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 白蜀 道 难第1页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出色诗人,也是我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既是一位天才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谋士气质。儒、道、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表达。“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主导思想。作者介绍第2页 李白诗歌多抨击黑暗政治,关心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消极思想。他想象奇特,格调奔放,色调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第3页 李白原籍陇西(今甘肃秦安),出生
2、于中亚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少年时期在蜀中度过,自幼读书广为涉猎,所谓“五岁诵六甲(天干地支,六十年一甲子,相当于说学习四时节令,长幼尊卑之事),十岁观百家” 。年轻时仗剑任侠,遍游蜀地。第4页 云游时期:李白早年向往游仙问道生活:开元十二年(724)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从峨嵋山沿江南下,到荆门、游洞庭,接着又到了金陵、广陵和会稽等地,很快回舟西上,寓居湖北。 一进长安:开元十八年,李白入长安,隐居终南山,希望得到权贵荐引,未能如愿。两年后沿黄河东下,漫游洛阳、太原等地。后举家东迁,又漫游河南、及湘、鄂一带,北登泰山,南至杭州、
3、会稽,所到之处,诗名远播,震动朝野。第5页 二进长安:天宝元年,玄宗征李白入京,待以盛大礼遇,赐官“供奉翰林”。李入京时颇为犹豫满志。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他没想到是,很快遭到了宫廷权贵们忌恨,受到谗毁,天宝三载春,被赐金放还。李白离长安东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着饮酒论文放逸生活。天宝年间政治形势每况愈下,李白对国事深感忧虑不安。他四处漂泊,写下了许多优异诗篇。 第6页 晚年时期: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暴发,李白满怀热忱地参加玄宗之子永王李璘义军。李璘军败被杀,他也所以获罪下狱,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放还时,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未已,上元
4、二年(761),准备参加李光弼平叛军队,途中因病折回。宝应元年(762),李白病死于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传奇色彩一生。第7页蜀道难写作背景及目标 唐代蜀中经济发达,入蜀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里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可能。 这首诗是天宝元年,李白被征进入长安后作品,是一首送别诗。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艰难险阻,表示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悲愤。第8页蜀道难第9页噫吁嚱(y x x) 鱼凫(f) 秦塞(si) 石栈(zhn)猿猱(no) 萦绕(yng)扪参(mn shn) 抚膺(yng)巉岩(chn) 飞湍(tun)喧豗(
5、hu) 砯崖(png)万壑(h) 峥嵘(zhng rng)崔嵬(cu wi) 吮血(shnxi)咨嗟(z ji)读音纠正第10页第一段字词梳理1.噫吁嚱,危乎高哉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3.西当太白有鸟道4.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6.猿猱欲度愁攀援7.青泥何盘盘高 比挡沟通相连 使动使用方法,使回转;盘旋 越过多么 为.发愁第11页(2)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1) 西当太白有鸟道, 能够横绝峨眉巅。侧面虚写 夸大正面实写 夸大奇特想象 夸大第12页第一自然段:蜀道之难。第一自然段可分几层叙述?一层:总写蜀道
6、之难;二层:蜀道历史、地貌、来由;三层:蜀道高危。*文段分析第13页写蜀道之难,为何要引用传说中蚕从、鱼凫开国和五丁开山?表示了诗人什么愿望? 明确:蜀君开国是叙述蜀国长久闭塞情况;五丁开山传说是说明蜀道来由,赞扬劳感人民改造自然勇敢精神。*文段分析第14页这一段第三层诗人是怎样把想象、夸大和反衬融为一体? 明确:先用想象和夸大写山之高,水之险;又用“黄鹤飞不过去,”“猿猱攀不上去”来反衬山势高危惊险。接着又用想象,人在高危蜀道上行走,能够用手触摸到星星!*文段分析第15页1.但见悲鸟号古木2.雄飞雌从绕林间3.使人听此凋朱颜4.连峰去天不盈尺5.枯松倒挂倚绝壁6.飞湍瀑流争喧豗7.砯崖转石万
7、壑雷只跟随使凋谢距离满急流拟声词用如动词 冲击靠使滚动竞相第二段字词梳理第16页“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情景?表示了什么感情? 利用了借景抒情手法,描写了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情景,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环境气氛,有力地衬托了蜀道之难。第17页“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四句,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什么情景?有什么效果? 利用夸大手法,先极言山峰之高,渲染了惊险气氛。然后由静而动,动静结合,写出水石激荡惊险场景,造成一个排山倒海艺术效果。第18页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所守或匪亲3.锦城虽云乐4
8、.侧身西望长咨嗟人挡同“非”即使深深向西第三段字词梳理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互文见义第19页第20页 第三自然段:蜀中战祸之烈。*文段分析 全诗最终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劝人引认为鉴戒,警觉战乱,并联络当初社会背景,一语双关,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表示了对国事忧虑与关切。第21页 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感叹。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作用?是不是简单重复?为何?第22页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
9、道不可逾越之险阻。虚实结合,相互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总结特色()善于把想象、夸大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借景抒情,映衬衬托,豪放飘逸。第23页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环境气氛,有力地衬托了蜀道之难。 利用夸大:“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渲染了惊险气氛。第24页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原来作品简短薄弱。李白利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语言格调自由奔放。韵脚富于改变,适合表现自由不羁气魄、奇特想像和浪漫主义精神。()发展了乐府古题,字数参差错落,句子长短不一。总结特色第25页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从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何须问君平。(君平:汉代隐士,以后在成都占卜算命为生) 比较蜀诗与送诗异同点。阅读扩展第26页明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企业高管聘用合同
- 二零二五版物业租赁合同范文集合
- 二手房中介合伙协议范例
- 电商行业公司文化与企业发展
- 厨房培训课件
- 期末五年级的试卷及答案
- 七下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 七大浪费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4年秋新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3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3.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习题3.1
- 地面龟裂处理施工方案
- DB32T 3904-2020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技术规范
-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施工组织设计-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 质量目标管理表
- 《可爱的中国》新疆地方教材(小学版)教案(常用)
- DBJ41T 074-2013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 Q∕SY 05262-2019 机械清管器技术条件
- 《出纳员登记日记账》 课件
- DB32∕T 2518-2013 农田径流氮磷生态拦截沟渠塘构建技术规范
- 拳击单招考试评分标准
- DBJ51 014-2021 四川省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