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满清风情 民国流行浅析满清民国服饰“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易系辞“伯余制衣裳”,“胡曹作衣” 世本“太古之时,衣皮韦,能覆前不能覆后” 白虎通义服饰:衣服:保护身体的需要装饰:配挂或悬挂在身上的装饰品 化妆型 涂脂抹粉、发型发饰 毁饰 凿齿拔牙、纹身纹面划分标准:穿着、地区、民族、年龄性别、制作材料不同历史时期、季节、社会职业、场所、身体部位 历史渊源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7000千年前。满族在汉朝时称为挹娄;魏朝时称为勿吉;隋唐时期称为靺鞨;宋朝、元朝及明时期称其为女真。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后金。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
2、”,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蒙古、朝鲜、汉、呼尔哈、索伦等多个民族纳入同一族名之下,满族自此形成。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后,故官方正式将 满洲族改称为“满族”。满族在中国建立的政权 清朝是由满族所建立的一个王朝,它前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南到南海诸岛,西南到西藏、云南。自鸦片战争后,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自1911年民国建立后,延续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在中国宣告结束。清入关前传两帝,入关后传十帝,其中病死的十帝,被暗杀的一帝,受伤致死的
3、一帝。世祖 福临,为顺治,在位l8年圣祖 玄烨,为康熙,在位61年世宗 胤禛,为雍正,在位13年高宗 弘历,为乾隆,在位6O年仁宗 颙琰,为嘉庆,在位25年宣宗 旻宁,为道光,在位30年文宗 奕詝,为咸丰,在位1l年穆宗 载淳,为同治,在位l3年德宗 载湉,为光绪,在位34年溥仪, 为宣统,在位3年共268年,历十帝,满族,爱新觉罗氏男子服饰明代男子服装,以袍衫为尚明太祖常服像盘领窄袖右衽袍翼善冠乌纱覆之折角向上 女子冠服大凡皇后、皇妃、命妇,皆有冠服,一般为真红色的大袖衫、深青色的背子、加彩绣帔子、珠玉金凤冠、金绣花纹履。大袖衣 霞帔 凤冠 凤冠、霞帔凤冠、霞帔冠上饰件以龙凤为主,龙呈镂空状
4、,富有立体感;凤用翠鸟毛粘贴,色彩经久艳丽。冠上所饰珍珠、宝石及重量各不相等,最多的一顶上有宝石128块,最少的95块;珍珠最多5,449颗,最少的3,426颗, 霞帔凤冠、霞帔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得名“霞帔”。明代服用此式较为普遍,它的形状宛如一条长长的彩色挂带,每条霞帔宽三寸二分,长五尺七寸,服用时绕过脖颈,披挂在胸前,下端垂有金或玉石的坠子。 慈禧道:“清非中国,辫子不能去,辫子去中国不亡则大清亡。”,“保大清不保中华 ”,宁赠友邦,不予家奴(中国人) ,“ 量中华物之力,结与国之欢心。”雍正:“朕以外国之君,主中国之事”。乾隆:“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国之人。”出身满族的清宫女作家德龄在其清
5、宫两年记一书中提到,她的父亲告诉她,他们不是中国人,但却是中国人的主子。 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也称“旗袍”。明朝南迁到辽东地区的满族人,他们的服装是布、皮兼用。到努尔哈赤率部起兵后,他们的服饰杂乱无章,出现“上下同服”的现象。直到皇太极时代,冠服始有定制。入关之后,从皇帝到兵丁之衣冠,寒暑更换,皆有定制,不可逾越。至于闲散旗人,男皆袍服,以绸缎或布制做,外套马褂。 满族贵族统治者强制性推广,旗装在全国通行,但很快与汉族传统服装相融合。满族妇女的旗袍,多有发展,喜用绸缎制做。在北京等地盛行“十八镶”的做法,即镶十八道衣边才算好看,样式也变成宽袍大袖,可算是清
6、朝的时装。宫廷服饰官员服饰民间服饰宫廷服饰-皇帝服饰皇帝朝服朝袍是清朝皇帝的礼服之一,是皇帝在朝贺和祭祀活动时穿的服装。朝袍的基本款式是上衣、下裳相连的长袍相配而成,通身绣三十四条金龙,两袖各绣金龙一,披领绣金龙二。另配箭袖和披领,二者是清代朝服的显著特色。 清代御用朝袍分冬、夏两种。冬朝服祭祀、圈丘、祈谷用蓝色,朝日用红色,夏朝服常雩(求雨),祭祀时用蓝色,夕月时用月白色,即浅色蓝。 月白地云龙纹缂丝单朝服为乾隆皇帝夕月时所穿金黄色彩云金龙妆花缎男朝袍 皇帝的衮服皇帝冬朝服皇帝吉服(龙袍)皇帝吉服带 常服有常服袍和常服褂两种。常服袍,为石青色,花纹随所御,圆领、马蹄袖、右衽四开裾袍。常服褂是
7、套在常服袍外面的圆领、平袖对襟外褂。皇帝常服有绵、夹、纱、裘,均依时令更替。 行服行服有行服袍和行服褂。行服袍,其制与常服袍相同,为圆领、马蹄袖、衣裳相连右衽袍。其色与花纹所皇帝所欲,行服袍右裾比左裾短一尺,此袍为满族传统缺襟袍。这是清代皇帝服制与历代皇帝服制之不同。行服褂色为石青色,长与坐齐,袖长及肘。行服有绵、夹、纱、裘,均依时令更替。 灰色江绸两则团龙夹行袍,乾隆年制 黄漳绒穿米珠、珊瑚珠朝靴 康熙年制 裤子:清朝男子已不着裙,而普遍穿裤,中原一带男子穿宽裤腰长裤,系腿带。 披领:加于颈项而披之于肩背,形似菱角。上面多绣纹彩,用于官员朝服。 领衣:清代服式一般没有领子,所以穿礼服时需加一
8、硬领,为领衣。因形似牛舌,而俗称“牛舌头”。 首服:夏季有凉帽,冬季有暖帽。 首服:夏季有凉帽,冬季有暖帽。 宫廷服饰-后妃冠服皇后朝服朝冠、朝褂、朝袍、朝裙及朝珠等组成 貂皮嵌珠皇后冬朝冠 朝褂清顺治孝康章皇后像 乾隆帝慧贤皇贵妃冬朝服像身着明黄吉服,头戴镶嵌凤凰步摇的钿子 皇后吉服华贵牡丹体现华贵气韵皇后吉服样式与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本图展示的服装纹样为凤穿牡丹。皇后常服皇后常服样式,与满族贵妇服饰基本相似,圆领、大襟,衣领、衣袖及衣襟边缘,都饰有宽花边,只是图案有所不同。本图展示的服装纹样为凤穿牡丹。 汉族女子清初的服饰
9、基本上与明代末年相同,后来在与满族女子的长期接触之中,不断演变,终于形成清代女子服饰特色。 命妇服装样式大体与男子类似,日常所穿为长袍、马甲、马褂。 马褂旗女天足,着木底鞋 云肩:这是当时普遍佩用的装饰,云肩形似如意,披在肩上。 光绪和珍妃傅仪婉容皇后傅仪之文秀清朝官服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适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穿补服的官吏(清人关天培写真像)礼帽清朝改历代的朝冠为礼帽,礼帽又称为“顶子”或称为“顶戴”、“顶戴花翎”。暖 帽清代官员的暖帽与翎羽清代官员的凉帽与翎
10、羽 首服:夏季有凉帽,冬季有暖帽。 官员补服清朝补服,也叫“补褂”,为无领、对襟,其长度比袍短、比褂长,前后各缀有一块补子,清朝补子比明朝略小,是清代主要的一种官服,穿着的场所和时间也较多。凡补服都为石青色。圆形补子为皇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皇亲贵族服用。方形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又分为文、武两种。文官绣飞禽,武官绣猛兽 。 文官补子武官补子朝珠朝靴朝靴的样式清政府并无规定,一般多以黑缎为质料,式样初尚方头,后又流行尖头。 朝珠 高级官员区分等级的一种标志,进而形成高贵的装饰品。 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朝珠
11、的质料有东珠、翡翠、玛瑙、蓝晶石、珊瑚等。朝珠两旁共附小珠三串:一边一串,另一边两串,戴法男女有别,两串在左一串在右为男,两串在右一串在左为女。另外有一串珠垂於背,称背云. 清朝铠甲清朝三大御用铠甲康熙明黄缎绣平金龙云纹大阅甲 皇太极铠甲 乾隆大阅甲胄八旗服饰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男子服装: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
12、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坎肩 坎肩并不是满族原有的服装,是由汉族的“半臂”演变来的。坎肩分为对襟、捻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多种。妇女穿的坎肩还要绣花锒边。坎肩有棉有夹,或丝或布,多套在袍子外面。坎肩是满族男子服装特色之一。坎肩又称背心、马甲,是一种无袖短衣。游猎时期的满族猎户多穿毛朝外的皮坎肩。后来的坎肩兼具装饰作用,多用绸缎制作,四边镶有彩条;满族坎肩的样式愈加别致,常见的有对襟直翘、对襟圆翘、捻襟、琵琶襟、一字襟、人字襟等,最受欢迎的式样是巴特鲁。 男子发式:满族先民是游猎民族,在理发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为了适应长期游猎跋涉的生
13、活,满族男子选择了辫发作为发式。其做法是先将额前部的头发剃光,以避免遮挡视线,便于射箭或格斗。后部的头发不作发籍而是梳成发辫,以适应骑马颠簸。汉女平时穿袄裙、披风等。上衣由内到外为:兜肚贴身小袄大袄坎肩披风。下裳以长裙为主,多系在长衣之内。 趋于融合的满汉女子服装兜肚 低领镶滚大袄旗袍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其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旗袍镶滚彩绣 窄袖、大襟、花缎、阔边大袄 镶边短袄 清初期:对襟居多,有高约数寸的领子,领上装有一两枚领扣。清后期:衣裙装饰日趋繁复,衣袖宽一尺,镶绣于袖端,“三镶三滚”“十八镶十八滚” 镶滚彩绣是清代女子衣
14、服装饰的一大特色。 清代妇女的裙子都系在上衣之内。“百褶裙”、“月华裙”、“鱼鳞百褶裙”裙子裤子绣金银长裤清后期女子着裤子盛行,裤子更为华美,裤边亦有镶滚。旗鞋满族素有“女履旗男穿靴”的习俗。官员穿方头靴,平民穿尖头靴,靴子用缎、绸、布、革制成。民间满族男子喜穿“靰勒鞋”,此鞋多用兽皮缝制而成,内絮靰勒草,穿起来轻便、暖和,适于冬季狩猎、跑冰时穿用旗鞋满族先民有“削木为履”的习俗。满族的女鞋,表面都有绣花,而袜子多为布质,袜底也纳有花纹。“马蹄鞋”、“花盆鞋”亦称旗鞋。妇女盛饰时多穿用,走起路来袅袅婷婷,轻盈娴雅女子发式: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
15、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发。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左,称“两把头”,原是清代满族妇女典型发式,亦称“旗头”。这是改进后满族妇女的头饰。旗头“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
16、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旗头,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旗头(答拉赤)相传答拉赤是慈禧发明的。形似扇面,内用铁丝或藤条按照头围大小做一圆箍固定,外包青缎或青绒布,可像帽子一样戴在头上。它能够承载翠扁方、金钗、凤簪、珍珠流苏等大件首饰同时插戴,装饰起来别有风韵。 清朝贵族女子平日梳旗头,还有一种类似冠的头饰,叫做钿子。这种帽子一般用藤丝编成帽架,也有的在纸板或细铁丝上缠绕黑色丝线为胎并编成方格纹、钱纹、
17、盘肠等形式,再用各种宝石、珍珠嵌于帽架上,组成各种吉祥图案。此钿子用大珍珠50颗,二、三等珍珠几百颗,宝石二百余块,珠光宝气,珍贵豪华,主要是在吉庆场合和传统节日时戴用的。点翠嵌珠宝五凤钿清,高14cm,宽30cm,重671g。钿以铁丝、纸板为架,其外缠绕以黑丝线编织成的网状纹饰,表层全部点翠。前部缀5只金累丝凤,上嵌珍珠、宝石,口衔珍珠、宝石流苏。金凤下排缀9只金翟,为银镀金质,口衔珍珠、珊瑚、绿松石、青金石、红蓝宝石等贯串的流苏。钿后部亦有几串流苏垂饰。首饰的定义,广义上来说首饰不禁包括佩戴在头上的钗、簪、耳环之类,还包括身上的所有装饰性的佩戴品。1、簪和钗又称簪、发簪、冠簪,是用以固定头发或顶戴的发饰,同时有装饰作用。钗的作用和簪子是差不多的,但是钗子双股,形似叉子,所以被称为发钗。簪子并不是女人的专利,男人也会有簪子固定头发,有人把笔插在头上,方便随时记事,称为簪笔。白玉簪麒麟送子纹金簪2、步摇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石油审计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管理学原理企业宣传
- 借款投资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离婚协议抚养子女协议书
- 危化品运输安全协议书集锦二零二五年
- 护理行业的发展现状
- 七中艺考试卷子及答案
- 七下传统文化试卷及答案
- 压缩工艺培训课件
- 汽车行业创新创业
- 外脚手架拆除方案
- 配电变压器运行管理制度
- 不可gdqwz01-ae001l01eel cl0501rev.0物料电力电缆表
- 应急管理概论-理论与实践电子教案完整版
- 幼儿绘本故事:波西和皮普大怪兽
- 保安队排班表
- (完整版)ERCP并发症及应急预案
- AD域部署方案完整版
- T∕CAGHP 066-2019 危岩落石柔性防护网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 初一数学趣味竞赛试题
- 2019JGJ196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