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26张)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26张)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26张)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26张)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26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采薇学习目标: 1.掌握诗经的基础常识。 2.反复诵读,品味语言,概括每章的内容,体悟主人公的情感。 3.了解重章叠句、兴的特点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 总集。内容:形式:手法:收入 时期的诗歌 首。汉以前被称为 或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 的源头。诗歌从西周到春秋305诗 诗三百风 雅 颂赋 比 兴四言为主,重章反复现实主义 诗经六义诗经知多少? 风: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有十五国风,共160篇。雅:宫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宗庙祭祀乐歌,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作品内容:艺术手法: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包括一般陈述和铺排陈述两种 情况。最基本

2、的表现手法。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 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诗经的作品内容和写作手法合称为诗经六义。薇,现在又称野豌豆苗。解 题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是宫廷乐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飨,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字词注音岁亦莫止犭严狁之故载渴载饥王事靡盬四牡骙骙小人所腓象弭鱼服雨雪霏霏mxin ynzigkufimy作:曰:莫:靡:启居:薇菜发芽的样子语气词同“暮”,晚。无语气词休息柔:烈烈:使:聘:幼苗柔嫩忧心如焚委托问刚: 茎叶变

3、老阳:阴历十月盬:休止孔:很,古今异义。今义:小洞不来: 不归,古今异义。今义:不到这里来止:字词解释齐读: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犭严(xin)狁(yn)之故。不遑(hung)启居,犭严狁(xin yn)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zi)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pn)。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g),不遑(hung)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ku)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i)。四牡翼翼,象弭(m

4、)鱼服。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j)!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y)雪霏(fi)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抒情主人公:戍边兵士内容:追忆戍边生活以及回来时的心理创作时间:归途诗情简介:时代:西周逐章研读输入标题输入标题输入标题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薇(wi):今名野豌豆苗。作:起,生长出来。止:句尾语气词。莫:古体“暮”字。靡:无。不遑:没有功夫。启居:指坐下来休息。明确: 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

5、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柔:肥嫩 忧心烈烈:忧心如焚。载:又。 戌: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未定:不固定。使:使者。聘:问。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刚:坚硬,指薇菜茎叶渐老变硬。阳:阴历十月。盬:休止 。启处:与上文启居同义孔:很。疚:痛苦。来:归来。 明确: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诗以薇菜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

6、战不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尔:花盛开的样子。维何:是什么。维,句中语气词。君子:这里指将帅。车:兵车,即下文的戎车。 业业:强壮而高大的样子。驾彼四牡,四牡骙骙(ku ku),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犭严狁孔棘。骙骙:马强壮的样子。 君子:将帅。小人:指士兵。腓:遮蔽。翼翼:行列整齐动作熟练的样子, 指训练有素。戒:戒备。孔棘:很紧急。棘:通“急,紧急。 明确: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

7、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依依:轻柔拂动的样子雨: y,动词,下戍边士卒归来时的情景和心境。1、触景生情,抚今追昔;2、归途中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的疲惫状态;3、感时伤事、心中有难以诉说的悲哀。霏霏: 雪下得很大 情景交融 诗文内容小结: 1-3章:叙写为征伐猃狁出征在外,戍守

8、无定所,与家人音讯隔绝及种种饥渴困苦之状。 45章:叙述戍守时的紧张劳苦生活。 6章:写戍卒归途中的情景和悲伤痛苦的心情。采薇一诗表达了普通士兵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为什么从“采薇”写起?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是“比兴”的手法。以“薇”的从“作”到“柔”到“刚”的生长过程,暗示的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艺术特色 一、起兴手法前三章均用“采薇”起兴,并分别以“薇亦作之”“薇亦柔之”“薇亦刚之”引领各章,不仅表明时间推移,也寄托着征人越积越深的思乡念人之情。三、情景交融 二、重章叠句和叠词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有回环往复、

9、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烈烈” “业业” “骙骙” “翼翼” “依依” “霏霏” “迟迟” ,用来增加形象性、强化感情。课堂练习1、解释 靡( )室靡家 不遑( )启居 载( )饥载渴 靡使归聘( ) 彼尔( )维何 忧心孔( )疚 雨( )雪霏霏 岁亦莫( )止 小人所腓( ) 曰( )归曰归2、 _ 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诗歌_篇,又称“诗三百”。分为_ 、_、 _三部分。“_”即国风,就是各国土乐; “_”是专门用宗庙祭祀的音乐。本诗集的主要表现手法有_、_ 、 _三种。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共26张PPT)3.下列有关诗经常识,表述

10、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人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C.诗经依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义。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D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共26张P

11、PT)4. 下列关于采薇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通过一一个戍卒归途中的自述和回顾,描写了当时征夫的 生活。B.诗篇真实地描写了远征生活的苦难,征人久戍思归的凄楚心情。C.全诗交织着抗敌卫国和思家恋乡的矛盾。D.本诗主旨是揭露和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不顾百姓安危的残暴统治。5.诗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B.河水清且涟漪C.自牧归荑,洵美且异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DC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共26张PPT)人教版必修二高一采薇课件(共26张PPT)1.汉字的亦文亦图性质,导致它的表意功能和美学功能无法截然分开

12、。汉字一直保持着对称平衡的形态,与其最初扮演的“饰”的角色有相当关系。如果没有在青铜器上度过自己的童年,中国的书法艺术很可能跳不出美术字的窠臼,无从获得那种自由奔放的生命感和力量感。2.对于这种能力,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联觉现象。一些人用基因来解释这个问题。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3.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数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认为,联觉能力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4.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知和意

13、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许多专家指出,联觉现象的研究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打开了大门。一些针对联觉现象的研究提出,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种子。5.真理总是越辩越明。曾几何时,方言的存废问题,曾经引起激烈争议,但争论至今,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达成共识:推广普通话很重要,保护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6.方言俗称地方话,是语言的变体,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