元,地方财政86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51万。各个项目资金安排如下:中央财政:用于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21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70万元,用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65万元,用于实训条件内涵建设23万元。二、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示范性建设项目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三个大项,29个小项,完成
19、度100%。完成情况及完成数据见表1. 表1 项目完成情况及完成数据表建设项目建设内容预期目标实际完成情况完成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项1项 100%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项1项100%优质核心课程建设3门3门100%教材建设4本12本300%技能考核标准及考核系统建设2项2项100%教学资源库建设1项1项100%合作企业数20家40家200%顶岗实习比例100%100%100%学生获得双证书的比例100%100%100%每年完成社会服务项目20项30项150%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2名100%骨干教师队伍建设6名6名100%聘请兼职教师20名30名150%教师实践
20、锻炼双师素质教师比例95%100%105%取得职业资格教师数1012120%聘请企业指导人20名24名120%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建2个,扩建4个新建4个,扩建5个150%校外实训基地建设2040200%实训内涵建设项目44100%(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明确了专业定位与人才规格,确定了适应北京城市建设与煤炭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实施了“工程实践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和40家企业建立了紧密了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向企业提供了专业教学进程,企业每季度向学校提供工程项目生产计划,双方共同商讨安排学生在实训期间参加企业
21、相应的工程项目实践,按照培养方案和项目进程要求共同制定学生和企业职工共同完成生产任务的实施计划,保持培养目标和生产目标的一致性。学生在参加企业生产项目的过程中提升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获得企业承认的生产项目实践经历。建立了学生参加企业工程实践项目管理制度、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校企互通产教信息制度。聘请了24位“企业专业指导人”全程参与学生培养过程。“企业专业指导人”在配合专职教师进行专业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将来所面向岗位的基本要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安排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与顶岗实习,指导学生获得职业资格,推荐学生就业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完成度100%,达到预期目标。2课
22、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在广泛深入的职业活动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归纳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行动领域、根据职业成长规律转化为学习领域,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基本点,构建紧密结合北京地区城市建设与煤炭生产测绘工程项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把工程测量工、控制测量工等职业资格鉴定要求融入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等课程内容中,并在教学内容中设置新技术学习与应用单元。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除了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野外生存训练等以培养职业素质为目的的课程外,更注重在各教学环节中有针对性地融入以培养诚实守信、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等重要品质为目标的
23、教学内容。项目完成度100%,达到预期目标。 3优质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在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建勘察设计研究院、京煤集团木城建煤矿、北京空间易慧信息技术公司等技术人员的全程参与下,建设了地形测量、工程测量、矿山测量三门优质核心课程,编写了适合项目教学的教材。完成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开采沉陷于建筑物变形观测、测量数据处理等特色教材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带动了本专业所有专业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全部专业课程都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建设思路完成了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并进行了教学设计与实施。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条件的优
24、势,紧密结合测量工程实践项目,以生产现场实际测量工程项目为载体,把现场的实际工作任务转变为教学任务,以项目完成质量为评价标准,实现教学环境与工程环境、课堂与实训基地的一体化,突出学生在职业环境下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完成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实现专业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并为学生自主学习与考核、远程教学与管理、校企之间的信息互通等方面提供了保障。项目完成度100%,达到预期目标。(二)师资队伍建设和相关企业一起制订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企业教师聘任标准与管理办法。把企业专业指导人聘请与管理为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内容,制订了企业专业指导人聘任标准与管理办法,制订了专业教师高职教育综合能力测评制度和教
25、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良好的制度建设保障了师资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骨干教师6名,聘请企业兼职教师30名,聘请企业专业指导人24名。项目完成度100%,达到预期目标。1培养专业带头人(1)通过考察德国职业教育、参加教育部骨干教师培训及测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讨,学习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带领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建立实施“工程实践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2)通过参加测绘发展和新技术培训和主持企业生产项目,把握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趋势,指导教学团队紧贴行业市场需求以测量新技术发展为引导改革课程内容;(3)两名专业带头
26、人分别主持了工程测量、矿山测量核心课程建设,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和教育部测绘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获得专家好评,并在北京市职业院校建筑类教师培训基地进行了推广,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4)两名专业带头人主持矿山测量技术培训、新农村乡村公路建设测绘等社会服务项目6项。(5)两名专业带头人都被评为了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均连续两年评为学院十佳教师,所带领的团队被授予“北京市教育先锋号”先进集体。2培养骨干教师(1)在行业企业专家协助下制定了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形成了共同培养骨干教师的长效机制。4名骨干教师参加德国职业教育考察与培训,6名骨干教师都参加了课程开发培训及企业挂职
27、锻炼,在职业教育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2)骨干教师都负责了相关课程的建设工作,完成了课程标准制定及教学设计与实施,完成了实训项目设计及指导文件编写。1名骨干教师主持地形测量精品课程建设,并被评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2名骨干教师主持完成了2本北京市级精品教材的建设。(3)6名骨干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沉降观测、矿井近井点建设等社会服务与实践项目8项。3兼职教师的聘任与管理(1)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和企业共同建立了“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来自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建设部综合勘查设计院、京煤集团等企业的30名企业骨干承担了测绘业务管理、遥感与摄影测量、岗位技能培训等专业课
28、程的教学任务及数字化测图、工程测量、矿山测量等工程实践项目与顶岗实习的指导工作,完成教学工作量3100多学时。有9名企业兼职教师参加了课程教学设计和教材的编写工作。兼职教师们良好的职业素质、高超的作业水平及对测量技术发展的把握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聘请了24名企业专家作为学生的“企业专业指导人”,建立了新形式的师徒关系,“企业指导人”全程参与了学生培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在合作企业中选择条件适合的技术人员建立“企业专业指导人”资源库,并制定“企业专业指导人”选聘标准和“企业专业指导人”工作职责。(3)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进行职业教育理论学习培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由教学
29、质量监控中心组织了兼职教师教学水平的测评,提高了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4教师实践能力培养(1)学院建立了专业教师高职教育综合能力测评制度和教师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本专业全体教师参加了企业工程项目实践、挂职锻炼、联合进行项目研究等形式的企业实践锻炼,提高了实践水平。(2)12名教师取得了“高级测量工”职业资格,全体教师通过了学院组织的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测评。(3)专业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提高及对职业岗位认识的加强,提高了专业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和针对性。(三)实训条件建设1校内实训室建设新建了工程测量生产实训室、虚拟盾构施工测量实训室、变形监测实训室、GPS测量实训室,扩建了地形测量生产训室、控制测量生
30、产实训室、矿山生产测量实训室,在3S技术实训室扩建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的共同投入建成了新的数字摄影测量实训室,同时作为北京空间易慧信息技术公司的数据加工中心,提升了实训室的内涵。完成643万元的设备购置,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进行了操作与维护培训。与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京煤集团木城涧煤矿等25家企业技术人员合作完成了实训环境设计及50个实训项目设计和20个工程实践项目的开发。进一步挖掘潜力,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实训项目开出率100%。项目完成度100%,达到预期目标。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制定了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与中国建筑总公司、北京京煤集团、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建设部综合勘查设计院、北京空间易
31、慧信息技术公司、门头沟区规划局、鑫实路桥公司、煤炭设计院等40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并签定了相关协议,建设成了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满足现场教学、保证了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参加合作企业的工程项目实践、进行顶岗实习与就业。校企各自利用自身优势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发展格局,为“工程实践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项目完成度100%,达到预期目标。3实训内涵建设建立了完善的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制度,保证了校内外实训条件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的充分发挥。与来自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中建一局、路桥建设公司、京煤集团等单位的专家们合作按照职业作业环境进行了
32、实训环境设计,引入企业文化,营造职业氛围,培养学生在职业环境中的作业能力,做到环境育人。实现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企业专家进课堂参与指导,做到“讲练结合,学做合一,真项目,真设备,真成果”。完成了新的实训指导文件建设,并建设了实训指导窗口,实现指导文件上墙。制订了各项岗位技能的考核标准,建立了实训考核系统,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技能培养档案。项目完成度100%,达到预期目标。三、资金执行情况项目建设预算总资金为1379万元,其中:中央财政468万元,北京市财政86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51万元。项目建设投入资金总额1823.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468万元,北京市财政1308.73万元,企业投入46.
33、67万元。实际执行资金总额1775.48万元,资金执行率为97.37%。其中:用于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资金342.76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资金152万元,用于实训条件建设资金1112.68万元,用于专业群建设资金168.04万元。建设资金执行情况见表2。表2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示范性建设项目预算资金及执行率明细表建设项目预算资金(万元)实际投入执行资金执行率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其他投入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其他投入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23340251233853.3746.671112.6898.20%2.师资队伍建设7089708915295.60%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16519016
34、5190342.7696.55%4.专业群建设179176.36168.0495.28%合计468860514681308.7346.671775.4897.37%四、专业建设及成效1紧贴行业需求,找准专业定位(1)通过广泛深入调研,明确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社会需求调研采用了向行业管理部门咨询、企业现场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网络查询、电话访问、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充分发挥本专业专任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调研工作,走访企事业单位110家,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调查问卷268份。访谈对象涉及行业管理部门领导、企业总经理、总工程师、人力资源部经理、项目经理
35、、一线技术人员、毕业生等。在取得第一手调研资料后,专业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归纳、统计与分析整理,并召开了企业代表参加的专题研讨会,对调研材料进行共同分析,然后向相关企业反馈调研结果,征求企业意见,形成北京地区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人才规格要求的总结报告,并依此指导专业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调研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城市建设与发展规划显示未来几年需要大量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测绘新技术发展迅速,对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提出新的要求;北京城市建设急需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北京地区煤炭安全生产急需矿山测量高技能人才。调查数据显示,北京城市建设与煤炭安全生产对工程
36、测量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量每年为1600人左右。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见图1.图1 专业人才需求示意图 (2)依据人才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为:面向北京城市建设中的基础测绘、建筑施工、路桥建设、市政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数据加工等企业及煤炭生产企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具备地形图测绘、控制测量、工程施工测量、数据处理与加工、矿山测量等技术应用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经历获得企业认可(1)构建了“工程实践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北京地区城乡建设工程和基础测绘工程项目数量多、规格高、管理规范的优势,开展广泛深
37、层的校企合作,建立“工程实践不断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三个不断线”,即“学生参加工程实践项目不断线,企业专业指导人参与不断线,职业素质培养不断线”。将各项生产性实习与现场测绘工程项目相结合,学生每学期都有3周以上的时间在专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参加工程项目实践,在工程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从第一学期开始一直到毕业,工程实践不断线。第一学期开设地形测量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测量仪器基本操作能力、测量基本计算能力和地形图测绘能力。在实施学训一体地形测量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学生要进行图根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和地形图测绘三项核心技能的强化实训,通过考核后安排三
38、周的时间到企业参加地形图测绘项目实践,按照规范要求完成图根导线测量、水准测量、碎部测量、绘图等工作任务。第二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全站仪操作能力、CAD绘图能力、GPS测量能力、数字地形图测绘能力。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数字化测图、GPS与控制测量等,学生经过学训一体的课程教学后,要进行全站仪数据采集及通讯、精密导线测量、数字地形图绘制等核心技能的强化实训,通过考核并填写技能培养档案。安排三周时间到北京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富地勘察测绘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加数字化测图工程实践项目,在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过程中提高数字化测图专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服务与沟通能力,提高测量技术文件的编写能力。第三学期主要培养学
39、生GPS测量能力、控制测量能力及测量数据处理能力。通过GPS与控制测量、测量数据处理等课程学训一体的教学实施和精密导线测量、二等精密水准测量、GPS静态测量和数据处理、GPS RTK数据采集与解算三项核心技能的强化实训,通过考核后,学生有六周的时间到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门头沟公路局等企业参加控制测量工程实践,完成精密导线测量、精密水准测量、GPS控制网建立等工作任务,提高了专业能力,有针对性的培养查阅应用测绘技术资料的能力,提高严格执行测绘行业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能力,深入了解了职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提高了完成岗位任务的信心。本阶段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测图工、GPS测量工、控制测量工等职业资格
40、鉴定。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主要培养学生工程施工测量能力、地籍测量能力、矿山测量能力、建筑物变形观测能力及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应用能力,实施学训一体的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数字摄影测量等专业课程教学,进行全站仪坐标放样、高程放样、井下导线测量、井下水准测量、陀螺全站仪定向、井下中腰线标定、建筑物沉降监测、遥感影像处理及数据采集等核心技能的强化实训与考核。在第四学期后三周、假期、和第五学期前十周学生深入鑫畅路桥公司、北京城建勘察设计研究院、木城建煤矿等企业参加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量、建筑物沉降观测等工程实践项目,提高了相关的职业能力,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
41、在适应艰苦作业环境、保障安全、与施工方面沟通、作业的组织计划、作业质量的评价与改进等方面的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加深了对职业岗位职责及职业标准的理解。本阶段学生达到了中级测量放线工、矿山测量工等职业资格的能力要求。第六学期顶岗实习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安排顶岗实习和企业用人相结合,顶岗实习期即为见习期。“工程实践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见图2.图2 “ 工程实践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流程图(2)完善了“工程实践不断线”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机制发挥企业专业指导人的纽带作用“企业专业指导人”是指从合作企业中选出的掌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岗位要求和发展方向,并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职业
42、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实现职业岗位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技术骨干。每个“企业专业指导人”负责指导6-8名学生,参与这些学生的全过程培养。“企业专业指导人”和学生及专业教师保持经常联系,与专业教师一起制定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计划,与合作企业进行沟通,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工程项目进程,组织学生参加工程实践项目,并参与指导和考核。保持学校与企业之间教学与生产信息交流畅通学校向合作企业提供了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各年级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进程,企业每季度向学校提供生产计划、项目进程及工作组织方式,双方按照培养方案和工程项目进程要求,共同制定学生和企业职工一起完成生产任务的实施计划,保持培养项目和工程项目的一
43、致性。与企业共同制订了学生参加工程实践及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在每学期开学召开校企合作交流会,学校向企业提供本学期学生参加工程实践的项目、学生人数、指导教师及相关设备情况,企业向学校提供近期的生产计划、企业设备人力状况、作业标准及员工管理制度等,共同研讨培养目标要求,制定实践项目的完成计划,确定考核方式。在工程实践的两周前,派专业指导教师到各企业落实工程实践实施计划,确定企业指导教师,制定工作流程。工程实践开始前企业指导教师为学生进行作业标准、成果要求及安全等方面的培训,与专职教师一起为各作业小组布置工作任务,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方案设计和工作计划制定。工程实践进行过程中,专职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
44、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检查考核每个学生的作业质量,指导学生完成技术资料的整理、工程日志的填写。各小组按照作业规范要求提交成果,并编写技术报告。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保障与效果见图3.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实训设备企业指导生产设备工程项目合作生产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企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 学校 企业培养计划 教学目标 学生考核要求生产计划 技术标准 员工管理规范 图3 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与效果(3)加强工程实践的考核,学生的实践经历记入企业人才档案学生参加工程实践的考核分为三个方面,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完成:作业中的表现(40%):出勤情况、遵守学校和企业管理制度情况、承担的任
45、务量、作业规范性、合作与安全意识。成果质量(30%):资料齐全、数据与图纸规范正确,符合职业标准和规范要求。核心技能考核(30%):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确定和项目相关的考核内容,对核心技能进行考核,并结合考核开展技能竞赛活动。企业为参加工程实践项目的学生建立档案,考核合格后,记录学生参加工程实践经历,并把这些学生作为企业的后备人才登记在案。学生通过在专业教师、企业专业指导人的指导下完成企业生产任务,提升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了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信心,并获得企业承认的工程项目实践经历。3构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1)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在调研分析
46、明确岗位要求与岗位任务的基础上,归纳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行动领域,根据职业成长规律转化为学习领域,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基本点,构建紧密结合北京地区城市建设与煤炭生产测绘工程项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把工程测量工、GPS测量工等职业资格鉴定要求融入地形测量、GPS与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课程内容中,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100%。在教学内容中设置新技术学习与应用单元,体现了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利用新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占有一定优势,也培养了学生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不断学习应用新技术的良好习惯。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见图4.图4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示意
47、图(2)形成了“四层次”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学训一体项目教学校内强化实训工程实践顶岗实习”四层次逐步趋近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在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学训一体”的教学模式,并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设计生产性实训项目,安排学生进行强化的技能训练,在获得完成岗位任务的基本能力后,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在专职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共同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参加工程项目实践,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获得初步的工作经历,在顶岗实习之前学生已经有5次企业实践经历,为最后一学期进行顶岗实习并完全融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3)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实现素质培养目标要求,把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体现在培养
48、过程的各环节,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入学阶段,为学生聘请企业专业指导人,举行拜师活动,建立企业专业指导人和学生的师徒关系,企业专业指导人为学生介绍职业岗位要求、企业工作环境、主要管理规范等,并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职业规划。通过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等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基本政治素质;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锻炼技巧、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通过职业基本素养与就业指导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爱岗敬业精神及就业创业意识;通过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适应野外作业环境的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通过参加工程实践和顶岗实习,学生充分体验岗
49、位职责、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学生查阅应用测绘技术资料的能力、测绘新技术学习与应用能力、适应艰苦作业环境的能力、团队协作、服务与沟通能力、严格执行测绘行业法规、规范和标准的能力及安全意识等。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重要品质。比如:通过小组作业,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制定作业计划,编写技术方案与报告,培养学生作业的计划与组织能力,作业质量的评价、控制与改进能力;通过外业数据的原始性要求与外业记录检查,培养学生严格执行作业规范的意识和诚信品质。通过企业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比如:用施工企业“质量第一”的文化,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作
50、业质量的评价、控制与改进能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用煤矿“安全为天”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4改革课程开发模式,实施学训一体的项目教学,专业课程开发建设整体水平提升 改革课程开发模式以职业调研分析为基础,以实现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为根本,改革创新本专业课程开发的模式: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调研作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础,通过调研、反馈、归纳、统计与分析整理,提炼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为行动领域;根据职业成长规律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专业学习领域;以完成岗位任务要求的岗位能力和素质确定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并融入职业资格鉴定内容;进行学习情境设计
51、,确定每个学习情境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使用的仪器与工具、教学媒体及知识与技能的准备等;制定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把现场的实际工程项目转变为学习任务,并通过运用实际的项目背景资料,渗透企业文化,引入职业标准,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教材开发及教学资源建设;以职业标准进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并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效果作为评价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建立由教学质量监控中心、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习领域转化见图5. 职业行动领域-任务、标准、升迁职业环境、机构设置仪器工具、成果验收学习领域-目标、范例、前瞻实训条件、项目载体理实一体、考核评价 目的 范
52、例性内容企 业 学 校 图5 转化学习领域示意图教学内容设置以完成岗位任务要求的岗位能力和素质确定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在设置相关课程内容时融入工程测量工、矿山测量工、测量资料管理员等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内容。并通过课程教学帮助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内容中除包含生产单位常用的成熟技术应用外,还设置了三维激光扫描、数字摄影测量等新技术应用模块,并在课程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对新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推广能力。学习情境设计根据测绘工程项目的工作实际过程,设计学习情境,并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成长的客观规律进行整合和序化。课程进展中,工作任务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对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53、非专业能力培养的成分加大。学生在每个学习情境中的学习训练所获得的能力,为完成后续学习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且在后续学习情境的学习过程中进行灵活的运用并逐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不断加强。课程标准的制定制定各门专业课程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情境设计、子情景描述、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等。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 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依据进行课程教学设计,通过生产企业多名技术人员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深入参与,以测绘工程项目为载体,通过进行项目分析、任务分解、各环节功能分析、现场的作业方案设计、教学组织设计,把现场的实际工
54、作任务转变为教学任务。目标要求、组织方式、成果验收、作业环境都和生产现场保持一致。学习性生产任务设计见图6. 实际工程项目共同生产社会服务项目分析任务分解功能分析作业方案教学组织学习任务项目背景规程要求作业条件任务1任务2任务3环节功能相互关系分项目标工作组织工作流程成果方式教学组织实施条件教学目标效果评价企业评价职业鉴定社会服务教学实施双师团队理实一体全程质控过程设计资讯 决策计划 实施检查 评价单元划分子情景1子情景2 情境设计对象 内容组织 环境工具 成果 图6 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示意图 以矿山测量课程中学习情境一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为例:项目分析某煤矿位于北京市西部,开采古生代石炭二迭
55、纪和中生代侏罗纪两个纪的煤层,井田范围东西长10000米,南北宽1000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建立井下平面控制系统作为确定井下巷道、峒室、工作面及其它地质采矿工程平面位置的基础,同时也作为巷道贯通、安装大型设备等工程标定要素计算及现场标定的依据。任务分解建立井下平面控制系统项目分解为如下工作任务:井下导线的布设、井下导线角度测量、井下导线边长测量、井下导线外业组织、井下导线内业计算及绘图、井下导线误差分析各环节功能及工作过程井下导线布设。功能:确定导线精度等级,标志出导线点位置和导线线路。工作过程:确定导线测量方案、选点、埋点、编号、做出点记。可以培养学生对井下环境的认识及根据矿井条件确定导
56、线等级的能力。角度测量。功能:测量各点水平角用于推算各边方位角,测量各边的竖直角用于计算水平边长和计算三角高程。工作过程:安置仪器和觇标、前后视照明、瞄准读数、记录、计算检查观测数据。可以培养学生井下环境中操作经纬仪、全站仪完成角度测量的专业能力,以小组为单位作业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通过对外业记录的规范性要求培养学生执行测量规范与标准的意识及诚信品质。边长测量。功能:边长加入各项改正用于计算三角高程,化算为水平边长用于计算各边上的坐标增量。工作过程:丈量边长,改正计算,化算水平边长,计算边长平均值并填到坐标计算表。可以培养学生井下环境中边长测量的专业能力及协作与沟通能力。井下导线外业组织。功能
57、:根据导线测量方案要求结合现场的工作条件,合理组织,提高井下导线测量工作效率。工作过程:组织人员,进行分工,明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准备仪器工具,现场实施、提交资料。可以培养学生作业计划与组织能力。计算与绘图。功能:取得导线点坐标、导线边方位角、边长等成果,作为井下平面位置及方向确定的依据,根据导线成果及碎部资料绘制矿图,作为矿井安全生产、调度、设计、规划重要依据。工作过程:检查整理外业资料、计算边长改正和平均边长、填写台帐、角度闭合差计算及分配、推算坐标方位角、计算坐标增量、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与分配、计算坐标、填写坐标成果表、绘制方格网、展绘控制点、绘出巷道及峒室、绘出其他地质采矿特征点。可
58、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绘图能力,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井下导线测量误差分析。功能:确定导线测量误差来源,通过理论估算和实测资料分析确定误差数值及误差参数,作为导线设计和评定导线精度的基础,也便于在导线测量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小误差。工作过程:分析井下水平角观测的误差来源,理论估算各项误差值,计算井下水平角观测总误差,根据实测资料计算测角误差及其参数,分析井下边长测量误差来源,根据实测资料计算量边误差系数,分析导线误差,计算支导线误差、方向附合导线误差。培养数据处理能力及测量资料的查阅与运用能力。作业方案起算边到导线最远点超过5000米,从+450水平井下导线起算边起,沿井底车场、运输大巷、采
59、区上下山、暗斜井等主要巷道布置7导线作为井下首级控制,次要巷道中布置15导线作为加密控制。随着巷道的延伸先敷设低等级的15导线,来控制巷道中线的标定和及时填绘矿图,巷道每掘进30-100m延长一次导线。当巷道掘进到500m时,再敷设7级基本控制导线,用来检查前面已敷设的低等级采区控制导线是否正确。当巷道继续向前掘进时,以基本控制导线所测设的最终边为基础,向前敷设低等级控制导线和给中线。当巷道再掘进500m时,再延长基本控制导线。7级基本控制导线采用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边和全站仪测角量边手工记录两种方法,15导线采用光学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边的方法,内业计算手算和软件计算对照,成图方式采用小范围手工填
60、图、CAD绘图、数字化绘图相结合。以4-5人为一个工作小组,紧密结合巷道掘进状况,根据掘进进度确定延长基本控制导线和加密导线时间。教学组织围绕该煤矿井下平面控制测量项目进行教学组织,针对完成项目及各个环节所需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进行讲解、示范、训练。每6名学生分为一组,查阅资料、制定作业方案、确定作业方法与工作流程、作业过程实施等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工作。根据项目各环节的任务、工作过程与煤矿作业标准完成学习过程,并用职业标准进行评价。引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如用“安全为天”的煤矿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检查所选择项目具有代表性,针对完成项目进行训练,能够使学生具备完成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机分离膜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版安置房买卖合同范本:限价房交易政策范本
- 2025年度厂区门卫智能化升级改造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高压清洗车合作协议书
- 社团活动反馈与改进方案计划
- 教学资源整合与优化策略计划
- 企业未来发展的创新思考计划
- 财务企划管理计划
- 建立健全院内沟通反馈机制的计划
- 资本运作管理策略计划
- 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5《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2025年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国有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东省深圳法院招聘书记员招聘14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5长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春西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 2025年国新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八省联考四川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供电营业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