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教学设计绵阳市游仙区七一剑南路小学:许勇一、教学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七课。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多是以学生认知发生矛盾冲突及产生的问题来引导和驱动的。本课分四个部分,分别是“马铃薯的沉浮”、“观察比较两种液体”、“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和“阅读资料”;主要研究不同浓度的液体,对马铃薯沉浮的影响。其中,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可以使学生看到只有在液体中溶解足够的物质时,马铃薯才能浮起来,渗透了改变液体密度会影响物体沉浮的概念。综观全课,学生经历的是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2、,让学生去亲历,对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是受益匪浅的。2、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重要时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学科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对学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对培养他们的积极探索精神和正确思维活动有积极意义。五年级学生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对于一些实验仪器的使用还不了解,仪器的有序摆放尚未形成习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了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就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认知而言,对物体沉浮的关注,一般落在物体本身,很少会关注到液体的性质,液
3、体对沉浮的影响对学生来说是个意外的发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很少有这样的经验。二、教学设计思路站在“育人为本”的角度,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教学实际,注重“三维目标”整合,注意教材内容的完整性和联系性;尽量做到尊重和超越教材的和谐统一。以探究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重视引导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活动。具体表现为:1、教学活动多以学生认知发生矛盾冲突及产生的问题来引导和驱动的。2、针对学生实际的探究经验和能力,采用师生共同、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探究活动。3、考虑到学生
4、的心理与年龄特征,教学活动力求从学生感兴趣的现象入手,用学生能够接受的高度设计活动载体。4、通过“马铃薯的沉浮”、“观察比较两种液体”、“调制一杯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三个探究活动,学生经历的是一个十分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知道不同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2、让学生了解有许多液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过程与方法: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3、学会给液滴加热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2、在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活
5、动中,能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智慧,体会合作的愉快。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相同体积的液体改变其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2、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难点:1、同一物体在不同浓度的液体中的沉浮探究2、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很多的证据。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两个马铃薯(一大一小),一杯清水(1号),一杯食盐水(2号)、酒精灯、火柴、金属勺子2个、滴管2个、天平(一套)、镊子1个、抹布、教学课件学生准备:马铃薯、镊子、金属勺子、烧杯2个、搅棒1根、清水1杯、食盐(适量)、白糖(适量)、药匙一个、抹布1张、实验报告单1张,共八组器材六、课型:新授课七、教学
6、过程:(一)、创境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来欣赏一个故事。2、同学们猜想一下丢入海中的奴隶为什么不沉入海中?3、科学讲究的是证据,我们今天就用探究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4、请同学们观察马铃薯在一号和二号杯中情况5、揭示课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板书课题)(二)、师生探究,质疑问难1、交流探讨:马铃薯在不同杯子中沉浮的解释。(1)、教师启发:回顾旧知,从马铃薯受力的角度出发思考。(2)、学生联系旧知,交流回答。(3)、教师归纳小结a、第一杯中的马铃薯下沉是因为受到的浮力小于马铃薯自身的重力。b、第二杯中的马铃薯上浮到水面是因为刚开始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当浮到水面时,浮力等于自身重
7、力。设计意图:教师要善于在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连接处、知识的关键处、思维的转折处,引导学生生疑质疑,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解决新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及活学活用的意识2、结合第一个问题的解答,交流探讨: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是什么?3、教师归纳小结:马铃薯在两杯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不同。4、引深思考:为什么两杯液体会产生不同的浮力呢?5、学生思考并交流猜想6、教师归纳交流猜想: 可能是液体的原因。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大胆推测并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三)、参与实验,验证猜想1、用什么方法观察比较烧杯中液体的不同,2、学生交流回答3、教师归纳小结:看、闻、尝、晒、烤3、分析
8、可行性方法,择优选“用”。(1)、看、闻得到的结果两杯水几乎相同。(2)、尝是个好办法,但在不清楚是什么液体时,我们不能轻易用嘴尝,因为既不卫生也不安全。(3)、称重量。(4)、闻(5)、晒也是好办法,但时间太长了。想在这节课内知道结果怎么做?(6)、加热(7)、教师推荐介绍“液滴加热”实验,这样可以让神秘的物质现身。(8)、让学生演示液滴加热实验。(9)、观察、总结a、一杯水中的液滴蒸发消失。b、另一杯加热蒸发后留下白色颗粒。向这种白色颗粒的物质有很多,如:食盐、白糖、小苏打、味精等等,这个白色颗粒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现在不得而知,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今后学习了物理、化学就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鉴
9、别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10)、水中溶解了不同的物质液体可以改变物体的沉与浮。设计意图:注重平时引导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分析、比较、归纳等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快速提高(四)实践应用,获取新知1、哪些物质溶解到水里可以让物体浮起来?与溶解物的多少有没有关系? 2、请各小组进行“配制一杯溶液让物体浮起来”用实践活动来亲自验证。3、讨论实验的方法:a、用烧杯取150毫升水,放入可溶的物质b、用搅棒搅拌,物质溶解完,放入物体观察沉浮情况。c、继续加人可溶物,直至物体浮起来。d、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4)、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小组先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写在实验报告
10、单上。(5)、各组器材员领取实验器材(6)、温馨提示实验注意事项。 a、每次加人的溶解物建议为一平勺b、用搅棒搅拌溶解完后才能用镊子放入物体观察。c、第二次加人前要用镊子取出物体。d、搅拌时不要用力过大,避免液体溅起或弄坏烧杯。e、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填好实验报告单。d 、实验完后整理好实验器材。4、学生动手实验。 设计意图:学生的质疑问难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不断地质疑释疑的矛盾运动中探究尝试,在探索中领悟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5、各小组派学生代表汇报6、归纳小结(1)、并不是只要水中溶解了物质就能够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浓度不够、液体的密度不够大,马铃薯是不会浮起来,在调制的过程中,一次次地加溶解物,当溶液的密度超过马铃薯的密度时,马铃薯才浮起来。(2)、水中加食盐、白糖等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后马铃薯都会浮起来。7、能否让浮起的马铃薯沉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门个人工作计划
- 2024年汽车电子设备销售及维修合同3篇
- 2024年版鱼塘租赁经营协议模板
- 2024年版离婚双方权益保障合同模板版B版
- 小学教学计划二年级
- 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 2025年中国大黄提取物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销售客服工作计划
- 2022初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行政文员个人工作报告
- 湿式静电除尘器技术方案0001
- D502-15D502等电位联结安装图集
- T∕CSCS 018-2022 装配式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涂装技术规程
- 第二章multisim仿真作业
- 瑞文智力测验及答案经典版
- 境外人员住宿登记讲解
-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
- 项目成果交付清单
-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表(领导用表)
- 充电桩工程施工方案(共38页)
- 退役军犬黄狐阅读题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