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_第1页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_第2页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_第3页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_第4页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传承千年而不衰,其丰富内涵和治病优势,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与青睐,中医药学这一宝库中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有丰富的护理精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医事业的振兴,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需要从国外学习先进护理理念的同时,也需要依靠中医护理特有的优势,并且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在护理方面的优良传统,促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传承千年而不衰,其丰富内涵和学习目标1.熟悉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2.掌握各护理技术注意事项3.通过学习将护理技术灵活运用到临床学习目标1.熟悉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脐灸中医护理操作热敏灸拔火罐刮痧法中医护理技术中药

2、热奄包治疗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药熏洗气压脉冲治疗红光治疗数码经络导平治疗穴位注射法脐灸中医护理操作热敏灸拔火罐刮痧法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热奄包一、脐灸 脐是人体先天之本源,因脐通百脉,脐治百病。通过对脐灸温补,可补虚泻实,治标固本。经脐部艾灸,不通过消化道的吸收,肝脏的分解,肾脏的排泄,直接作用与体内及病灶部位。脐灸既有供热、传热、聚热、散热的快速反应,又有通经活络的显著效果。既能沟通表里上下,加速气血运行,又能安五脏、平六腑、养胃气、守元气、保精气、提神气、驱邪气。把体内的有害毒素排出体外,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脐灸疗法:简、便、效、廉,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被人们称为绿色环保疗法。一、脐灸 脐是人

3、体先天之本源,因脐通百脉,脐治百病。通过适应症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临床上对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纳呆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调理冲任,温补下元脐疗在临床上可用于遗精、阳痿、早泄及妇女月经不调、痛经 、崩漏、带下、滑胎不孕等疾患。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临床上可治疗小便不通、腹水、黄疸等病症。扶正祛邪,养生延年临床上可用于虚劳诸疾和预防保健。适应症01020304.适应症健脾和胃,升清降浊临床上对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操作流程1234准备姜洗干净姜,用搅拌机把姜搅拌为姜末。制作姜饼通过专用的仪器,把姜末制作为如图所示的姜饼。制作艾柱把艾绒制作成如图所示的艾柱患者准备患者去平卧位,暴露相关穴位,

4、注意保暖,如图所示。操作流程1234准备姜洗干净姜,用搅拌机把姜搅拌为姜末。制作操作流程567放置姜饼和艾柱用75%乙醇在局部常规消毒后,将姜饼和艾柱放于相关穴位。点燃艾柱根据病人实际的情况,适当选择艾柱的数量,一般以3-5壮为例。健康宣教告诉患者相关注意事项,注意保暖。操作流程567放置姜饼和艾柱用75%乙醇在局部常规消毒后,将注意事项123456灸后4-6个小时忌接触冷水或洗澡,勿受风邪入侵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经期、高热病人、大饥大饱、过度疲劳,身体红肿的人不适宜用艾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身体发炎部位禁灸!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

5、灸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23456灸后4-6个小时忌接触冷水或洗澡,勿受风概念 采用点燃的艾草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穴位,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二、热敏灸概念二、热敏灸 对以下病症有良好的效果: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原发性痛经、盆腔炎症、阳痿、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枕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脑梗塞、失眠、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 热敏灸的适应症 对以下病症有良好的效果: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

6、管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类型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呈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觉等奇异现象 只要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灸感即为热敏穴位腧穴热敏六态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类型腧穴热敏六态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

7、,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 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 施灸部位的皮肤不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 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 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热敏穴位的粗定位 指疾病状态下,相关穴位发生热敏化的高概率大致区域疾病相关性热敏穴位的细定位 指在粗定位的狭小区域内对热敏穴位的准确定位热敏穴探查二步法热敏穴位的粗定位热敏穴探查二步法回旋灸 温热施灸部位的气血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

8、m左右,均匀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热敏穴位细定法回旋灸热敏穴位细定法循经往返灸 疏通经络,激发经气 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 热敏穴位细定法循经往返灸热敏穴位细定法雀啄灸 加强敏化,为局部的经气激发,产生灸性感传奠定基础。 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 热敏穴位细定法雀啄灸热敏穴位细定法温和灸 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 热敏穴位细定法温和灸热敏穴位细定法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常用中医护理技术相关知识课件参考资料1.中医科护士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