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_第1页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_第2页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_第3页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_第4页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传输媒介发展历程 M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m)把媒介(media)视为人延伸。 传输媒介发展与促进,意味着人类感知能力延伸,标志着人类文明重大进程。 在漫长时间长河中,人类传输经历了四次重大媒介变革,可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口语传输时代 文字传输时代 印刷传输时代 电子传输时代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1页 一、口语传输时代 听说,人类诞生于300万年前。 听说,350前,人类语言基本形成。 语言是什么时候和怎样产生,是人类先天含有,还是逐步形成,因为没有实证材料,人们只能提出各种假说: “汪汪理论”:模仿自然声音而形成; “感叹”理论:感觉偶然表示; “唱歌”理论:原始

2、歌声演化而来。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2页 婴儿降生后,当他把某个抽象语音符号与某个详细事物联络在一起,而收到大人疼爱时,其欢天喜地原因在于有效传输开始。 仍在使用民族语言大约3000种,有些语言消失了,有些语言如汉字、英语等因为使用者众多而成为大语种。 怎样对待世界语,仍是值得思索。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3页 音韵史研究:口语最初是用不一样声音为周围事物命名开始。混沌世界在我们眼前变得清楚、有条理,我们依据这些名称对万事万物进行归纳、分析,从而把握其性质和规律。 德国释义学家伽达默尔:语言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观,人因为有了语言,所以有了一个“世界”,同“世界”有了一个“关系”。人类有了语言,也就拥有

3、了丰富“语义世界”。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4页 口语符号系统诞生,使人类传输超越了自然界一切信息传输: 信息抽象能力、复杂声音系统,不再是简单信号与事物之间一对一关系。 语言能够记忆,口耳相传,使人类能够组织自己社会互动,经验和文化得到积累。 但就详细传输活动而言,口语有空间和时间局限。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5页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6页 二、文字传输时代 公元前40,埃及出现最早象形文字。 公元前12,希腊产生了完整字母表音文字系统。 公元前13世纪左右,殷商时期甲骨文,10万多片,单字近5000个,有指事字、象形字、形声字,还

4、有形声字,标志着汉字符号体系基本形成。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7页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8页水中之鱼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9页钓鱼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10页抓鱼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11页甲骨文动物名称表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12页古埃及象形文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13页 声音与所指对象分离,便产生了语言。 声音与发出声音人分离,便产生了文字。 文字出现之前,人类用壁画、雕刻、结绳符号、象形符号贮存信息。 文字出现是人类惊天动地大事。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14页 文字出现,增强了信息传递、记忆、积累和传承能力,传输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重大变革。 加速体

5、外化媒介系统进程:石壁、石器、陶器、青铜器-甲骨、竹简、木简-纸张,书写材料趋于轻便化,信息传递越来越轻易。道路、驿站,使信息在更大范围传输。 以文字为关键体外化信息系统形成和扩展,大大推进各地域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和融合。秦始皇实施“书同文、车同轨”制度,可见文字巨大作用。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15页 传输变革造成社会结构变革。出现特定阶层来使用文字及媒介,教育、文化积累及宗教成为行业; 大规模社会管理和控制成为可能。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16页 三、印刷传输时代 文字出现后,人类经历了相当长手抄传输阶段。 手抄传输效率低,成本高,加上教育普及程度低,文字使用成为权贵、僧侣特权,文化及其传输被垄

6、断。 印刷时代到来,传输发生了深刻变革。 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创造造成印刷时代到来。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17页 公元1,东汉,蔡伦创造造纸术。用树皮、麻、旧鱼网等混合造纸,取代竹简、帛、羊皮等书写工具,既坚固耐磨,又相对轻易。 8世纪造纸术传入阿拉伯,12世纪传入欧洲,14世纪,欧洲各国普遍用纸。 公元450年(南北朝),中国有了雕版印刷。 公元686年(唐朝)金刚经是现存最早雕版印刷书籍。 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升创造胶泥活字印刷术。元、明时期,出现木活字和锡、铜、铅活字。活字印刷由蒙古人传入欧洲。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18页 1456年,德国谷腾堡创造金属活字印刷法,印了几百本圣经

7、。把造酒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 古登堡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新纪元。 印刷机械化造成近代报刊诞生。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19页 16,德国报道与新闻报是现存最早印刷报纸,每七天一张。 1660年,德国周刊莱比锡新闻改为日刊,世界最早日报。 19世纪30年代中期,纽约出现“便士报”。它们带有突出商业色彩,追求利润,成本低,价格廉价(1便士1份),普通市民能够购置。“快速印刷技术和报纸基本概念相结合,形成了第一个真正大众传输媒介。”(大众传输诸论,p26)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20页 施拉姆:“书籍和报刊与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是联络在一起。报刊和政治小册子参加了17世纪和18世纪全部政治运动和人民革命。

8、正当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时候,教科书使得举行大规模公共教育成为可能。正当人们对权利分配普遍感到不满时候,先是报纸,以后是电子媒介,使普通平民可能了解政治和参加政府。”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21页 伴随交通、通信发展,加上读写能力普及,印刷媒介在社会生活、社会变革中饰演越来越主要角色。 印刷传输不但推进社会经济,它本身逐步成为规模庞大产业。 不但使人们表示意见,获取信息和知识,也给人们带来娱乐。 80年代以来,激光照排、电脑编辑、网络传输,在印刷出版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22页 印刷技术进步使报纸、书籍、杂志快速普及。CH库利:这些新媒介在四个方面比以前更有效: 表示性:能传送范围广

9、泛思想和感情。 统计永久性:超越时间。 快速性:超越空间。 分布性:能够到达全部阶层人们。 “新大众传输表示了生活方面变革,包含商业、政治、教育以及单纯送交行为和闲谈。”(库利)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23页 四、电子传输时代 印刷传输实现了文字信息大量生产和大量复制。 电子传输实现了信息远距离快速传输。 1838年,美国S莫尔斯创造有线电报。 1844年,第一条电报线路开通,莫尔斯从华盛顿向巴尔摩发出世界第一封电报,内容是圣经中:“上帝,你终究创造了什么!”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24页 电报出现前,信息流通与物质流通、人流通是等速度,换言之,信息传递是经过交通进行,书籍、报刊、信件运输,并不比人

10、流和物流速度快。 电子通讯工具出现,使远隔重洋信息可瞬间抵达。 1858年,大西洋海底电缆完工,接 近实时传输速度远距离信息传递成为 现实。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25页 1876年,美国AG贝尔创造电话。人类口头传输得到极大延伸。 1877年,爱迪生创造留声机,人类第一次将声音统计下来,使声音突破了时间局限。 1895年,意大利G马可尼完成无线电试验。19,无线电横跨大西洋。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26页 19,美国第一个无线电节目试验播出,19无线电广播首次试验完成。 19,世界第一个电台KDKA在美国匹兹堡正式开播,同年播出总统竞选讯息,反响强烈,刺激了广播业发展,带动广告业和收音机制造业兴起。

11、 1884年德国科学家尼普柯创造旋转盘扫描式播送方式,为当代电视技术奠定了基础。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27页 1936年,英国建立第一座正规电视台,标志着新生媒介诞生和媒介结构重组。 上世纪50年代,彩电节目播出。 1962年美国发射“电星1号”,专门传输电视信号,电视进入太空时代。 同时,其它新媒介,如录音机、录像机、激光视盘等大量出现。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28页 电子媒介两个里程碑意义: a、形成了体外化声音信息系统和影像信息系统。过去,这二者都不具备复制性和统计性,考古学家无法找到它们“化石”。摄影、录音、录像技术,实现了声音和影像信息大量复制、传输和保留。 b、推进了计算机诞生。电脑出

12、现,意味着人大脑这一信息处理中枢也开始了体外化进程。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29页癸巳九月(1713),筠嘱江南朱湘鳞为余肖此像,作世俗装,实非本意,恐为百世后所怪笑也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30页 电子传输媒介分为两个系统: 有线系统起源于莫尔斯有线电报和贝尔等人电话,发展到有线广播、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 无线系统以马可尼无线电通讯成功为标志,发展到无线电报、无线广播、无线电视、无绳电话。经过电波发射和接收,分地上波传输和卫星传输。 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人类进入卫星传输时代。地球同时卫星在赤道上空36000公里,与地域自转同时,3颗即可实现对整个地球电波覆盖。传播媒介的发展

13、历程第31页 电子信号发展: 模拟信号(analogue):信号以与时间相对应、连续电压或电流改变来表示;易受噪音干扰,信息易衰减; 数字信号(digital):信号以电压有或无(即0或1)来表示;信息保真度高;数字压缩技术使相同电缆、光缆或频道传输更多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32页 信息时代与网络传输 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同等主要甚至更为主要资源,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关键价值而得到发展。 (1)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科技为关键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操作者,而是信息生产者和传输者; (3)交易结算不再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

14、用; (4)贸易不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化成为主流。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33页 信息化时代两个阶段: 初级阶段:5080年代,报刊、广播、电视等传媒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电话、录音、录像、摄影、传真机等普及。 高级阶段: (1)大众传媒深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和卫星跨国传输; (2)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快速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媒介; (3)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新传输发展,使不一样媒介功效趋向融合。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34页 国际互联网,发端于60、70年代;80年代广泛应用,90年代有了更新、更高性能软件。 1993年,美国提出“全国信息高速公路”(即 N

15、II,全国信息基础设施)构想,计划在10至,在全国铺设高速度、大容量光缆网络,建成集广播、电视、电话、传真、电子邮政、电子出版、计算机通信等信息媒介于一体,对声音、文字、数据等进行综合处理和传输多媒体双向信息系统。 1995年,美国深入提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 GII)构想。 欧洲、日本、新加坡等相继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规划。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35页 1987年9月20日22点55分,钱天白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年,时代将“You”作为年度人物。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36页 互联网对中国革命性影响在于,它前所未有地提供了一个没有边际横向联络平台

16、,以及一个没有中心意见表示平台。 一直以来,我们已习惯了被安排进一个金字塔式纵向结构中,公共空间被各种垂直关系所控制:官与民、上级与下级,领导与被领导;而我们横向联络则充满障碍,包含自然地域限制与交通不便,也包含人为城镇分割、户籍壁垒等等。我们也习惯了将金字塔尖权威当成整个纵向结构话语中心、意见中心乃至思想中心,由这个中心赐给大家意见表示机会、指定大家表示模式、掌控大家表示秩序。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37页 互联网与之前任何联合工具都不一样,它看不到边际,也难以产生一个操纵全局中心。在网络上,即使那些自然与人为限制未能完全消失,但你也已经能够与天南地北网友建立横向联络,无数个生长在BBS、博客

17、圈、MSN、QQ群之上小共同体正在并将继续形成;即使现实中言说依然受制于各种原因,但在分散虚拟空间上,网民话语表示如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即使嘈杂乃至乱七八糟,但那种令万众异口同声、千篇一律权力中心已不可能在网络上产生了。互联网强化了人们横向联络,同时也分散了纵向结构权力。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第38页 先前,人类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要建造一座巴别塔,直通天堂。但上帝变乱了他们口音,使他们言语彼此不通、人心涣散,巴别塔轰然坍毁。-强行将大家嘴巴与脑袋变成一个人嘴巴与脑袋,当然能够制造出一个语言与动作整齐划一巨型组织,逞一时之强,最终却免不了分崩离析。从人性角度说,人类天性更喜欢“自说自话”、“人各有志”,不是“众口一词”、“万众一心”;从人权角度说,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