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结构学备课笔记_第1页
人体结构学备课笔记_第2页
人体结构学备课笔记_第3页
人体结构学备课笔记_第4页
人体结构学备课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人 体 结 构 学第一章 绪论一、人体结构学的概念及其在护理专业教育中的地位 人体结构学的概念:人体结构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二、人体的组成和分部1.人体的组成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感觉器官。2. 人体的分部: 头、颈、躯干、四肢。三、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一)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正前方,两臂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二)轴和面1.轴(1

2、)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2.面矢状面 (2)冠状面 (3)水平面(三) 方位术语1.上和下-近颅者为上,近足者为下。2.前和后-近腹面者为前,又称腹侧;背面者为后,又称背侧。3.内侧和外侧-以身体中面为准,距正中面近者为内侧,远者为外侧。4.内和外-指空腔脏器而言,近腔者为内,远腔脏器为外。5.浅和深-以体表为准,近体表者为浅,离体表远者为深。在四肢,则根据距肢体根部的距离而有远侧和近侧之分。四、常用组织切片的染色方法 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苏木精碱性染料紫蓝色伊 红酸性染料红 色 五、学习人体结构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常用单位换算:1厘米(cm)10毫米(mm)1000微米(

3、m) 1纳米(nm)10-9 米第二章 基本组织1. 组织的概念 组织是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能够共同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2. 分类 根据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可把人体组织归纳为四类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基本组织 肌组织 神经组织第一节 上皮组织上皮组织由大量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1. 分类 被覆上皮根据上皮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分为三类 腺上皮 特殊上皮2. 结构特点被覆上皮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细胞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有基膜;上皮组织内无血管及淋巴管,细胞所需营养由其深部结缔组织中的血管渗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功能。一被覆上皮的类型及结构单层扁平上皮单

4、层立方上皮单层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被覆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上皮 复层柱状上皮 变移上皮 (一)单层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 形态:表面观 多边形,边缘锯齿状;核椭圆居中;侧面观扁平,胞质薄,核扁功能:保持光滑,减少摩擦分布:心血管、淋巴管腔面内皮;胸膜、 腹膜及心包膜表面间皮2.单层立方上皮形态:表面观 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侧面观 细胞立方形;核圆居中功能:分泌、吸收分布:甲状腺、肾小管3.单层柱状上皮 形态:表面观 细胞呈六角形或多角形;侧面观 细胞柱状;核长圆近基底处功能:分泌、吸收分布:胃、肠、子宫、胆囊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形态:柱状细胞梭形细胞锥状细胞杯状细胞;核高低不一

5、,位于同一基膜上,实为单层功能:分泌、保护分布:呼吸道 (二)复层上皮1复层扁平上皮 又称复层鳞状上皮形态:基底层一层低柱或立方形细胞(增殖力最强),中间层数层多边形细胞 浅表层几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功能:耐摩擦,保护,再生分布:角化的皮肤;未角化的口腔、食管、阴道 2变移上皮 形态:器官充盈上皮变薄细胞变扁;器官空虚上皮变厚表层细胞变大功能:保护分布:排尿管道 二、腺上皮和腺腺上皮的定义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为腺上皮。腺的概念 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所组成的器官称为腺。腺的分类内分泌腺-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称激素 导管部外分泌腺 单管状腺 浆液性腺分泌部(腺泡) 形态 复泡状腺 分泌物性质 黏液性腺

6、复管泡状腺 混合性腺三、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在上皮细胞的游离面、侧面和基底面上有若干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特殊结构。(一)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1.微绒毛 形态:LM纵纹状(纹状缘、刷状缘);EM细胞膜细胞质功能:扩大细胞表面积,有利于吸收分布:小肠、近曲小管等 2.纤毛形态:LM微小指状突起;EM细胞膜细胞质功能:定向摆动、排出异物分布:呼吸道上皮细胞 微绒毛和纤毛的异同点:相同点:均为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指状突起。不同点:形 态 微绒毛细而短,纤毛长而粗 运动形式 微绒毛不规则,纤毛有节律性摆动 分 布 微绒毛主要分布消化系统,纤毛主要分布呼吸系统 (二)上皮细胞的基底面 1基膜

7、由上皮细胞基底面和深部结缔组织共同形成。由上皮细胞产生基板;由成纤维细胞产生网板。功能:支持,连接,半透膜作用。 2质膜内褶 由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细胞膜折叠形成的许多内褶。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部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转运。(三)上皮细胞的侧面 1紧密连接 2中间连接 3桥粒 4缝隙连接 结缔组织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构成。具有支持、连接、营养、防御、保护和修复等功能。结构特点细胞数少,细胞间质多;间质中有基质纤维;形态多样;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 脂肪组织网状组织结缔组织 软骨组织 骨组织血液固有结缔组织 (一) 疏松结缔组织分布 广分布于器官之间、组织之间以及细

8、胞之间。功能 支持、连接、营养、防御、保护和修复。组成 细胞、纤维、基质。 1细胞 疏松结缔组织具有多种细胞成分,因而其功能亦有多样性。成纤维细胞 静止 形态:LM细胞扁平,多突起,界不清;胞质弱嗜碱 ;核大仁清色浅。静止活跃 成纤维细胞 纤维细胞(体小、色深)活跃功能:合成纤维与基质巨噬细胞:纤维附近,来源于血中单核细胞 形态:LM形态多样,多为圆或卵圆,有突起;胞质嗜酸;核小,色深,偏位。功能:变形运动;吞噬作用;抗原提呈作用;分泌功能。浆细胞:慢性炎症部位,来源于B淋巴细胞形态:LM圆、卵圆;胞浆嗜碱;核圆、偏位,染色质呈车辐状排列。功能:合成、贮存、分泌抗体肥大细胞:小血管、淋巴管附近

9、,来源于骨髓形态:LM:圆、卵圆;核小、圆,位中央;胞质内含粗大颗粒功能:与过敏反应有关颗粒内含:组胺、白三烯平滑肌收缩,微静脉、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ECF-A可吸引嗜酸性粒细胞(抗过敏);肝素抗凝。 脂肪细胞形态:圆球形或多边形,胞浆空泡状;核扁圆少量胞浆新月形、偏一侧功能:合成、贮存脂肪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形态:似成纤维细胞,体小不易辩认 功能:可增殖、分化白细胞:来源于血中白细胞 2纤维 包括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三种成分。 胶原纤维 形态:新鲜呈白色、有光泽,又名白纤维 LM粉红色,粗波纹状,分支互交成网 特点:韧性大、抗拉力强 弹性纤维 形态:新鲜呈黄色,又名黄纤维 LMHE

10、浅红色;特染紫色、棕褐色,细、直,分支交织,断端常卷曲 特点:弹性大,与胶原纤维在功能上有互补性 网状纤维 形态:LMHE不显色;PAS阳性;AgNO3黑色,细、短、分支交织成网 特点:存在于网状组织(造血器官,淋巴组织,内分泌腺等) 3基质 基质呈均质胶状并具有黏稠性,主要成分为蛋白多糖和水,其中以透明质酸含量最多。 基质中含有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的一部分液体,称组织液,经毛细血管静脉端或毛细淋巴管回流人血循环。 (二) 致密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 特点是以大量密集的胶原纤维为主要成分,纤维较粗大,排列紧密,它的排列方向与所承受的张力方向一致。真皮和器官被膜等处的胶纤维相互交织排列,而肌腱中的

11、胶原纤维密集平行排列,成纤维细胞(又称腱细胞)也平行排列于纤维束之间。体内许多部位的结缔组织并非都是典型的疏松结缔组织或致密结缔组织,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三)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 是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脂肪组织被少量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小叶。脂肪组织主要分布于皮下、网膜、系膜和肾脂肪囊处,具有贮存脂肪、支持、保护和维持体温等作用。 (四)网状组织 网状组织 主要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四、血液血液是循环于心血管系统内的液态组织:约占体重的7,成人循环血量约5 L。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占血容积的55,它相当于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

12、细胞的种类及其正常值列表: 红细胞 (3555)X1012 ) 中性粒细胞 50%70% 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0.5%3%血细胞 白细胞 嗜碱粒细胞01% (410)X109) 淋巴细胞2530% 无粒细胞 血小板 单核细胞38% (100300)X109 L) (一)血细胞细胞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中央薄,周围厚。直径约75m。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和细胞器,胞质中充满大量的血红蛋白Hb。正常成人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男性为120150 g,女性为110140 g。血红蛋白具有携带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红细胞寿命120天。2、白细胞 白细胞为白色有核的球形细胞,根据白细胞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又

13、将白细胞分为两大类:一类细胞的胞质内含特殊颗粒,称有粒白细胞,又因所含颗粒的着色性质不同,将粒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三种;另一类细胞的胞质内无特殊颗粒,称无粒白细胞,它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细胞直径1012m。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胞核着色深,染色质呈块状,胞核分杆状核和分叶核两种,分叶核通常为25叶,以3叶居多,叶间以染色质丝相连。中性粒细胞胞质内有许多细小呈淡紫红色颗粒;。中性粒细胞:变形运动和呑噬、杀菌。 (2) 嗜酸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053。细胞直径10一15m。胞核常分成两叶,胞质内充满粗大而均匀的嗜酸性颗粒,染成橘红色。 它可作变形运动,

14、对侵入体内的某些寄生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所以在患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嗜碱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01。细胞直径1012m。胞核分叶或呈S形及不规则形。细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嗜碱性颗粒,染成紫蓝色。嗜碱性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细胞基质中含有白三烯。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白三稀参与过敏反应。(4)单核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3一8。它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直径1420m 。单核细胞的细胞核呈肾形、马蹄形或扭曲不规则形。核常偏位,染色质纤细而疏松,着色浅。单核细胞胞质多,常染成灰蓝色。内有分散而细小的嗜天青颗粒,颗粒含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和

15、溶菌酶等,因而是溶酶体。 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明显的趋化性。骨髓生成的单核细胞进入血循环,停留15天后穿越血管壁进入组织而分化成各种类型的巨噬细胞。(5)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体积大小不一,以小淋巴细胞为多数。小淋巴细胞核呈圆形,核一侧有小凹陷。核染色质呈块状,较致密,着色深,胞质少,在核周围仅形成很薄的一圈,嗜碱性,染成天蓝色。胞质内有嗜天青颗粒。淋巴细胞是体内功能与分类最为复杂的细胞群。根据发生过程、形态结构、细胞表面标志与功能等的不同,可分为三类: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产生于胸腺;骨髓依赖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产生于骨髓;大颗粒淋巴细胞包括NK细胞。淋巴细胞是体内

16、重要的免疫细胞。3.血小板 血小板是由骨髓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的小片,直径24m,其表面有完整的胞膜,它的形态为双凸盘状,静止时表面光滑,活动时伸出突起。在涂片标本上,血小板呈星形或多角形,成群分布于血细胞之间。血小板的中央部分有嗜碱性血小板颗粒,称颗粒区;周围部分呈均质的浅蓝色,称透明区。血小板在止血及凝血中起重要作用。(二)血细胞发生概述各种血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细胞衰老和死亡,同时又有相应数量的血细胞在骨髓中生成并进入血流,使外围血液中的血细胞数量和质量维持动态平衡和生理功能。三、软骨组织与软骨 (一)软骨组织 软骨组织由软骨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 (二)软骨软骨是一种器官

17、,由软骨组织及其周围的软骨膜构成。根据其基质中所含纤维成分的不同,软骨可分为三种:三种软骨比较表 类型 透明软骨 弹性软骨 纤维软骨细胞 软骨细胞多 同左 软骨细胞较小而少,间质 少量胶原纤维 大量弹性纤维交织 大量平行或交叉排列的胶 成网, 原纤维束分布 鼻、喉、气管及支气管等处 耳郭、会厌等处 椎间盘、耻骨联合及关盘处 软骨周围(除关节面外)有一层较密的结缔组织,称软骨膜。它可分为二层,外层致密,起保护作用;内层疏松,富含细胞、血管和神经。内层紧贴软骨处还有一种能形成骨和软骨的幼稚细胞,称骨祖细胞,能分裂、分化为成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 四、骨组织与骨 (一)骨组织的结构 骨组织由细胞和钙化

18、的细胞外基质组成,钙化的细胞外基质称骨基质。骨基质由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组成。有机成分含量少,主要为胶原纤维及少量的黏蛋白。黏蛋白分布在纤维之间,起黏合作用。骨的有机成分使骨组织具有韧性。骨的无机成分多,占成人骨的65,又称骨盐,能使骨质坚硬,主要为磷酸钙和少量碳酸钙。胶原纤维平行排列,借骨黏蛋白粘合在一起,并有钙盐沉积,形成板层状结构,称骨板。骨板是骨质的基本结构形式。骨陷窝,骨小管 细胞有骨祖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4种。(二)长骨的结构长骨由松质骨、密质骨、骨膜、关节软骨、骨髓及血管、神经等组成。1松质骨 大部分分布在长骨骺部,它是由许多呈片状或针状的骨板所形成的骨小梁多孔隙的网架

19、,孔隙内充满红骨髓。 2密质骨 它是由不同排列方式的骨板组成,骨板的排列方式有以下几种: (1)外环骨板 位于骨干外围,数层骨板与长骨表面平行排列。 (2)内环骨板 位于骨干内面,约数层,骨板排列甚不规则。 (3)骨单位 又称哈弗氏系统,位于内外环骨板之间,为长骨的主要结构。每个骨单位的中央有一纵行小管,称为中央管或哈佛氏管,为血管及神经通路。中央管外方有420层同心圆排列的圆桶形骨板,称哈弗氏骨板。 (4)间骨板 位于骨单位之间的不规则骨板。3骨膜 为覆盖在骨内外表面(除关节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骨膜贴近骨质表面的部分含有骨祖细胞,它是幼稚的梭形干细胞,当成骨活跃时,它可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

20、,形成骨质。因此,骨膜对骨的营养、生长和修复起重要作用。第三节 肌 组 织肌组织主要是由肌细胞构成。肌细胞呈细长纤维状,又称肌纤维,肌细胞膜称肌膜,肌细胞质称肌浆。根据肌组织分布、形态和功能特点分为 骨骼肌 随意肌不随意肌 心肌不随意肌 平滑肌 一、骨骼肌 骨骼肌附着于骨骼,基本成分是骨骼肌纤维,肌内膜、肌束、肌束膜、肌外膜。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骨骼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多细胞核,扁椭圆形,位于细胞周缘。肌浆中含有大量肌原纤维,肌原纤维有明暗相间的带,明暗带都分别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故骨骼肌纤维呈现出明暗相间的横纹。明带又称I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Z线。暗带又称A带,暗带中央有一条浅色窄带称H带,H

21、带中央有M线,相邻两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肌节1/2 I带+A带+1/2 I带肌节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1肌原纤维 由许多细而密的粗、细两种肌丝沿肌纤维长轴有规律地平行排列组成。粗肌丝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位于暗带中央固定于M线,两端游离,其伸向周围的小突起称横桥。细肌丝主要由肌动蛋白构成,位于Z线的两侧,其一端固定于Z线,另一端伸人暗带内的粗肌丝间,直达H带的外侧。当肌纤维收缩时,细肌丝向M线方向滑动,此时明带变窄,肌节缩短。 2横小管 是肌膜向肌浆内凹陷形成的小管,又称T小管,其走向与肌纤维长轴垂直。在明、暗带交界处,是兴奋传入肌纤维的通道。 3

22、肌质网 是肌纤维内特化的滑面内质网,位于横小管之间,沿肌纤维长轴纵行排列并包绕每条肌原纤维,形成连续管状系统,故称纵小管。横小管两侧的肌浆网扩大呈扁囊状,称终池,每条横小管与其两侧的终池组成三联体。肌浆网膜上有钙泵蛋白(一种ATP酶),有调节肌浆中钙离子的作用。二、心肌心肌分布于心脏及邻近心脏的大血管根部,主要由心肌纤维构成。 (一)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心肌纤维呈短柱状,常有分支,彼此吻合成网。心肌纤维般只有一个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少数为双核。心肌纤维连接处染色深称闰盘。 (二)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心肌纤维也有粗、细肌丝,它们在肌节内的排列分布与骨骼肌纤维相同,也含横小管和肌浆网等结构。

23、心肌纤维的特点:粗、细肌丝形成粗细不等的肌丝束,肌原纤维不明显,横纹不明显;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肌浆网稀疏,终池扁而小,常见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紧贴形成二联体,储钙能力不如骨骼肌;闰盘位于Z线水平,闰盘的横位部分有中间连接和桥粒,纵位部分有缝隙连接,能传递冲动,使心肌产生同步收缩。三、平滑肌 平滑肌主要由平滑肌纤维构成,纤维间有少量的结缔组织,血管及神经等。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长短不一,短的仅20m,长的可达500m,直径约8m,无横纹,细胞核只有一个,椭圆形或杆状,位于细胞中央。平滑肌多数呈层排列,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和血管等中空性器官的管壁内。第四节 神经组织 神经细胞 - 神经元 接受

24、刺激、整合信息和传导冲动 组成、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 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等作用 一、神经元 (一)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元有多种形态,常见的形态为星形、锥体形、梭形、梨形和圆形等。 胞体神经元 树突:传入冲动 突起 轴突:传出冲动1胞体 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内。神经元的细胞膜上有受体,可接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神经元的胞核多为球形,核仁明显。核周的胞质有尼氏体或称嗜染质、神经原纤维。 2突起 由树突和轴突两部分组成。 (1) 树突 (2) 轴突 轴丘、终末轴膜、轴质、突触小泡。(二)神经元的分类 多极神经元 胆碱能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突起数

25、目 双极神经元 神经递质 胺能神经元 功能 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 氨基酸能神经元 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 (三)突触概念 它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分类 电突触 轴树突触传导方式 传导方向 轴棘突触 化学突触 轴体突触 3化学性突触的超微结构 突触前膜 - 能释放神经递质 突触小泡化学性突触 突触后膜 - 具有接收神经递质的受体 突触间隙 - 宽约1530 nm二、神经胶质细胞 广泛分布于神经组织中,通常无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主要起支持、营养、保护和绝缘等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1星形胶质细胞 2少突胶质

26、细胞 3小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可转变为具有吞噬能力的小胶质细胞,吞噬细胞碎屑和蜕变的髓鞘。血循环中的单核细胞也侵入损伤区,转变为巨噬细胞,参与吞噬活动。 4室管膜细胞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1卫星细胞 2施万细胞 三、神经纤维 神经元的长轴突组成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膜细胞 有髓神经纤维 周围神经系统 中央 - 神经元的长轴突 周围 - 髓鞘 外面 - 神经膜 节间段 神经纤维节(郎飞节) -无髓鞘分类 髓鞘和神经膜都是施万细胞的组成部分 无髓神经纤维 只有神经膜而无髓鞘 四、神经末梢 (一)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指感觉神经元周围突的末梢而言。 1游离

27、神经末梢 2有被囊神经末梢 (1)触觉小体 为椭圆形小体,在结缔组织被囊内有数层扁平横列的细胞称触觉细胞,有髓神经纤维进入被囊前失去髓鞘,然后进入小体内呈螺旋状缠绕触觉细胞。触觉小体分布在真皮乳头内,以手指、足趾的掌侧的皮肤居多,感受触觉。环层小体 肌梭(二) 运动神经末梢(效应器) 1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是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在肌组织和腺体的终末结构。运动终板2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节后神经元的神经纤维较细,无髓鞘,分支末段呈串珠状,贴附于平滑肌、心肌和腺细胞表面,与效应细胞建立突触。实验一:基本组织【实验目的】1.掌握单层柱状上皮结构2.了解血细胞的结构,骨骼肌的结构,神经元的结构【实验器材】显微镜

28、、小肠切片、血涂片、骨骼肌切片、脊髓切片【实验内容和方法】一、观看切片单层柱状上皮(小肠切片,HE染色)肉眼:标本一侧起伏不平,染成紫蓝色,此处有许多细小突起,为小肠绒毛。其余部分染成红色,为小肠壁的其它部分。低倍镜:找到小肠绒毛,它们呈现纵、横、斜切面,后二者多与肠壁分离;其表面都被覆单层柱状上皮。大部分上皮细胞为柱状细胞,其中夹有杯状细胞。高倍镜:1.柱状细胞 垂直切面呈高柱状,界限不清;核长圆形,位于细胞近基底部,其长轴与细胞长轴一致;胞质呈粉红色;于细胞游离面可见厚度均一;胞质呈粉红色;于细胞游离面可见厚度均一、薄层红色结构,即纹状缘。2.杯状细胞 底部狭窄,含深染的核,核呈三角形或扁

29、圆形;顶部膨大,充满粘原颗粒,染为蓝色或空泡状。血染片(瑞氏染色)(示教)肉眼:血液被染成粉红色薄膜,选较薄而均匀的部位镜下观察。低倍镜:可见大量圆形.粉红色.无核的红细胞。红细胞间散布者胞体较大。核染成紫蓝色.形态多样的白细胞。高倍镜:1.红细胞:较小 ,呈双凹圆盘形,中央比周边着色浅,无核。2.白细胞:移动标本,寻找各种白细胞进行辨认。中性粒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呈圆形;核深染,呈弯曲杆状或分为25叶,叶间有纤细的缩窄部相连;胞质呈浅粉红色(为大量特殊颗粒),隐约可见许多细小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油镜下这两种颗粒较明显)。嗜酸性粒细胞:略大于中性粒细胞;核多为2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鲜红

30、色的嗜酸性颗粒。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极少,如时间不容许,不要去找。)胞体大小似中性粒细胞;核着色较浅,呈S形或不规则形,常被颗粒覆盖而不明显;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成蓝紫色的嗜碱性颗粒。单核细胞:胞体最大,圆或卵圆形;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扭曲折叠的不规则形,染色质颗粒细而松散,故染色较浅;胞质丰富,呈灰蓝色,内含许多细小的紫色嗜天青颗粒。淋巴细胞:胞体大小不等,以小淋巴细胞为多。小淋巴细胞体积与红细胞相似,核圆,一侧常有浅凹,染色质粗密呈块状,着色深;胞质少,嗜碱性较强,呈蔚蓝色。中淋巴细胞比中性粒细胞小,核染色质略稀疏,着色略浅,有的可见核仁;胞质较多,蔚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

31、3.血小板:在血细胞之间,常聚集成群。少数单个存在的血小板颗粒,为颗粒区;周边呈均质的极浅的蓝色,为透明区。(三)骨骼肌(骨骼肌纵切片,HE染色)。肉眼:切片中染成红色的长方形结构为骨骼肌的纵切面。在显微镜下观察骨骼肌的纵切片。低倍镜:骨骼肌纤维呈细长的圆柱状,有不明显的明暗相间的横纹。细胞核呈扁椭圆形,染成紫蓝色,位于肌膜的深面,数量较多。肌纤维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选择轮廓清晰的肌纤维,移至视野中央,换高倍镜观察。高倍镜:肌纤维内有许多 纵行的线条状结构,即肌原纤维。下降聚光器,在视野内的光线较暗时,继续观察肌原纤维及其明.暗带,肌纤维细胞的位置和形态。(四)多极神经元(脊髓切片 HE染色)

32、肉眼:脊髓横切面为扁圆形,外胞脊膜。周围浅红色部为白质。灰质着色较深,位于中央,形如蝴蝶,两个较短粗的突起为前角;向相反方向的细长突起为后角。将前脚置于镜下。低倍镜:在脊髓前角,可见许多大小不一的多极经原,神经周围的小细胞核为神经胶质细胞的核,其胞体不能分辨。选一切面结构较完整的神经元,换高倍镜观察。高倍镜: 1.胞体:较大,呈不规则形;核居中,大而圆,核被膜明显,常染色质多,着色浅,核仁大而圆;胞质呈浅红色,内有强嗜碱性的尼氏体,着色紫蓝色,呈斑块或颗粒状,大小不等,分布均匀。 2.树突:可切到一至多个树突根部,由胞体伸出时较粗,逐渐变细,内含尼氏体。 3.轴突: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不含尼氏体

33、,染色浅,可呈圆锥形,称轴丘。从轴丘发出的突起为轴突(因仅一个,故于多数神经元未切到),内无尼氏体。二、绘图在高倍镜下绘图:单层柱状上皮(小肠切片),并注明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第三章运动系统骨骼 骨 骨骼组成: 骨连结 肌- 产生运动功能:对人体起支持、保护和杠杆运动的作用。第一节骨学一、概述骨学是全身骨的总称。成人约有骨206块,占体重的20%。 (一)骨的形态和分类形态 长骨形态 短骨 扁骨不规则骨躯干骨 51块部位 颅骨 29块(包括听小骨6块)附肢骨 126块 (二)骨的构造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构成。1、骨质骨质是骨的实质。它分为表面的骨密质和内部的骨松质。板障。密质和松质的配布

34、:2、骨膜骨膜覆盖于骨的表面,是一层致密结缔组织的纤维膜,呈淡红色,质地薄而坚韧,富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3、骨髓骨髓是充满在骨髓腔内和骨松质内的软组织,成人总量约1500ml,占体重的4.6%。可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 分布 功能 红骨髓 骨松质内 具备造血的功能。胎儿和婴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5-7岁时开始出现黄骨髓。大量失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进行造血。临床怀疑造血功能有问题时,需抽取少量的红骨髓检查来确定。胎儿和婴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5-7岁时开始出现黄骨髓。大量失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进行造血。临床怀疑造血功能有问题时,需抽取少量的红骨髓检查来确定。(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

35、理特性骨质的化学成分是由65%的无机质和35%的有机质组成。无机质主要有磷酸钙和碳酸钙,它使骨具有硬度;有机质主要是由骨胶原纤维和粘多糖蛋白组成,它使骨具有韧性和一定的弹性。比例(成人) 特性 幼儿 老年人 有机质- 1/3 弹性 韧性 多(易变形) 少(易骨折) 无机质- 2/3 坚硬性 少 多二、躯干骨 成人躯干一般由椎骨、肋和胸骨组成。(一)椎骨椎骨在未成年前有32-34块,即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和尾椎3-5块。青春期后5块骶椎融合成1块骶骨,约在30-40岁尾椎才融合成尾骨。1、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为不规则骨,每一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椎体:短圆柱状,环状骺。

36、 椎弓根 椎间孔 椎孔 椎管 椎骨 分部 椎弓板椎弓 棘突 突起 横突 上关节突 下关节突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椎体小,横突孔,棘突短,末端分叉。 第1颈椎(寰椎):无椎体、棘突和关节突,由前弓、后弓和两个侧块构成 ,侧块有上、下关节面。第2颈椎(枢椎):有齿突。第7颈椎(隆椎):棘突长,不分叉,为体表标志。 (2)胸椎:椎体侧面和横突末端有关节面,棘突细长并向后下方倾斜。(3)腰椎:椎体大,棘突长方形,呈矢状位,水平行走。(4)骶骨:17-23岁以前,骶骨为5个分离的骶椎,之后融合成一骨。直立时骶骨向前倾斜约45,此骨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总体观之,男性的长而窄;女性的短而宽,后者适应

37、分娩的需要。骶骨分骶底、侧部、骶骨尖、盆面和背侧面。骶骨底即1骶椎体的上面,位于上方,其前缘突出称骶骨岬,女性骶骨岬是产科测量骨盆入口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 岬 前面 骶前孔骶骨: 侧面:耳状孔、骶粗隆 后面:骶正中嵴、骶管裂孔、骶角、 骶骨尖(5)尾骨:由3-5块退化的尾椎融合而成,一般30-40岁才融合成尾骨。(二)胸骨 胸骨柄:颈静脉切迹,锁切迹 胸骨体:胸骨角- 平第二肋软骨 剑突(三)肋 肋骨肋 肋软骨 肋骨: 12对,第1-7对肋软骨前端都与胸骨相连,称真肋。第8-10对肋骨前端逐个与其上一条肋软骨相连,称假肋。第11-12肋骨前端游离,称浮肋。肋头 肋颈 肋体 肋结节 肋沟 肋角三

38、、四肢骨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 桡骨手骨腕骨:舟月三豆,大小多头钩掌骨:底、体、头 指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1、上肢带骨(1) 锁骨胸骨端:胸锁关节肩峰端:肩锁关节锁骨体:锁骨的外、中1/3交界处较细,易发生骨折。 (2) 肩胛骨 前面:肩胛下窝两面 后面: 肩胛冈、冈下窝、冈上窝、肩峰 内侧缘:薄三缘 外侧缘:厚 上缘:喙突、肩胛切迹 上角:平第2肋 三角 下角:平第7肋 外侧角:关节盂 2、自由上肢骨肱骨 肱骨头上端 大结节、大结节嵴、小结节、小结节嵴解剖颈、外科颈损伤腋神经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损伤桡神经 肱骨

39、小头 肱骨滑车 下端 桡窝、冠突窝、鹰嘴窝 内上髁、外上髁 尺神经沟损伤尺神经(2)尺骨 鹰嘴、冠突(喙突)上端 滑车切迹、桡切迹 尺骨粗隆尺骨体下端:尺骨头、茎突(3)桡骨 桡骨头:关节凹、环状关节面上端 桡骨颈、桡骨粗隆桡骨体:骨间嵴下端:腕关节面、尺切迹、茎突(4)手骨腕骨:舟月三角豆,大小多头钩掌骨:底、体、头指骨: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二) 下肢骨下肢骨包括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髋 骨:由髂骨、耻骨、坐骨组成。股 骨 髌 骨胫 骨 腓 骨 足 骨:由7个跗骨、5个跖骨和1314个趾骨组成1、下肢带骨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组成。髋臼、髋臼切迹、闭孔。(1) 髂骨髂骨体(臼的上

40、部)髂骨 上缘 髂嵴、髂结节、髂前上、下嵴、髂后上、下嵴 髂骨翼 内面:髂窝、弓状线、髂粗隆、耳状面(2) 坐骨坐骨体坐骨结节、坐骨棘、大切迹、小切迹坐骨坐骨支(3) 耻骨 耻骨体:髂耻隆起耻骨耻骨上支:耻骨结节、耻骨梳耻骨下支:耻骨联合面2、自由下肢骨(1)股骨股骨头、股骨头凹、股骨颈、颈体角上端 大转子 前:转子间线:韧带附着、小转子 后:转子间嵴股骨体 粗线、臀肌粗隆、月国面内侧髁、外侧髁、髌面下端 髁间窝 内上髁、外上髁 (2)髌 骨(3)胫 骨 上端内侧髁、外侧髁、髁间隆起、胫骨粗隆、腓关节面胫骨体:下端内踝、内踝关节面、腓切迹 (4)腓 骨上端:腓骨头下端:外踝(5)足 骨 足骨:

41、由7个跗骨、5个跖骨和1314个趾骨组成,此外还有数目不定的籽骨。1)跗骨 由距骨、跟骨、足舟骨、内侧楔骨、中间楔骨、外侧楔骨、 骰骨组成。 2)跖骨 跖骨相当于手的掌骨,共5根,由内侧向外侧依次称第一至第五跖骨。每根跖骨均分为后端的跖骨底、中部的跖骨体和前端的跖骨头3部分。 3)趾骨四、颅 骨颅骨的组成: 单: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脑颅骨 对:顶骨、颞骨颅骨(23) 对: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腭骨、下鼻甲 面颅骨 单:下颌骨、舌骨、犁骨(一) 脑颅骨筛骨 蝶骨颞骨面颅骨颅的整体观1、颅的上面观 颅的上面称颅顶,冠状缝位于额骨与顶骨之间;位于正中两顶骨之间的称矢状缝;后方顶骨与枕骨之间的

42、称人宇缝。这些缝一般在40岁以后逐渐融合。2、颅的侧面观 外耳门,颧弓,乳突,颞窝,窝内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于翼点,此点实际是一个区域,常见的形式呈H形,此处骨质最薄,内有明显的沟,其中有脑膜中动、静脉通过,有时此沟的一部分形成骨管,此区的外伤或骨折,容易损伤该血管引起颅内出血压迫脑,血肿大者可迅速死亡。颞窝下方的窝称颞下窝,窝内有三角形间隙称翼腭窝。3、颅的前面观 颅的前面中部有一对容纳眼球的眶和位于其间的骨性鼻腔:(1)眶眶尖:视神经管与颅中窝相通 眶上缘:内、中13交界处有一眶上切迹(眶上孔)眶缘 眶下缘:眶下孔-眶下缘中点下方1cm 上壁:毗邻颅前窝 内侧壁:毗邻筛窦、鼻

43、腔、泪囊窝、鼻泪管四壁 下壁:毗邻上颌窦 外侧壁:眶上裂-通颅腔,眶下裂-通颞下窝(2)骨性鼻腔骨性鼻腔位于颅前窝与口腔之间,正中有骨鼻中隔将腔分为左、右两部分,后方有两个鼻后孔鼻腔外侧壁自上而下有3个突起,分别称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各自的下方为鼻道,分别称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在上鼻甲和蝶骨体之间的浅窝称蝶筛隐窝。鼻泪管开口于下鼻道。(3)鼻旁窦又称副鼻窦 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各窦是与鼻腔相通的含气空腔,对发音共鸣和减轻颅骨重量起一定的作用。4、颅底内面观颅底内面分为3个窝:(1)颅前窝:鸡冠、筛板、筛板、筛孔。(2)颅中窝:蝶鞍、垂体窝、视神经管、垂体窝两侧由前向后依次有:

44、眶上裂、圆孔、卵圆孔和棘孔、鼓室盖(3)颅后窝:枕骨大孔、枕内隆凸、颈静脉孔、内耳门、内耳道5、颅底外面观前区:骨腭、牙槽弓、牙槽、切牙孔、腭大孔 后区:枕骨大孔、枕髁破裂孔、卵圆孔、棘孔、颈静脉孔、颈动脉管、茎突、茎乳孔、下颌窝、关节结节新生儿颅骨的特征及其生后变化新生儿颅骨的高度与身高比较,相对较大,约为身高的14,而成年人约占17。由于牙齿尚未萌出,故面颅仅为脑颅的18,而成年人为14。骨与骨间尚有一定的间隙,颅顶部由结缔组织膜、颅底部由软骨所填充,其中较大的位于矢状缝前后,分别称前囟和后囟;在颞骨的前后还有前外侧囟和后外侧囟。前囟一般于一岁半左右才闭合,后囟于生后不久即闭合。前囟闭合的

45、早晚可做为婴儿发育的标志和颅内压力变化的测试窗口。新生儿的颅盖只有一层骨板,一般于4岁开始逐渐分内、外两层,其间夹有骨松质。牙萌出后,下颌角也随其发育而减小,老年牙齿脱落后,下颌角又变大。 第二节 骨连结一 概 述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置称骨连结。纤维连结 直接连结 软骨连结骨按连结形式及连结组织不同 骨连结 间接相连-关节(一)直接连结1、纤维连结骨与骨之间借致密结缔组织直接相连,其间没有腔隙,这种连结称纤维连结。韧带连结 缝 2、软骨连结3、骨性结合(二) 间接相连(滑膜关节)骨与骨之间借内衬滑膜的结缔组织囊相连,囊内有腔隙,这种连结称滑膜关节。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囊关节腔韧带

46、关节的辅助结构 关节盘和半月板关节唇 2. 关节的运动 1屈和伸 2内收和外展 3旋转 4环转 二、躯干骨的连结 所有椎骨互相连结,构成脊柱。胸椎、肋及胸骨互相连结,构成胸廓。 (一) 脊柱的连结1.椎骨间的连结:包括椎体间的连结、椎弓间的连结及突起间的连结。(1)椎体间的连结:椎体之间借椎间盘、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相连。椎间盘:位置:相邻两个椎体之间构成:由髓核和纤维环两部分组成。意义:椎间盘脱出症。 2)前纵韧带: 3)后纵韧带: (2)椎弓间的连结黄韧带: 为连于相邻椎弓板之间的短韧带。 棘间韧带:为连于相邻棘突之间的短韧带。 棘上韧带:为附着于各棘突尖端的纵长韧带。 后纵韧带、黄韧带、棘

47、间韧带和棘上韧带都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3)关节突关节:是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 2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1)寰枕关节:由寰椎上关节面与枕髁构成。属联合关节,可使头前俯、后仰或侧屈。 (2)寰枢关节:包括三个关节:寰椎前弓对枢椎齿突;寰椎下关节面对枢椎上关节面。三个关节联合运动,可使寰椎带动头左、右旋转。3.脊柱的整体观及其运动 脊柱由全部椎骨骶骨和尾骨及其之间的连接构成。(1) 脊柱的整体脊柱的前面观 脊柱的后面观 脊柱的侧面观 (2)脊柱的运动 可作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和环转等多种形式的运动。 (二)胸廓的连结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及其连结构成。 1肋椎关节 肋

48、后端与胸椎之间形成两个滑膜关节:肋头与肋凹构成肋头关节,肋结节与横突肋凹构成肋横突关节,二者合称肋椎关节。 2肋前端的连结 第1肋前端与胸骨柄之间为软骨连结。第27肋前端分别与胸骨体各肋切迹构成胸肋关节。第810肋前端依次与上位肋软骨相连,它们的下缘共同形成肋弓。第11、12肋前端游离。 3胸廓的形态胸廓上口由第1胸椎体、第1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是颈部与胸腔之间的通道。胸廓下口由第 12胸椎体、第12肋、第11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两侧肋弓之间的夹角称胸骨下角。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称肋间隙。 4胸廓的功能三、四肢骨的连接 关节学习的要点: 掌握关节的名称、位置、组成、结构特点、运动(一) 上肢

49、骨的连接1、锁骨的连接 包括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2、肩关节组成: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结构特点: (1)关节盂小而浅,边缘附有盂唇。(2)关节囊薄而松弛,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3)关节囊前部、上部和后部得到加强,惟其下部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肱骨头常脱向下方。 运动:肩关节的运动幅度大,运动形式多,可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3、肘 关 节组成:由肱骨下端与尺、桡骨上端构成,包括三个关节:肱尺关节肱桡关节(3) 桡尺近侧关节结构特点:(1)三个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2)关节囊的前、后部薄而松弛,后部尤为薄弱,故肘关节脱位时,尺、桡骨常向

50、后脱位。(3)关节囊的两侧形成尺侧副韧带和桡侧副韧带。(4)关节囊环绕在桡骨头周围的部分也增厚,形成桡骨环状韧带,可防止桡骨头脱出。运动: 前屈、后伸。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与尺骨鹰嘴三点可连成一条直线。关节屈至 90时,这三点的连线组成一等腰三角形。肘关节脱位时,三点的位置关系便发生改变。4、桡尺骨连结 桡骨与尺骨借桡尺近侧关节、前臂骨间膜和桡尺远侧关节相连。 5、手 关 节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桡腕关节(腕关节) :由桡骨的腕关节面与关节盘共同构成关节窝,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上面共同组成关节头。关节囊松弛,周围有韧带加强。桡腕关节可作屈、伸、收、

51、展和环转运动。(二) 下肢骨的连结 1、髋骨的连结及骨盆 (1)骶髂关节 由骶骨与髂骨的耳状面构成。关节面对合紧密,关节囊紧张,周围有强厚的韧带,活动性甚微,但十分稳固。 (2)髋骨与脊柱间的韧带连结 骶结节韧带与骶棘韧带。这两条韧带与坐骨大切迹围成坐骨大孔,与坐骨小切迹围成坐骨小孔。 (3)耻骨联合 由两侧耻骨联合面借耻骨间盘连结而成。(4)骨盆组成:由骶骨、尾骨、髋骨及其间的骨连接组成。分部:大骨盆骨盆以界线为小骨盆界线:从骶骨岬经两侧弓状线、耻骨梳、耻骨嵴至耻骨联合上缘连成的环形线称界线。骨盆上、下口围成:骨盆上口由界线围成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围

52、成。两侧耻骨下支之间的夹角称耻骨下角。骨盆上、下口之间的小骨盆内腔称骨盆腔。 骨盆的性别差异形状上口下口骨盆腔耻骨下角男 性窄而长心形狭小漏斗形7075女 性宽而短椭圆形宽大圆桶形901002、髋 关 节组成: 髋关节由髋臼与股骨头构成。结构特点: 头大窝深。关节囊厚而坚韧。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强,关节囊后下部相对薄弱,故髋关节发生脱位时,股骨头大多脱向后下方。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运动:髋关节可作屈、伸、收、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其运动幅度远不及肩关节,但具有较大的稳固性。3、膝 关 节组成: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关节囊宽阔而松弛髌韧带腓侧副韧带结构特点: 韧带 胫侧副韧带前交

53、叉韧带-防止胫骨前移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后移 内侧半月板半月板外侧半月板 运动:主要是屈、伸,在半屈位时,还可作小幅度的旋内、旋外运动。4、胫腓骨连结 胫骨与腓骨的连结包括胫腓关节、小腿骨间膜、韧带相连。 5、足 关 节 足关节包括距小腿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距小腿关节通常称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构成。关节囊前、后部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内侧韧带较强厚。外侧的韧带较薄弱,足过度内翻容易引起外侧韧带扭伤。 距小腿关节主要围绕冠状轴运动,足尖向上称背屈(伸),足尖向下称跖屈(屈)。跖屈时还可作轻度的侧方运动,此时关节不够稳固,踝关节扭伤多发生在跖屈状态下。 6、

54、足弓足弓是跗骨与跖骨连结而成的凸向上的弓。足弓增加了足的弹性,有利于行走和跳跃,并能缓冲震荡。足弓可保护足底血管、神经免受压迫。如果这些韧带、肌和腱发育不良,萎缩松弛或损伤,便可造成足弓塌陷,足底平坦,影响正常功能称平足症。四、颅骨的连结 各颅骨之间大多借缝相连,颅底各骨之间则为软骨连结。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缝和软骨连结可转化成骨性结合。舌骨与颞骨茎突之间为韧带连结。颞下颌关节通常称下颌关节组成:由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节与下颌头构成。 运动:两侧颞下领关节联合运动,可使下颌骨上提、下降和向前、后、侧方运动。口张大时,下颌头连同关节盘一起滑到关节结节下方。由于关节囊特别松弛,当张口过大时,下颌头

55、有可能滑到关节结节前方,进入颞下窝,造成下颌关节脱位。第三节 肌 一、 概 述人体肌按其构造、分布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运动系统的肌均为骨骼肌。肌的形态和构造长肌 头颈肌形态 短肌 位置 躯干肌扁肌 四肢肌轮匝肌 每块骨骼肌都是由中间的肌性部分肌腹和两端的腱性部分肌腱构成。而阔肌的腱呈膜片状,称腱膜。 (二)肌的起止和配布 起点 止点 固定不变定点 动点 可以互换 肌的配布规律是:拮抗肌 协同肌(三)肌的辅助结构1.筋膜 分浅、深筋膜。 2.滑膜囊 为封闭的结缔组织小囊,多存在于腱与骨面接触处,以减少两者间的摩擦。 3腱鞘 主要分布于手、足部的一些长肌腱周围,减少摩擦。结构

56、 纤维层腱鞘 壁层 滑膜层 滑膜腔 脏层肌的学习要点: 掌握肌的分群、名称、位置、起点、止点、作用、形成的结构二、头 肌 头肌分为咀嚼肌和面肌两部分。 (一)面肌面肌是起自颅骨,止于面部皮肤,多分布于眼裂、口裂和鼻孔周围的一些肌肉,有环形肌和辐射肌两种,收缩时使孔裂开大或闭合,同时牵动皮肤,显示出各种不同表情,故又称表情肌。枕额肌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二)咀嚼肌 咀嚼肌是运动颞下颌关节的肌。 1.颞 肌 呈扇形,起自颞窝,向下会聚于下颌骨的冠突。2.咬 肌 起自颧弓,止于下颌角外面。3.翼内肌 起自翼突,止于下颌角内面。 4.翼外肌 起自翼突止于下颌颈。 颞肌、咬肌、翼内肌收缩均可上提下颌骨

57、,使牙咬合;翼外肌两侧同时收缩,使下颌向前,助张口;两侧翼内、外肌交替收缩,使下颌骨向左右移动,作研磨动作。三、颈 肌 颈阔肌 颈浅肌群 胸锁乳突肌 二腹肌 下颌舌骨肌 舌骨上肌群 颏舌骨肌 茎突舌骨肌 颈部肌 颈中肌群 浅层: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 舌骨下肌群 深层: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 内侧群:椎前肌、颈长肌、头长肌 颈深肌群 外侧群:斜角肌:前、中、后斜角肌 (一)浅群 1颈阔肌 位于颈前部两侧浅筋膜中,为扁阔的皮肌,收缩时降口角,并使颈部出现皱褶。 2胸锁乳突肌 起自胸骨柄和锁骨内侧端,两头会合后,斜向后上,止于颞骨乳突。作用:一侧收缩使头歪向同侧,颜面转向对侧;两侧同时受缩使头后仰

58、。 3舌骨上肌群 位于舌骨、下颌骨和颅底之间,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和茎突舌骨肌。 4舌骨下肌群 位于颈前正中线两侧,覆盖在喉、气管、甲状腺的前方,依其起止,分别称为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甲状舌骨肌。 舌骨上、下肌群有固定舌骨和喉或使之上下移动,配合张口、吞咽和发音等作用。 (二)深群 颈部深群肌主要有前、中、后斜角肌,它们均起自颈椎横突,前、中斜角肌止于第1肋,并与第1肋围成三角形间隙,称斜角肌间隙,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由此进入腋窝。后斜角肌止于第2肋。三个斜角肌双侧同时收缩可提第12肋,协助深吸气,单侧收缩使颈侧屈。四、 躯 干 肌 背肌 胸肌 躯干肌 膈 腹肌 盆底肌

59、(一) 背 肌 斜方肌 浅群 背肌 背阔肌 深群: 竖脊肌1斜方肌 位置:位于项、背部的浅层。起点:从枕外隆凸向下直达第12胸椎。止点:肩胛冈、肩峰和锁骨外端。作用:收缩时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肌束收缩提肩胛骨(耸肩),下部肌束收缩降肩胛骨。斜方肌瘫痪出现“塌肩”。 2背阔肌 位置:位于背下部、腰部和胸侧壁。起点:起自第6胸椎以下的全部椎骨棘突和髂嵴后份。止点:肱骨小结节嵴。作用:收缩时使臂内收、内旋和后伸,如背手姿势。 3竖脊肌 位置:位于背部深层全部椎骨棘突两侧的纵沟内。作用:竖脊肌是维持人体直立的重要肌,收缩时使脊柱后伸。(二)胸 肌 胸大肌 胸上肢肌 胸小肌 胸肌 前锯肌 肋间外肌

60、胸固有肌 肋间内肌 1 胸大肌 位置:胸前壁的浅层。 起点:锁骨、胸骨和第16肋软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内旋和前屈。 如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还可提肋,助吸气。 2胸小肌 位于胸大肌深面,作用:牵拉肩胛骨向前下。 3前锯肌 紧贴胸廓外侧壁,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并使肩胛骨紧贴胸廓,其下部肌束拉肩胛骨下角外旋,协助举臂。 4胸固有肌 肋间外肌位于肋间隙,起自上位肋骨下缘,肌束斜向前下,止于下位肋骨上缘。提肋,助吸气。 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起自下位肋骨上缘,肌束行向前上方,止于上位肋骨下缘,降肋,助呼气。 (三)膈膈为分隔胸、腹腔。肌腹、中心腱。膈上有三个孔:主动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