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8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技术的价值_第1页
20198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技术的价值_第2页
20198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技术的价值_第3页
20198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技术的价值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教材内容分析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 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包括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 技术与人体现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价值。技术与社会体现技术促进社会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涵和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的价值。 技术与自然体现技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价值。教学重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难点: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技术与自然的关系。(二)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通用技术课程,虽然他们对技术有一些感性认识,但对其内涵并不是 很清楚。由于大部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再加上所学到的知识都是理论性的,所以学生很难 把理论知识

2、与技术产品有机地联系起来。特别是学生对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比较陌生,难于理解。因此教师要当好学生走进技术世界的领路人。一、教学目标通用技术新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 目标,改变旧的传统教育模式,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师生、学生间互动 教学、自主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技术的产生和技术与人类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2、理解技术对人的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能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3、引导学生对周边的技术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对技术的兴趣。(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得出结论

3、。2、教师构建互动,让学生探究。从而掌握知识,拓展知识和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3、教师设置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培养其自主探究精神。(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关注技术的新发展,培养对待技术 的积极态度和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了解技术、尊重技术、热爱技术的情感。二、重、难点分析1、重点(1)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需要的关系。(2)理解技术对人类生活、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3)激发学生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关注技术。2、难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其有关知识的拓展。难点突破由教师引导,通过集体或小组讨论,初步形成结论,最后由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4、。三、教学策略与手段1、模式:探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2、策略:通过实验、讲授、提问、讨论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感受技术就 在身边,技术不断发展,而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对社会、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带来的巨 大影响。使学生积极地探究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3、手段:多媒体设备、课件、实物。四、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上节课开导篇大家了解了什么是通用技术,并为什么要学习通用 技术,如何学好通用技术的有关问题及其模块设制展开了讨论,使大家明确了学习通用技术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天我们就通用技术课的技术展开讨论。首先我们来做个实验:钉、拔木条上的钉子器材:木条、铁钉、平嘴钳、圆头

5、铁鎯头、羊角铁鎯头。创设情景:木条、铁钉、鎯头是制作家具修理家具常用的材料和工具,属木工。下面请一位同学帮同学们在教室里做一个挂雨具的架子。1、首先钉一枚铁钉到木条上(任选一件工具)习惯上学生一般选择铁鎯头。【提问】为什么选择铁鎯头,而不钳子?因为铁鎯头专门用来敲的,而钳子是用来剪和钳东西的。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2、如果出现铁钉钉弯、钉错位置时需要拔出铁钉。(学生也会很自然用羊角铁鎯头) 【设置问题】为什么要用羊角铁鎯头?因为(1)钳子拔钉时,直接用平嘴去拔很吃力。(2) 般采用物理上的杠杆平衡原理 把剪金属丝用的斜口处作为铁钉阻力点进行拔钉,由于钳子在设计时是为了剪较细的金属丝 而用,因此它

6、的动力臂较短力矩较小,拔较长较粗的铁钉较困难,并且拔钉时钳子斜口也用 力紧紧卡住钉子,容易损伤铁钉,钳子头部(支点)也容易压损木材表面。而羊角铁鎯头设 计时动力臂较长,省力。5、总结:钉、拔铁钉,羊角铁鎯头比其它工具使用方便,满足了人们木工上钉与拔铁钉 和敲、砸等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技术。而平嘴钳又是另一种技术。一种技术具有它的合理性、规范性、应用性等,但不一定是完美的。比如羊角铁鎯头只 适合于木工,而不适于钳工、金匠工、鞋匠工或其它工种。你又能发现些什么问题?提些什 么建议或改造它吗?(课后思考)【由次引出技术的涵义】技术是什么?课件展示:技术的涵义技术就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而采

7、取的方法和手段,是对大自然的改造 和利用。设问:技术在我们身边可谓无处不在,谁来说说你所知道或周边有哪些技术?学生观看幻灯图片:衣服、灯、建筑、汽车、电话机、航天飞船、基因工程等。实物展示:穿针引线工具,收音机,MP3等。讨论:如果没有技术,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回到原始社会,成为赤裸的人)小结:体现了技术的价值和重要性。由此引出本课学习内容:一、技术的价值(技术与人)展示课件:从火到灯 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得出假设,然后教师总结。(1)人类对于光明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学生回答)(2)案例又说明了些什么?总结:1、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人类便产生了

8、技术。人类的需求不断增长、提 高,促使技术不断地发展。2、照明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改变和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3、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讨论】:照明技术的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也消耗着大量的自然能源, 自然能源是有限的,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实现以更少的能源消耗获取更大的效益?【拓展知识】介绍合理运用核能技术的“人造太阳”教师根据本节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初步形成假设,然后全班讨论,最后形 成结论。(A)印刷技术满足了人的害亜需要(A)(B)农耕技术满足了人的害亜需要(B)(C)摄像技术满足了人的害亜需要(C)(D) B超技术满足了人的害亜需要(D

9、)(1)分析下列技术的产生分别满足了人们的那些需求?课件展示:思考1:(1).原始人最初为什么要选择穴居或者在树上居住?学习文化知识。吃饱穿暖把美好的东西留存下来 检查和了解身体内部奥秘抵抗不良环境,防止野兽、病菌等侵害的方法和手段。(2).原始人随身携带磨制好的尖削石器,除了用来切割兽肉以外,还有什么用途? 人为了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生存下来,需要依靠技术来保护自己。于是产生了技术。(3.)疟疾、天花、鼠疫、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什么现代人对它们 不再恐慌?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疫苗),医学技术克制了这些疾病。【结论】:1、技术具有保护人的作用思考2:以下技术怎样解放人?取火技术熟食,

10、人类脱离野性,营养改善,大脑发育健全,智慧提高工具制造解放了人的双手,扩大了人的能力车船制造技术解放了双脚,缩短了旅途时间,方便出行【结论】:2、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讨论】: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人们的出行便捷、舒适,但是也可能使人们过分依赖现代 交通工具而缺乏锻炼,以致影响身体健康,还造成交通事故隐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这一 问题?运用现代技术你有好的建议和方法吗?阅读:爱迪生的故事 介绍我国小发明家张今是如何发明太阳能热水器的。【结论】:3、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1、技术与人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人类便产生了技术。人类的需求不断提高,技术也不 断发展,从而

11、推动了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技术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造福人类。二、技术与社会探究:师生探讨:结合矿产与当地经济发展 学生阅读案例“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讨论:技术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辩论:有人认为,技术发展导致失业;也有人认为,技术发展提供了就业机会。 教师总结: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案例分析: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思考:采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农民,其劳作方式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比较技术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哪些改变? 教师总结: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讨论: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的变化对人们生活

12、和工作带来了哪些改变?教师总结:技术的发展使得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和方便程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变了 社会生活的方式思考分析:中美日之间技术水平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强弱和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志之一,作为新世纪一 代的你们任务是艰巨的。教师归纳:技术对社会作用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三、技术与自然问题:技术对大自然又有哪些作用呢?教师:播放水利工程“都江偃”视频片断、“荷兰风车”图片讨论:都江堰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灾水患”变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 知饥馑,时无荒年”,并使直接受益的成都成为“天府之国”;抽水风车的转动使得荷兰从

13、大海中取得近1/3的国土,这些都依赖于什么?注意了什么?教师总结:依赖于技术,并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注意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思考:让学生举出来自生活中常见到的相关于利用技术的实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输、退耕还林。思考: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又有哪些解决对策?问题解决对策温室效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荒漠化加剧种植早皮、树木,圈养牛羊水土流失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大气污染使用清洁燃料水质污染禁止污水排放,污水净化白色污染减少泡沫塑料、塑料袋使用总结: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人类在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大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六、随堂检测1、下列选项当中,属于技术活动的是()A、广义相对论B、牛顿第一定律 C、阿基米德原理D、蒸汽机的发明2、 下列活动是科学活动的是()A、蒸汽机的发明B、B超技术 C、万有引力的发现 D、摄像技术的发明3、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