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课件第五讲:各阶段质量控制细则_第1页
人口普查课件第五讲:各阶段质量控制细则_第2页
人口普查课件第五讲:各阶段质量控制细则_第3页
人口普查课件第五讲:各阶段质量控制细则_第4页
人口普查课件第五讲:各阶段质量控制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阶段质量控制工作四川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2010年7月 成都 1各阶段质量控制工作细则制定依据重要意义主要目的工作流程时间安排细则内容2依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二十九条人口普查实行质量控制工作责任制。各级普查机构应当按照普查方案的统一规定建立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并对人口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3依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制度,各级人口普查机构的领导同志对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负总责,确保人口普查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 4各阶段质量控制重要性是整个普查方案的一部分普查的各项工作时间有限,人员不同,环境各异某些阶段(如普查登记)具

2、有一次性特点用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对整个普查工作的数据质量至关重要5各阶段质量控制目的发现问题与错误,以便采取补救措施进行阶段质量验收保证数据质量6各阶段质量控制总体工作流程衡量质量标准 采取纠正措施 查找出最重要的质量问题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7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工作任务时间安排2010.102010.112010.122011.012011.022011.03摸底阶段控制10.01-10.31登记、复查阶段控制11.01-11.15登记阶段验收11.16-11.25快速汇总阶段控制11.16-11.20快速汇总阶段验收11.16-11.20非专项编码控制11.21-11.25非专项编码验收

3、11.21-11.25 长表专项编码阶段控制2011.01.11-02.28长表专项编码阶段验收2011.01.11-038各阶段质量控制工作细则具体内容 组织 方式 任务 内容 验收9质量控制工作的组织 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设置质量控制组 质量控制组由熟悉人口普查业务的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 10质量控制工作的方式 检查督导验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11所需资料普查区图和普查小区图摸底登记表和户主姓名底册 户籍资料及相关部门资料 普查表(包括长表和短表) 快速汇总资料12质量控制工作的任务(1) 在普查各阶段,各级质量控制组应组织人员到现场检查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工作质量情况

4、及时向人口普查办公室反映防止出现系统性误差13质量控制工作的任务(2) 在摸底、普查登记、快速汇总、编码阶段实行验收制度各级质量控制组按照要求进行工作验收对不符合质量验收标准的,在验收时不予通过由被验收单位返工后重新进行验收,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14各阶段质量控制主要环节摸底阶段 登记、复查阶段快速汇总阶段编码阶段数据处理阶段15 一.摸底阶段核对摸底登记表核实空房情况 验收普查小区161. 验收普查小区依照普查区图,深入到普查小区,检查普查小区图是否符合要求核查普查小区的边界在普查小区图上是否有明确的标注小区内的建筑物是否有遗漏普查小区图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重新绘制 172. 核实空房情

5、况对照摸底登记表,通过村(居)委会、邻居、物业或房管、户籍部门,以及驻本普查小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核查流动人口有无遗漏,了解确认空房是否为无人居住且无户口寄挂。对注明的空房,实际查到有人居住或有户口寄挂的情况,要求普查员对摸底登记表和户主姓名底册进行修正,并在普查登记阶段认真进行登记。核实空房情况183.核对摸底登记表项目检查摸底工作是否按规定进行。通过向户籍部门了解情况、召开熟悉当地情况的居民座谈会等各种形式,掌握每个普查小区的户数、人数、一年中出生和死亡人数、外来人口和外出人口等情况,保证摸底登记表各个项目的准确全面。19对照摸底登记表核对本辖区内的流入、流出人口是否一致,差

6、异较大的,重新摸查。重新摸查时要防止:只核查本辖区内的流入、流出人口,不摸查辖区外的流入、流出人口。特别应注意向医疗卫生部门和接生人员了解一年中出生的活产婴儿(包括活产后不久即死亡的婴儿),向熟悉当地情况的居民了解“孤老户”的死亡及全户死亡的情况。201. 把握普查员的登记进度根据掌握的情况,深入到各个普查小区,了解掌握普查员的登记进度,防止只求登记的数量而忽略登记质量的情况。要重点防止普查登记不入户、不认真询问照抄户口资料以及只登记本普查小区有户籍的人而对外来人口不登记等情况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反映登记中出现的带有趋势性问题。212. 核实普查表的重点项目 要认真核实普查表的重点项目包括201

7、0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户人口;户口在本户,2010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户人口;本户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避免重登、漏登;有年龄要求的项目,认真核实是否应该填报。223. 做好人工逻辑规则检查按照“人工逻辑检查规则”(参见登记、复查工作细则),检查普查员登记的普查表有无逻辑差错,有差错的,责成普查员核实,据实改正。对出现差错较多的普查员,经与普查指导员研究,有权要求该普查员重新入户登记,以杜绝源头数据出现差错。234. 检查长表登记情况按照长表抽样工作细则要求,查看长表抽样是否正确。要查看普查员是否严格按照抽出的长表调查户进行长表登记,如发现

8、抽样错误和随意改动的情况,应立即纠正。245. 核对地址项是否准确对普查表的地址项(R6、R7)填写情况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应该填写的地址准确完整。R6=“5” 、 R7=“4”要填写地址名称。 25质量验收三.快速汇总阶段四.编码阶段一.摸底阶段二.登记阶段26一、摸底阶段的质量验收逐级汇总并上报“摸底登记表” 和“摸底阶段质量验收表”。一式两份,一份报上一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一份由本地留存。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分别对下一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填写的“摸底登记表” 进行分析、评估。普查指导员对普查小区的摸底质量进行验收。27摸底阶段质量验收工作流程普查小区普查区乡级普查办县级普查办市级普查办汇总数据填写

9、质量验收表收表(流动人口)项限乡级以上填写 户籍人口、出生、 死亡人口与相关 数据对比 流入、流出人口 进行一致性分析不合格合格上报验收表重新入户摸查28摸底阶段质量验收质量保证圈衡量验收标准验收表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纠正措施29验收方法汇总数据:通过摸底登记表计算户籍人口数、流入流出人口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对比户籍资料:将摸底登记的户籍人口与公安户籍资料进行对比对比相关资料:将摸底登记的流动人口、出生死亡人口与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对比流入、流出人口一致性检查:乡级以上普查办将摸底登记的流入、流出人口进行一致性检查30验收指标摸底登记的户籍人口数户口整顿后的户籍人口数摸底登记的出生、死亡

10、人口数相关资料摸底登记的流入流出人口数相关资料摸底登记的乡(县、市)级区域内的流入人口数流出人口数31填写摸底阶段质量验收表摸底质量验收表用于填写通过计算的各项验收指标市、县、乡、普查区、普查小区的摸底数据核对、验收都用此表摸底质量验收表同摸底数据一并逐级上报32二、登记阶段的质量验收组织实施:由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组织,乡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质量控制组负责填写。普查指导员不得参与本人负责的普查区的验收工作。验收时间:在普查表完成了自查、互查、议查和人工逻辑检查,并改正了差错之后。登记阶段的质量验收需逐级汇总并上报“人口普查登记阶段质量验收表” 。一式两份,一份报上一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一份由本地

11、留存。 33登记阶段质量验收工作流程汇总数据议查逻辑检查每个普查区抽取1个普查小区填写验收表衡量验收标准合格上报验收表不合格返工重做34登记阶段质量验收质量保证圈衡量验收标准采取纠正措施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验收表35登记阶段数据质量验收指标合格标准1. 人口数差错率42. 出生人口差错率53. 死亡人口差错率54. 总记录项目差错率35. 性别项差错率46. 年龄项差错率107. 登记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比率 0 36验收指标(1)人口数差错率 多报人口数少报人口数 = 被抽查单位普查登记人口数(2)出生人口差错率 多报出生人数少报出生人数 = 被抽查单位出生人口数(3)死亡人口差错率 多报死亡人

12、数少报死亡人数 = 被抽查单位死亡人口数(4)总记录项目差错率 户记录差错项数人记录差错项数 = 被抽查户数(0.117 0.96) 被抽查人数(0.1280.912)37对验收指标(1)(3)的理解多报出生人数+少报出生人数 多报死亡人数+少报死亡人数以上均为绝对数相加多报人口数+少报人口数38对验收指标(4)的理解被抽查户数(0.117 0.96) =被抽查户数7.1 表示长表户数17+短表户数6,即抽查的所有户的总项数被抽查人数(0.1280.912) =被抽查人数 13.6 表示长表人数28+短表人数12,即抽查的所有人的总项数39验收指标(5)性别项(R3)差错率 性别项差错数 =

13、被抽查人口数(6)年龄项(R4)差错率 年龄项差错数 = 被抽查人口数(7)登记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比率 本普查区登记人口本普查区户籍人口 = 本普查区登记人口 40对验收指标(7)的理解为抽中普查小区所在普查区数据。“登记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比率”只判断大于等于0或小于0即可。41验收步骤(1)汇总数据:通过抽中普查小区普查表(包括长表、短表、死亡表)汇总本小区总户数、总人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 ;议查:对抽中的普查小区组织熟悉情况的群众进行议查或个别访查,重点为总人口数及出生、死亡人口的多报、少报;42验收步骤(2)人工逻辑检查:对抽中普查小区普查表的所有项目进行人工逻辑检查。其中,性别、年龄

14、差错除计入人记录差错数,还需单独填写;对比户籍资料:通过普查区快速汇总表计算抽中普查小区所在普查区的总人数 ,与公安部门经户口整顿后的本普查区户籍人口数进行对比;43填写登记阶段质量验收表验收项目差错汇总表:用于填写验收中得到的普查数据和发现的差错情况。验收结果表:用于填写通过公式计算的各验收指标。省、地、县、乡、普查区的验收汇总通用此表。44人口普查登记阶段质量验收表地址_省(自治区、直辖市)_地(市、区)_县(市、区)_乡(镇、街道)_普查区 _普查小区45验收项目差错汇总表被验收单位名称普查登记结果议查项目的差错数人工逻辑检查项目的差错数总户数总人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被抽中小区所在普查区总

15、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户记录差错数人记录差错数性别项差错数年龄项差错数登记人数户籍人数多报少报多报少报多报少报编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合计46被验收单位名称普查登记结果总户数总人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被抽中小区所在普查区登记人数户籍人数编号(1)(2)(3)(4)(5)(6)合计填写验收单位名称填写汇总情况填写普查登记结果汇总抽中普查小区登记数经户口整顿后的本普查区户籍人口数快速汇总后计算的本普查区登记人口数县级验收乡级填写乡名称,依此类推乡级验收普查区填写户编号47议查项目的差错数总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多报少

16、报多报少报多报少报(7)(8)(9)(10)(11)(12)填写议查结果填写议查项目的差错数48填写人工逻辑检查项目的差错数人工逻辑检查项目的差错数户记录差错数人记录差错数性别项差错数年龄项差错数(13)(14)(15)(16)填写人工逻辑检查差错情况49被验收单位名称普查登记结果议查项目的差错数人工逻辑检查项目的差错数总户数总人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被抽中小区所在普查区总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户记录差错数人记录差错数性别项差错数年龄项差错数登记人数户籍人数多报少报多报少报多报少报编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合计填

17、写差错合计数50被验收单位名称普查登记结果议查项目的差错数人工逻辑检查项目的差错数总户数总人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被抽中小区所在普查区总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户记录差错数人记录差错数性别项差错数年龄项差错数登记人数户籍人数多报少报多报少报多报少报编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合计公式中的编号(1)(16)按合计的数据计算51验收指标计算公式 (7)+(8)人口数差错率 = (2) (9)(10)出生人口差错率 = (3) (11)(12)死亡人口差错率 = (4) (13)(14)总记录项目差错率 = (1)(0.1

18、17 (2) (0.128 0.96) 0.912)52计算公式 (15) 性别项差错率 = (2) (16)年龄项差错率 = (2) (5)(6)登记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比率 = (5)53验收结果表的填写人口数差错率出生人口差错率死亡人口差错率总记录项目差错率性别项差错率年龄项差错率登记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比率编号合格标准45534100验收结果( )抽中普查小区所在普查区数据公式中的编号 合格标准填写验收结果54普查小区验收表填写示例被验收单位名称普查登记结果议查项目的差错数人工逻辑检查项目的差错数总户数总人数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被抽中小区所在普查区总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户记录差错数人记录差错数

19、性别项差错数年龄项差错数登记人数户籍人数多报少报多报少报多报少报编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0121015102710281039104710771合计7732221414039800101002400乡级验收普查区填写有差错户的户编号填写各户或各单位差错数汇总登记情况经户口整顿后的本普查区户籍人口数合计差错情况55验收表填写示例人口数差错率出生人口差错率死亡人口差错率总记录项目差错率性别项差错率年龄项差错率登记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比率编号合格标准45534100验收结果()3.1001.2000 0+1= 3

20、22按上表合计数计算验收指标 2+4= 777.1+32213.6人工判断是否大于等于056验收数据汇总上报地级 县级 国家 省级 12.1012.2012.3157三、快速汇总阶段质量验收组织实施:快速汇总的质量验收工作由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组织乡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进行。验收方法: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在每个乡级单位随机抽取一个普查区审核一次,如合格,则通过;如不合格,则全乡(镇、街道)的全部资料,再重新进行复核,直到合格为止。58验收指标及合格标准验收指标:汇总项目差错率合格标准:汇总项目差错率为059四、编码阶段的质量验收组织实施:编码工作的质量验收,在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领导下,以乡级为单位逐个

21、进行。验收时间:非专项编码和专项编码结束后分别进行验收 。60地址码的验收在非专项编码结束后,对全部普查表的封面地址码和本户地址码,以标准地址码本为依据进行百分之百的全面检查。61非专项编码的验收非专项编码的验收,以乡级为单位,每个普查区随机抽取一个普查小区。短表和长表分别进行验收,如合格,则通过;如不合格,则整个乡(镇、街道)的全部普查表(短表或长表)的非专项编码重新复查改错,直到合格为止。 62非专项编码验收项目(1)短表验收的户记录差错率 户记录中的各项差错数总和 = 被抽查的户数6 长表验收的户记录差错率 户记录中的各项差错数总和 = 被抽查的户数1763非专项编码验收项目(2)短表验收的人记录差错率 人记录中的各项差错数总和 = 被抽查的人数12 长表验收的人记录差错率 人记录中的各项差错数总和 = 被抽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