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造型与装饰艺术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949f0fdf3381798f59992f2984ec42/5a949f0fdf3381798f59992f2984ec421.gif)
![玉器造型与装饰艺术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949f0fdf3381798f59992f2984ec42/5a949f0fdf3381798f59992f2984ec422.gif)
![玉器造型与装饰艺术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949f0fdf3381798f59992f2984ec42/5a949f0fdf3381798f59992f2984ec423.gif)
![玉器造型与装饰艺术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949f0fdf3381798f59992f2984ec42/5a949f0fdf3381798f59992f2984ec424.gif)
![玉器造型与装饰艺术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a949f0fdf3381798f59992f2984ec42/5a949f0fdf3381798f59992f2984ec4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玉器造型艺术原始玉器按其功能和造型分为:一礼玉,如琮、璧、圭等。表现为规矩、对称、稳定的造型; 二饰玉,主要为动物和鸟兽造型,或有装饰趣味的图案雕饰,一般形体生动技法多变。具观赏价值。这些玉饰品,一方面是为了美化自身,另一方面又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此外也蕴含着祛邪祈愿的象征意义1玉兽面纹琮原始社会良渚文化 高:5.1cm边宽:3.2cm上孔径:1.3cm下孔径:1.2cm 南京博物院藏琮:一种祭礼用礼器,多为外方内圆,象征天圆地方。 2良渚文化玉琮3史前玉龙形钩 新石器晚期红山文化 此件玉龙体形很大,完整无损,呈黄绿色,龙体蜷曲优美,呈“C”字形。吻部前伸上翘,嘴紧闭,鼻端截平,上缘起棱,端面
2、椭圆形,钻出一对鼻孔。双眼突起呈梭形,前眼角圆而起棱,后眼稍细而上翘。额部和腭下精刻细密的斜方格纹,颈脊长鬣飘举披向后背,鬣长且呈扁薄片状,边缘斜削收成锐角似刃,弯曲上卷,龙尾内卷,龙背有对穿的圆孔,可供系绳佩戴。此器整体造型生气盎然,是一件形神皆美的玉雕杰作,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的玉龙形制基本相同,似系神庙祭祀悬挂礼器。龙的出现是“礼”的雏形,成为以玉为葬,以玉为礼的红山文化上层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碧玉龙红山文化高:26cm剖面直径:2.32.9cm 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博物馆藏此件玉龙琢刻精细,造型奇特,是迄今所知最早出现的玉龙,极其珍贵。此器由碧绿色岫岩玉琢磨而成。龙体卷曲
3、,形如字,龙嘴前伸,略向上翘。双眼突起呈梳形,额及颚底皆刻细密的棱形网纹,颈脊部突起长鬣披向后背,其长度约占龙体的三分之一以上,龙尾则向内弯曲。背部近颈处有一圆孔,可供穿系挂饰。5良渚文化早期 高:3.4cm孔径:8.2cm 南京博物院藏 1977年江苏省吴县张陵山上层墓葬出土。该镯由阳起石琢磨而成,外壁剔雕四组凸起的长方形图块,上以阴线饰双圆圈形目、粗眉、阔口、龇獠牙的变形兽面纹。 玉兽面纹镯6玉龟 原始社会红山文化最宽:2.8cm最厚:0.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玉质呈淡绿色。龟颈前伸,头部呈不规则的圆形,嘴略尖,背呈弧状,近椭圆形,光素无纹。腹部中央横穿一孔,可供穿系佩饰。 7原始社会良渚
4、文化 早期1984年上海市青浦县福泉山墓葬出土。项饰玉料有的呈湖绿色,有的呈鸡骨白色,它由大小和形状不同的穿孔管、珠、坠共七十粒串成环形。其中最下一粒坠呈钟状,其两侧的两粒珠上分别饰有简化的变形兽面纹。在新石器时代遗存中常发现玉项饰,但在珠粒上饰兽面者此为首例。玉项饰8夏朝玉器造型简洁,有向大型化过渡的趋势。商早期和中期以小型片雕或平状半浮雕为主,形成一种剪影的效果。商后期则有圆雕、浮雕等各种形式。朴实无华、形象概括传神是商代玉器重要特征。西周玉器造型活泼随心所欲。夏商周青铜器造型艺术9夔龙纹璧10商高:71.5mm厚:33.2mm重:14g 青玉质,此璜用减地雕法。人目为臣字眼,方折鼻子,玉
5、质莹润匀洁,在商代玉器中属上品。雕人面璜11龙形璜12玉鹅商左图高:10.1cm厚:0.6cm右图高:7.8cm厚:0.5c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13 玉凤商殷墟妇好墓出土14商 长:10cm厚:2.6cm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此为一件精美的作为礼仪用的玉斧,玉料呈深绿色,柄端呈黄绿色,长扁圆形,剖面作椭圆形。两面斜削成刃,且皆以单线和双钩饰以粗大的绳索纹眉、臣字形目、口向刃部的兽面纹。玉斧15双面玉人 商人形简洁写意。双面透雕,显示了商代玉雕的高超技术。16玉跪人 1976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此玉人衣饰华丽,神态踞傲,疑为墓主人妇
6、好之像。 17俏色玉龟1975年河南省安阳殷墟出土。此器为迄今所知最早以俏色手法制作的玉器之一。玉料为墨黑、灰白两色,黑色玉质部分巧作背部和双目,灰白色部分巧作成头、颈和腹,形象逼真,色泽分明。18西周时期玉器主要有三类:一、礼仪用器:璧、琮、璜、戈、斧等;二、装饰品:串饰、佩饰;三、生肖类:虎、鹿、牛、凤鸟、蝉、鱼等。西周时期玉器造型变得活泼、随心所欲。19龙佩西周早期 长:8.9cm厚:0.2cm山东省滕县博物馆藏 20此龙形佩造型可谓妙趣天成,灵活自然。青白色的玉质,由于其体扁平、极薄,更增添了晶莹、透蕴的生气。弯曲的器物两侧均有似鳍、似足的脊牙,给人以游动感,细看方知是两面有头,两尾相
7、接的夔龙,触角摆动随势,与两侧脊牙相背的方向相辅相成。21玉雕虎纹璜西周早期青黄玉质,双面雕成。此璜的厚度均匀,边棱陡直,表面及线的底部都雕磨光平,表现出很高的雕琢技术水平。 22镂雕鸟纹嵌饰螭西周长:64mm宽:36.5mm重:19.89g 青玉黄沁,单面雕饰;是西周中后期的精品之一。 23玉牛 西周中期 高:2.4cm 长:4.2cm陕西省宝鸡市博物馆藏 24春秋时期盛行复合佩饰,片雕为主,圆雕少见,讲究对称。战国时期,成组佩玉造型极具特色,称悬佩,结构复杂,造型美观。实用器增多。先秦玉玦春秋战国玉器造型艺术25玉龙纹玦 玉玦大多放于死者的耳部,也有发现于肩部、颈部、胸部者,可见其主要用作
8、耳饰和佩饰。这两件玉玦玉质皆呈黄色,形如不相连的环。 26四节玉佩 战国早期1976年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此器分成三环四节,皆由一块玉雕镂而成,设计之巧,琢磨之精,为战国玉器之冠,也是我国用一块玉料雕琢活环套连的最早遗物之一。 27玉勾连云纹灯 玉灯以新疆和田青玉为材,灯由盘、把手和座三部分组成,分别用三块玉雕琢后粘合成一体。上部灯盘圆形浅腹,盘中心凸起一个五瓣团花柱。中部把手成圆柱形,上饰浮雕的仰形三叶饰,中间束腰,腰下满饰勾连云纹。灯座为覆圆盘形,并以五瓣柿蒂纹和勾连云纹装饰,足底亦饰勾连云纹。 28两汉玉器造型艺术两汉时期玉雕雄浑豪放、气势昂扬。就种类来说,汉代对传统礼仪玉器重
9、视程度降低,各式玩赏器、随葬玉器兴起,玉器的艺术性得以加强。一些精致的圆雕玉器造型构思活跃,不流于形式,向写实方面发展。西汉龙虎青玉戈29西汉玉辟邪 此玉辟邪出土于西汉元帝的渭陵。高5.4厘米,长7厘米。白玉质,局部亦有原玉璞中的黄褐色沁。器圆雕,形作一昂首前视,张口露齿,头有双角,口下有羊须,腹饰羽翅,长曲尾拖地,四爪足,身饰平行阴线和小圆圈纹,呈挺胸的半伏半立状。似乎可以让人感到此兽正与妖邪作着剧烈争斗,而此兽有着虎虎生威之势。该造型生动,刻划细微,不难看出古时玉匠的精湛技艺和纯熟手法 。30辟邪 东汉时期此器威武神奇,为迄今发现最大的一件玉制辟邪。玉料呈青色,圆雕制成。全器为一昂首挺胸、
10、张口露齿、腹饰羽翅的立势辟邪。其背部及头顶有方形柱作插座(插座上的饰物已失),估计为镇墓器。31汉玉仙人骑天马摆件32此为汉元帝刘奭渭陵附近出土的一玉摆件。高7、长8.9厘米。玉料用新疆和田地区采集的羊脂白玉制作,光泽莹润,洁白无瑕。运用圆雕加镂雕及阴线砣纹等手法磨琢,用一块玉料制作成上中下三部分内容,即上中部为一仙人骑于马背上,下部托一长方形祥云。仙人头系方巾,着长裙,披长发,一手紧抓马颈上之鬃发,一手握一枝灵芝并同时扶于马鬃上,昂首前视骑于马背上状;仙人所骑一马,挺胸昂首,张口露齿,鬃发竖立并由人工作过剪饰,腹有羽翅,前双足中,一足抬起,一足踏于其下所饰的云端上,后双足则作屈蹬状。马足下的
11、祥云,饰于四足之下,呈扁平长方委角形,底平,面饰云气纹。这一造型是当时人们流行的一种传说和崇敬之心在玉器上的具体再现。该玉器比例协调,精雕细琢,玲珑剔透。特别是器下底部有一长方形扁平朵云纹托板的做法,既可平稳地放置此器而不至倾倒,又可保护镂空的四足不至于在别的物体碰撞它时而折损,同时还可表现天马飞行于云中之状态,颇具匠心,显示了汉代琢玉工艺在设计构思方面的新成就。33玉舞人东汉舞女长袖细腰,裙裾飘曳,是汉代宫廷舞蹈中特有的姿势。34隋唐五代时期由于礼仪化玉器的结束和世俗化开端,玉器的造型设计有突破性的发展。一、佩饰内容形式新颖独特,讲究美观。二、生活实用器充分考虑实用性和观赏性,充满世俗情趣。
12、隋唐玉器造型艺术35唐花鸟纹钗36此器胎薄质美,做工精细,是唐代玉立雕器皿中绝无仅有的一件极珍贵的标准器。此杯玉料呈白色,半透明状,质地坚细,为八瓣花形,底有椭圆形的圈足,腹外壁满饰花草纹。玉八瓣花形杯37玉云形杯 唐青玉质,局部有褐色浸蚀。玉杯呈朵云形,椭圆形口,平底无足,一侧有镂空的云耳。外壁通饰浮起的朵云纹,杯内光素无纹。玉制云形杯,仅此一件。 38宋辽金元玉器造型艺术宋辽金元时期的玉器造型,生活气息和世俗化倾向更加明显。宋代玉器最典型的是龙和玉雕童子的造型。玉雕童子雕法简练扼要,常用明快的阴线和弧形线勾勒出五官、手足、衣纹等。39宋白玉鹅形盒 宋玉雕如意童子 40玉折枝花饰 北宋197
13、4年北京市房山县沟峪石椁墓出土,青玉质地,通体镂空成一折枝阔叶的八瓣花形,器内有孔,可佩戴,也可嵌饰。其折枝花朵枝繁叶茂,琢磨精致,令人爱不释手。41金代玉器以镂雕表现层次,以浮雕突出重点,以阴线刻画细部的三结合技法。42玉“春水”饰金青玉质。多层镂空技法雕刻而成,表现鹘攫天鹅的紧张情景。43玉龟游佩44玉花鸟佩 金代白色玉质,扁圆形,此佩由多层镂空技法琢磨而成。其中部饰一长尾鹦鹉,两足立于树枝之上,两侧都有花卉和枝叶环绕,镂工精巧,栩栩如生。45元代不拘小节,即对表面琢磨一丝不苟,侧面内壁或底部不太重视。渎山大玉海造型古朴浑厚,粗放中见精细,具有一种冥想的浪漫风格。46渎山大玉海47牧马玉镇
14、48明代玉器造型粗犷浑厚,多以日常多见的人物、动植物、器物为题材。花鸟有宋元遗风。清代玉器在造型上存在仿古和创新两种。创新之处体现在仿生写意方面。仿生玉器主要包括仿动物和仿植物两种造型,富于想象。清乾隆 白玉鹌鹑盒 明清时期玉器造型艺术49玉竹筒形杯 明玉料呈青色,局部有褐色的浸斑。杯体呈扁圆的三节竹筒形。杯底一节,作成削去竹根后留下的圆圈纹;中间一节则镂雕竹枝和竹叶。杯身一侧以镂雕折枝梅花为把,另一侧饰一螭虎趴在杯壁上。 50清 桐荫仕女图5152玉器的装饰艺术玉器的装饰主要表现在纹饰和图案方面。从考古发掘和传世的玉器来看,常见的纹饰有:谷纹、蒲纹、乳丁纹、云纹、螭纹、虺纹、龙纹、饕饕纹、弦
15、纹等。53原始社会玉器大都是一些平面体、柱状体的兵器、礼器和一些珠饰、片饰等,多为素面,偶尔出现极简单的阴刻线纹。54玉兽面纹丫形器 原始社会红山文化该器由黄色玉琢制,形如丫字。其两面纹饰相同,上部皆有外凸的双耳,面刻阴线圆形大眼,眼周饰以多道皱纹。形象简约、稚拙,给人以一种神秘莫测之感。器面上以若干道凹凸相间的平行弦纹装饰,增添了均衡的装饰效果。此类器物在红山文化中仅发现一件,其纹饰之精美,是迄今发现的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魁首。 55 原始社会良渚文化玉串饰56玉兽面纹琮(局部)57良渚玉琮上的兽面纹或神人神兽纹,描绘重点在头部,特别注重对眼睛、鼻子、牙齿的刻划,而往往忽略躯体。工艺技术上更擅长
16、于剔地浅浮雕,或以阴线刻与剔地浅浮雕相结合。58夏代晚期和殷商早中期装饰手法主要有:一出齿(两侧雕出复杂牙齿);二直线(较细较深的阴刻直线) ;三勾撤图案(即按照图案纹样勾出阴刻线条,线条深而似沟,这种工艺叫勾,然后把阴刻线一侧的线磨成一定的坡度,叫做撤。) 。59两侧有出齿雕人面璜60商代晚期纹饰繁缛,形态趋于写实,不求细部刻划,但强调突出局部。手法上,常以线刻、圆雕、浮雕、透雕相结合 。常见纹饰有:勾云纹、鳞纹、凤纹、龙纹、兽面纹等。西周玉器以片状平面体为主,浮雕及阴刻相结合,圆雕、镂雕为饰。纹饰环曲、华丽,布局严谨,风格。常见纹饰有:饕餮纹、云雷纹、鸟兽纹、人体纹等。61玉龙纹璜 西周早
17、期 最宽:8cm 厚:0.4cm 山东省滕县博物馆藏 62西周玉龙凤纹佩故宫博物院藏63春秋时期玉器通体纹饰常见,布局紧密,饱满和谐。鸟纹、蟠纹盛行,线条流畅、韵味十足。战国玉器边缘犀利,光泽度强。器表纹饰采用隐起法,精致度大为增加;并与金属镶嵌工艺结合一体,庄重典雅,富丽堂皇。纹饰有龙纹、凤纹、蟠螭纹、谷纹、云纹、丝束纹、浦纹等。64青玉制成,体扁平,形如圆环的三分之一。玉璜的边沿有对称的凸脊,一面以中部为界,饰以双钩和单阴线纹雕成的变形鸟兽纹。两端各有一圆形穿孔,可供系佩玉鸟兽纹璜 65春秋晚期玉璜 这块玉璜出土于战国时期中山国国王的墓室。玉璜是一种作用与地位都很特殊的玉器,据古籍记载,玉
18、璜具有佩玉的性质,也是王室同姓分封的信物。吕氏春秋上德有“毁璜以为符,约曰:符合听之。”的记载,说明璜也可作为发兵举众的令符。而且璜又是一种祭祀用玉。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玉璜具有佩玉、瑞玉、祭玉的多重身份和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基于此,玉璜的制作也是极为精细认真的。此玉璜用和阗白玉琢制,呈扇形,两头各有一个穿系小孔。边刻成大小不一的齿轮状,玉面的纹饰采用对称构图形式,蚕纹、云纹排列有序,细小的阴丝线亦清晰可见。减地法的运用使纹样的隐起更为圆润饱满,立体感强,充分体现了战国时期制玉的高超技艺。66战国金柄玉环战国卷云纹璧67汉代玉器的装饰艺术汉代玉器纹饰分为动物纹和几何纹。线纹多以浮雕兼细刻的
19、形式出现,有时多种纹饰和雕琢技法于一器,画面生动活泼,装饰性极强。68玉兽面纹璧 西汉早期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赵眛墓出土 此璧径大体厚、图案纷繁,极其少见。以浮雕兼线刻的方式表现。69西汉中期1975年湖南省长沙市咸家湖曹墓出土。玉质呈青色,局部经浸蚀而略显灰白色。环体扁圆,两面纹饰相似,皆以镂空加饰阴线雕成螭凤勾连的图案,间饰流云纹。玉镂雕龙凤纹环70隋唐五代玉器装饰艺术隋唐五代时期以圆雕、浮雕表现外轮廓,以短促密集阴线刻画细部。植物纹在唐代盛行。71此器胎薄质美,做工精细,是唐代玉立雕器皿中绝无仅有的一件极珍贵的标准器。此杯玉料呈白色,半透明状,质地坚细,为八瓣花形,底有椭圆形的圈
20、足,腹外壁满饰花草纹。玉八瓣花形杯72宋辽金元玉器装饰艺术宋代简洁凝练,有浓郁生活气息。题材以花卉飞禽为主,以阴线刻画并附加背景烘托。宋代折枝花造型的玉佩,不求完整,只重局部,以抒发感情为目的,集中刻划某一局部。73北宋长6厘米宽5厘米1974年北京时间房山县长沟峪石椁墓出土,玉料呈青色,器型为一盘卷的竹枝,在一节间还雕出三片竹叶,形态逼真。此器通体镂空,可穿系佩饰,是迄今所知最早的以竹为创作对象的玉器。 玉镂雕竹枝节74明代玉器装饰的艺术性大大增强,构图复杂。出现有文人画色彩的玉器纹饰受道教影响,“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吉祥图案装饰极为盛行。清代日趋繁复、瑰丽,线条流畅华美,刚柔相济,有皇家
21、风范。明透雕龙形佩 明玉雕铺首明清的玉器装饰艺术75 玉竹筒形壶 明晚期此壶玉料呈青色,壶体作三节竹筒状,器把与流都琢成竹节状。壶把上镂一穿孔,可以系绳,盖顶部则以一坐姿寿星老人为纽。全器典雅精巧,寓意吉祥,是明晚期典型的实用工艺品。 76明白玉如意结 说明:长7.7厘米,高5.5厘米。 “如意”在六朝时是一种长把带云头状的器物。在佛教里“如意”具有法权的象征,故清朝选后妃时用“如意”作为定情之物。但这件“如意”玉结是从佛教八珍之一“盘长”变化而来,意为“绵绵无绝期”,用以象征爱情和婚姻的天长地久。此如意结长7.7厘米,高5.5厘米,质地白净,下部有微黄色沁,右边打结处有土浸后的赭痕。其“绳索
22、”的琢磨与结的造型清新淡雅,舒展大方,虽为盘结,但没有赘雕,毫无盘根错节之感,颇具明代特色。77玉寿字壶 青色玉料,宽腹圈足形。颈部饰一寿字;腹部两面隐起人物纹,间有松、竹、梅和灵芝等图案。颈与流口之间以镂雕的灵芝相连,把为螭形,上雕一立体的双龙。盖顶琢一坐态的寿星老人,身旁有一鹿。此器文图都以长寿为主题,寓意鲜明,是明代晚期的典型作品。78明绿松石执双荷童子佩 明玉佩 79明青玉绞活环手镯 这件玉镯为青玉,略带浅灰色,透亮光滑,经过高超工艺的打磨,玲珑剔透,玻璃感极强。因为它是同一块整玉雕琢而成,不是高手很难成功。这只玉镯由三根玉绳扭作麻花状,彼此相连相依,但又各自独立,丝丝入扣,活动自如。戴在手腕上,只要手稍稍一动就会发出叮咚清脆的碰撞声,似乎在警醒佩玉者,行为举止切勿过度张狂,要温文尔雅。古代玉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太阳能电池板养护合同
- 2025年企业人员调整策划协议
- 2025年学校社区互动合作框架协议书模板
- 2025年房产投资策划协议范本
- 2025年公共活动安全保卫合同
- 2025年医疗用品销售条款协议
- 2025年度企业信息化服务合同书范本
- 2025年专利申请授权委托合同范本
- 2025年优化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信息存放协议范例
- 韵达快递员工劳务合同范本
- 2023版个人征信模板简版(可编辑-带水印)
- 中能亿安煤矿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演示
- 通信原理 (完整)
- TSSX 007-2023 植物油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含量测定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 附件:中铁建工集团项目精细化管理流程体系文件
- 三年级下册劳动教案
- 3宫颈癌的淋巴结引流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 YY/T 0216-1995制药机械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