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王戎简介资料_第1页
竹林七贤王戎简介资料_第2页
竹林七贤王戎简介资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竹林七贤王戎的简介资料魏末晋初时期,有七位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而王戎就是竹林七贤之一。下边是为你采集整理的王戎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西晋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王戎出身琅玡王氏。擅长清谈,以精粹的点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先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历任吏部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因事被免,又改任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加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笼络士人,很有收效。又被征召为侍中,迁任光禄勋,后拜吏部尚书,因母亲逝世辞职。惠帝即位,迁太子太傅,转中书令,加光禄医

2、生,再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事务。元康七年(296年),升任司徒。王戎以为天下将乱,于是不理世事,以山川游乐为乐。司马伦杀张华等,王戎因是裴頠的岳丈而被免。又起用为尚书令,再迁司徒。后张方挟持惠帝入长安,王戎逃奔陕县,于永兴二年(305年)六月初四(7月11日)逝世,享年七十二岁,谥元侯。王戎识李的故事魏末晋初时期,有七位名士被称为竹林七贤,因常于竹林之下饮酒唱歌而得此名,而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自小便十分聪慧机智,他小时候还有一个对于识李的典故流传到现在。1据悉在王戎年龄还很小的时候,大体七岁左右,经常与家里邻最近几年龄相仿的儿童子们一起游乐。有一天正当王戎与小伙伴在路边嬉戏的时候,大家看到

3、路边有一颗很大的李树,上边长满了饱满的果实风雨飘摇,枝条都被压弯了,李子几乎要垂到地上的样子,看上去十分诱人。于是他的小伙伴们纷繁你追我赶地跑上去采摘李子,惟独王戎一人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李树漠不关心。旁边正巧有大人经过,见到孩子们的状况,对王戎的反响十分好奇,于是便问王戎:“你的小伙伴们都去摘李子了,你为何站在这里一动不动啊?”于是王戎回答他说:“这棵李树这大,就长在路边十分惹眼,并且枝条上结满了饱满的果实,为何却没有人采摘呢?我想它果子的滋味必定是苦涩的。”大人一惊,小小年龄竟有这样清楚的脑筋,于是摘了一颗果实尝尝,滋味果真是苦的。王戎识李的这个故事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中,它给我们的启迪是,对

4、待事物以及做事情必定要认真察看,同时增强思虑,不要忽视周边的环境,依据有关的状况进行合理地推断,要有独立的思想,切不行盲目追随大众。王戎死孝的故事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自小便极其聪慧,玄学成就极高,且为人情深意重,在他丧子时沉痛欲绝的故事中我们便能够看出他对感情的专注,但除此以外,他还有一个死孝的典故。据悉,当时的王戎与朝廷的另一位官员和峤共同遭受家长丧事,两个人都以孝著称,均是出了名的孝子。但是这时期奔丧的王戎因为过分悲伤沉痛,不思进食,一日比一日更加消瘦下去,身体状况大不2如前,几乎快要支撑不住了。而和峤则是整天整天地声泪俱下,严格恪守丧事礼制。有一日皇上向刘仲雄问道:“朝中两位大臣家中奔丧,你经常前去看望王戎与和峤吗?我听闻和峤过于哀思,真是令人担忧啊!”此时,刘仲雄回答道:“和峤固然极尽孝道礼制,整天哀哭,但他的精气神并无大大受损。反而是王戎,只管他没有恪守于丧事礼数,但他却已经因为沉痛至极而瘦骨嶙峋了。所以臣以为,和峤景观尽极孝道,但没有破坏自己的身体;而王戎倒是以死来尽孝啊。我想陛下您不用太甚于担忧和峤,反而是王戎更应当令人担忧。”皇上听此,对王戎的做法十分震撼。这个故事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中,称之为“和峤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