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大学之道》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之道 礼记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01理解“三纲”“八目”的内涵。02梳理“三纲”“八目”的逻辑关系。03疏通文意,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04结合人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思考大学之道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中的指导意义。学习目标“四书之首”与“大学”之内涵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礼记 即对经文的解释和补充。西汉 戴德 戴圣大戴礼记小戴礼记仪礼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四书之首”与“大学”之内涵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 。“四书之首”与“大学”之内涵“大学” :博学。指

2、“大人之学”,即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治国安邦”的学问。“小学”:8-14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大学只有两千一百多字,课文节选的两段是开篇部分,只占全文篇幅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作为总纲,意义重大。诵读指导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

3、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诵读指导文本研读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动词,彰明、彰显。形容词,美好。亲近爱抚民众。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美好的品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宋朱熹大学章句:“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

4、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成语:纲举目张: 纲:渔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要部分。 举:提起。目:渔网上的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张:张开。指提起渔网上的总绳,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主要环节,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比喻抓住要领,条理分明。第一段第一句,就明确了“大学之道”三个层次的内涵,后人称之为“三纲”。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是引领学习的终极目标。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的逻辑关系是什么?发扬自己美好的品德,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

5、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实践的过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理想境界;是前两者的根本所在,也是他们所要达到的终极境界;统摄前两者,是“大学”提纲挈领的核心。文本研读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道目标所在,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志向坚定不移。心不妄动性情安和思虑精详处事合宜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意志层面精神层面做事层面文本研

6、读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译文: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本”原指木之根为常;“ 末 ”指木之梢为迹 。后分别引申为本根、本始和末迹、末节。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规律怎样才能实现“止于至善”呢?大学提出了“八条目”。文本研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显美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

7、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使整齐有序修养自身的品性获得知识。使端正使真诚心意文本研读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译文:获得知识的办法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充分认识了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

8、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推究事物的原理。格,推究。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平民百姓一律,一概根本第二段明确提出“八目”,这是为实现三纲指出了具体的方法,请指出是哪八目?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目的根本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

9、如何?基础扩大,延伸“三纲”“八目” 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枢纽,承前启后明明德内修亲民外治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提倡,治学的最初目标是什么?终极目标是什么?如何评价儒家的这种治学主张?最初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终极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治学主张正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干预世事的人生态度;治学目标一旦实现,人生目标也就实现,人生也就有了意义和价值。“格物致知” :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诚意” :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诚意”的要点在于“慎独”。“正心” :教人防止个人感情的偏向。这四个步骤依次做来,就可以达到身修的目的了。文中大量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例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好处:1.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2.能够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使论述层层深入,逻辑严密。大学采用了很多递进论述的方法,如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文章中的类似论证还有吗?找出来,体会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