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量深基坑(8米)开挖方案(论证方案)_第1页
大体量深基坑(8米)开挖方案(论证方案)_第2页
大体量深基坑(8米)开挖方案(论证方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滨海浙商大厦工程基坑开挖方案滨海浙商大厦工程基坑开挖方案 PAGE PAGE 2第一章 编制依据甲方提供资料:1、天津市塘沽区浙江商厦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号 KC2007D229。2、滨海浙商厦结构设计总说明,房屋鉴定勘测设计院,图号:结施-1,2006 年 3 月 9 号;3、滨海浙商厦基础详图,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JGJ79-2002)(JGJ94-94)(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DB2929-38-2002)(GB50202-2002)天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资料技术规定(建科教2005403)(JGJ120-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天津滨海浙商大厦工程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响锣湾商务区 B01 地块,四面(次干道西至迎宾大道(主干道,北至陀场南道(主干道m。字楼二十六层,南侧为酒店式公寓三十层,地下建筑面积 19800m2,地上建筑103800m2123600m2。0.0003.10m,现场地1.4积 12400m2,负二层面积 7400m2。地下室特点为上大下小。因此,设计支护结构分为两层设置。基坑周边除新建道路外,无其它建筑物。第一道,支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加咬合200两道水泥搅拌桩帷幕。两道帷

3、幕中心间距1m,两道帷幕间每隔2.5m,由一组水泥搅拌桩分别咬合200mm,形成格构式重力挡墙,基坑内侧帷幕间距 6m,内插钻孔灌注桩,桩径600。基坑南侧负一层、负二层地下室外墙平面距离较近。为此,第一道支结构灌注桩在此处间距缩小为3m。桩顶设冠梁,冠梁上皮高程为大沽水平1.1m,帷幕底皮大沽高-10.9m,钻孔灌注桩桩长9.9m,底皮高-9.4m。第二道,支护结构为钻孔灌注桩加冠梁支撑,桩径南侧桩 P17001800, mma0m 面为桩 P2、2a 分别1800600P2 为滨海浙商大厦工程基坑开挖方案11.5m,P2a7.8m。冠梁上皮大沽高程-2.88m,除北侧局部冠梁截面为1200

4、600 外其余为 800600。内支撑为钢筋砼支撑。支撑节点下设钢格构柱,支托桩为钻孔灌注桩,桩径800,桩长 15m。600700mm,450550mm,防150mm50mm。负一层槽底高程-2.68m,局部东侧发电机房处 -3.58m;南侧-2.78m,槽深 4.14.2m,局部 5m。负二层槽底高程 -6.18-6.28m,承台厚 1.31.6m,底皮高程 -6.88-7.18m,槽深相对负一层槽底。承台处槽深4.24.5m;酒店式办公楼集水井最大槽深 8.5 米,槽底高程-11.18 米,电梯基坑旁集水井最大槽7.38m;槽底高程-10.06m。23m30m83滨海浙商大厦工程基坑开挖

5、方案二、场地工程地质状况:坨场南道交口东南侧,土质松软。人工填层(l: 砖屑、灰渣、三合土等,局部夹腐殖物;其中在 #、#、#钻孔该层底不夹黑色坑底淤泥。该层分布于场区表层,层厚 1.00-3.50 1.801.03-1.3710第一陆相层(l: 粉质粘土:黄褐色,呈软塑状态;土质不均,含少量锈染,夹砂斑及腐4滨海浙商大厦工程基坑开挖方案殖物,顶部常夹粘土薄层。该层分布不稳定,在6#钻孔缺失;该层层厚0.80-2.40 米,层底板标高为-0.41- -2.62 米。第一海相层(m: 10.80-5.50 2 粉土:灰色,湿,呈稍密状态;土质不均,砂粘混杂,夹粉质粘土薄层。该层分布较稳,层厚 1

6、.50-6.50 米,层底板标高为-6.91- -8.74 米。 3 淤泥质粘土:灰色,呈流塑状态;土质不均,含微量有机物,夹砂斑。该层分布稳定,层厚 4.10-7.10 米,层底板标高为-11.77- -15.56 米。柱状图:5滨海浙商大厦工程基坑开挖方案滨海浙商大厦工程基坑开挖方案 PAGE PAGE 22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区浅层地下水以潜水为主。勘察期间测得潜水初见水位埋深1.40-2.80 米,大沽标高 0.23- -0.74 米,稳定水位埋深0.40-1.20 米,大沽标高 1.38-1.01 米。四、土方开挖控制要点:第一道支护结构,帷幕及支护桩根部位淤泥粘土中,帷幕底高

7、程-10.9 米, 基坑最大开挖深度-11.18 米,及-10.06 米,均处于淤泥质粘土中 2.5 米和 1.5 米. 但两处最深点距帷幕距离分别为 30 米和 23 米.13.21.8600 7001022, 桩底高程-168248.2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基坑地质较弱,基坑土含水率较高,渗透系数小.综上述状况,基坑开挖施工中,必须执行,分层降水,分层开挖,开挖基底层,立即施工垫层,集中人力,加快底板施工进度,目的为控制和减小支护结构的变形的原则.确保基坑安全,防止基坑安全事故的出现.由于土质较软,基坑土渗透系数小,基坑开挖的整个过程中 ,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控制工程桩的侧向位移 ,把工程桩的

8、位移值,作为基坑开挖的控制要点 ,措施为:1 负二层土方开挖,道路应设三道以上,减少在一条道路上载重车辆重复碾在道基土挤压工程桩顶位移.挖槽中严禁碰撞桩头,承台土人工挖除.严禁一切临时支撑措施与工程桩连接.第三章 现场施工管理体系项目经理:孟金利项目经理:孟金利执行项目经理:李金利项目书记:李大为执行项目经理:李金利项目书记:李大为生产项目副经理刘 兵经济项目副经理任 强技术项目副经理田家骐生产项目副经理刘 兵经济项目副经理任 强技术项目副经理田家骐测量员测量员工 长质量员安全员计划内业器材员赵金阜刘泽民王秉志张健金胜利张金利张永森马静张富桥王子刚杨颖劳务实施层劳务实施层第四章 现场机械、劳动

9、力计划一、现场机械计划根据工程内容及工期安排施工机械,不同阶段不同机械进驻场地,机械数量及安排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安排设备名称挖掘机运土车潜水泵泥浆泵规格/单位数量台8台40台100台15生产能力/备注基础基础基础基础二、现场劳动力计划工种人数工种人数灰土工灰土工100 人降水工12 人瓦工100 人司机20安装工20 人电工4 人起重工6跟槽工80截桩工80 人合计446 人第五章 工程进度计划及控制措施序工程项目名称序工程项目名称起止时间备注号1大口井及降水2007.12.162008.2.102上部帽梁2007.12.2012.283负一层基坑开挖2007.12.2012.314负二层帽

10、梁支撑2007.12.282008.1.105蒸养护2008.1.62008.1.1466负二层开挖2008.1.162008.1.257垫层2008.1.201.278防水层2008.1.221.299防水保护层2008.1.231.3010底板梁筋邦扎2008.1.252.511底板模板2008.1.302.712底板砼浇筑2008.2.22.9二、控制措施抓紧进场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迅速组织机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节给予人、财、物的充分保证,确保整个工程进行顺畅和连贯:进入现场应立即组织大口井施工,并组织好沉淀及排水工作;装拆方案;做好现场水电平面布置及安装;做好办公施工人员临建施工;组织

11、施工上部冠梁等基坑开挖准备工作。养,保证机械完好进场。保证机械设备定期保养。实一切可行机制和措施,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做好冬季施工的防护措施,将冬天对施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工人员安排进行调整。第六章 土方开挖及控制措施一、基坑降水150042500 321015m置,但总数不得减少。集水井、电梯基坑等处可视情况增加降水井并加深。2、降水井采用500 无砂砼管,外围土工布及等粒径碎石,透水直径不少于700mm。基坑降水采用控制降水的办法。即要做到槽底无明水作业,又必须严格控制槽内外水压差的持续时间,避免管涌的出现。34、盲沟采用编织袋或土工布等粒径碎石,宽300mm,深 500mm,基坑内水

12、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控制在基坑下 500mm。5、在基坑外围设置截水沟,随时排除地表积水。6、由于工期相对较紧,采取基坑开挖随打井随抽降水的措施,经过三级沉淀, 汇入市政排水管网系统沟,以保证土方开挖无明水作业。7、下部基坑范围内大口井井底高程,为大沽-12m。8、(D-S)轴与(D-10)轴交界处承台(A-3)处大口井需加深 3m。1 负一层井底大沽高程-10.000m,平面布置位置亦须避开承台地梁。所有降水井、井底均处于淤泥粘土隔水层,观察井井底高程-9m10432m东南两侧刻调至围墙外道路未施工处。9、第一次降水下泵深度不得大于 10m,每口大口井施工完毕洗井后立即降水。10、(1)第一降

13、水阶段 2007 年 12 月 15 日-2007 年 12 月 31 日下泵深度 10m。200811-20082152008215-2008331第一=第二降水阶段,总降水量为 8000 立方米,即 74 口降水井,单口降水量1083.611、施工降水必须认真做好降水记录,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随时检查槽外观察井的水位变化,一旦观察井水位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监测人员必须及时上报, 项目技术管理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基坑安全问题的出现。SWP 降水工法二、施工开挖监测监测的目的与内容目的息化、施工的保证措施。施工监测内容支护结构变形监测;降水引起地表沉降监测;基坑内外地下水位监测;基坑隆起

14、监测;0.3mm;钢支撑水平及垂直位移监测;4、监控标准基坑上部帽梁水平位移数值,专家论证意见放宽为不大于80mm,位移化速率不超过为4.0mm/d;下部冠梁水平位移不得大于60mm。8mm;20mm;5、监测点埋设33100mm地表沉降监测点:开挖范围周边路面布置监测点;1512m;20m20.0m6、监控措施及管理措施成员:田家骐、赵金阜、刘泽民、田志强。J2S1计部门报告,分析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基坑内外情况观察包括:基坑周围地面裂缝、塌陷及渗漏水情况。地面超载基坑底隆起、管涌情况。基坑开挖的地质及其变化情况及支护结构状态等。变形观测的频率要根据变形速率、施工的不同阶段等因素综合考虑

15、,在观测过程中,根据变形量情况作适当调整。施工监控量测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施工质量及基坑安全的重要手段,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实施。三、降水监测降水监测包括水位观测和对周围环境影响监测2-1-4-1 水位观测降水开始前应统测一次自然水位;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 3 次水位;当水位已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且趋于稳定时,每天观测 1 次: 水位观测精度为 1cm;及时整理水位观测记录,绘制水位降深值s 与时间 t 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下降趋势,预测达到设计降水深度所需时间;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2-1-4-2 周围环境监测理、业主和有关管理部门作好周围环境原

16、始状况记录;抽水开始前 3 天初测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进行一次沉降监测; 当水位已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且趋于稳定时,每天观测一次;沉降监测精度为0.1mm;及时整理监测结果,绘制沉降值s 与时间 t 过程曲线图,分析沉降趋势,分析降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安全和正常使用。四、土方工程施工: 1、土方开挖概述4.2m3.45-4.5m7.68.5施工前准备(1)图纸和现场准备首先进行场地平整,测量场地平均高程。 施工人员和特殊工种必须证件齐全,并经核实后方可施工。出,施工关键控制点心中有数。施工之前要对相关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含测

17、量人员、焊工等进行专项施工技术和安全交底。大型机械设备准备设备名称设备型号数量挖土机0.6m38 部运行车太脱拉20 部镝灯5 吨台台其他准备道路防遗洒措施(m置醒目的提示牌,以提示司机及有关人员在执行运输任务时注意防止遗洒。闭不严的车辆严禁出场。设置冲车泵、洗车池,清洗车轮,现场及周边道路覆盖密目网,安排专人及时清扫。防扬尘措施覆盖草袋等措施,消除扬尘源。土方开挖施工要点土方施工测量放线护,作为开挖控制的依据。根据建设单位移交的测量控制点,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中规定的预留工作宽度(0m方可开挖土方。对于槽底不同标高的部分,要特别设置标志线,以保证施工的准确。)在最底层土方开挖施工时,设有专

18、人指挥挖土机,挖至距槽底标高200-300mm 处,然后由人工清槽。同时,为了控制标高,用木桩间隔10m 钉好方格网,挂小线控制标高。清底过程中严禁超挖,超挖的部分不得用土回填, 待垫层施工时用混凝土找平。确定开挖路线施工。基础开挖方法545043006坡道留置方法40-38 米左右,坡道两侧放450第一步挖槽投入 8 台 1m31 米,防止第二步挖土时扰动负一层基底。60000.4m3241/212.58m11.46m。北侧办公楼集水坑较电梯1.8m34m;酒店式公寓集水坑西侧坑壁与承台3.08m33.78m,这两处基坑必须采取支护措施,防止塌方伤人,以加快施工进度;支护采用 30#槽钢及 20#槽钢作为7m300构外皮外扩 400mm;桩顶标高为相邻工程槽底高程上口用 202020#工字钢对撑, 将钢板桩底口撑住,防止钢板桩底脚位移,焊牢,然后立即在钢板桩中部安装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