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传承润物无声_第1页
家风传承润物无声_第2页
家风传承润物无声_第3页
家风传承润物无声_第4页
家风传承润物无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风传承润物无声家风传承润物无声5/5家风传承润物无声家风传承润物无声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坚固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表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提及家风,古今中外那些豪门望族、书香世家为我们留下了好多传世的文籍,诫子书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信傅雷家信等无不闪耀着优异家风的思想光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不测之财、莫饮过分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到现在为世人尊敬。对我们一般家庭来说,家风家训不用然是未然成文、世代传承下来的家族铁规,它也可以是存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父辈的一言一行对我们润物无声的

2、教诲,没有写在纸上,没有挂在墙上,但却浸入骨髓、深埋于心。我的父亲母亲是南郑濂水镇一般的农民,母亲没有念过书,父亲读到初中,在那个年月算是有点文化。我的父亲母亲都是很朴实的人,在他们的身上你总能看见他们朴实的质量,总能给人一种友好、真挚的感觉,有一种“朴实”的道德,他们总爱说“将心比心”,你怎么对待他人,他人就会怎么对待你。从小教育我们要好勤学习,老实安分,对人谦逊有礼貌。父亲会写毛笔字,在我小时候常常在油灯下教我怎样写字。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做人如写字,要正直直正”。我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正是十三四岁的年龄,性格腼腆,上下学走在路上不爱和人打招呼,街坊常在父亲母亲眼前开玩笑说我不爱说话。母亲知

3、道了常常在我眼前提示我,人要谦逊有礼貌,见到尊长该叫啥就要叫。到现在我已年过不惑,母亲还对我说,你开车回家路上碰到熟人不论辈分高低都要停下车子、翻开窗户跟人打个招呼,该叫啥就要叫啥,要有礼貌。一代的重复着相同的习惯,还比方孩子随我们回老家,碰到串门的街坊,母亲总要把孩子叫到跟前,这该叫奶奶,那该叫爷爷,孩子老是恭恭顺敬的走到眼前往叫一声,街坊们都夸我们的孩子有礼貌,我们听了也很快乐。“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荣华贫贱”。知礼仪、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异传统。父亲母亲把传统的家庭文化教育观念教给我,我也会传承给我的孩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一颗种子生根发芽,不论走的多远,飞的多高,养成的优异习惯

4、将会陪伴他的一世。1/3我十几岁的时候,那时还要交公粮,家家户户把收好的粮食有一部分要交到粮站,我常常会和父亲用自行车把粮食送到粮站。其他人家会将风车筛过的不好的粮食想方想法混在一般的粮食里交给粮站,哪怕验粮验但是的又转一圈拿去交,总之就是想蒙混过关。父亲却果断不那样做,说我们都不吃的粮食交给粮站,人家怎么能吃,不可以做这类亏心事。家里种的油菜,油菜籽自己留一部分,剩下的都会卖给商贩,油的家里为了多称的重量,会在头天晚大将油菜籽装在袋子里浸泡在水里,次日再卖给收菜籽的商贩。父亲说,你想一想,见了水的菜籽时间久了会发霉,那榨出来的油还有法吃么?经过这些事情父亲母亲用实质行动教会了“己所不欲,勿施

5、于人”的道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或许父亲母亲其实不懂这些话语,但倒是用实质行动在践行着这样的家规家风。1995年8月,我税校毕业被安排在比较偏僻的税务所工作。临别走时,父亲母亲并无节余的话,就但是频频叮嘱“去到单位了好好工作,听领导的话,不要怕吃亏,要多做事,要与同事处好关系”之类的话语。三个月后,我收到了父亲写的第一封来信,二十多年过去了,信里的其余内容我都忘掉了,但是有几句话我却记得清清楚楚。父亲在信里说“要清清白白做人,认仔细真做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我记忆中文化程度不高的父亲第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引用对仗工整的格言警语劝说我,这或许就是一位

6、父亲对儿子最朴实最基本的要求了。从小父亲母亲会对我们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饭的时候应当等尊长上桌了才能动筷子,吃饭不吧唧嘴,筷子不可以插碗里,吃完饭要将空碗回收到厨房,离席要说“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等等,这些生活中的小细节,也是一个家庭优异家风的表现。我的父亲母亲其实不会对我们讲什么高大上的家风家训,而是经过父亲母亲的以身作则,无不耳擩目染影响着我们的一世,而我们传承了这些好的质量,又深刻的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一次同孩子坐公交车,刚上车人比较少,我和孩子都坐下了,他坐前面我坐车尾,刚过了两站,孩子就站起来走到我的座位旁站着,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上来了几个老年人,他不好心思再坐了,就自己起来跑后边来了。我一听就真挚地激励他,做的对,尊老敬老这是一个学生最最少的素质,他也快乐的点点头。传承家风,就是要在家庭中创立优异的环境,一点一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传承家风,就是为人父母的我们以身作则,努力为下一代创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