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效蒸发器设计_第1页
三效蒸发器设计_第2页
三效蒸发器设计_第3页
三效蒸发器设计_第4页
三效蒸发器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 - - .可修编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50740222第一章设计方案确实定 PAGEREF _Toc250740222 h 1HYPERLINK l _Toc2507402231.1 蒸发器的类型与选择 PAGEREF _Toc250740223 h 1HYPERLINK l _Toc2507402251.2 蒸发操作条件确实定1HYPERLINK l _Toc2507402271.2.1加热蒸汽压强确实定1HYPERLINK l _Toc2507402281.2.2冷凝器操作压强确实定2HYPERLINK l _Toc250

2、740229第二章蒸发工艺的设计计算2HYPERLINK l _Toc2507402302.1 蒸发器的设计步骤2HYPERLINK l _Toc2507402312.2 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的估算2HYPERLINK l _Toc2507402322.3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度差确实定3HYPERLINK l _Toc250740233各效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4HYPERLINK l _Toc250740234由于蒸发器中溶液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4HYPERLINK l _Toc250740235由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5HYPERLINK l _Toc25074023

3、6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6HYPERLINK l _Toc2507402372.4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计算6HYPERLINK l _Toc2507402382.5估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7HYPERLINK l _Toc2507402392.6温差的重新分配与试差计算8HYPERLINK l _Toc250740240重新分配各效的有效温度差8HYPERLINK l _Toc250740241重复上述计算步骤9HYPERLINK l _Toc250740243第三章蒸发器的主要构造工艺尺寸的设计 PAGEREF _Toc250740243 h 12HYPERLINK l _T

4、oc2507402443.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束的初步估计 PAGEREF _Toc250740244 h 12HYPERLINK l _Toc2507402453.1.1 循环管直径的选择 PAGEREF _Toc250740245 h 12HYPERLINK l _Toc2507402463.1.2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确实定 PAGEREF _Toc250740246 h 13HYPERLINK l _Toc250740247别离室直径和高度确实定 PAGEREF _Toc250740247 h 14HYPERLINK l _Toc2507402483.2接收尺寸确实定15HYPERL

5、INK l _Toc250740249溶液的进出口管15HYPERLINK l _Toc250740250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接收15HYPERLINK l _Toc250740251冷凝水出口16HYPERLINK l _Toc250740252第四章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的设计17HYPERLINK l _Toc2507402534.1 气液别离器17HYPERLINK l _Toc2507402544.2蒸汽冷凝器主要类型17HYPERLINK l _Toc2507402554.3蒸汽冷凝器的设计与选用19HYPERLINK l _Toc250740256工作水量的计算19HYPERLINK

6、l _Toc250740257喷射器构造尺寸的计算19HYPERLINK l _Toc250740258射流长度的决定 PAGEREF _Toc250740258 h 21HYPERLINK l _Toc250740259第五章设计结果一览表22HYPERLINK l _Toc250740260完毕语 PAGEREF _Toc250740260 h 24HYPERLINK l _Toc250740261主要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250740261 h 24-. z.第一章 设计方案确实定 蒸发是用加热的方法,在沸腾的状态下使溶液中具有挥发性的溶剂局部汽化的单元操作。蒸发操作广泛用于

7、化工、轻工、制药、食品等许多工业中。蒸发操作条件确实定主要指蒸发器加热蒸汽的压强或温度,冷凝器的操作压强或温度确实定,正确选择蒸发的操作条件,对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能耗极为重要。1.1 蒸发器的类型与选择随着工业技术的开展,新型蒸发设备不断出现。在工业中常用的间接加热蒸发器分别为循环型和单程型两大类。循环型的蒸发器中有中央循环管式、悬框式、外加热式、列文式及强制循环管等,单程型的蒸发器有升膜式、降膜式、升-降膜式等。本设计选择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因为循环型蒸发器中的中央循环管式又称标准式蒸发器,在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构造和原理:其下部的加热室由垂直管束组成,中间由一根直径较大的中央循环管。当管液

8、体被加热沸腾时,中央循环管气液混合物的平均密度较大;而其余加热管气液混合物的平均密度较小。在密度差的作用下,溶液由中央循环管下降,而由加热管上升,做自然循环流动。溶液的循环流动提高了沸腾外表传热系数,强化了蒸发过程。这种蒸发器构造紧凑,操作可靠,传热效果好。但溶液的循环速度低,传热温差小,影响了传热。在中央循环管安装一旋浆式搅拌器即构成强制循环蒸发器,可是液体的循环速度提高23倍。1.2 蒸发操作条件确实定 加热蒸汽压强确实定蒸发是一个消耗大量加热蒸汽而又产生大量二次蒸汽的过程。从节能观点出发,应充分利用二次蒸汽作为其它加热用的热源,即要求蒸发装置能够提供温度较高的二次蒸汽。这样既可以减少锅炉

9、产生蒸汽的消耗量,又可以减少末效进入冷凝器的二次蒸汽量,提高了蒸汽利用率。因此,能够采用较高温度的饱和蒸汽作为加热蒸汽是有利的 ,但是通常所用饱和蒸汽温度不超过180 ,超过时相应的压强就很高,这将增加加热的设备费和操作费。根据以上论述选加热蒸汽压强为600 kPa。 冷凝器操作压强确实定假设一效采用较高压强的加热蒸汽,则末效可采用常压或加压蒸发,此时末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具有较高的温度,可以全部利用。而且各效操作温度高时,溶液黏度低,传热好。假设一效加热蒸汽压强低,末效采用真空操作。此时各效产生的二次蒸汽温度低,进入冷凝器需要消耗大量冷却水,而且溶液黏度大,传热差。根据以上论述选冷凝器的压强为3

10、0kPa。第二章 蒸发工艺的设计计算 多效蒸发工艺计算的主要依据是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传热速率方程。计算的主要工程有:加热蒸汽生蒸汽的消耗量,各效溶剂蒸发量,以及各效的传热面积。计算的参数有:料液的流量、温度和浓度,最终完成液的浓度,加热蒸汽的压强和冷凝器中的压强等。2.1 蒸发器的设计步骤 多效蒸发的计算一般采用试差法。1根据工艺要求及溶液的性质,确定蒸发的操作条件如加热蒸汽压强及冷凝器的压强,蒸发器的形式、流程和效数。2根据生产经历数据,初步估计各效蒸发量和各效完成液的浓度。3根据经历假设蒸汽通过各效的压强降相等,估算各效溶液沸点和有效总温差。4根据蒸发器的焓衡算,求各效的蒸发量和传热量。

11、5根据传热速率方程计算各效的传热面积。假设求得的各效传热面积不相等,则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重复步骤3)至5,直到所求得各效传热面积相等为止。2.2 各效蒸发量和完成液浓度的估算本设计任务条件是:糖水溶液处理量:890 T/d;溶液浓度12%;温度20 原料液加料量 F=37083.33 kg/h总蒸发量 W=F(1-)=37083.331-=28183.33 kg/h式中:W 总蒸发量 kg/h;F 进料流量 kg/h; 初始液浓度; 完成液浓度。因并流加料,蒸发中无额外蒸汽引出,假设各效蒸发量相等,即=9394.44、分别表示第一效、第二效、第三效蒸发量。各效完成液的浓度为

12、:16.7%24.32%50%其中: 第一效完成液浓度; 第二效完成液浓度; 第三效完成液浓度。2.3溶液沸点和有效温度差确实定选定加热蒸汽压强=600kpa,冷凝器中的操作压强=30kpa:其它各效二次蒸汽的压强按各效间蒸汽压强降相等的假设来确定。即: 故第i效二次蒸汽压强为:式中 P 各效加热蒸汽压强与二次蒸汽压强之差; 第一效加热蒸汽的压强; 末效冷凝器中的二次蒸汽的压强。第一效 600-190kPa第二效 600-2190=220kPa第三效 600-3190=30kPa由各效的二次蒸汽压强,查得相应的二次蒸汽的温度及汽化潜热列于表2-1。表2-1不同压力下蒸汽温度和汽化潜热 效数参数

13、123二次蒸汽压强 /kPa41022030二次蒸汽的温度/144.2612366.5气化潜热 kJ/kg2135.882196.922333.7各效由于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根据各效的二次蒸汽温度和各效完成液的组成,查得各效溶液的沸点tAi分别为:表2-2糖液不同质量分数对应的常压沸点升高质量分数 %16.0724.3250常压下的沸点升高0.220.381.8则各效由于溶液蒸汽压下降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由于蒸发器中溶液静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些蒸发器在操作时,器溶液需维持一定的液位,因而蒸发器中溶液部的压强大于液面的压强,致使溶液部的沸点较液面处的较高,二者之差即为因溶液静

14、压强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为简便起见,溶液部沸点按液面与底部的平均压强下水的沸点和二次蒸汽的压强下水的沸点差估算,平均压强近似按静力学方程估算:管长大概为2.53m,所以选式中: 蒸发器中液面与底层的平均压强,Pa;二次蒸汽的压强,Pa;溶液的平均密度,kg/; h液层高度,m。可查得不同糖液浓度下的密度见表2-3。表2-3 不同糖液浓度下的密度浓度%1216.7024.3250密度kg/1046.41063.21098.41230根据各效溶液压强查得对应的饱和溶液温度见表2-4。表2-4 平均压强对应的饱和溶液温度效数= 1 * ROMANI= 2 * ROMANII= 3 * ROMANIII

15、压强,421.47231.8543.27水的沸点,145.25123.3977.03由流动阻力而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在多效蒸发中末效以前各效的二次蒸汽流到下一效的加热室的过程中由于管道阻力使其压强降低蒸汽的饱和温度也相应降低由此引起的温度差损失即为 ,根据经历其值选取1 即=1 ,各效溶液的沸点和有效总温度差各效温度差损失 溶液的沸点为 所以可得:各效溶液沸点为 、分别为第一效、第二效和第三效二次蒸汽的温度,。查表得600 kPa饱和蒸汽的温度为158.7、汽化潜热为2091.1kJ/kg各效传热温度差、分别为第一效、第二效和第三效加热蒸汽的温度,。2.4加热蒸汽消耗量和各效蒸发水量的初步计算原料

16、液的比热可视为定值为3.95 kJ /kg,水的比热 =4.187 kJ /kg。第i效的蒸发量的计算式为式中:第i效加热蒸汽量,kg/h,当无额外蒸汽引出时,为第i效加热蒸汽,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且;,分别为第效及第i-1效溶液的沸点;,为第效的热利用系数,均取0.98;,.第一效的焓衡量式为:因沸点进料,所以 (kg/h) (a)第二效的热衡算式为 kg/h b第三效的热衡算式为kg/h c又因=+=28183.33 kg/h d联立式a至式d,可得=8761.17 kg/h=9391.22 kg/h=10030.95 kg/h=9126.22 kg/h2.5估算蒸发器的传热面

17、积由传热速率方程得:式中第i效的传热速率,W。第i效的传热系数,W/m2.第i效的传热温度差,第i效的传热面积,m2值见表2-5。表2-5效数123传热系数K,W/m2300019001100则第一效蒸发器传热面积为则第二效蒸发器传热面积为则第三效蒸发器传热面积为2.6温差的重新分配与试差计算因,误差较大,故应调整正各效的有效温度差,重复上述计算步骤。重新分配各效的有效温度差重新分配有效温度差,得、分别为第一效、第二效和第三效的传热温度差,;S1、S2、S3分别为第一效、第二效和第三效蒸发器传热面积,。2.6.2重复上述计算步骤1由所求得的各效蒸发量、,求各效料液的浓度,它们分别为%=50%原

18、料液的浓度;F原料液的进料量,kg/h;2计算各效料液的沸点表2-6效数123浓度%15.7123.5150常压下的沸点升高0.210.371.8密度kg/m31061.981096.151230因末效完成液浓度和冷凝器压力均不变,各种温度差损失及溶液沸点可视为恒定,即,故末效溶液的沸点仍为79.47 ,而,则第三效加热蒸汽的温度即第二效二次蒸汽温度为 则查表知=121.11由第一效、第二效的二次蒸汽的温度,查表知气化潜热 二次蒸汽压强 如下表所示表2-7效数123二次蒸汽压强 /kPa400.53197.2230二次蒸汽的温度143.69119.7666.5气化潜热 2138.122205.

19、862333.7由查表可知水的沸点=144.433各效的焓衡算第效: e第效: f第效: g又因=+=28183.33 kg/h h联立式e至h,可得=8791.66 =9406.46 =9976.42 =9157.98 4计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则第一效蒸发器传热面积为则第二效蒸发器传热面积为则第三效蒸发器传热面积为因计算误差在0.04以下,试差结果合理。其各效溶液浓度无明显变化,不需重新计算。取面积第三章 蒸发器的主要构造工艺尺寸的设计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主体分为加热室和别离室,加热室由直立的加热管束组成,管束中间为一根直径较大的中央循环管;别离室是汽液别离的空间。其主要构造尺寸包括:加热室和别

20、离室的直径和高度;加热管和循环管的规格,长度及在花板上的排列方式等。这些尺寸确实定取决于工艺计算结果,主要是传热面积。我们选取的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计算方法如下。3.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束的初步估计加热管通常选用,等几种规格的无缝钢管,长度一般为2-6m。管子长度的选择应根据溶液结垢的难易程度,溶液的起泡性和厂房的高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本次设计加热管选用长度为3 m的无缝钢管。由下式估算所需管数:根式中蒸发器的传热面积,;加热管的管径,;加热管长度,。因加热管固定在管板上,考虑到管板厚度占据的传热面积,计算时的管长用L-0.1m。为完成传热任务所需的最小实际管数n只有在管板上排列加热管后才能确定

21、。 循环管直径的选择循环管的截面积是根据使循环阻力尽量减少的原则来考虑的。其截面积可以取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100,假设以表示循环管径,则:对于加热面积小的蒸发器,应取较大的的百分数。查管规格表,所以本设计选取的循环管应选用的管子,长度为3 m。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确实定加热室的径取决于加热管和循环管的规格、数目及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加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三角形、正方形、同心圆等,目前以三角形居多。管心距t为相邻两管中心线之间的距离,t一般为加热管外径的1.25-1.5倍。目前在换热器设计中,管心距的数值已经标准化,管子规格确定后,相应的管心距则为定值。表3-1 三角形排列时加热管直径

22、与管心距的关系加热管外径,mm19253857管心距t,mm25324870加热室径和加热管数采用作图法来确定,具体做法是:先计算管束中心线上管束,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时,管子按正方形排列时,式中n总加热管数以三角形排列初步估算加热室径,即加热室径根据初估加热室径值和容器公称直径系列,试选一个径作为加热室径,并以此径和循环管外径作同心圆,在同心圆的环隙中,按加热管的排列方式和管心距作图。作图所得管数n必须大于初始值,如不满足,应令选一设备径,重新作图,直至适宜为止。壳体径的标准尺寸列于表3-2中,作为参考。表3-2 壳体的尺寸标准壳体径,mm400-700800-10001100-1500160

23、0-2000最小壁厚,mm8101214根据表选取加热室壳体径为1200mm,壁厚为12 mm。根据绘图可知管数为426根。别离室直径和高度确实定别离室的直径和高度取决于别离室的体积,而别离室的体积又与二次蒸汽的体积流量及蒸发体积强度有关。别离室体积的计算式:式中V别离室的体积,;*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汽流量,kg/h;*效蒸发器的二次蒸汽密度,U蒸发体积强度,即每立方米别离室每秒钟产生的二次蒸汽量,一般允许值为。现取别离室中U=1.1;而二次蒸汽的密度见表3-3。表3-3 二次蒸汽密度确实定效次123二次蒸汽温度,143.69119.7666.5密度,kg/2.161.110.17根据前述计算值

24、到代入别离器体积的计算式可得:一般情况下,各效的二次蒸汽量是不同的,且密度也不一样,按上述算出的别离室体积也不一样,通常末效体积最大。为了方便起见,设计时各效别离室尺寸可取一致。别离室体积宜取其中最大者。所以别离器的体积选取其中的最大者,即别离室体积确定后,其高度H与直径D符合以下关系:。对于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其别离室一般不能小于1.8 m,以保证足够的雾沫别离高度。别离室的直径也不能太小,否则二次蒸汽流速过大,导致雾沫夹带现象严重。根据上述原因,取代入值,解得m,m3.2接收尺寸确实定流体进出口的径按下式计算式中 流体的体积流量 m3/s ;流体的适宜流速m/s,估算出径后,应从管规格表格

25、中选用相近的标准管。溶液的进出口管对于并流加料的三效蒸发,第一效溶液的流量最大,假设各效设备尺寸一致的话,根据第一效溶液流量来确定接收。取适宜流速选取则所以选用无缝不锈钢管。加热蒸汽与二次蒸汽接收查表,;又适宜的饱和蒸汽流速一般在30和50 之间取=50。可以由不锈钢管规格表查得选取的蒸汽接收规格为。冷凝水出口冷凝水的排出一般属于液体自然流动u=0.8-1.8 m/s,接收直径应由各效加热蒸汽消耗量较大者确定。 第三效的蒸汽冷凝量为9976.42;由手册查得,70时冷凝水的密度为;适宜流速选为0.4。可计算冷凝水出口管径:可以由不锈钢管规格表查得选取的冷凝水出口管径规格为。第四章 蒸发装置的辅

26、助设备的设计蒸发装置的辅助设备主要包括气液别离器与蒸汽冷凝器。4.1 气液别离器蒸发操作时,二次蒸汽中夹带大量的液体,虽在别离室得到初步别离,但为了防止有用的产品损失或污染冷凝液体,还需设置气液别离器,以使雾沫中的液体聚集并与二次蒸汽别离,故气液别离器又称为捕沫器或除沫器。其类型很多,设置在蒸发器别离室顶部的有简易式、惯性式及网式除沫器等,在蒸发器外部的有折流式、旋流式及离心式除沫器等。惯性式除沫器是利用带有液滴的二次蒸汽在突然改变运动方向时,液滴因惯性作用而与蒸汽别离。其构造简单,中小型工厂中应用较多。本设计选用惯性式除沫器。惯性式除沫器的主要尺寸的计算:规格选取式中二次蒸汽的管径,m;除沫

27、器的管的直径,m;除沫器外罩管的直径,m;除沫器外壳直径,m;H除沫器的总高度,m;h除沫器管顶部与器顶的距离,m。4.2蒸汽冷凝器主要类型蒸汽冷凝器的作用是用冷却水将二次蒸汽冷凝。当二次蒸汽为有价值的产品需要回收或会严重污染冷却水时,应采用间壁式冷却器,如列管式、板式、螺旋板式及淋水式等热交换器。当二次蒸汽为水蒸气不需要回收时,可采用直接接触式冷凝器。二次蒸汽与冷却水直接接触进展热交换,其冷却效果好、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因此被广泛使用,故在本设计中选用直接接触式冷凝器。直接接触式冷凝器有多孔板式、水帘式、填充塔式及水喷射式等。表4-2各种型式蒸汽冷凝器的性能冷凝器型式多层多孔板式单

28、层多孔板式水帘式填充塔式水喷射式水汽接触面积大较小较大大最大压强降,Pa1067-2000小,可不计1333-3333较小大塔径围大小均可不宜过大350mm100mm二次蒸汽量2t/h构造与要求较简单简单较简单,安装有一定要求简单不简易,加工有一定要求水量较大较大较大较大最大其他孔易堵塞适用于腐蚀性蒸汽综合考虑各种设备的性能,本设计选用水喷射式蒸汽冷凝器。水喷射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是冷却水依靠泵加压后经喷嘴雾化使二次蒸汽冷凝。不凝气也随冷却水由排水管排出。此过程产生真空,则不需要真空泵就可以造成和保持系统的真空度。但单位二次蒸汽所需的冷却水量大,二次蒸汽量过大时不宜采用。4.3蒸汽冷凝器的设计与选用工作水量的计算对以冷凝为主的水喷射式冷凝器,其冷却水用量决定于被冷凝蒸汽的热焓、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按下式计算:冷却水用量,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平均温度由平均温度查得:;式中冷却水用量,冷凝蒸汽量,蒸汽的焓,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冷却水可循环使用;冷却水平均比热,。喷射器构造尺寸的计算1喷嘴数n及喷嘴直径工作水通过喷嘴的压强差 由平均温度查得水的密度, 取0.95通过一个喷嘴的水流速度为:式中工作水通过喷嘴的压强差,Pa,即工作水进口压强与混合室吸入压强压强之差水的密度,喷嘴直径,在水质清洁时可取后,喷嘴个数确实定公式为:选择适宜的喷嘴直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