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期施工课件_第1页
冬期施工课件_第2页
冬期施工课件_第3页
冬期施工课件_第4页
冬期施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要内容:砼冬期施工、抗冻临界强度的概念及冬放特点。冻结对砼强度的影响关系。砼冬期施工对原材料及施工工艺的要求。重点内容:冬期施工、抗冻临界强度概念。冻结对砼强度的影响及确保施工质量的措施。2.5 混凝土冬期施工 2.5.2 冬期施工的特点 2.5.1 砼冬期施工规范规定,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凡昼夜室外平均气温连续5天相对稳定低于+50C和最低气温低于-30C时的砼施工为砼冬期施工。冬期施工条件差、环境不利,是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季节,尤以砼和基础工程居多。冬期质量事故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冬季施工、春季才能暴露,处理难度大,影响工程使用寿命;冬期施工计划性和时间性强,准备工作时间短、技术要求复

2、杂,仓促施工极易发生工程质量事故。2.5.3 冻结对砼强度的影响 砼强度损失的大小随其浇筑后遭受冻结的早晚有关。 砼中的水泥处于“休眠”状态。在砼解冻并转入正温养护后,仍能保持水泥的正常水化,砼强度可以重新逐渐发展并可达到与未受冻的砼基本相同的强度,没有多少强度损失。砼在浇筑后初凝前立即受冻 砼初凝后受冻,强度损失很大,而且冻结温度越高,强度损失越大。砼是在浇筑完初凝后遭受冻结 砼强度损失的大小与预养达到的强度有关,预养强度愈高,强度损失愈小。 因此,冬期砼施工中,如不可避免会遭受冻结时,则应采取措施使其在冻结前能先经过一定时间的正温预养护,保证达到足以抵抗冻害的临界强度后再遭冻结。 砼经过一

3、定时间的正温预养后遭受冻结 抗冻临界强度:是指新浇砼在遭受冻结前所必须达到的足以抵抗冻害的最低强度值。砼冬期施工正温养护2.5.4 砼冬期施工措施 水泥品种: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水泥标号:不低于42.5级;最小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6;防冻剂:优先选用含引气成份的外加剂;普通钢筋砼结构尽量不使用氯盐类防冻剂,若使用掺加量不得大于1%,且不得进行蒸气法养护;薄壁结构、高温高湿环境中的结构、吊车梁、动力基础、水工构筑物、预应力砼等一律不准掺用氯盐类防冻剂。砼材料选择及要求骨料: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它宜冻裂物质;掺外加剂砼的选择氯盐冷砼:由氯盐溶液配制的砼。具有防

4、冻早强的明显效果,工艺上除水之外其它材料不进行加热,浇筑后只采取适当保温覆盖措施,可在严寒条件下施工。只能在无筋砼和始终处于水下的钢筋砼中使用。低温早强砼:由无氯盐的早强剂配制的砼。掺用低温早强剂后可减水10%,早期强度提高2倍,7天龄期可达设计强度;工艺上主要采用掺用低温早强剂、原材料综合加热和保温覆盖等综合措施,适宜气温在-50C以上,自然气温正负交变的亚寒地区和严寒地区的初冬和早春季节的低温条件下施工。缺点是易出现砼表面析白起霜,不适宜装饰要求较高砼结构。项 目 拌和水 骨料 525#的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80 60 525#的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60 40 冬期拌制砼应

5、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当加热水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对骨料进行加热,加热温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原则上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砼材料的加热当水、骨料达到规定温度仍不满足热工计算要求时,可提高水温至1000C,但水泥不得与800C以上的水直接接触,避免水泥假凝。水泥不得直接加热。 搅拌前用热水冲洗搅拌筒,投料时,先投入骨料和加热水,然后再投入水泥。砼搅拌 外加剂应与水泥同时加入。 拌制掺有外加剂的砼时,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搅拌时间延长50%。 砼拌合物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0C。 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砼浇筑融雪化冰 不得在强冻胀性地基土上浇筑砼,在弱冻胀性地基土上浇筑时,基土应进行保温,以免遭冻。浇筑时,砼的温度应比地基土温度高100C。 地基保温 分层浇筑厚大整体式结构砼时,已浇筑层的砼温度在未被上一层砼覆盖前应不低于20C。采用加热养护时,也不得低于20C。 砼浇筑时的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0C。 浇筑装配式结构接头的砼时,应先将结合处的表面加热至正温。浇筑后的砼在温度不超过450C的条件下养护至设计要求强度,设计无规定时,不得低于强度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