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采访技艺论(2) 采访活动的实质性阶段,则在采访的第二、第三阶段,即采访活动的中、后期,或称作意志行动的执行阶段。这是一个采取实际行动的阶段,是意识作用的外化和主观见之于客观的阶段。在这当中,行动时的一系列熟练的动作和技巧、技能,就成了意奉行动的必要因素和行为方式。 9/26/20221第五章 采访技艺论(2) 采访活动的实质性阶段,则在采访的第一节 采访的形式与方式 采访形式主要是指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外在形式、与被采访对象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外在关系来进行采访工作的。而采访方式则更多地是指由于新闻事件的性质不同、被采访对象的情况不同而决定的记者采访活动的不同类型。某一采访方
2、式可以采用不同的采访形式;而某一采访形式也可以服务于不同的采访方式。9/26/20222第一节 采访的形式与方式 采访形式主要是指记者在采访活动中是突击采访 采访任务突然来临,事前毫无准备,仓促上阵。一些突发性事件的采访报道,就属于这一类。但作为新闻单位和记者,又经常要碰到和面对这种情况,并且也是对新闻单位和记者水平的严峻考验。 9/26/20223突击采访 采访任务突然来临,事前毫无准备,隐性采访 在特定的采访环境里,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记者隐藏自己的身份,装扮成一般群众,暗地里进行采访的一种方式。又称“微服暗访”或“秘密采访” .9/26/20224隐性采访 在特定的采访环境里,为了迂回采
3、访 指先从报道对象的周围或侧面了解其人或其事的有关情况,然后再找本人或本单位落实、补充。这种采访方式,类似军事上的“迂回包抄”战术,故称之。 9/26/20225迂回采访 指先从报道对象的周围或侧面了解其现场采访 此法与前面所述“现场观察”类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现场观察是一种采访形式,而现场采访是一种采访方式。是指记者同时运用脑、眼、耳、口、手等器官,到新闻现场进行采访,使记者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相一致的有效方式。 9/26/20226现场采访 此法与前面所述“现场观察”类似,二次采访 重要的采访任务,往往要进行多次采访才能完成 .解放军报记者王宗仁认为,采访可进行三次四次,但第二次采访应该是
4、采访进程中的“着力点”。因为这是确定文章突破口稿件的角度、侧重点、主题的关键。三次、四次及以后的采访是头两次、特别是第二次采访的深化和补充。 9/26/20227二次采访 重要的采访任务,往往要进行多次采访才能完成参与式采访 参与式采访不仅是一个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问题,而且还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采访方式。实践证明,这种参与基层实际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做法,不仅仅是“付出”,也是一种“索取”。这种“索取”是在不知不觉的“付出”中完成的。参与式采访,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正在这里。 9/26/20228参与式采访 参与式采访不仅是一个思想路线和工作作体验式采访 以身体验,以心写作,这是所有优秀新闻
5、作品产生的基本条件。同时,多一些艰苦复杂条件下的体验式采访,多一些艰难曲折、甚至付出超常牺牲的采访经历,也是一切优秀记者成长的必由之路。 9/26/20229体验式采访 以身体验,以心写作,这是所有优秀新闻作第二节 采访对象的不同类型一、积极配合的采访对象 对媒介有认识,对党的宣传工作有认识。 希望借记者之力,宣传自己、宣传其单位、宣传其企业。 自己处于弱势状态,有困难、有冤屈,希望记者能给与帮助。 握有揭露黑幕的重要证据,希望记者能为其伸张正义。 9/26/202210第二节 采访对象的不同类型一、积极配合的采访对象 9/24/二、消极的不配合采访的对象 受到过媒体的伤害,对记者有抵触、厌烦
6、甚至恐惧心理。 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对一切都产生怀疑。 性格孤僻抑郁,不善于与陌生人交谈。 或孤芳自赏、自命清高,或傲慢自大、睥睨一切,根本不把记者放在眼里。 自己违法违规,企图掩盖问题,以为扼杀公鸡,就可以阻止黎明。 9/26/202211二、消极的不配合采访的对象 受到过媒体的伤害,对记者有抵触、提问,实质是运用谈话的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 。第三节 采访中的提问与对话 “没有愚蠢的采访对象,只有愚蠢的采访者” 9/26/202212第三节 采访中的提问与对话 “没有愚蠢的采访对象,只有愚蠢常用的采访提问方法一、正问法 二、
7、反问法三、追问法 四、侧问法五、设问法 六、热情法9/26/202213常用的采访提问方法一、正问法 二、反问法9/24/20 一、正问法,也叫开门见山法。它是指记者在提问时直截了当地从正面提出问题,使对方一听就明白要回答什么。 记者用“正问法”提问,容易被采访对象理解,谈得干脆利索,并获得有新闻价值的材料。采访时用“正问法”提问,比较适用于性格开朗大方、健谈的人或记者比较熟悉的采访对象。提示:9/26/202214 一、正问法,也叫开门见山法。它是指记者在提问时直截了 二、反问法,也有人称激将法。它指的是记者提问时,采访对象由于某些原因不肯回答,就从相反的方面提出问题,促使对方思考,迫使对方
8、非答不可。有时,记者也提出比较尖锐的问题激发对方,促使对方谈出真情实况。 记者采用反问法提问时,要注意态度,表情要亲切,不要采取生硬的、刺激的方式,使对方听到记者的反问后,感到有道理,愿意回答。 提示:9/26/202215 二、反问法,也有人称激将法。它指的是记者提问时,采访 三、追问法,就是循着对方谈话的线索,紧紧追问下去,问个“水落石出”,问到一个满意的结果为止。 追问,不是“逼问”,更不是“审问”。记者采用追问法提问题时,对人要友好,要出于善意。目的是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记者不能“逼得对方乱说一通”,否则,不但会使对方不愉快,也可能会逼出不真实的材料。 提示:9/26/202216 三
9、、追问法,就是循着对方谈话的线索,紧紧追问下去,问 四、侧问法,也叫迂回法。它指的是记者提问时,不宜从正面提出问题,而从侧面入手,经过迂回,绕绕圈子,然后才问到正题上,比较委婉、含蓄。 这种侧面提问法角度更巧妙,更易于被人接受,语意也更丰富。对于采访对象,记者在谈话前应尽可能熟悉他们的特点,谈话的时候,从对方最关心、最有趣的事情和问题谈起。提示:9/26/202217 四、侧问法,也叫迂回法。它指的是记者提问时,不宜提示: 一般来说,记者用设问的方式提问题,不是心中无数,随意乱问。它和一般提问不一样,一般提问是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提出的。设问采访法是记者事先对某一问题,作了一定的调查,用设问的方
10、式向采访对象提出问题,以便得到具体的、有说服力的答案。这种设问的提问方式,特点是便于记者深入采访,用事实去解释设问中提出的问题。 五、设问法,就是为了强调某种结论或某种看法,有意先提出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索,然后再进行回答。9/26/202218提示: 一般来说,记者用设问的方式提问题,不是心中无数 六、热情法,是指记者在向采访对象提问时,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创造采访的气氛,使采访更加融洽,从而谈出更多有新闻价值的材料。 许多有经验的记者,在采访开始时,总是想方设法使采访对象变得随和一些,使访问顺利进行下去。在兴奋与非兴奋的状态下,人们的交谈质量是大不一样的,我们要善于触到被采访者头脑中的兴
11、奋点,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共鸣。提示:9/26/202219 六、热情法,是指记者在向采访对象提问时,用热情洋溢的沉默也是一个重要技巧,与绘画一样,在人物采访中,适度的“空白”只要运用得当,同样会妙趣无穷。 要学会聆听,采访本身就是个交流的过程,而互动是产生并保障这种交流的前提。 高效的采访不应只是一个单音音符,而应是“和弦”,将各种提问方法自如地结合在一起。 9/26/202220沉默也是一个重要技巧,与绘画一样,在人物采访中,适度的“空白 (1)提问宜简洁。记者对每个要提的问题,事先在其用语的长短上应当精心设计、推敲,原则是宜短勿长。 (2)提问宜具体。 (3)提问宜间接。 (4)提问宜深刻
12、。 提问的注意事项9/26/202221提问的注意事项9/24/202221 (5)提问宜自然。 (6)提问宜节制。 一是谈话提问要得体、贴切。 二是谈话提问要讲究分寸。 9/26/2022229/24/202222第四节 采访中的观察与倾听及其他事项 一、采访中的观察 1、观察在采访中的地位和作用 A,可以使作者有直接感受;B.是记者取得第一手材料的唯一途径,也是识别和检验间接材料以及把第二、三手材料变成第一手材料的主要手段;C.可以使记者直接得到采访线索和深入挖掘的线索;D.可以为新闻写作做多方面的准备,为新闻写作的构思提供条件。 E.在特殊情况下,观察会变成唯一的采访手段 9/26/20
13、2223第四节 采访中的观察与倾听及其他事项 一、采访中的观察 9/2、观察的内容与类型定向观察与机遇观察 宏观观察与微观观察 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9/26/2022242、观察的内容与类型9/24/202224二、采访中的倾听倾听在采访中的意义:“听”在对话中的作用决不亚于“说”。只会“说”而不会“听”的记者不是一个称职的记者。倾听的技巧注意运用目光语、身体和表情语,形成倾听气氛,注意运用沉默,注意发出一些表示“正在听你说”的声音,用一些或安慰、或鼓励、或疏导、或总结的话语来融合谈话气氛,引导谈话方向。 9/26/202225二、采访中的倾听倾听在采访中的意义:“听”在对话中的作用决不三、其他有关事项和技巧作好采访准备: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对所采访问题一般情况的了解,对所访问的问题有关知识的准备,拟计划与提纲,物质上的准备。创造采访条件,创造良好的采访气氛。技巧的商定适宜的访问时机,设计得体的仪表风度,掌握非语言交流的奥秘。作好详尽记录:心记、笔记、密记、简记、速记、略记。 9/26/202226三、其他有关事项和技巧作好采访准备:熟悉和研究采访对象的基本无处不在的记者:伊拉克战场上被扣作人质的法国记者 9/26/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