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同可得利益及其赔偿限制的理解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d5db26ae48c2b6076e269a1eec1d65f/ad5db26ae48c2b6076e269a1eec1d65f1.gif)
![对合同可得利益及其赔偿限制的理解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d5db26ae48c2b6076e269a1eec1d65f/ad5db26ae48c2b6076e269a1eec1d65f2.gif)
![对合同可得利益及其赔偿限制的理解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d5db26ae48c2b6076e269a1eec1d65f/ad5db26ae48c2b6076e269a1eec1d65f3.gif)
![对合同可得利益及其赔偿限制的理解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d5db26ae48c2b6076e269a1eec1d65f/ad5db26ae48c2b6076e269a1eec1d65f4.gif)
![对合同可得利益及其赔偿限制的理解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d5db26ae48c2b6076e269a1eec1d65f/ad5db26ae48c2b6076e269a1eec1d65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合同可得利益及其赔偿限制的理解2009-111-11 008:54:12 编辑辑: qdnnfy 来源源: 浏览次次数:62 对合同可得利益益及其赔偿限限制的理解 黔东南州中级人人民法院民二二庭 龙集集东 刘异异奇 我国合同法第第一百一十二二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方不履行合同同义务或者履履行合同义务务不符合约定定的,在履行行义务或者采采取补救措施施后,对方还还有其他损失失的,应当赔赔偿损失。”第一百一十十三条第一款款规定:“当事人一方方不履行合同同义务或者履履行合同义务务不符合约定定,给对方造造成损失的,损损失赔偿额应应当相当于因因违约所造成成的损失,包包括合同履行行后可以获得得的利益。但但不
2、得超过违违反合同一方方订立合同时时预见到或者者应当预见到到的因违反合合同可能造成成的损失。” 在此之前前的涉外经经济合同法第第19条规定定:“当事人一方方违反合同的的赔偿责任,应应当相当于另另一方因此所所受到的损失失,但是不得得超过违反合合同一方订立立合同时应当当预见到的因因违反合同可可能造成的损损失。”原技术合合同法第117条第二款款规定:“当事人一方方违反合同的的赔偿责任,应应当相当于另另一方因此所所受到的损失失,但是不得得超过违反合合同一方订立立合同时应当当预见到的损损失。”可见,赔偿偿损失是违约约责任形式之之一,而且是是采取全面赔赔偿原则,使使守约方能获获得合同如正正常、全面履履行时能
3、享有有的利益。对对于合同违约约损害赔偿范范围,我国的的合同法、英英国的货物物买卖法、美美国的统一一商法典、联联合国国际货货物销售合同同公约等,都都规定包括实实际财产损失失的赔偿和含含利润在内的的可得利益损损失赔偿两个个方面。赔偿偿可得利益损损失,能体现现合同法所所规定的违约约完全赔偿原原则,同时也也能最大限度度地制裁违约约方,尽量遏遏制故意违约约行为,维护护正常的市场场交易秩序和和交易安全。但但完全赔偿原原则并非是绝绝对的,合同同法对其适用用也规定了限限制条件,以以确保合同法法设立的违约约损害赔偿的的功能正常发发挥。一、可得利益的的界定所谓可得利益,是是指合同在履履行以后可以以实现和取得得的利
4、益。是是当事人在订订立合同时能能够合理预见见到的、将来来必须通过合合同的如期履履行才能实现现的利益。按按照目前学理理界大多数人人的观点,可可得利益具有有如下特点:1、未来性。即即可得利益是是一种未来利利益,它在违违约行为发生生时并没有为为合同当事人人所实际享有有,而必须通通过合同的实实际履行以及及合同当事人人的一定的付付出才能得以以实现。或者者说该利益是是确定的、无无争议的,若若一方违约,另另一方将必然然出现的一种种损失。2、期待性。即即可得利益是是当事人订立立合同时希望望通过合同的的履行所获得得的利益,是是当事人在订订约时能够合合理预见的利利益。同时,这这种可得利益益应是在短期期内能取得的的
5、利益,而不不是久远将来来因合同的履履行而可能获获得的效应利利益。3、现实性。即即可得利益已已具备实现的的客观基础和和条件,只要要合同如期履履行,就会被被当事人所获获得。在通常常情况下,当当事人为实现现这一利益作作了一些准备备,具备了转转化为现实利利益的基础条条件。同时,这这种可得利益益通常应当是是财产利益、不不包括非财产产性的机遇等等等。另外,根据我国国合同法第第113条之之本意,可得得利益必须是是合同履行以以后可以获得得的纯利,而而不包括为取取得这些利润润所支付的费费用和必须缴缴纳的税收或或其他规费。前前述费用支出出是获益的投投入成本,可可得利益损失失是指受害人人因违约而遭遭受的上述预预期纯
6、利润的的损失。所以以,在计算可可得利益时,必必须扣除上述述各种费用,不不能笼统地概概括为守约方方的总收入。虽然我国的原涉涉外经济合同同法第199条、原技技术合同法第第17条早已已规定“可预见损失失(或称可得得利益损失)”属于违约赔偿范围,但一直以来不为司法实践所重视,而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结束了我国长期以来司法理论争论不休的“可得利益是否赔偿”的问题,在损失赔偿数额的计算上首次明确了除现有财产损失外,还包括守约方在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润损失。什么是可得利益益损失?我国国传统民法理理论把可得利利益损失称为为间接损失,一般认为为,直接损失失就是实际上上造成的财物物减少、灭失失或损毁,以以
7、及因此增加加的支出,间间接损失就是是可得利益的的损失或其他他可能造成的的损失。基于于此理论,有有些法官认为为间接损失是是一个不很确确切的损失,属属于法官自由由裁量范围,因因此,司法实实践中,当事事人请求赔偿偿可得利益的的主张被法官官认定为间接接损失而不一一定得到支持持,导致存在在执法标准不不统一的现象象。现在已有有部分学者对对此提出异议议,认为间接接损失是个法法理上的概念念,尚未在我我国合同法中中明文体现。直直接损失和间间接损失的提提法并不确切切,“间接”二字容易让让人理解为中中间环节或违违约后的间接接结果,因而而法官在司法法实践中会有有意或无意识识地尽量限制制其范围,排排斥其使用。因因此,我
8、国司司法实践中一一直对违约损损失的赔偿范范围限制过于于严格,往往往对守约方提提出的损害赔赔偿请求一压压再压,甚至至对判决后能能否执行也作作为损失赔偿偿额的考虑因因素,这种做做法违背了合合同法的立法法本意。因直接损失与间间接损失仅仅仅是个法理上上的概念,因因其划分标准准不同,二者者在外延上是是有差别的,把把可得利益损损失等同于间间接损失的说说法不严谨。目目前比较占主主流的是因果果关系说,该该学说认为“根据损失与与违约行为之之间的因果关关系来区分。如如果损失是由由违约行为所所直接引起的的,并没介入入其他因素,则则这种损失为为直接损失。如如果损失并不不是因为违约约行为直接引引起的而是介介入了其他因因
9、素,则为间间接损失”。因此,有有学者把可得得利益定义为为:“由违约行为为所直接引发发而未介入其其他因素所造造成的,当事事人非现实拥拥有而在合同同适当履行后后可以实现和和取得的财产产权利的损失失。”如果依此标标准划分,那那么合同法法第一百一一十三条规定定的可得利益益损失应该属属于违约所致致的直接损失失的范畴。笔笔者也赞同此此观点,因为为,如果损失失的造成介入入了其他因素素,那么责任任就不能仅归归于违约方,从从因果关系的的逻辑上讲,有有不可归责于于违约方的因因素介入后才才造成的损失失不属于合同同可得利益损损失,因为这这种损失不符符合前面所论论述的可得利利益的法律特特征。二、可得利益损损失的赔偿限限
10、制我国合同法规定定的归责原则则主要是严格格责任原则。严严格责任,又又称无过错责责任,指在违违约发生以后后确定违约当当事人的责任任,应主要考考虑违约的结结果是否系违违约方的行为为造成,而不不是违约方的的是否存在故故意和过失。实实行严格责任任,就否定了了违约方的主主观因素在合合同责任承担担判定过程中中的前提作用用,也改变了了以往合同立立法对违约责责任承担原则则的基本价值值评价。比起起过错责任原原则,严格责责任原则更能能体现出合同同订立的目的的。所以违约约损害赔偿只只要具备违约约行为、损害害事实、违约约行为与损害害事实间有因因果关系这三三要件,违约约方即承担违违约的损害赔赔偿责任,而而不问其主观观过
11、错。可得得利益损失赔赔偿属于违约约损害赔偿的的一部分当然然也要具备上上述三要件。因为赔偿可得利利益损失是对对原告极为有有利的一个较较为极端的原原则,如果单单纯地从完全全赔偿的角度度理解,守约约方(原告)签签订合同生效效后,对方是是否履行合同同对守约方来来讲均无关紧紧要,因为“完全赔偿”已满足了守守约方订立合合同的目的和和所想得到的的合同利润,对对方依约履行行合同可能还还会给守约方方带来时间和和精力上的消消耗,守约方方可能会积极极等待对方违违约,合同一一签订就如同同违约方给守守约方买了保保险单。很显显然,这样理理解和执行法法律对违约方方显失公平,也也非立法之本本意,所以法法律在承认可可得利益损失
12、失可获得赔偿偿的同时必需需制定相关的的限制条件,以以均衡合同当当事人双方的的利益。合同法第一一百一十四条条第一款规定定:“当事人可以以约定一方违违约时应当根根据违约情况况向对方支付付一定数额的的违约金,也也可以约定因因违约产生的的损失赔偿额额的计算方法法”。依据该规规定,对于赔赔偿额的计算算方法有约定定的,依当事事人的约定,没没有约定或约约定不明的,才才依法律的一一般规定执行行。违约损害害赔偿制度根根本目的是保保护债权人利利益,但同时时还应照顾到到讲究诚信、鼓鼓励交易、提提高效率等社社会利益因素素,所以可得得利益损失赔赔偿应限制在在合理范围内内。目前,理理论界大多数数人认为,在在认定及赔偿偿可
13、得利益损损失时应受到到可预见性、减减轻损害、过过失相抵、损损益相抵等规规则的限制。下下面,笔者结结合审判实践践,表一管之之见,浅谈一一下对上述几几个限制性规规则的理解和和适用。(一)可预见性性规则该规则的意思是是指违约方并并不是赔偿守守约方的全部部损失,违约约方仅对其在在订约时能够够预见到的可可得利益损失失承担赔偿责责任。关于预预见的主体,英英、美等国的的判例和法、德德等国的成文文法及有关国国际或地区商商事法律均确确定为违约方方,排除守约约方成为预见见主体。但预预见的时间上上,也有观点点提出是违约约时,而特别别是在故意违违约的场合更更应强调把时时间限定在违违约时,其理理由是“违约方掌握握的信息
14、是确确定其预见范范围的基础,订订立合同后违违约方获取的的信息会扩展展其预见的范范围”。我们认为为,一般来讲讲,当事人希希望通过订立立合同并履行行后能够达到到什么目的或或利益是其订订立合同的源源动力,而该该利益的范围围或大小是当当事人在订立立合同前或订订立时已经估估算或预见到到的,正因为为有这一前期期的估算或预预见,才在合合同中作出相相应的约定。虽虽然随着时间间的推移对判判断合同履行行利益的变化化或大小会越越来越清晰,但但变化后的合合同利益不是是当事人订立立合同时所追追求的,也不不是其订立合合同的初衷本本意。所以,把把预见的时间间界定在“订立合同时时”有其合理的的地方。根据据我国合同同法的规定定
15、,预见的主主体应为违约约方,而不是是守约方。预预见的内容为为受害方所受受损害的事项项类型或范围围,而不应涉涉及具体损害害事项的损失失程度,后者者则应由法官官依法作出判判断。预见的的标准通常为为以一个理性性之人或常人人通常应具备备的知识为标标准,即通常常采用客观标标准,而不应应采用违约方方的主观判断断为标准。否否则将存在违违约方认为不不可能预见,而而守约方则认认为完全可以以预见的“各持己见”的僵持局面面。司法实践中,判判断违约方对对违约造成的的损失是否“可预见”,还应考虑虑以下几方面面因素: 1、违约方的的身份或职业业。当违约方方具有社会一一般人的预见见能力时,采采取合理的标标准;当违约约方的身
16、份或或职业要求其其对违约损失失的预见或控控制具有特殊殊预见能力时时,采取特殊殊标准。例如如医疗服务合合同中,若医医生一方违约约时,对其预预见能力则采采用从事该项项行业所应具具备的特殊标标准。2、合同的对价价。因现行合合同法对违约约实行严格责责任原则,而而忽略违约方方是否存在过过错。让当事事人对可预见见的损失承担担责任并非总总是公平的,是是否公平主要要取决于合同同的性质以及及商品或服务务的价格受违违约导致的可可预见结果影影响的可能程程度。例如在在某些案件中中,从双方在在合同中约定定的条款内容容情况能表明明合同的某一一方当事人不不承担某类风风险,或者虽虽然没有这种种约定,但让让该当事人承承担此风险
17、极极不公平,如如当事人所获获得的价金与与承担的损失失极不成比例例,或者事实实上价金相当当低廉,已表表明当事人没没有打算承担担此责任的风风险。还有一一些口头合同同交易,反映映了当事人并并没有谨慎地地分配或没有有试图精确地地划分所有的的风险。所以以法院应当尝尝试公平地分分配风险或者者判决违约方方不承担某类类风险,以实实现个案正义义的需要。但也有一种观点点认为,合同同的可得利益益大小不能超超过合同明文文约定的价款款或报酬总额额。我们认为为这种观点值值得商榷。举举一案例:AA劳务公司接接受C公司委委托招募1000名体检合合格的工人。为为此,A劳务务公司到B医医院联系体检检事宜,并带带第一批已招招募的2
18、5名名工人至B医医院进行体检检,同时告知知B医院还有有75名为CC公司招募的的工人将进行行第二批体检检,B医院向向劳务公司开开具了收到225人体检费费1000元元的收据。并并于当日出具具的25人体体检合格的报报告交给A劳劳务公司。之之后,C公司司厂医审核发发现体检报告告中缺少两对对半及肝功能能体检项目,即即告知A劳务务公司。后劳劳务公司将BB医院出具的的肝功能及两两对半体检报报告传真给CC公司。C公公司发现传真真的检验报告告中的肝功能能数据与原报报告不符,故故要求A劳务务公司对255名工人重新新体检。经CC医院检查,发发现其中3人人患有乙肝,其其中2人ALLT(转胺酶酶)升高,遂遂对此5人不不
19、予录用。AA劳务公司为为此支出复检检费10900元。过后几几日,C公司司出具了关关于A劳务公公司招工一事事的说明,载载明“由于此次在在体检中出现现疑问,故对对A劳务公司司的资质产生生质疑,现本本公司不再与与其合作。”A劳务公司司遂诉讼至法法院,请求BB医院赔偿复复检费、可得得利益损失等等6000余余元。一、二二审法院审理理后均认为:A劳务公司司与B医院之之间形成的医医疗服务合同同是双方当事事人的真实意意思表示,体体检合同合法法有效。双方方应依照约定定全面适当履履行自己的义义务。但B医医院在履行义义务时违背了了诚实信用原原则,为3名名已查出系乙乙肝患者的工工人也出具了了体检合格的的报告,是违违约
20、行为。导导致C公司责责令A劳务公公司对招募的的工人重新体体检,并取消消了剩余755名工人的招招工约定,使使劳务公司失失去了输送775名工人并并从中获取利利润的机会。BB医院作为一一家职业医院院,其预见能能力不同于一一般人,应当当能够预见到到如果不认真真负责的进行行体检,将身身体不健康的的工人输送出出去会对A劳劳务公司的诚诚信度产生合合理怀疑而不不再与之合作作,故应对AA劳务公司可可得利益予以以赔偿。遂判判决:B医院院赔偿A劳务务公司复检费费1090元元、招工755人的可得利利益损失40020.755元,合计55110.775元。上述案例中,即即使医院全面面履行合同,合合同约定的价价款或报酬仅仅
21、仅是25名名工人的体检检费10000元,但因该该合同的不完完全履行影响响到A劳务公公司与C公司司另外招募775名工人合合同的履行(委委托体检时BB医院已知晓晓这一事实),使使劳务公司失失去了输送775名工人并并从中获取利利润的机会。所所以,合同的的可得利益也也有可能大于于合同表面约约定的价款或或报酬数额。同理,还有一相相仿案件:某某县环卫处在在2005年年以前把该县县的40余个个垃圾站的日日常清运、保保洁等工作承承包给他人,每每月承包费22400元。期期满后甲提出出承包,每月月只要承包费费1600元元,为此双方方签订承包一一年的合同。合合同生效并履履行5个月后后,环卫处未未与甲协商,又又把甲承
22、包的的上述工作转转包给乙,为为此甲与环卫卫处发生纠纷纷。经查明,按按当时当地市市场行情,每每月16000元承包费确确实偏低,但但甲可以从垃垃圾站中挑拣拣回收些废旧旧物品变卖(甲甲承包后他人人不能再进入入垃圾站挑拣拣废旧物品),其其中每月回收收废旧物品变变卖能有20000余元的的收入,环卫卫处也知晓甲甲仍愿意低价价承包的原因因,也有相应应的承包方案案会议记录佐佐证。因此,本本案合同约定定的价款或报报酬仅仅是每每月16000元,但合同同履行后甲的的可得利益则则包括承包费费用收入和从从垃圾中回收收废旧物品的的收入。如果果甲主张,我我们认为应该该得到支持。3、受害方对特特殊信息的披披露。因为当当事人订
23、立合合同时,整个个交易条件的的确定,是基基于其当时掌掌握的信息之之上的,这些些信息决定了了其可预见范范围。交易条条件不可能将将当事人无法法预见的风险险反映进去,让让当事人对其其订立合同时时无法预见的的损失负责,必必然使其依合合同而承担的的风险与取得得的利益不相相等称。判断断违约方是否否可以预见,取取决于他在订订立合同时对对有关事实的的了解程度。所所以,一般情情况下,推定定任何有理性性的人都能够够合理预见违违约按照一般般规律应发生生的损失。如如在双方当事事人订约时,受受损方已经将将履约的特殊殊背景告知了了违约方,或或者违约方知知道某些特殊殊情况,他的的责任范围就就是在了解这这一特殊背景景情况下他
24、所所能合理预见见到的可能发发生的违约后后果。有一案案例:原告因因候车,寄存存一包裹于车车站“行李寄存处处”并声明是一一件价值3880元的羽绒绒服。后因被被告管理不当当,包裹丢失失。但包裹中中的羽绒服口口袋里还有一一部新买的价价值20988元的手机。本本案中的羽绒绒服和手机损损失均属于直直接损失,但但原告在寄存存包裹时并未未告知被告这这一特殊的信信息即“羽绒服内还还有一部手机机”,当时被告告只能预见到到寄存物仅仅仅是一件羽绒绒服,不可能能预见到包裹裹内还有一部部手机,所以以,被告的赔赔偿范围应只只是一件羽绒绒服的价值3380元。对于可预见规则则,审判实践践中还应注意意:违约损害害赔偿中可得得利益
25、损失的的赔偿应以客客观上的可确确定性为基础础。有的当事事人虽然在合合同中已约定定或披露了相相关信息,或或者从合同内内容可推定该该合同是另一一合同得以履履行的基础或或前提,但如如果根据合同同约定的履行行条件或方式式来实际履行行合同,合同同不可能履行行或履行后不不可能得到守守约方期待的的利益,即这这种利益不具具有可实现的的客观基础和和条件时,则则该可得利益益虽然具有“可预见性”,但不具有有现实性,也也不能得到赔赔偿。例如原告奥内斯斯帝有限责任任公司与被告告上海交大农农业科技有限限公司菊花销销售合同纠纷纷一案。20022年9月,原原告奥内斯帝帝有限责任公公司与被告上上海交大农业业科技有限公公司签订菊
26、花花销售合同,货货物装运口岸岸为上海,目目的港为日本本福冈。关于于“试单”货款,原告告于该协议签签订后1周内内预付5000万日元,其其余货款待货货物到港后付付。关于包装装条件,合同同采用了原告告提出的 “4支/束、55束/捆、440捆/箱、2250箱/柜柜”包装要求。合合同确认,上上述包装条款款为原告坚持持的要求,有有关在运输过过程中因挤压压而造成菊花花败损、变形形及数量过多多引起菊花发发热后变质等等一系列不可可预见的质量量问题,均由由原告承担。该该合同还规定定,“试单”货柜是后一一部分订单生生效的先决条条件。合同签签订后,原告告向被告支付付了“试单”的预付款5500万日元元。被告为履履行合同
27、种植植了菊花,但但没有如期开开放,故未能能向原告交付付“试单”的两只货柜柜。20022年12月,原原告分别与哈哈纳森花店和和远贺花纪行行签订合同,向向两家花店各各销售中国产产菊花20万万支;如果全全部预定数量量无法完成交交接,则原告告应向每家花花店各支付总总价格的400。20003年5月,原原告与花店签签订调解书,向向两案外人分分别支付未能能交货的损失失各880万万日元。原告告在诉讼中,请请求判令被告告退还预付款款500万日日元、赔偿原原告向案外人人支付的索赔赔款17600万日元以及及原告的可得得利润损失331,4855,710日日元。案件审审理过程中,农农业部花卉产产品质量监督督检验测试中中
28、心受被告委委托,按照本本案系争合同同规定的包装装条件和货品品规格,用实实物进行了包包装和储存试试验,其鉴定定结论认为,在在合同规定的的装箱和运输输条件下的菊菊花三天后不不适合于销售售。被告据此此认为原告主主张的利润损损失没有合法法依据。法院院审理后认为为,检验测试试中心出具的的鉴定意见能能证明按照原原告要求的包包装条件运输输至日本国的的菊花会损坏坏严重,并不不适合于销售售,故上述情情况使原告期期待以再行出出售菊花货物物获取利润失失去了客观基基础。因此,即即使在被告依依约适当地履履行合同义务务的情况下,原原告也并不必必然能够获取取其主张的利利润损失311,485,710日元元。另一方面面,根据双
29、方方合同的规定定,原告确认认因包装引起起的货物损失失由原告负担担。本案中,若若被告适当履履行合同并实实际上按原告告要求的包装装条件运输货货物,则存在在着货物损坏坏严重以致其其不适合销售售的风险,在在被告未能依依约履行合同同义务的情况况下,此种风风险仍应按合合同规定由原原告承担。因因此,法院对对原告主张的的可得利益损损失未予支持持,仅判决被被告返还预付付款500万万日元。审判实践中,主主张可得利益益的守约方应应当对可得利利益损失负举举证责任,包包括损失是否否为“可预见”、损失的范范围、计算标标准依据等,如如果损失的计计算涉及到专专业技术知识识的,还应出出具有具备相相应资质的机机构作出的评评估鉴定
30、意见见。而违约方方也可援引“减轻损害规规则”等进行抗辩辩。(二)、减轻损损害规则该规则的意思是是指一方违约约并造成损害害后,受害人人在其具备采采取适当措施施防止损失扩扩大的客观条条件下,应及及时采取合理理的措施防止止损失扩大,否否则,应对扩扩大部分的损损害负责。即即受害人不得得就其本可采采取合理措施施予以避免的的损失获得赔赔偿。我国合合同法第1119条明确确规定:“当事人一方方违约后,对对方应当采取取适当措施防防止损失扩大大;没有采取取适当措施防防止损失扩大大的,不得就就扩大的损失失要求赔偿。”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7条规定:“声称另一方违反合同的一方,必须按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减轻由于
31、该另一方违反合同而引起的损失,包括利润方面的损失。如果他不采取这种措施,违反合同一方可以要求从损失赔偿中扣除原可以减轻的损失数额。”美国统一商法典有规定:“因卖方违约而引起的间接损害包括:(a)未能满足买方一般或特殊的要求或需要而造成的任何损害,只要卖方订立合同时有理由知道此种要求或需要,且买方无法以补进货物或其他方法合理地避免此种损害;” 可见,减轻损害规则和可预见性原则一样,几乎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和判例都采用,这也是一条普遍适用于违约损害赔偿的限制原则。要正确适用减轻损害规则,应理解其构成要件:(1)违约方的违约行为导致损害的发生,受害方对此没有过错,也没有从中获得利益。(2)受害人未采取合
32、理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合同法第119条规定减轻损害是受害人的一项义务。在损害发生后,受害人应当采取合理措施减轻损害而未采取,这是其承担责任的依据。通常认为,受害人根据当时的环境,已经实施了一般人认为可能防止损害扩大的有效措施,如果行为结果未能阻止损害扩大,也应认为受害人尽到了义务。所以,此规则不能过度适用或作极端理解。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该规则?英国法确立的以下几个原则,值得借鉴和参考:()受损方没有义务冒过大的商业风险去减轻损失;()受损方没有义务毁坏自己的其他财产或抛弃其权利来减轻损失;()受损方没有义务损害自己的商业信誉减轻损失;()受损方没有义务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去减轻损失。举一案例来说明明
33、此问题:22005年11月20日,甲甲公司向乙公公司购买1000套实木办办公桌椅,价价格是每套33500元,双双方约定20005年3月月20日前交交货。合同签签订后,因木木材价格和运运费逐日上涨涨。乙公司要要求抬高合同同价格,甲公公司不同意。后后乙公司又提提出撤销合同同,甲公司拒拒绝。乙公司司遂于2月11日通知甲公公司将不再履履行合同。到到3月20日日,乙公司未未履行交货义义务。甲公司司于同年5月月26日以每每套50000元的价格从从另一公司购购买了1000套同种规格格的办公桌椅椅。6月177日,甲公司司向法院起诉诉,要求乙公公司赔偿这1100套办公公桌椅的实际际购入价与合合同价格之差差额。在
34、前述案例中,甲甲乙双方协商商一致签订的的合同,属有有效合同。乙乙公司未能按按约定期限交交货,属违约约行为,应承承担违约责任任。但甲公司司要求赔偿差差价不合理,其其损失应自行行承担。因为为合同法第第119条明明确规定:“当事人一方方违约后,对对方应当采取取适当措施防防止损失扩大大;没有采取取适当措施防防止损失扩大大的,不得就就扩大的损失失要求赔偿。”本案中,乙公司已告知甲公司因市场价格变化而无法履行合同,但甲公司未及时联系其他供货商采购,未采取措施补救,致使损失扩大,其损失的扩大部分(具体指相当于两种价格之间的差额)应自行承担。但甲公司可以要求乙公司承担其他违约责任。审判实践中,我我们认为还应应
35、区分:减损损后的可得利利益损失仅仅仅为未扩大的的部分的预期期利益损失,为为减损而支出出的费用不属属于可得利益益范围。因为为可得利益具具有未来性和和预期性,不不是实际支出出。但减损费费用可以作为为合同的其他他费用损失来来索赔。(三)过失相抵抵规则该规则的意思是是指对损害的的发生或扩大大,权利人也也有过错的,则则根据其过错错程度,适当当减轻或免除除违约方之违违约赔偿责任任。过失相抵抵规则是一条条比较有争议议的规则,有有人认为,我我国现行合同同法规定的是是严格责任原原则,违约方方承担责任不不以自身或对对方是否存在在过错为前提提,虽然原合合同法草案稿稿之一有“对于损害的的发生或者扩扩大,受害方方也有过
36、错的的,可以减轻轻或者免除违违约方的赔偿偿责任”的规定,但但最终没有采采纳该观点,所所以现行合合同法第1120条只是是规定“当事人双方方都违反合同同的,应当各各自承担相应应的责任”,并没有规规定责任可相相抵。我认为为,现行合同同法虽然没有有关于过失相相抵的条文规规定,但如果果损失是因双双方的违约行行为共同造成成的(因不可可抗力造成的的违约除外),即即损害结果与与双方违约行行为之间具有有相当因果关关系,双方的的违约行为产产生的违约责责任是同种责责任,依其性性质可以抵消消的,双方可可以在法律规规定的范围内内将各自承担担的责任抵消消。但在无过过错责任领域域适用过失相相抵原则,应应有一定的限限制,否则
37、将将有悖于现行行合同法的违违约责任归责责原则。所以以,对于受害害人的过失,应应理解为重大大过失,一般般性的过失不不能减轻赔偿偿义务人的赔赔偿责任;对对于侵害人故故意或有重大大过失致人损损害的,受害害人只有一般般过失,不减减轻赔偿义务务人的赔偿责责任。同时还还应注意,该该重大过失致致使受害人的的行为成为损损害事实发生生或扩大的原原因时,才适适用过失相抵抵原则。例如:甲公路工工程公司与乙乙砂场签订一一购砂石合同同,合同约定定甲施工某路路段所需砂石石全部由乙砂砂场供应。合合同签订后,双双方均按约定定时间供应砂砂石及支付货货款,前期没没有争议。在在合同履行约约一半后,甲甲工程公司另另外向其他砂砂场购买
38、砂石石,不再向乙乙砂场购买,为为此乙砂场提提起诉讼,要要求甲公司承承担违约责任任并赔偿可得得利益损失。经经法院审理查查明,乙砂场场前期供应的的砂石质量符符合要求,但但中途供应的的几车砂石含含泥量过高,甲甲公司提出质质量异议后,乙乙砂场即把不不合格的砂石石运走,乙砂砂场继续供货货。但此后乙乙砂场提供的的砂石中仍不不时有几车不不合格的砂石石,甲公司认认为乙砂场不不讲信用,在在不通知乙砂砂场的情况下下自行将不合合格砂石清运运出场,并另另行向其他砂砂场购买砂石石。我们认为为,甲公司如如果认为乙砂砂场后面提供供的砂石不合合格,应向乙乙砂场提出质质量异议,不不能在未通知知乙砂场的情情况下自行把把不合格砂石
39、石清运出工地地,甲公司不不再购买乙砂砂场的砂石并并另行向其他他砂场购买砂砂石的行为显显然违约,但但乙砂场提供供不合格砂石石的行为也违违约,乙砂场场的可得利益益损失与双方方违约行为之之间具有因果果关系。对损损失的发生,作作为权利人的的乙砂场也有有过错,应适适当减轻或免免除甲工程公公司的违约赔赔偿责任。(四)损益相抵抵规则该规则的意思是是指权利人基基于损害发生生的同一原因因获利时,应应将所得利益益从所受损害害中予以扣除除。原合同法法草案稿中曾曾经有“当事人一方方基于同一原原因事实受到到损害并受有有利益的,应应当从其请求求的赔偿金额额中扣除所受受的利益”的规定,后后来不知什么么原因没有被被采纳。损益益相抵原则在在很早以前的的罗马法中就就已有规定,现现在大多数国国家的民法均均予认可,如如德国民法法典规定,在在确定损害赔赔偿时,“因免除给付付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生态办公空间租赁合同
- 2025年度城市道路清扫保洁与废弃物收运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施工保证合同
- 生态农业中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与市场前景分析
- 生物医学影像技术的新研究动态
- 现代职场中高效沟通的礼仪技巧与实践
- 生态种植技术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
- 2025年度国际招投标管理服务合同
- 现代企业生产计划执行与调整策略教育
- 现代艺术在医疗环境中的应用
- Meta分析的步骤与实例分析
-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报告
- 芯片可靠性分析
- MBTI量表完整版本
- 中医适宜技术-腕踝针
- 初二上劳动技术课件电子版
- 创业计划书模板-创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模板-项目计划书模板-商业计划书30
-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版)真题含答案
- 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高强超薄耐摔玻璃智能制造产业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口腔种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估报告范本
- 烛之武退秦师 全市一等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