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色,并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 3、体验自己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 3、ppt、牛奶一瓶(装在透明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哇,是什么呀?我们来看看,瓶子里有什么?这个水有没有颜色? 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如果幼儿说是白色,可以拿牛奶出来比较,说明水不是白色的。 2、看好
2、了,水宝宝是透明的。水宝宝要和我们玩变变变的游戏,我们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 (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 师: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好玩吗?你们想玩吗? 二、探索激趣 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宝宝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学老师摇瓶子,要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哦”。 1、请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用力摇,使其变色。(老师鼓励孩子用点力,再加加油) 师:“你们变出来了吗?变出什么颜色了?” 2、颜色对应 师:水宝宝要休息了,请给它找个家(与框子对应放) 三、解读秘密 师:我们的瓶子怎么能变颜色呢? 请一幼儿上来尝试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再换上有
3、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 师:这个怎么都变不出来,那个却变得出?好奇怪哦! 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这个盖子里有什么?盖子里有颜料,水宝宝就可以变出颜色了。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老师手里有一瓶无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 2.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 (2)幼儿换好瓶盖后,摇晃瓶子。 (3)教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哇,颜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
4、种新的颜色呢! (4)观看ppt颜色搭配后所变成的颜色,巩固孩子对变化颜色的认识。 3、结束活动。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篇2 一、目标: 1、在探索活动中,能发现不同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2、在操作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 3、引导幼儿乐于交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准备: 1、分别装有红、黄、蓝颜料的一次性透明杯若干,各种颜色的彩带若干。 2、水粉笔、盘子、变色记录表。 三、过程: 1、出示彩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出示彩带,并提问幼儿,这些五颜六色的彩带可以用来干什么?(装饰舞台、渲染节日气氛等)用这些彩带来装饰舞
5、台,舞台定会绚丽多彩、漂亮极了。那你们知道这些颜色是从哪里来的?(染料厂)染料厂的工人叔叔真聪明,像魔术师,能变出各种各样的颜色。今天,老师也来当一回魔术师,给大家表演几个节目。(评析:教师以魔术师的身份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起来,进入了一种安静、急于求智的状态。) 2、请幼儿观察杯中的颜色,并提出活动的要求。 (1)出示红、黄两种颜色的杯,让幼儿看清后,把两色混合,仔细观察它们的变化结果。 师:变成什么颜色了? 幼:橙色。 幼:深黄色。 师:原来的红色、黄色呢? 幼:不见了。 (2)将变色结果记录在表上。 师:颜色真奇,红颜色与黄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橙色。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当一回魔术
6、师,变出漂亮的颜色来? 幼:想。 3、幼儿小组操作: (1)请幼儿将红与蓝、黄与蓝混合,看看能变出什么颜色,并将结果记录在表内。 (2)引导幼儿说一说“x颜色与x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x颜色”。 4、幼儿讲述自己尝试的过程和结果。 幼:我把红颜色与蓝颜色混合变成了紫颜色。 幼:我把黄颜色与蓝颜色混合变成了绿颜色。 (评析:这里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发现颜色的变化,并通过语言讲出来。不仅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还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老师归纳:小魔术师表演得真精彩,红颜色与蓝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紫色,黄颜色与蓝颜色混在一起变成了绿色,那么,把三种颜色放在一起,能不能变呢?变成什么颜色?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
7、(想) 5、幼儿尝试把三种颜色相互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并把结果填入表中。 (1)幼儿讨论:A、我变出了黑色。B、我变出了棕色。 (评析:这里让幼儿观察三种颜色的变化,使幼儿不局限于两种颜色,多种颜色也可以变,而且混合时颜色的多少,决定了变化的结果。激发了幼儿的求智、探索的欲望。) (2)老师小结:小魔术师的本领真大,把红、黄、蓝三种颜色放在一起,有的变成了黑色,有的变成了棕色。在混合时,各种颜色的多少变出来的颜色也不一样。现在每个小魔术师都来动一动手,给水果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比一比,谁的本领大。 6、幼儿操作涂色:可爱的水果宝宝 幼儿人人动手,运用活动中取得的调色经验,给各种水果图上相应的
8、颜色。 (评析:幼儿操作时,教师不强调颜色的深浅,搭配的是否合理,而是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喜爱。这样,有利用幼儿大胆操作,也有利用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变化记录表: 原色 红红 黄红 黄蓝 蓝黄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过程始终以幼儿为主体,以变魔术贯穿始终。创造条件让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教师为主导,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方式体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在实际操作探索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神秘,感受两种颜色混合变化的乐趣,从而完成预设目标的要求。在活动中,幼儿充分利用教师提供的颜料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感知、探究颜色的变化,从中获得有关颜色变化的知识经验。活动下来,自我感觉幼儿对此活动非常感
9、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很浓厚,每个环节也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 本次活动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最后环节结束的比较混乱没有达到一个提升,只有让幼儿通过用两种颜色进行配色变色,没有具体直观的让幼儿明白哪两种颜色混合变出新的颜色,可以准备操作卡或者PPT在幼儿回答的时候教师操作,将幼儿说到的颜色展示出来,让幼儿直观的看到颜色混合的变化,作为活动的延伸。其次,在回答问题时,没有关注到全体幼儿。如在水变色后的提问以及最后环节的提问只问了个别幼儿,没有多问几名幼儿,也没有一起来总结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最后,教师的语速较快,第一环节导入太快,有的提问方式不够简单明了,还需要在平时的教学
10、中不断改进。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篇3 教案准备 1、人手一只透明矿泉水瓶(瓶盖上放好颜料红、黄、蓝)、三个大筐子(红色、黄色、蓝色标记) 2、四组透明塑料盒子,装上清水,每组三个滴管、三色颜料(红、黄、蓝) 3、三色卡每种颜色四张。 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能对水变色科学现象感兴趣,并能准确的对颜色进行分类与辨别。 难点:幼儿能自主的进行科学的探索,能大胆的进行教案操作,教案过程秩序井然。 教案过程 一、教案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变个魔术吧!仔细看清楚咯,老师的瓶娃娃会发生什么变化!老师又是怎么变的! 2、老师双手用力摇瓶娃娃,边念“咒语”:“变、变、变!” 3、引导幼儿说说瓶娃娃发生
11、了什么变化。 二、引导幼儿尝试操作摇瓶娃娃。 1、刚才老师是怎么变的?(双手握瓶子,用力摇,边念咒语“变变变!变变变!”) 2、请小朋友做一回小魔法师来变一下魔法,尝试将瓶娃娃变身! 3、幼儿操作摇瓶娃娃。 4、检验魔法师是否都合格,给魔法师贴上相应颜色的花。 三、引导幼儿将瓶娃娃进行分类。 1、请小朋友将瓶娃娃分别送人相应颜色的家。 2、检验是否有瓶娃娃送错家。 四、引导幼儿探究水变色的原因。 1、教师拿出同样有颜料盖子的瓶娃娃。小朋友,你猜猜看颜色会是哪里变出来的? 2、引导幼儿找找变色的原因在哪里。(尝试在瓶盖上找一找) 3、小结:原来是瓶盖上装上了颜料,颜料加入水中,水就会变颜色了。
12、五、变色游戏。 1、小朋友真能干,居然能把魔术的答案接开了。老师还想到一个好玩的游戏“颜色变变变!” 2、老师拿一个大滴管,将颜料(红色)吸到水箱里,引导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在那搅拌棒将颜色搅拌均匀。 3、教授滴管使用的方法:小滴管,小脑袋挤一挤,松一松;小水箱上再来挤一挤,松一松。 4、引导小朋友上来尝试将自己喜欢的颜色滴进去,观察变化引起兴趣。 六、教案延伸。 我们去班级里,每个宝宝都去尝试玩一下颜色“变变变”游戏。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篇4 目标: 1、尝试发现两种不同颜色混合后的变化。 2、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准备: 装有清水的矿泉水瓶人手一个、涂有颜料的瓶盖人手两个、红
13、黄蓝卡纸、美术区贴满画纸。 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矿泉水瓶:这是什么?瓶子里的水有颜色吗?我要开始变魔术了,我能把这个瓶子里的水变漂亮,想看吗? 2、教师边念儿歌边轻轻摇晃瓶子:小小瓶儿摇啊摇,小小瓶儿变变变。引导幼儿发现水的变化,并说一说变成了什么颜色? 二出示很多瓶子,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你们想当魔术师吗? 2、教师发矿泉水瓶人手一份请幼儿自己摇一摇,变一变! 师:你们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幼儿起立回答! 三、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变化 1、这个瓶子里的水是什么颜色的?如果我把他的盖子换一下,摇一摇,看看里面的水有什么变化?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2、启发幼儿想一想,为什么
14、水变成了另一种颜色? 总结:师:红+黄=橙、红+蓝=紫、黄+蓝=绿。 四:幼儿操作,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的变化。并把卡纸贴在瓶身上表示是由哪两种颜色混合变出了另一种颜色。 五:延伸:请幼儿拿出刚变出来的水瓶一起来美术区喷画!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通过变魔术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发现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些新变化,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3、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重点难点 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发现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些新变化。 幼儿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活动准备 1、分别
15、涂有红、黄、蓝颜料的瓶盖若干,矿泉水瓶子若干。 2、记录表、抹布、油画棒。 3、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变魔术”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幼儿操作的欲望 今天,老师来当一回魔术师,给大家表演个节目。你们想看吗?(出示装有矿泉水的瓶子) 师:魔术就要开始了,你们看仔细哦。(师拿一透明矿泉水使劲摇晃,幼儿仔细观察。) 师:变成什么颜色了?(红色) 小结: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当一回魔术师,变出漂亮的颜色来呢? 二、幼儿自主探究,体验。 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瓶水,拿到瓶子后听口令,你们自己瑶瑶看。 师:你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幼儿回答:红色、黄色、蓝色,出示ppt,红黄蓝称为三
16、原色) 请幼儿说:我瓶中的水变成了?颜色? 师:为什么我们瓶中的水会变出不同颜色? (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因为老师在瓶盖上涂了不同颜色的颜料出示涂有颜料的瓶让幼儿看看) 三、探索活动“三原色变变变”(颜色宝宝找朋友) 师:你还想让你这瓶水变成其他颜色吗?(你手中这瓶水的颜色要记住哦!我们再换另一种颜色的瓶盖试一试,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师:现在你瓶中的水有什么变化?(幼儿回答:橙、紫、绿,出示ppt23,称为三基色) 四、幼儿根据取得的调色经验,操作涂色 师:今天的魔术好玩吗?你记住了没有? 让我们一起用记录表把今天瓶中水的颜色变化记录下来,出示ppt45师示范填表 要记得写上自己的名字哦
17、! 五、小结 请幼儿展示记录表并说说自己瓶中水的颜色变化。(我瓶中的水由?色+?色变成了?色) 六、师小结 小朋友说的真好!今天的魔术很简单,就是一瓶水加上不同颜色的颜料就变出了不同的颜色,我们以后还可以在区角活动里有更多的体验,拿上你的记录表去和你的好朋友分享一下吧! 七、活动延伸: 三原色混合搭配出来的橙色和紫色,再和三原色分别搭配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把材料投放在科学区里,孩子们可以在区角活动的时候一起动手试一试,看一看。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题新颖,幼儿很感兴趣,供幼儿操作、探究的部分也较多,幼儿整个活动都处于兴奋状态,另外,在活动中我还尊重了幼儿个性差异,及时指导,关注了细节,孩子们也在语
18、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变化,辨别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应多给幼儿一些交流时间,认识三原色、三基色。让他们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去寻找、发现,也可以与艺术联系起来,让孩子们在绘画中去创作、去体验。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篇6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引导幼儿通过玩色,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产生的一些新变化。 3、鼓励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及结果。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清水人手一瓶(瓶盖内有红黄蓝各色颜料)、抹布、红黄蓝
19、各色小标签、一次性塑料杯。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 1、教师拿一瓶清水用力摇晃后变成有颜色的水,吸引幼儿参与活动。 2、幼儿尝试自己变出一瓶有颜色的水。 二、猜猜会有什么变化。 1、请幼儿说说自己变魔术变出了什么颜色的水。 2、猜一猜把其中的两种颜色拼在一起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幼儿自由讲述) 三、幼儿进行第一次尝试活动。 1、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人取两种不同的颜料少许,放在杯子中轻轻摇晃,观察颜色的变化。 2、和身边的朋友说说自己的发现,相互间比较一下各自变出的新颜色。 四、集中交流:我的发现。 1、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在操作中的发现。 2、引导幼儿互相观察,发现各自颜色的不同,从而产生给颜色做
20、上标记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五、幼儿再次进行尝试活动。 1、幼儿再次玩色,并在杯子外面贴上与颜料水相同颜色的标签。 2、幼儿将自己变出的新颜色放到展台上,并尝试多变出几种颜色。 六、集中讨论。 1、根据标签说说自己杯子里的新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2、将颜色分类,启发幼儿发现红和黄可以变出橙色,红和蓝可以变出紫色,黄和蓝可以变出绿色。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发现两种颜色调出的新颜色深浅不一,猜猜为什么。鼓励幼儿可以到区角中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我忽略了幼儿自主操作的过程,整个环节变成教师的教,而不是幼儿自主的探索,整个活动环节较平淡。在活动中让幼儿跟读颜色规律次数太多,应让幼儿探索找寻颜色规律,孩
21、子们的兴趣才会被更好的调动起来。活动评价有些混乱,没有把握住评价的重点,可让幼儿讲述在操作的过程中自己用什么颜色配出了什么颜色,在评价中又能巩固幼儿所学。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形态,通过变魔术的游戏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兴趣 2.复习并巩固红、黄、蓝色,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3.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2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颜色标记20份。 活动
22、重难点 知道水的形态,了解颜料被水溶解变色的小秘密。 通过变魔术的游戏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瞧,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是什么样子的?(无色透明、会流动、没气味) 教师小结: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会流动。 2.师:水宝宝可好玩了。现在它要和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但我们要一起念一句好听的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变变变”他才会变的。我们来试试? (教师先横着摇动瓶身,据幼儿情况而定,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 师(语气的神秘感):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变出了什么颜色?你们想玩吗? (二)探索激趣 师
23、: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来变魔术,一定要说水宝宝,变变变哦。 1.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轻摇瓶身,使其变色。(老师指导鼓励孩子) 提问:你们的水宝宝变了吗?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交流讨论) 给你们的水宝宝贴一个颜色标记吧。(教师边说边操作后幼儿操作) 2.颜色对应 师:水宝宝玩累了想休息了,我帮它找个家,红色的水宝宝住红标记的家,请小朋友们看着标记给你们的水宝宝也找个家吧。(与筐子对应放) (三)解读秘密 师:好奇怪呀,水宝宝怎么会变颜色呢?(幼儿猜测)肯定有秘密,我们快来找找(教师同时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 提问: 1.你发现了什么? 2
24、.这瓶怎么没变出来,而另外一瓶却变出来了?(幼儿猜想) 教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同时打开瓶盖让幼儿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教师小结:原来盖子里的颜料被水溶解就变成了有颜色的水,而盖子里没有颜料当然就变不出来了。(词:溶解) 3.把你们盖子打开看看,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盖子里还有颜料呢? (师幼再次摇晃,鼓励幼儿用点力)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师:看看老师的瓶盖里还有颜料吗?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黄)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在一起会怎么样,你们想知道吗?这个奇迹就交给小朋友们去完成吧!(教师边说边操作,但不显示结果,给幼儿留个悬念)记住一定要拧紧,
25、要不然调皮的水宝宝会跑出来的。 2.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提问: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 提问:你的水原来是什么颜色,后来又拿了什么颜色,最后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讲述) 总结:哇,颜色可真有趣,原来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让我们把这个秘密带到区域里再玩一玩,变出更多不同的颜色吧! 反思: 在活动预设时,考虑到科学领域的特点,也结合本班幼儿的情况,更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了一节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一个活动下来,自我感觉幼儿对此活动非常得感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很浓厚,这是非常开心的,每个环节也初
26、步达到预设的目标。但也有不足之处:最后环节没有达到一个提升,只有让幼儿通过用两种颜色进行配色变色,在幼儿尝试配色,体验色的变化时只问了个别幼儿,没有一起来总结颜色是怎样变出来的。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在一次美术课上,让幼儿涂色,一位幼儿把两种颜色混到了一起,奇妙的变了颜色,惊喜的跑来让我看他的新发现,我想:何不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颜色的变化,于是设计了这堂科学课。 活动目标 1、在配色操作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2、能用两种颜色调配出第三种颜色。 3、对色彩的变化感兴趣,自主尝试配色实验。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
27、美。 教学重点、难点 1、在配色操作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2、能用两种颜色调配出第三种颜色。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种颜料和调配的三原色颜料水, 2、幼儿每人一支排笔,每人三个透明的塑料杯(杯中盛少许水),每人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 3、幼儿分三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上一种颜色(每组幼儿不能相同) 4、每个幼儿面前放一杯清水 5、橙子、葡萄、西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1、通过变魔术引起幼儿对变色游戏的兴趣。 a、教师出示蓝色颜料水,以变魔术的方法让他变成绿色,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b、老师揭开谜底,黄色和蓝色的颜料水混到一起就可以变成绿色的。 二、基本环节 1、让幼儿动
28、手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a、老师为每位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请你们每人选出两种颜色混到一起,看蓝色和红色会变成什么颜色?红色和黄色会变成什么颜色? b、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c、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2、幼儿用颜料再次动手操作,验证颜色的变化。 a、幼儿用排比蘸两种颜料混在一起,变出第三种颜色。 b、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在幼儿蘸颜料时,提醒幼儿一种颜色用完把笔在清水里洗一下再蘸另外一种颜色,注意不要把颜料涂在衣服上或者桌子上) c、幼儿操作完毕,老师记录幼儿操作结果。 红+黄=橙 蓝+红=紫 蓝+黄=绿 三、结束环节 游戏“找朋友” 老师出示橙子,西瓜、葡
29、萄,三组幼儿身上各贴一种颜色(红黄蓝颜色其中之一)每组颜色不能相同 “哪两个小朋友身上的颜色能变出橙子的颜色手拉手站在一起?” “哪两个小朋友身上的颜色能变出西瓜的颜色手拉手站在一起?” “哪两个小朋友身上的颜色能变成葡萄的颜色手拉手站在一起?”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都非常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探索欲望,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颜色变化的规律。在幼儿动手操作橡皮泥时,老师没有提醒幼儿让幼儿用手指用力的搓橡皮泥,让两种颜色能够更好的融合到一起,变出第三种颜色,在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中,应该让幼儿学习自己记录结果会更好。在结束环节,由于幼儿存在个别差异,个别幼儿不能主动地参加到
30、游戏中去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篇9 活动目标: 1在配色操作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现象和规律。 2能用两种颜料调配出第三种颜色。 3对色彩的变化产生兴趣,自主尝试配色的实验。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变魔术用的蓝色小草图片、喷壶及颜料水。没有涂上颜色的蔬菜、水果图片黄瓜、茄子、橘子等图片。 2红、黄、蓝三种塑料透明糖果纸(或塑料透明玩具片片),红、黄、蓝颜料水。 3幼儿用书:颜色变变变。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变魔术引起幼儿对变色游戏的兴趣。 1.教师出示蓝色小草图片:小草是什么颜色的?有一位粗心的小朋友把绿色的小草画成了蓝色
31、,怎么办呢? 教师:我可以用“魔法”喷壶让小草变回原来的颜色,你们说能行吗?(向蓝色的小草喷上黄色的颜料) 教师:谁想来试一试的呢?猜猜“魔法”喷壶里面的东西会有哪些神奇之处呢? 2.教师从喷壶里倒出黄色颜料让幼儿观察并提问:喷壶里的水又不是绿色的,怎么会一喷到小草上,小草就从蓝色变成了绿色呢?(鼓励幼儿大胆解释) 二、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1组织幼儿交流各自的发现,并用自己的发现解决刚才的疑问。 我们今天都是小小魔法师,要变魔术。并进行操作实验,引起幼儿兴趣,并请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将红色颜料(部分)到入一个干净的杯子里,然后再到入黄色颜料。用搅拌棒搅拌,请幼儿
32、仔细观察颜料发生的变化,并与原来的红色和黄色的颜料做比较。 教师:用其他两种颜色放一起,能不能变成绿色?如果不能变成绿色可能会变成什么样的颜色呢?(引导幼儿尝试操作以下几组材料:颜料水、透明糖纸、塑料透明玩具片片) 教师:绿色是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配出来的,橘色和紫色又是怎么调配出来的呢? 三、说说颜色的变化。 你们用红和黄两种颜色变出了什么颜色的?还有哪一组和他们是一样的?同样的方法:红和蓝手拉手变出了什么颜色?蓝和黄手拉手变出什么颜色啦? 幼儿说一种,教师就出示一张调色卡。 红黄橘黄 黄蓝绿 红蓝紫 念儿歌:红和黄手拉手,变出橘黄色画橘子; 黄和蓝手拉手,变出绿色画叶子; 蓝和红手拉手,变成
33、紫色画茄子。 四、填色游戏。 1.给幼儿提供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调料,请幼儿调出相应的颜色,填入物色的黄瓜、茄子、橘子等蔬菜水果的小图片中。 2.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操作:你调出了哪些颜色?怎么调出来的?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中,继续提供颜料、有色透明纸、活动记录表等,让幼儿做配色的实验,以进一步探索颜色混合后的变化,满足幼儿对色彩变化的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兴趣。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前,我为每组准备了两张纸:一张是两种颜色混合的纸(其中三组是红加黄、两组是蓝加黄、还有两组是红加蓝),另一张是画有树叶、茄子和橘子的纸,每组还有一盒蜡笔。活动开始我以画小草导入,然后我给小草涂颜色,当我
34、给小草涂上蓝色的时候,小朋友们立马就叫了起来:“不对不对!小草应该是绿色!”我就追问:“那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蓝色的小草变成绿色?”班里有个最聪明的男孩就说道:“可以加上黄色。”我还请其他小朋友说了其他的办法,然后再用他的方法演示给孩子们看,神奇的现象发生了,蓝色小草变成了绿色,小朋友们都开心的拍起手来。后面的环节我请孩子们自己到组里去尝试两种颜色混合,并混合给相应植物涂色。虽然成果还可以,但因为每组只有一份,所以有些孩子没有机会尝试到。可以将这个材料复印多份,投放入科学区,在区域活动时,引导幼儿继续尝试,巩固所学经验。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篇10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能发现不同
35、颜色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培养感知颜色的能力。 2、体验红黄蓝三种颜色,在相互手拉手后变出的颜色进行作画,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料,棉签,调色盘,空白水果图,PPT幻灯片,水果屋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能出现新的颜色。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示范法操作法观察法角色演示法幻灯片展示法 用变魔术开场,用圣诞老爷爷穿插演角色。 教学过程: 一、用魔术的方法把大树变绿,激发幼儿的乐趣,幼儿仔细观察颜色的变化。 秋天到了,大树的树叶都变成了黄色(边说边喷上黄色),春天又来了,树叶变成了绿色(请幼儿睁大眼睛观看,边说边喷上蓝色),但是结果却变成了绿色。 1、提问
36、:一开始大树是什么颜色?(黄色) 2、后来我喷的是什么颜色,却会变成绿色的。原来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老师这还有红色,我们来试一试把红色和黄色放在一起,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变成了橙色)我们再来试一试红色和蓝色放在一起,看一看有什么变化?(变成了紫色) 3、教师出示PPT进行小结: 红色+黄色=橘色 红色+蓝色=紫色 黄色+蓝色=绿色 二、幼儿动手操作 1、现在小朋友的面前也放了红黄蓝三种颜料,等会你们也来试着做一回魔术师刘谦,把两种不同的颜色放在一起,变成另外一种漂亮的颜色。 2、在幼儿操作之前,教师要强调几点: (1)红黄蓝三种颜料里面各有三个棉签,如果要取颜料,必须用各自杯子
37、里的棉签,否则颜料会弄脏,变出来的颜色就不好看了。 (2)两种颜色相互混合,取出的量一定要一样多。 (3)量弄得不要太多,避免弄到桌子和椅子上,特别是小朋友的衣服上,因为颜料不容易洗掉。 (4)记住自己把什么颜料和什么颜料放在了一起,变出了另一种什么颜色。 3、幼儿在操作时,教师要来回的巡视,及时的指导,幼儿完成后,教师把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让幼儿说出使用什么颜料加什么颜料变成的。 三、让幼儿欣赏图片并作画。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橙色,紫色和绿色的水果蔬菜,观看PPT。 橙色的有:橙子、南瓜、胡萝卜等 紫色的有:紫包菜、茄子、葡萄等 绿色的有:黄瓜、西瓜、苹果等 情景介入:圣诞老人要求帮忙
38、教师扮演圣诞老人:小朋友们你们好,圣诞节还没有到,我闲的很无聊,最近仅开了一个水果店,可是没有经验,进的水果都不漂亮,卖不出去啊,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用你们调出的颜色,给我的水果都穿上好看的衣服吧。 幼儿开始作画,在这之前教师提要: 1、给水果图上合适的颜色。 2、作画时不要弄到其他小朋友的身上。 3、注意自己的坐姿。 教师在幼儿作画时,来回的巡视,给与相应的指导。 把幼儿的作品贴到水果屋上,展示出来。 圣诞老爷爷感谢幼儿的帮忙,说完就去卖水果了。(结束) 整个活动,我让幼儿通过看、听、讲、操作等多种渠道,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我先示范,激起幼儿的兴趣。让孩子带着好奇心动手操作
39、,怎么把两种颜色和起来会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了解变化后的颜色,由于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以孩子们大胆操作、思维积极,主动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流着,分享着整个活动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审美情趣,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同时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操作能力都有了促进和提高。使用PPT演示把刚才知识点进一步加深,认识橙色、绿色、紫色的水果图片,使幼儿了解不同水果的颜色, 最后一个环节圣诞老爷爷出场,引起幼儿的兴趣,为什么是选圣诞老爷爷呢,因为最近还没有到圣诞节,圣诞老爷爷对开水果店没有经验,导致他的水果店进来的水果不好,所以生意很差,请幼儿用自己刚才调成的漂亮颜色,帮忙画出漂亮的
40、水果,幼儿很乐意帮忙。 这节活动既给幼儿提供了自由表现的机会,又鼓励了幼儿用不同形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 创意设计: 中班的小朋友已经积累了许多颜色的概念,在平时的绘画过程中,对漂亮的颜色特别感兴趣。在一次的绘本阅读小蓝和小黄的教学中,孩子们对故事里的小蓝和小黄都很感兴趣,特别是小蓝和小黄两人抱一起后变成了绿色这个故事情节,小朋友们都感到很好奇,甚至课后还会有小朋友跑过来问我:老师,今天故事里的小蓝和小黄抱一起真能变成绿色吗?后来,我就在思考:孩子们虽然对各种鲜艳的颜色很感兴趣,喜欢用各种颜色画出漂亮的不同的图形和图案,但那些颜色都是现成的,随手就能拿到的,孩子们对两种不同颜色混合后的
41、变化缺少认识和感知,特别是对三原色中两种颜色混合后的变化还缺少经验,针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这节中班美术课颜色变变变,想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和让幼儿自己亲自操作,来感知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让他们对颜色的变化视觉上有直接的感官,最后用幼儿生活中常见的面纸,让幼儿用两种不同的颜色印一印,进行印染画。因为面纸的吸水性和渗透性较强,幼儿能很直观地感受到两种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幼儿通过调动自己的感官,动脑猜测,再动手实践,一下子就记住了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的新颜色。这个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幼儿能很快掌握色彩的变化。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篇11 设计的思路 在幼儿的生活视角中,科学现
42、象无处不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各种颜色有着比较多的接触和感知,他们吃的、用的、穿的、玩的都是色彩鲜艳的物品。因此,他们对各种鲜艳的颜色并不感到陌生,但对各种颜色的变化,还是不够清楚。在美术活动中,幼儿能够利用现成的油画棒进行绘画,并且认识各种油画棒的颜色。可是幼儿不了解两种颜色混合后能出现新的颜色。当颜色缺少时,幼儿只会进行单一的涂色,不会利用现有的颜色去调配新的颜色,解决涂色中遇到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选择了这节颜色变变变的活动。在活动中,我设置疑问,让幼儿思考解决的办法,并通过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能出现新的颜色,知道颜色可以变化,能解决美术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同时
43、让幼儿初步学会用简单的表格记录颜色的变化,体验、享受各种颜色变化所带来的惊喜。培养幼儿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和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后能出现新的颜色,知道颜色可以变化,解决美术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2.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享受各种颜色变化所带来的惊喜。 3.培养幼儿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初步学会用简单的表格记录颜色的变化。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料、透明小玻璃瓶、一次性针管、棉签、记录表、未涂色的图片、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设置疑问,引起兴趣。 教师请幼儿观看桌子上准备的材料,并提出问题。 1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三种颜色,它们是什么颜色呀?(红色、黄色
44、、蓝色) 2老师还准备了几样东西,(出示橘子、叶子、葡萄),请你们说说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橘子橙色、叶子绿色、葡萄紫色) 3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画这几样东西,可是现在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怎么办呢?(请幼儿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二、激发猜想、作好记录 1小朋友真能干!谢谢你们帮老师想出了好办法!今天老师准备了一张大的记录表,请小朋友看看记录表上有什么?(动脑筋娃娃、小手宝宝) 2请你动脑筋猜一猜红色和黄色手拉手会变成什么颜色?把你猜出的颜色用同色的油画棒记在动脑筋娃娃的后面,红黄颜色的下面。(教师先示范一次) 3老师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张记录表,请你动脑筋想一想,把黄色和蓝色、红色和蓝色变出的颜
45、色记在表格中。 4幼儿自己作记录,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在对应位置作记录。(让幼儿初步学会用简单的表格记录颜色的变化。) 5请作不同记录的幼儿分别讲述自己记录的情况。 三、参与探索、操作记录 1教师示范操作:取出一根一次性针管吸入一格红色,注入透明的小玻璃瓶中;再取出一根一次性针管吸入一格黄色,也注入这个透明的小玻璃瓶中;盖好瓶盖,轻轻地摇一摇。啊,好神气呀!红黄颜色手拉手变成橙色了。快快拿起一根棉签,沾一点橙色,在记录表上作个标记吧!(提醒幼儿要记在小手宝宝的后面,红黄颜色的下面) 2幼儿分别把红黄颜色、黄蓝颜色、蓝红颜色混合,进行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a.提醒幼儿一次只吸入一格颜色,往
46、瓶中注入时要小心,不要挤在外面,注意桌面卫生。 b.引导幼儿说说哪两种颜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了,然后再把混合后的颜色涂在表格里。 四、展示记录,交流结果 1.听音乐稳定幼儿情绪。 2.请个别幼儿讲述探索的过程与记录结果。 3.针对不同记录结果,教师进行集体演示,巩固幼儿的认识。 4.儿歌小结:红黄颜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橘子;黄蓝颜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子;红蓝颜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葡萄。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用变出的颜色给橘子、叶子、葡萄等卡片涂色。 2、提供宣纸,指导幼儿用红黄蓝颜料水进行印染,继续观察颜色的变化。 3、提供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让幼儿重叠起来,观察透过玻璃纸看到的事物是什么样
47、的。 4、提供白色颜料,让幼儿分别在红黄蓝颜料水中加入白色,观察颜色的深浅变化。 活动反思 一、选材生活化。新纲要科学领域中内容与要求的第一条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各种颜色有着比较多的接触和感知,他们吃的、用的、穿的、玩的都是色彩鲜艳的物品。但对各种颜色的变化,还是不够清楚。因此,我选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变化明显的颜色来组织活动。单纯的讲解颜色的变化很难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在颜色变变变活动中,我设计了有关颜色的实验,通过让幼儿动手尝试发现颜色的变化。 二、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在体验中得到快乐。我认为幼儿的主动探究与学
48、习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活动开始时,我首先抛给幼儿一个能引起幼儿探究兴趣的问题。“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画橘子、叶子、葡萄,可是现在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怎么办呢?”以此引发幼儿对颜色发自内心的兴趣,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此时我不作暗示和表态让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充分猜想和假设,使幼儿产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愿望,并把自己的猜测记录下来。 幼儿只有猜想,没有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是无法获得发展的。因此,我为幼儿创设相应的物质条件,如:红、黄、蓝三种颜料、透明小玻璃瓶、一次性针管、棉签、记录表、未涂色的图片、油画棒等。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通过记录来关注探究过程和事物的变化,促进
49、新经验的主动建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调配颜色,混合后细心观察,发现颜色的变化。培养了幼儿主动尝试的探索精神。 经历探索之后,每个人都有把自己的发现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此时,我鼓励幼儿轮流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引导幼儿说说:“哪两种颜色手拉手变成什么颜色了”。幼儿可以澄清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和结果,还可以了解同伴的想法和做法,尝试学会用不同方式解决同一问题。 交流和分享的结果是获得相应的经验,体验探索的快乐。在探索交流之后,我针对不同记录结果,进行集体演示,巩固了幼儿的认识,进行简明的概括和整理,帮助他们提升经验,并用儿歌小结:红黄颜色手拉手,变成橙色画橘子;黄蓝颜色手拉手,变成绿色画叶
50、子;红蓝颜色手拉手,变成紫色画葡萄。这样,幼儿在经历了猜想记录探索实验再记录分享交流的整个过程,体验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三、教师由教育的领导者转变为教育的组织者、服务者、引导者,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在活动开始时,教师“牵着孩子的手走”,首先示范演示记录和操作的方法;然后教师“松开孩子的手”,让幼儿尝试探索,并及时指导记录;最后,教师“看着孩子自己走”,让幼儿自由探索,自己记录。同时让幼儿用自己调配的颜色给橘子、叶子、葡萄涂色,解决了美术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这个活动有成功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希望各位幼教同仁多提宝贵意见,以便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改革,不断进步。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
51、变变 篇12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三原色,感知颜色的变化,产生探索颜色变化的兴趣。 2能在印染画过程中探索颜色的变化,并能说出颜色和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颜色。 活动重点: 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并能说出颜色和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颜色。 活动难点: 能发现两种不同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且能大胆运用颜色进行印染。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谈话法、示范法、演示法、观察法。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向你们介绍三位可爱的宝宝,他们分别是红宝宝、黄宝宝、蓝宝宝(师出示课件),他们是最好的朋友。一天,蓝宝宝和黄宝宝一起到公园玩,她们在公园里跑呀,跳呀,
52、玩的非常开心,并且激动地抱在了一起,(出示课件)她们抱啊转啊,结果?你们猜怎么样?(指明幼儿答)师:结果他们都变成了绿宝宝,你们相信吗? 二、让幼儿感知颜色变化。 1、今天我把黄宝宝和蓝宝宝都带来了,我们一起看看,会不会变成绿色呢?“好了,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了,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咯!”(教师示范操作) 学生观察教师操作,感受颜色的变化,师幼小结:蓝宝宝和黄宝宝抱在一起变成了绿宝宝。(师出示课件) 2、师:就在黄宝宝和蓝宝宝玩的开心的时候,红宝宝来了,黄宝宝看见红宝宝,连忙跑过去拉她,也激动地抱在了一起,小朋友们想一想,这时红宝宝和黄宝宝抱到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宝宝呢?(幼儿思考,猜想。) 师:我
53、把红宝宝和黄宝宝也请来了,我请一位小朋友来变变看。(邀请一名幼儿示范操作)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师幼小结:红宝宝和黄宝宝抱在一起变成了橙宝宝。 3、小朋友再想一想,假如红宝宝和蓝宝宝抱到一起,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宝宝呢?(幼儿思考,自由猜想。) 邀请一名幼儿操作演示,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师幼小结:红宝宝和蓝宝宝抱在一起变成了紫宝宝。 师激发兴趣:小朋友们,颜色宝宝这么神奇,你们想不想也自己动手变一变,感受一下颜色的变化呢? 三、幼儿动手操作,探索颜色变化。 1、请幼儿完成实验记录表。 2、教师示范实验。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作品,说说自己的发现。 活动反思
54、 一、合理提供材料,满足幼儿自主探索的需求。 虽然这是一节美术活动,但是里面涵盖的内容也涉及到了科学的领域。颜色混合的秘密,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新奇的。我在备课的时候就在想,不能只是局限于让幼儿观察的层面,而是应该让幼儿动手探索,这样才可以增加幼儿对颜色混合的认识。所以,为了更加突出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探索,我在活动的准备中为每组准备了一定的颜料,提供了大小的操作单,并且在过程中也提现出了这些操作材料的利用价值,符合让幼儿做中学,动手实践的原则。 二、合理设计环节,让幼儿逐步操作提升体验。 本次活动的颜色是三种,而且是三原色。所以在活动的第一环节我认为有必要让幼儿认识这三种颜色,这位后来的颜色混合做好了相应的铺垫。接下来我主要安排的环节是:首先我示范将红黄颜色混合,幼儿很快就被激发起兴趣,了解到颜色的变化。接着,我让幼儿按照大的颜色记录单,在我的引导下依次进行其他几种颜色的混合,了解了变化后的颜色。由于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所以孩子们大胆操作、思维积极,主动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流着,分享着整个活动过程不仅发展了幼儿的审美情趣,还激发了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同时幼儿的观察力、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租赁与运营合同
- 个人车位出租合同协议
- 个人无抵押借款合同
- 承接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土建工程承包合同范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5、《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图形图像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能源动力(动力工程)领域工程伦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采购需求管理课件
- 结构化面试(教师)
-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 质量问题检出奖励申请表模板
- 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讲稿
- 组织行为学13-组织文化
- 供应链管理课件第5章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
- 预应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实训指导书
- 立体几何专题:距离和角
- DBJ-T01-43-2003_(北京)通用家庭居室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