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流程外包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_第1页
业务流程外包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_第2页
业务流程外包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_第3页
业务流程外包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_第4页
业务流程外包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泓域/业务流程外包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业务流程外包公司企业风险管理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3681823 一、 项目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113681823 h 4 HYPERLINK l _Toc113681824 二、 我国的价格管理体制 PAGEREF _Toc113681824 h 6 HYPERLINK l _Toc113681825 三、 商品价格风险的含义 PAGEREF _Toc113681825 h 10 HYPERLINK l _Toc113681826 四、 市场风险应对的一般方法 P

2、AGEREF _Toc113681826 h 10 HYPERLINK l _Toc113681827 五、 市场风险的度量 PAGEREF _Toc113681827 h 12 HYPERLINK l _Toc113681828 六、 法人治理结构 PAGEREF _Toc113681828 h 21 HYPERLINK l _Toc113681829 七、 企业风险文化管理 PAGEREF _Toc113681829 h 27 HYPERLINK l _Toc113681830 八、 风险回避常用的方法 PAGEREF _Toc113681830 h 30 HYPERLINK l _Toc

3、113681831 九、 风险回避的优点与局限性 PAGEREF _Toc113681831 h 33 HYPERLINK l _Toc113681832 十、 人们行为法 PAGEREF _Toc113681832 h 36 HYPERLINK l _Toc113681833 十一、 规章制度法 PAGEREF _Toc113681833 h 39 HYPERLINK l _Toc113681834 十二、 产业环境分析 PAGEREF _Toc113681834 h 40 HYPERLINK l _Toc113681835 十三、 行业竞争格局 PAGEREF _Toc113681835

4、h 41 HYPERLINK l _Toc113681836 十四、 必要性分析 PAGEREF _Toc113681836 h 42 HYPERLINK l _Toc113681837 十五、 公司基本情况 PAGEREF _Toc113681837 h 43 HYPERLINK l _Toc113681838 十六、 项目风险分析 PAGEREF _Toc113681838 h 44 HYPERLINK l _Toc113681839 十七、 项目风险对策 PAGEREF _Toc113681839 h 47 HYPERLINK l _Toc113681840 十八、 法人治理 PAGER

5、EF _Toc113681840 h 48 HYPERLINK l _Toc113681841 SWOT分析 PAGEREF _Toc113681841 h 62 HYPERLINK l _Toc113681842 (一)优势分析(S) PAGEREF _Toc113681842 h 62 HYPERLINK l _Toc113681843 1、公司具有技术研发优势,创新能力突出 PAGEREF _Toc113681843 h 62 HYPERLINK l _Toc113681844 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较高,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始终保持

6、良好的技术与质量优势。此外,公司目前主要生产线为使用自有技术开发而成。 PAGEREF _Toc113681844 h 62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二)项目地点项目选址位于xx。(三)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四)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8772.02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3170.3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53%;建设期利息301.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5%;流动资金5300.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42%。(五)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28772.02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

7、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16466.23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2305.79万元。(六)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585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44160.55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0511.22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30.53%。5、全部投资回收期(Pt):4.67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7803.20万元(产值)。(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28772.021.1建设投资万元23170.311

8、.1.1工程费用万元20123.631.1.2其他费用万元2362.311.1.3预备费万元684.371.2建设期利息万元301.491.3流动资金万元5300.222资金筹措万元28772.022.1自筹资金万元16466.232.2银行贷款万元12305.793营业收入万元585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44160.555利润总额万元14014.966净利润万元10511.227所得税万元3503.748增值税万元2704.099税金及附加万元324.4910纳税总额万元6532.3211盈亏平衡点万元17803.20产值12回收期年4.6713内部收益率30.53%所得税后

9、14财务净现值万元22458.48所得税后我国的价格管理体制1978年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价格是实行高度集中的价格管理体制,价格管理权限绝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定价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价格改革被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关键一步。19791983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初始阶段,政府以宏观调整价格为主,改善部分商品价格的不合理程度,并逐步放开一些商品价格的管理权限。如1979年提高了粮食和其他一些主要农产品的统购价格,1981年提高了烟酒价格,1982年放开了工业品中100种小商品的价格,以后逐年扩大放开的品种范围。19841988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展开阶段,这阶段政府以

10、放开价格管理权限为主,同时继续对由国家管理的价格进行若干调整。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有:1985年,除少数重要农产品少数经济作物由政府定价外,其他农产品价格放开,实行市场调节,放开生产资料计划外部分的价格;1986年,全部放开了小商品的价格;1988年,提高粮食、油料的收购价格和原油等重工业品的出厂价格;提高肉、蛋、糖、茶4类副食品价格;放开名烟、名酒价格。19891991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治理整顿阶段,政府是以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为主,继续推进价格改革进程。采取的重大政策措施有:1989年,提高粮、棉、油的收购价格;大部分进口商品的国内交货价格,从按国内价格作价改为按进口成本作价,即按代理作价

11、;1989年冬季提高铁路、水运和航空客运票价;1990年,提高铁路、水运和公路的货物运价;对近40年未动的邮政资费作了适当调整;较大幅度地提高煤炭、原油、有色金属和部分钢材的出厂价格和民用燃料的销售价格;部分城市提高自来水、牛奶价格和公共交通票价;把橡胶、炭黑的计划内外“双轨制”价格合并为“单轨制”价格等。19921996年是我国价格改革的深化阶段。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期间价格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转换价格形成机制,改变价格结构,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1997年以后,价格改革进入了全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机制的阶段

12、。政府着力于积极运用价格杠杆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改善投资环境,研究如何应对“人世”挑战等。同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加大价格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市场规则,维护市场秩序,我国第一部价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便是在这一年颁布的。政府在价格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从以定价调价为主转到以定规则、当监督、搞服务为主。2001年,中央定价目录进行了最近一次修订。根据修订后的中央定价目录,中央管理的定价项目由1992年的121种压缩为13种。这13项分别为重要的中央储备物资、专营的烟草、食盐和民用爆破器材、部分化肥、部分重要药品、教材、天然气、中央直属及跨省水利工程供水、军品、重要

13、交通运输、邮政基本业务、电信基本业务、重要专业服务等。2001年后,很多中央定价项目实际上已经作出调整,例如,将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港口收费管理被放开,港口装卸作业费、堆存费实现了市场调节价;政府定价药品进一步调整,增加了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的品种数量等。2001年以后,我国为进一步落实价格法的原则与精神,更好地适应WTO体制的运行环境,我国政府陆续制定和实施了价格行政处罚程序规定、责令价格违法经营者停业整顿的规定、价格主管部门公告价格违法行为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等价格管理规定。制定这些法规的目的在于,保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14、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建立一种公开、公平、公正、自愿、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环境。此外,我国与价格管理方面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还有:2002年实施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2004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以及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通过这些法律法规,市场定价机制进一步确立和完善。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国价格形成机制的转移已经基本完成,政府定价部分显著缩小,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部分相应扩大。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1978年政府指导价占97%,市场调节价占3%;到2005年政府定价仅占2.7%,政府指导价占1.7%,市场调节价占95.6%。另外,农副产

15、品的政府定价比例从2000年的4.7%下降到2005年的1.2%,生产资料的政府定价比例也从2000年的8.4%下降到2006年的5.6%。这就说明大部分商品的定价权已经从政府回归到市场手里,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基本建立,市场价格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已经处于主导地位(刘立查,2009)。政府定价管理的作用主要限于以下3个方面:对市场机制作用受到限制的特殊领域进行定价管理,如自然垄断行业,公益事业的产品,公共产品生产领域以及农业等;对市场价格进行管理,制止在由市场形成价格中发生的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以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对要素价格进行管理,如地租、利率、汇率等。商品价格风险的含

16、义商品价格运动背离买卖双方的利益要求,从而形成风险,叫作商品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属于动态风险,又是投机风险,总会使买卖双方的一方可能受损,而另一方可能受益。商品价格风险会影响到消费者和最终用户。如果最终用户是企业,则这些企业在商品价格上升的情况下,采购成本将会增加,利润将会减少。商品价格风险也会影响到商品生产者。如果商品价格下降,生产收入将会降低,从而减少企业所得。事实上,商品价格的暴涨暴跌,从长期来看,无论是对商品的生产者,还是对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是不利的。因而企业应加强对商品价格风险的管理。市场风险应对的一般方法一旦企业确认了自身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且通过风险度量方法对这些风险有了定量的把

17、握,那么企业现在就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和工具来对它们所面临的风险暴露加以定量的管理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不存在一种对所有企业都是最优的风险应对技术。不同的企业,甚至是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和规模都不一样,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优化风险管理策略。一般来讲,当企业认为其面临的风险暴露超过了企业可以承受的标准以后,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管理风险,从而使其风险暴露回复到可以承受的水平之下。(1)风险回避。风险和收益总是相伴而生的,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要承担相应的风险。试图完全回避某种市场风险的影响意味着完全退出这一市场。因此,对企业的所有者而言,完全回避风险通常不是最优的风险

18、应对策略。(2)风险接受。有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忽略它们面临的部分市场风险,不会采取任何措施来管理某些类别的风险。有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瑞士企业都不关心它们所面临的汇率风险。(3)风险分散。很多大的企业和机构往往采取“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面”的方法来分散市场风险,即通过持有多种不同种类的并且相关程度很低的资产来起到有效降低风险的目的,而且这种方法的成本往往比较低廉。但是对于小型企业或者个人投资者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和研究能力,他们经常无法有效地分散风险;同时,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也证明,分散风险的方法只能降低非系统风险,而无法降低系统风险。(4)风险转移。市场风险本身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加以消除的

19、,但是可以通过各种现有的金融工具来对市场风险加以管理。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运用金融工程的方法,将其面临的风险加以分解,从而使其自身保留一部分必要的风险,然后将其余风险通过衍生产品(如互换、远期等)工具传递给他人。或者,通过“操作对冲”的形式将风险暴露降低到可以承受的水平之下。例如,企业可以通过调整原料供应渠道,在销售地直接设厂生产或者调整外汇的流入和流出大小等方法来达到上述目的。市场风险的度量在确认对企业有显著影响的市场风险因素以后,就需要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度量,即对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目前经常使用的市场风险度量指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相对度量指标和绝对度量指标。(一)相对指标相对度量指标主要

20、用来测量市场因素的变化与金融资产收益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指标有久期、凸性、Beta系数、Delta,Gamma,Vega,Theta和Rho。其中久期、凸性主要用来衡量利率风险,Beta系数主要用来衡量股票的系统风险,而Delta,Gamma,Vega,Theta和Rho等些指标主要用来衡量衍生产品市场(包括商品期货、金融期货)的风险。1、久期久期也称持续期,是1938年由F.R.Macaulay提出的,因此这个概念也经常被称为麦考雷久期。它计量了回收一笔投资资金所需要的平均时间,故也称加权平均回收期。久期分析常见的作用是可以比较两笔期限相同、票面利率相同但是现金流不同债券的优劣。因此,久期本

21、质上是指实际收回全部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后来,久期分析逐渐成为衡量债券利率风险的工具。久期随着市场利率的下降而上升,随着市场利率的上升而下降,久期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关系。久期越大,债券价格对收益率的变动就越敏感,收益率上升所引起的债券价格下降幅度就越大,而收益率下降所引起的债券价格上升幅度也越大。可见,同等要素条件下,久期小的债券比久期大的债券抗利率上升风险能力强,但抗利率下降风险能力较弱。正是久期的上述特征给投资者的债券投资提供了参照。当投资者判断当前的利率水平存在上升可能,就可以集中投资于短期品种、缩短债券久期;而当投资者判断当前的利率水平有可能下降,则拉长债券久期、加大长期债券的投资,这就可

22、以帮助投资者在债市的上涨中获得更高的溢价。需要说明的是,久期的概念不仅广泛应用在个券上,而且广泛应用在债券的投资组合中。一个长久期的债券和一个短久期的债券可以组合一个中等久期的债券投资组合,而增加某一类债券的投资比例又可以使该组合的久期向该类债券的久期倾斜。所以,当投资者在进行大资金运作时,准确判断好未来的利率走势后,就是确定债券投资组合的久期,在该久期确定的情况下,灵活调整各类债券的权重,基本上就能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在持有期间不支付利息的金融工具,其久期就等于偿还期限,而那些分期付息的金融工具,其久期则总是小于偿还期限。2、凸性久期本身也会随着利率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它不能完全描述债券价格对

23、利率变动的敏感性,1984年StanleyDiller引进凸性的概念。凸性是对债券价格利率敏感性的二阶估计,是对债券久期利率敏感性的测量。在价格一收益率出现大幅度变动时,它们的波动幅度呈非线性关系,由久期作出的预测将有所偏离,凸性就是对这个偏离的修正。久期描述了价格一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凸性描述了曲线的弯曲程度。凸性是债券价格对收益率的二阶导数,也是久期本身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通常与久期配合使用,以提高利率风险度量的精度。凸性具有以下性质。(1)凸性随久期的增加而增加。若收益率、久期不变,票面利率越大,凸性越大。利率下降时,凸性增加。(2)对于没有隐含期权的债券来说,凸性总大于0,即利率下降,

24、债券价格将以加速度上升;当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以减速度下降。(3)含有隐含期权的债券的凸性一般为负,即价格随着利率的下降以减速度上升,或债券的有效持续期随利率的下降而缩短,随利率的上升而延长。因为利率下降时买入期权的可能性增加了。3、Beta系数Beta系数是用来衡量个别股票受包括股市价格变动在内的整个经济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Beta系数定义为某个资产的收益率同市场组合收益率之间的相关性,它反映了个别资产收益的变化与市场上全部资产平均收益变化的关联程度,即相对于市场全部资产平均风险水平来说,一项资产所包含的系统风险的大小。4、DeltaDelta是指衍生产品(包括期货、期权等)的价格相对于其标

25、的资产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Delta用于度量商品价格风险或股票价格风险。5、Theta期权组合的Theta,是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组合价值变动与时间变化之间的比率。通常对Theta报价时,时间是按日度量的,此时的Theta用来衡量权利金的日损失率,它仅与时间价值相关。6、GammaGamma,用符号表示,是用来衡量Delta本身相对于其标的资产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通常与Delta配合使用,以提高商品价格风险或股票价格风险度量的精度。7、VegaVega,即v,表示衍生产品的价格相对于其波动率变化的敏感程度,Vega用于度量商品价格风险或股票价格风险。8、RhoRho表示衍生产品的价格对

26、利率水平变化的敏感程度,Rho用于衡量利率风险。通常使用相对指标对相关市场风险作敏感性分析,估算市场波动不大和剧烈波动两种情形下的损益。每一次测算时仅考虑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比如利率、汇率、证券和商品价格等,同时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以此为基础,风险管理部门可以检测到整个企业的市场风险,并根据需要调整资产结构。上述针对债券等利率性金融产品的久期和凸性,针对股票的Beta,针对衍生金融工具的Delta,Gamma,Vega等风险度量指标实际上是测量证券组合价值对其市场因子的敏感性,所以也称为灵敏度方法。灵敏度方法由于简单、直观而在实际中获得广泛应用,但灵敏度方法在测量市场风险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近似性

27、。只有在市场因子的变化范围很小时,这种近似关系才与现实相符,因此它只是一种局部性测量方法。对产品类型的高度依赖性。某一种灵敏度概念,只适用于某一类资产、针对某一类市场因子,如Beta只适用于股票类资产,久期只适用于债券类资产。这样一方面无法测量包含不同市场因子、不同金融产品的证券组合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无法比较不同资产的风险程度。对于复杂金融产品的难理解性。如对于衍生证券,Gamma,Vega等概念很难理解。相对性。灵敏度只是一个相对的比例概念,并没有回答某一证券组合的风险损失到底是多大。要得到损失的大小,必须知道市场因子的变化量是多大,但这几乎不可能市场因子的变化是随机的。因此利用灵敏度测量市

28、场风险时,必须掌握市场因子这一随机变量的特性(这一特性往往用概率分布给以描述)。正是针对相对指标的这些缺陷,产生了对市场风险进行度量的绝对指标,主要有方差/标准差、下偏距以及VaR方法。(二)绝对指标1、方差/标准差方差或标准差作为金融资产风险的度量指标被学术界和实务界广泛接受。在HarryMarkowitz1952发表的论文证券组合选择中,Markowitz假定投资风险可以视为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或标准差加以度量。比方说,某一金融资产组合的价值为100万美元,标准差为5%,则该组合的风险可能为5万美元。由于方差具有良好的统计特性,被广泛运用于度量金融资产组合的

29、风险。方差/标准差反映的是证券收益的波动性,因此称为波动性方法。这种方法“似乎”解决了风险测量问题知道了某一组合的波动性,可以得到其收益的平均波动。但这种波动性的描述同样没有解决风险度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波动性只是描述了收益的不确定性偏离平均收益的程度,这种偏离可以是正偏离,也可以是负偏离,而实际中关注的只是负偏离(损失),但波动性并没有说明这一点。当然,可以引入下偏距(半方差)概念,但下偏距(半方差)一方面往往不具有良好的统计特性,另一方面也没有解决下面的缺陷。波动性并没有确切指明证券组合的损失到底是多大。仅仅知道标准差是50万元,无法判定组合的损失可能远远大于50万元(如最大可以是

30、1000万元),也可能小于50万元,标准差并没有指出风险为50万元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事实上,由于市场因子的随机性,证券组合的收益变化是一个随机变量,根据统计学理论,随机变量的特性应该通过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确切描述,而不是仅用标准差。这样,证券组合市场风险的度量,应该通过证券组合收益的概率分布进行描述一定概率水平(置信度)下的可能损失。这就引入了市场风险度量的VaR方法。2、下偏距方差/标准差方法同时度量了风险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而人们通常认为风险仅有负面影响,因此用方差/标准差方法度量风险不能反映人们真实的心理感受。针对方差/标准差方法的这一缺陷,下偏距方法不考虑风险的正面影响,仅刻画相对某一目

31、标收益水平(通常取总体平均水平或零收益水平)之下的收益率分布状况。该类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对于各种收益率分布,投资者在考虑和管理风险时,着重考察收益率分布的左边,以此为前提,产生了许多刻画相对某一目标收益水平之下的收益率分布特征的风险指标,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形成较成熟理论体系的是哈洛的LPM方法。与方差/标准差相似,DownsideRisk方法主要运用于度量金融资产组合的风险。3、风险价值风险价值代表了目前市场风险度量的最佳实践,是度量市场风险的国际标准工具。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作为一种市场风险测定和管理的工具,则是由J.P.Morgan投资银行在1994年的RiskMetries系统

32、中提出。VaR的定义是: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由于市场波动而导致整个资产组合在未来某个时期内可能出现的最大损失值。由于VaR方法能简单清晰地表示金融资产头寸的市场风险大小,又有比较严格系统的统计理论作为基础,因此得到了国际金融理论和实业界的广泛认可。国际银行业巴塞尔委员会也利用VaR模型所估计的市场风险来确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计算VaR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方差协方差法、历史模拟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1)方差协方差法。该方法是假定风险因素收益的变化服从特定的分布,通常假定为正态分布,然后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估计该风险因素收益分布的参数值,如方差、均值、相关系数等,然后根据风险因素发生单

33、位变化时,头寸的单位敏感性与置信水平来确定各个风险要素的VaR值,再根据各个风险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来确定整个组合的VaR值。(2)历史模拟法。以历史可以在未来重复为假设前提,直接根据风险因素收益的历史数据来模拟风险因素收益的未来变化。在这种方法下,VaR值直接取自于投资组合收益的历史分布,组合收益的历史分布又来自于组合中每一金融工具的盯市价值,而这种盯市价值是风险因素收益的函数。具体来说,历史模拟法分为三个步骤:为组合中的风险因素安排一个历史的市场变化序列;计算每一历史市场变化的资产组合的收益变化;推算出VaR值。因此,风险因素收益的历史数据是该VaR模型的主要数据来源。(3)蒙特卡罗模拟法。

34、即通过随机的方法产生一个市场变化序列,然后通过这一市场变化序列模拟资产组合风险因素的收益分布,最后求出组合的VaR值。蒙特卡罗模拟法与历史模拟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采用随机的方法获取市场变化序列,而不是通过复制历史的方法获得,即将历史模拟法计算过程中的第一步改成通过随机的方法获得一个市场变化序列。市场变化序列既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模拟产生,也可以通过假定参数的方法模拟产生。由于该方法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应用上没有前面两种方法广泛。VaR的优点非常明显,它把预期的未来损失和该损失发生的概率结合起来,将不同市场因子、不同市场的风险集成为一个数,较准确地测量了由不同风险来源及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潜在损失

35、,利于管理者、投资者和金融监管当局准确把握金融机构的实际风险。综合上述方法对风险进行的定量分析,可以使企业明确自身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大小,为进一步的风险管理活动奠定基础。法人治理结构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一系列重大风险管理失误事件,其中巴林银行、德国金属企业和日本住友银行造成的损失超过10亿美元。21世纪初发生了更严重的企业欺诈,使安然、世通、阿德菲亚等多家企业损失了数百亿美元的股值,股票市场蒙受了极大的耻辱。这些灾难对企业的权益人造成的后果是毁灭性的,无论是投资者、雇员、客户,还是商业伙伴。有些事件甚至威胁到整个市场的稳定。例如,无赖交易员尼克,里森在期货市场造成的巨大的损失,使巴林银行崩溃,

36、并严重地威胁到期货市场的稳定。住友银行的滨中泰男竟然通过交易成为全球铜市场5%的拥有者,臭名昭著。安然企业的崩溃严重地损害了能源交易市场。对每一起事件的调查及反思,昭示了在这些机构的麻烦背后的一个共同的问题: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缺乏董事会对企业运营的监督。问题的严重程度促使监管者、股票交易所和投资者重新开始强调企业要符合企业法人治理的最佳行为准则。2002年美国通过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企业法人治理实践建立了清楚的规则,例如,要求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签名确认企业的财务报表,保证审计者及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企业运转的核心,也是防范企业投资风险的重要工具。因此,在企业的营运过

37、程中,必须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分别行使各自的权利和职能,把企业的投资活动纳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严格监督和管理范围之内,从而防止因经营者个人的独断专行和决策失误而引发企业投资风险。(1)企业应发挥股东大会的作用。股东大会是企业的权力机构,对于企业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非由职工代表担任的董事监事、董事会报告和监事会报告、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增资和减资方案、企业债券发行方案、企业合并分立解散清算方案等有决议权。因此,股东应借股东大会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对不以股东利益为重或损害企业利益的董事监事应通过股东大会或临时股东大会决议更换,对影响企业利益的各重大方案应严格

38、把关,尽量降低风险。(2)企业应强化董事会的作用,董事会是企业的决策机构。COSO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员工实施,为运营的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和保证在于企业的董事会,企业应该关注董事会成员的合理构成,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使其充分发挥决策和监督作用。具体表现为在选出合适的董事会成员后,要建立健全董事会的工作机制,明确董事会的内部分工,设立专门的委员会,包括风险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投资委员会等,并由专门的董事负责,使其在内部审计、预算控制和投资决策等方面发挥监督作用,通过加

39、强内部管理控制,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保证投资者和所有者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此外在董事会中由于董事长与董事会成员权力行使的不平衡状态,企业还应该强调和突出权力结构中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的监督,发展二者之间的一种新型合作和互动关系。企业还应该对董事的任职资格、来源及其所承担的监督义务作出明文规定。针对董事长权力制衡的问题,董事会应利用建立对董事长的问责机制来制约董事长的一些特权,并且常规性地对董事长是否按照这些标准执行业务作出评估和审核,最终达到对董事长进行监督的目的,使董事会的整体发挥更大效用。(3)企业应强化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监事会是企业的监督机构。我国公司

40、法规定监事会是企业内部治理中代表股东对董事会、经理承担监督职责的法定机构。目前我国企业监事会形式化,主要是由于监事会人员的资质不明确并缺乏有效的知情权。监事会成员主要来源于职代会和股东提名,职工代表由于工作报酬等掌握在管理者手中,很难实现监督职能,而股东方面的监事则缺少必要的渠道,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监事会仅有监督权而无处罚权,无法实现有效监督。因此强化监事会的作用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监事会的构成。由于监事会成员的构成代表其监督时的利益趋向,所以应选派具有法律、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并具有与股东及相关利益者进行交流能力的专家进入监事会,这些专家可以在自身良好声誉的约束下客

41、观公正地监督检查企业的经营行为。另外监事会还应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提名制度,股东监事应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职工监事应通过工会或企业主管部门选举产生。同时为了防止内部监事被内部人收买操纵,企业应从外部引入一定数量的独立监事,从而使监事会的人员构成更加合理。监事会的职责。企业应扩大监事会的职权,从传统的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检查权,扩展到有对企业业务状况的调查权。监事会应享有极大的信息拥有权和审查权,监事会需要了解董事会制订的或意向中的政策,了解企业的收益情况、支付能力及销售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企业政策远期方面的信息及近期计划和任务,使其能够做到事前监控和随时监督。不仅如此,监事会还必须对会计师

42、作出的业务报告和年度报告等最终审核并发表意见。在制度中如果能保障监事会的知情权和审查权,这就是有效监督的基础。另外当企业的董事会成员有重大违规和损害企业利益行为时,企业还应赋予监事会特别任免权,使其监督具有权威性。建立对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若监事会没有及时有效执行检查权使企业受到损害时,有关监事应该承担责任。(4)企业应有效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公司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公司设立独立董事,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也要求上市公司应该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这是对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维护中小股东权益的积极探索。针对目前我国企业中独立董事制度不完善

43、和独立董事缺乏知情权的现状,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应改善独立董事的提名制度。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关键,在独立董事的提名上,企业应通过完善严格的选任程序来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进而保证独立董事发挥应有的作用。尽管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独立董事和企业特定组织间的联系,但从国外企业治理实践中看,独立董事的选任一般是由董事会提名,经股东大会批准的。所以在独立董事的选任上要保证相对独立性,并且要经过股东大会认可。赋予独立董事实际的权力。如董事会下的审计、薪酬和提名委员会必须由独立董事组成。除了在实权的岗位任职之外,独立董事最重要的权力应该是对企业各项信息的知情权。对于独立董事本身而言,

44、他们就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表现在督促企业遵守法律法规上,凡有违规之举,无论这种举措代表哪些股东的利益,独立董事必须坚决反对,若董事会一意孤行,独立董事则应本着诚信的原则,有责任将信息披露。所以企业应保证独立董事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使独立董事履行诚实的义务,并将他们可能获得的企业有关的所有重大信息进行披露。只有在独立董事能够有效获得各项信息,公允地对各项信息进行评价,对董事会进行严格监督时,才能从源头上控制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独立董事在获取大量信息的情况下,还应作出对企业经营层的业绩评估。通过对企业大量报表的解释,可以使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如果企业将这些独立董

45、事作出的评估结果披露出来,既可以有效地约束企业管理层,又可以督促独立董事尽职尽责,从而更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企业风险文化管理风险管理的一个最“软”但是最重要的方面,是将风险整合到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中。最明显的是,必须将风险看作企业策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目标中应该包括风险管理目标,企业的主要举措中也应该包括风险评估和降低风险的策略。一家企业的企业文化可能对它的成功起非常关键的决定作用。相应地,风险文化也将决定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成功程度。如果风险意识薄弱,那么雇员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他们在其中的角色就所知甚少。这样的文化会削弱管理风险的努力,甚至可能导致致命的失误。

46、相反,如果风险管理被看作日常经营的一个中心部分,那么这家企业就有可能有一种强大的企业文化在起作用。这样的环境才会使真正有力的风险管理成为可能。企业应该有一种对企业风险管理认识一致、期望一致的文化。良好的企业风险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道德标准,从长远来看,还可以提高生产力和降低经营风险。风险管理取决于企业各级员工积极向上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通过风险文化得到加强,也可能因过分强调短期利润而受到阻碍。企业应该在各级职员中强调风险意识。增强风险意识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积极地辨识企业的主要风险;认真思考他们负责的风险会产生什么后果;在内部传达这些风险,确保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在一个有风险

47、意识的环境里,大多数风险问题都应该在它们成为重大问题之前就得到妥善处理。增强企业内部风险意识的组织流程和举措有很多种。其中最成功的5种是:在企业上层确定基调、提出正确的问题、将风险分类、提供风险知识培训、使薪酬与风险挂钩。以下是详细解释。1、在企业上层确定基调在风险管理中,关键在于高级管理人员,尤其是首席执行官的参与。风险管理的某些方面跟人的本性是相背离的。人们非常热忱地谈论市场营销或产品的成功,谈节省成本,但他们一般不那么热衷于讨论实际的或潜在的损失,尤其是与他们自己的业务相关的可能损失。首席执行官必须动用权威,完全支持风险管理流程,建立制度,付诸行动。首先在报告、会议、论坛上强调风险管理是

48、企业的第一优先事项。更重要的是,首席执行官必须通过行动来实现对风险管理的承诺。首席执行官是否积极地参加风险管理会议?企业是否分配了适当的预算来支持风险管理?高级风险管理人员是否参与了企业的主要决策?一个业绩优秀的员工若违背了风险管理政策,应该受到何种处理?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对上述问题应该作出反应。2、提出正确的问题高级管理人员也许无法对每一个问题都提供正确的答案,但是正确地提出问题却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应该提出以下4个方面的关键问题。(1)我们承担了风险,能否获得相应的回报?如果一个部门的业务以非同寻常的速度增长或盈利,它所产生的风险属于什么类型?(2)采用什么样的限制和控制手段,来尽

49、量避免不利情况?(3)我们是否有恰当的系统来跟踪并测量风险?(4)我们是否有合适的人员和技能来从事有效的风险管理?3、将风险分类有效的交流是风险管理流程中的关键之一。为了保证人们理解别人的意思,企业应该努力将风险分类,并且提出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分类使风险能够被分成各种易于管理的部分,这些部分综合起来,就能做出对风险程度的测量报告。这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过程,反复执行这一过程,就能反映出企业的动态和变化。4、提供风险知识培训为了加强风险意识,必要的风险知识培训能使员工们具备必要的技能,来管理他们必须负责的风险。在员工加入企业时的入门培训中,就应该进行风险教育。要向新员工介绍风险管理的概念,就像

50、向他们介绍管理理念和运营功能一样。风险教育还应该是一项持续的培训项目,针对个人的工作职责,特别设计需要培训的技能。5、将薪酬与风险挂钩很自然地人们最注意根据他们的工作职责和业绩表现能获得多少报酬。很明显,培育最有力的风险意识的方法,就是让员工充分理解风险管理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并且他们的薪酬和奖励是同企业与个人的业务和风险管理表现相联系的。这些政策对所有的员工都适用。如果有些基本原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员工(尤其是高级员工),那么他们就会忽视风险管理,以为个人事业的发展与企业风险管理无关。风险回避常用的方法风险回避常用的方法有剥离、禁止、终止、锁定、筛选和消除。(一)剥离剥离是指通过退出某市场或地

51、域,或出售、清算,或分立某产品类别或业务等措施剥离资产。剥离资产方式常常发生在经济不景气、资源紧缩、产品滞销甚至出现重大的内部矛盾、财务状况恶化及原先的经营领域处于明显劣势的时候。当企业现有经营领域的市场吸引力微弱,获利丧失而趋向衰退时,市场占有率受到侵蚀,企业经营活动受阻,或者企业发现了更好的领域和机会时,为了捕捉和利用这一机会,有意从原来的领域脱身,转移阵地,另辟新径。企业在采取减少投资、压缩开支、削减人员的同时,也会考虑将经营领域或是生产线出售给该领域的市场追随者或市场新进入者,从而实现企业长远的经营目标。当战略失效,企业受到全面威胁、濒于破产时,企业也会选择清算方式将企业的资产转让、出

52、售。通过出售,企业可以去掉经营赘瘤,快速回收资金,有的放矢,合理配置资源以发展新的事业领域,从而转移风险。出售财产转移风险,是因为实体的权属问题与风险概念是密不可分的。通常以实体所有权转移的时间作为风险转移的时间,其理论依据在于:转移实体所有权是买卖合同的主要特征和法律后果,风险和利益都是基于所有权而产生的,是所有权的法律后果。因此,当实体所有权因买卖合同生效而发生转移时,风险也随之发生转移。这类似于货物买卖中的“物主承担风险”的原则。当实体(货物、权力或服务)本来在卖方手中时,他无可避免地承担着占有或经营该实体的风险。通过出售,所有权从卖方手中转移到买方手中,买方就需要对该实体承担全部的风险

53、后果。在大多数情况下,谁拥有实体的所有权,风险就在谁手中。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场合,虽然实体处于卖方手中,但风险却已经转移到买方手中,或者实体在买方手中,但风险仍由卖方承担。出售的风险转移问题,当事人可自行规定,并不需要强行规定。只有当事人选择法律规定或未自行约定时,法律规定才有效。在出售实践中,风险转移条款并未在合同中订立。基于出售方式的风险转移以实体交付为标准,这是风险转移的基本条件,因此如何判定实体交付是通过出售方式来实现风险转移的基础。通常情况下是卖方将实体的占有和实际控制权移交给买方。(二)禁止禁止是指企业通过适宜的企业政策,风险限额架构及标准,禁止企业从事风险性大的,或产生财务损失和资

54、产敞口的活动和交易。(三)终止终止是指企业通过重新确立目标,调整战略和政策的重心或者改变资源配置方向,终止某些业已进行的活动和交易。(四)锁定锁定是指企业提高业务发展和市场扩张的针对性,避免追逐偏离企业战略的机会。(五)筛选通过对企业的资本项目和投资活动进行筛选,以回避低收益、偏离企业战略或高风险的行动计划。(六)消除消除是指通过规划和实施内部预防流程,从源头上消除风险,使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降低为零。风险回避的优点与局限性(一)风险回避的优点风险回避是最简单、最彻底的风险控制技术,优点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风险回避方式在风险产生之前将其化解于无形,大大降低了风险发生的概率,有效避免了可能遭

55、受的风险损失。第二,节省了企业的资源,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使得企业得以有的放矢,在市场竞争中有所为有所不为。通过风险回避,企业风险经理可以确保风险不会发生,不必承担潜在的风险暴露,因为它们已经被消除。(二)风险回避的局限性风险回避主要是通过中断企业风险源,彻底消除某一风险造成的损失及其种种潜在的负面影响,但它同时也失去了这些风险可能带来的收益,是一种消极的风险控制技术,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存在许多无法回避的风险。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绝对的风险回避不大可能实现。企业要生产经营,就必须拥有人、财、物等生产要素,这就会面临各种人力资本风险、财产损失风险,尤其是在实

56、施“严格责任”规则后,企业必须承担一些无法回避的责任和义务;经营活动总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法律环境,这就可能面临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及各种法律政策变迁的风险。(2)风险回避可能是不可行的。有些风险暴露,理论上是可以回避的,但实际中是不可行的。风险暴露的范围界定越宽,这种情况就越可能发生。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取消在某一城市购买或建筑一栋厂房的计划而回避与这栋厂房有关的风险暴露,但是,如果将风险暴露定义为企业拥有任何建筑物、任何风险因素而产生的潜在损失暴露,那么显然是不可行的。同样,企业可以通过停止任何经营活动而回避与此相关的风险暴露,但在通常情况下,没有任何经营活

57、动的企业是不存在的。(3)风险回避在经济上是不适当的。放弃或中止某项方案的风险回避决策,就意味着失去了以风险为代价获得风险收益的机会。风险回避决策可能确实减少了风险损失,但也可能增加了企业的沉没成本或机会成本,因此在决策者是否选择风险回避决策取决于决策者对风险损失或沉没成本、机会成本的判断。积极的风险回避者和消极的风险回避者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认为选择或继续某项方案所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要大于沉没成本或机会成本,不同之处在于:选择中止、放弃策略的消极风险回避者会认为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要远远大于投资的沉没成本,选择更改、调整策略的消极风险回避者会认为可能遭受的风险损失要远远大于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总

58、的来说,消极风险回避者认为沉没成本或机会成本要远大于积极风险回避者。(4)回避一种风险可能产生新的风险。企业为了避免水路货运的沉船、碰撞风险,改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这样尽管避免了水上运输风险,但陆上运输同样存在风险,而且只要有货运需求,就无法绝对回避因货物运输带来的风险。银行为了避免信用风险而过度压缩贷款,这样可以降低违约风险,提高银行资金的安全性,但同时可能积压大量资金,无法找到合适的投资渠道,影响银行资金的赢利性,最终危及银行的偿付能力。(5)长期的风险回避措施可能导致企业的生存能力降低。久而久之,风险回避可能助长企业消极的风险防范心理,过度规避风险而丧失驾驭风险的能力,生存能力也随之降

59、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显然风险回避是否为最佳的风险处理方式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基于上述因素的考虑,风险回避技术由于具有本身的局限性,在实践中不能过度使用。企业最好在工程或项目尚未进行之前,进行全面调查与估算,对需要回避的风险暴露进行明确的界定,并指明本企业需要采用风险回避的适用情形,如某些损失概率和损失幅度都很高或应用其他方法的成本高于潜在收益等情况。在实施风险回避措施后,风险管理人员还必须进行必要的监控,考察回避措施是否被适当地执行,考察条件变化后原先的风险回避策略是否仍然适合等。要注意,没有发生损失事故,未必就是回避技术的实施没有问题,因为侥幸也可能不会导致损失的发生,但侥幸的事情不是一般

60、企业经营所应提倡的。人们行为法如果损失预防的措施侧重于人员的行为教育,则称为人们行为法。例如,实施职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等都属于人们行为法。人们行为法是以人们的过失行为为预防损失的出发点,通过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操作规程培训等控制损失的方法。人们行为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法制教育。为了保证人身和财产免遭损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法令和标准,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例如,为了保障企业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政府颁布了许多劳动安全行政法规,要求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规程、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文件,从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