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湾罗屿作业区_第1页
湄洲湾罗屿作业区_第2页
湄洲湾罗屿作业区_第3页
湄洲湾罗屿作业区_第4页
湄洲湾罗屿作业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湄洲湾罗屿作业区港口铁路支线方案优化1前言湄洲湾位于福建东南沿海中部,根据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湄洲湾将重点发展石化、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业、修造船等临港工业,建设成为具有大宗干散、液散等货物储备、中转、运输功能的综合性港口。湄洲湾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位于湄洲湾北岸中部,作业区前沿海域宽阔、深槽稳定,地质优良、掩护条件好,是理想的建港场所。2港口的性质与功能罗屿作业区以矿石等大宗干散货运输为主,重点为后方临港产业开发和腹地大宗散货转运服务,逐步发展成为服务水平高、通过能力大、辐射范围广的现代化散货物流中心。根据罗屿作业 区的性质、作用以及经济社会对其发展要求,罗屿作业区将具备装卸配储、中转、

2、运输组织管理、综合服务等功能。3集疏运量预测罗屿作业区货种以矿石、煤炭、木片等大宗干散货为主,兼顾钢材、机械设备、纸浆等件杂 货,根据中交水规院 2008年对福建、江西、湖南等腹地经济运量调研和分析预测,罗屿作业区 到2015年货物吞吐量约 2930万t , 2020年约4840万t , 2030年预计为8300万t ,罗屿作业区 集疏运主要依靠公路、铁路、皮带输送机运输,其中铁路运量2030年将达3390万t。4罗屿作业区规划罗屿岛天然面积 0.86 km 2,环岛天然岸线长度 4.4km o规划形成人工岸线约8.5km,其中西侧及西北侧岸线水深条件最优,天然水深多在1525m,为主要的深水

3、码头岸线(长约 4.2km),规划建设525万t级大型专业化干散货泊位(见表 1和图1),港口通过能力将超过1亿吨。通过填海工程在罗屿岛南北部形成约4.67km2的陆域(纵深约 5001000m),用于码头装卸、堆场、公路铁路装卸、管理商务及生产辅助等区域的建设,再通过公路、铁路、皮带机把罗屿岛与 后方陆域有效连接。表1罗屿作业区泊位规划一览表编号泊位等级(DWT)泊位数泊位长度(m)规划能力(万吨)货种17#515 万718445000散货89#25万27503200散货1011#10万25901600散货1215#5万41005500散货总计154189103005陆岛连接方案罗屿作业区原

4、规划陆岛连接方案自塔林至罗屿中部架设公路、铁路和皮带机三座桥, 上岛后铁路分叉一条进入 8#、9#泊位,一条平行于西侧岸线(见图 1)。原方案在设计时,仅考虑罗屿 作业区9#、10#泊位的使用需求,未考虑整岛开发需要,因此选择距离最近的连接方案。随着湄 洲湾周边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港区可与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机场等有机地连接,集 疏运条件不断改善,若干大型临港工业项目亦即将建设,将有力地促进港口建设的跨跃式发展。罗屿作业区近期将进行整岛连片开发,规划建设大型专业化干散货泊位。如何解决其与后方陆地连接关系到罗屿作业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合理而顺畅的连接对于提高码头作业装卸效率、提高集疏运能力

5、、保证港口中远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图1罗屿作业区原规划平面图原陆岛连接方案分析原陆岛连接方案的跨海桥梁路径最短,有利于节约建设成本,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原陆岛方案布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铁路作业线偏短,降低铁路装车效率原罗屿作业区铁路支线设计列车牵引质量4000t、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铁路支线设计通过能力约800万t/年。铁路上岛后分为两条路径,一条垂直西侧岸线(至 9#、10#泊位后方),另 一条平行于西侧岸线位于堆场后方。受场地限制,两条铁路装卸线的直线段长度分别约为700m和1000m;铁路跨海大桥标高 13.85m (当地理基,下同),而罗屿岛规划陆域高程为9m,铁路经

6、由跨海大桥进入堆场区须放坡降低高差,桥与陆域衔接段放坡高差近4m,导致装卸线有效长度进一步压缩,岛上须增设公铁立交,对公路交通也产生阻碍。经核算,9#号、10#泊位后方铁路车场有效长度仅能满足半列车到发装卸的需求,列车到港需首先在莆田港湾站进行解编,以半列车长进入车场装卸,完成后再进入港湾站重新编组,该装卸工艺布置对铁路装车作业效率影响较大(约为整列车到发作业效率的40%),限制了铁路疏运能力发挥。根据罗屿作业区深水岸线资源条件,港口吞吐量随腹地需求逐步增长,将达到或超过 1亿t ,但是因铁路装卸线有效长度 不足,远期铁路疏港条件将成为制约罗屿作业区大规模发展的瓶颈。(2)铁路不合理用地使罗屿

7、岛土地更为紧张罗屿岛土地面积相对于其优良的深水岸线明显不足,尤其是大宗干散货堆场要求尽量规整, 而铁路弯段占用大面积宝贵陆域,土地利用不经济不合理;进岛铁路分为两条支线,比集中布置占用更多的土地资源,且两线到发列车增加了调度协调难度,制约装卸能力的提升,同时过多的铁路支线对公路交通也有一定的影响。(3)桥墩的阻水作用减少了纳潮量原方案分别建设公路、铁路、皮带机 3座桥,3座桥桥墩距分别为 40nl 32.7m和40nl桥 墩迎水面宽度分别为 14X2e 19X 2.33.75m和14X2m,各桥桥位、墩距、墩径不同,对水流 具有较为明显的阻碍作用,每座桥造成海峡过水面积减小4%10%根据数模研

8、究成果三座桥叠加影响后造成罗屿岛东汉道的纳潮量减少超过20%,优化后的陆岛连接方案在对罗屿作业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公铁集疏运总量、港口功能定位等进行分析论证后,提出新的铁路进出岛方案,即从石门澳中部经林浆纸厂区北侧至罗屿岛北端上岛,公路和皮带机沿铁路线布置,岛上铁路布置在罗屿作业区东侧(见图 2)。优化后的陆岛连接方案突破规划铁路运输能 力瓶颈、完善装卸工艺系统、降低对水动力影响,并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图2新陆岛连接方案平面图图3潮流分界位置示意图(3)降低罗屿作业区开发建设成本原方案拟分别建设公路、铁路、皮带机桥,总造价约2.07亿元,其中公路桥 0.94亿元,约合15.4万元/延米;铁路桥0.3

9、7亿元,约合3.8万元/延米;皮带机桥(宽度16.3m) 0.76亿元, 约合12.4万元/延米。新方案连岛路径采用堤桥结合方式,估算总投资约 2.29亿元,其中引堤 长2000米,投资约1.66亿元。北端连岛堤/桥相对于原方案总费用增加约0.22亿元。虽然新陆岛连接方案投资略大于原方案,但由于连岛堤的建设,使得罗屿岛填海造陆工程得到一条便捷的施工通道,也是供水、供电、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最佳依托条件,对罗屿作业区 港口整体项目施工成本的降低和工期的缩短均是有利的。6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综合运输能力、装卸效率、土地利用、节能环保、工程投资等方面分析比较,并对地形地貌、流场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推荐采用

10、新的陆岛连接方案。建议下阶段统筹考虑罗屿及石门澳作业区围垦填海方案,并深入开展相关模型试验研究,对连岛堤/桥方案进行深入论证,包括:全线连岛堤、堤桥结合等方案对潮流泥沙的影响,以及桥长和跨度的技术经济论证。参考文献:【1】JTJ212-2006,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2】JTJ213-1998,海港水文规范.【3】JTJ/T233-98,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规程.【4】湄洲湾(南北岸)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4 )【5】莆田市石门澳海域使用规划之水文研究专题报告(2006,4 )(1 )突破规划铁路运输能力瓶颈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罗屿段主要服务罗屿作业区,提供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干散货的运

11、输服务。就目前罗屿作业区拟建码头泊位而言,由于铁路疏运量不多、装卸效率要求不高,原规划铁路进线方案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是该方案与港口规划的性质和功能不相匹配,由于该方案铁路从罗屿中部上岛,导致铁路可用陆域尺度狭小,铁路装卸线长度受限,降低铁路装车效率, 影响铁路疏运能力,还造成岛上宝贵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 如果铁路从罗屿岛东北端与大陆连接, 将 使罗屿岛上的铁路直线段长度达到2公里,可做到整列到发,铁路调度运行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可以采用效率高的装车楼工艺,装车能力可再提高50犯上(目前国内大型专业化矿石或煤炭泊 位普遍采用装车楼工艺,效率高、技术可靠、环保、粉尘危害小)。优化后罗屿铁路连接线

12、至莆 田站距离缩短,转弯半径大于8 0 0 m,具有大的扩展空间,使港口装卸系统与铁路运输衔接更 为顺畅,同时还使岛上土地利用更加合理。(2)减少纳潮量的变化幅度根据水下地形分析,石门澳水下地貌呈“三滩两槽”形态,即:石门澳北岸的北滩、罗屿岛东北至石门澳东岸忠门的一片条带状浅滩一一中滩以及石门澳南岸的南滩,中滩南北两侧为水深015m的天然深槽(见图 3)。这一天然形态是罗屿岛南北两侧潮流(为主)动力与海床泥沙长 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表明潮流水体分别从南北两侧进出石门澳,潮流较强的区域形成深槽,动力较弱区域形成浅滩,中滩两侧之间的潮流水体交换量较少。如果在该位置建全透空连岛引桥,则该界面南北两侧的潮量分配基本与纳潮水域面积呈正比,即南北两侧潮流量为1:2,通过该界面潮流量将极小,在此附近建设引桥对罗屿和石门澳作业区水动力的影响程度最小。根据现有的数模研究成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