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之专题四-课外古诗词曲鉴赏_第1页
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之专题四-课外古诗词曲鉴赏_第2页
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之专题四-课外古诗词曲鉴赏_第3页
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之专题四-课外古诗词曲鉴赏_第4页
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之专题四-课外古诗词曲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之专题四-课外古诗词曲鉴赏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之专题四-课外古诗词曲鉴赏第1类思乡怀人(温州:19、18)一、(2019温州)古诗阅读。(4分)玉仙馆唐张籍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选自全唐诗)浙江近4年中考真题精选第1类思乡怀人浙江近4年中考真题精选新雨后溪水湍急,混浊如泥,天上阴云向西奔涌。“楚客”孤独一人,渐行渐远,在山林小径中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用声音、远景镜头从后面拍摄的方法营造出悲凉氛围,表现出楚客思乡不得归的落寞、悲苦的心境。请你完成这首诗歌的微电影镜头脚本设计,来展现诗歌的意境。镜头脚本设计(部分)景别摄法

2、整体画面配音预期效果远景从人物后面拍摄(1)_水流声、鹧鸪声(2)_新雨后溪水湍急,混浊如泥,天上阴云向西奔涌。“楚客”孤独一人二、(2018温州)古诗阅读。(4分)同州端午唐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选自全唐诗)【注释】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殷尧藩:浙江嘉兴人。鹤发:白发。二、(2018温州)古诗阅读。(4分)诗中“鹤发”与“儿童”前后对应,耐人寻味。结合全诗,从这个角度揣摩诗人的情感。诗人长年漂泊异乡,又逢端午,乡愁满腹。“鹤发垂肩”,可见诗人历尽沧桑。他叙说乡愁,但儿童未谙世事,惊讶发问“何方是故乡”,更触动了诗人心中无限的苦痛。“鹤发

3、”与“儿童”年龄跨度巨大,形象差异鲜明,形成对应,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心中的深沉愁思和无法言说的悲凉。诗中“鹤发”与“儿童”前后对应,耐人寻味。结合全诗,从这个角第2类山水风光(温州:17、16;台州:18、17、16;绍兴:19)一、(2017台州)古诗阅读。(5分) 泛舟后溪唐羊士谔雨余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惟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注释】羊士谔:唐朝人。顺宗时,贬汀州宁化尉。(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雨后后溪_、_的特点。(2分) 清新优美第2类山水风光清新优美(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诗歌通过对芳草、绿水、啼鹃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

4、雨后后溪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又流露出作者的孤独和寂寞之情。(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二、(2016温州)古诗阅读。(4分)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宋杨万里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选自给孩子的古诗词)二、(2016温州)古诗阅读。(4分)B. 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B】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地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两个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韵之美。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别有趣味。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A. 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

5、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A】“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诗人富有想象力,赋予梅花人的情感。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B. 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三、(2019杭州)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6分)西溪独泛唐皎然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 经寒丛竹秀,入静片云闲。 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注释】素舸:不加装饰的船。唯应:只有。三、(2019杭州)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题。(1)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_的氛围。清幽恬静【解析】解答时,要抓住题干中的“高鹤

6、、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再结合诗中的“素舸”“漫流”“入静”等,可分析出“清幽恬静”的氛围。(1)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_(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4分)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两处都通过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解析】解答此题时需要知道本诗中的“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描绘的是“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的场景,而王维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描绘的是“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的场景,由此可发现两首诗都有月亮,且都通过

7、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四、(2019绍兴)古诗阅读。(3分)南阳道中田禾大稔喜而作歌明张元忭谷亭渡口麦初熟,绿野黄云绕茅屋。筑场老子酒半醺,眼前颗粒皆珠玉。刀剑家家尽买牛,灯火村村可投宿。 农夫勤动亦可怜,行人莫骋骅蹓足。 (选自张元忭集)【注释】稔(rn):谷物成熟。张元忭:绍兴府山阴县人,张岱曾祖父。骅蹓足:骅,骏马名;蹓(li),慢慢走,散步。四、(2019绍兴)古诗阅读。(3分)诗题中提到“喜而作歌”,通读全诗,你认为诗人为何而喜?谷物丰收;乡村景美;乡风淳朴;生活安定、平和祥乐。【解析】首先看标题“南阳道

8、中田禾大稔喜而作歌”,“大稔”就是大丰收,此一喜;其次看“谷亭渡口麦初熟,绿野黄云绕茅屋”,乡村美景如画,此二喜;再看“灯火村村可投宿”,村民热情,民风淳朴,此三喜;最后看全诗表现了农村生活平和,人们安居乐业,此四喜。诗题中提到“喜而作歌”,通读全诗,你认为诗人为何而喜?谷物丰五、(2017温州)古诗阅读。(5分)如梦令汉上晚步宋赵长卿 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一著画难成,雪霁乱山无数。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 (选自全宋词)【注释】汉:汉水。霁(j):雪后转晴。(1)“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写出了环境_的特点。(2分) 宁静五、(2017温州)古诗阅读。(5分)宁静(2)“且住,

9、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词,简要分析。(3分)“且住,且住”表达了词人无限留恋之情。“一声鸣橹”后的满川寒鹭,雪霁远山,都给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词人流连忘返。“数遍溪南烟树”正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2)“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六、(2019宁波)古诗阅读。(5分)牧童词唐李涉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细雨,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牧童唐栖蟾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六、(2019宁波)古诗阅读。(5分)两位诗人

10、向往的生活一样吗?结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示例1:一样。牧童词“芦管卧吹莎草绿”中的牧童卧吹芦管,自得其乐;牧童“牛得自由骑,春见细雨飞”中的牧童自由自在,骑牛闲游。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悠然自得、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示例2:不一样。牧童词中牧童“乱插蓬蒿”“不怕猛虎”表现了牧童的可爱顽皮、率性天真。诗人描写这种可贵的童稚之心,表达了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渴慕。牧童中“自由骑”“唱歌去”“抚掌归”写出牧童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表现了诗人对远离俗世纷争生活的向往。(5分。结合具体诗句1分,明确牧童形象2分,明确生活向往2分)两位诗人向往的生活一样吗?结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示例1:一样七、(2018台州)古

11、诗阅读。(4分)喜雨明朱曜一犁春雨润新田,小犊还宫老牸眠。笑摘园蔬漉村酿,夜灯儿女说丰年。雨夜宋项安世夜雨疏窗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注释】牸(z):母牛。漉:滤。七、(2018台州)古诗阅读。(4分)喜雨通过写春雨滋润农田,农家儿女喜说丰收的场景,抒发了农人的喜悦心情。雨夜通过写诗人在雨夜独坐寒斋,想象友人孤篷听雨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的孤寂之感。这两首写了“雨”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喜雨通过写春雨滋润农田,农家儿女喜说丰收的场景,抒发了农 第3类送别惜别(台州:19)(2019台州)古诗阅读。(4分

12、) 南行别弟 唐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注释】此诗为作者流放岭南与弟相别之作。卢溪别人唐王昌龄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第3类送别惜别(台州:19)卢溪别人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南行别弟用“江水”烘托离愁别绪,以“落花”自喻,表达诗人流放岭南与弟作别时内心的悲愤、伤感、凄凉、孤寂之情。卢溪别人中把自己比作“溪水”,像溪水一样陪伴友人,劝慰友人不要悲伤,要积极乐观,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共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解析】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韦诗的情感是哀

13、愁、悲伤的,从写作背景、诗词意象“落花”以及词眼“恨”中可以体现;王诗情感积极乐观,从“溪水随君向北流”“莫将孤月对猿愁”等诗句中可以看出是作者对友人的宽慰之情。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第4类即事感怀(台州:15)一、(2019金华丽水)古诗阅读(4分)秀州报本禅院乡僧文长老方丈宋苏轼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明年采药天台去,更欲题诗满浙东。 (选自苏轼两浙诗选)第4类即事感怀【注释】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返杭时所作。文长老,蜀人,报本禅院方丈。吴音:指江浙一带

14、方音。搜句:作诗。浙东:指钱塘江以南越、婺、处、台等七州。1. 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诗中最直接体现这个意思的一句是_。(2分)吴音渐已变儿童【解析】根据题意要求,需要填写最直接体现诗人离开家乡很久的诗句。由古诗的第二句“吴音渐已变儿童”可知,诗人离开家乡的时间久远,都快变掉儿时的乡音了。因此应填“吴音渐已变儿童”。【注释】此诗为苏轼出京任杭州通判,到湖州察看堤堰,转道秀州2. 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表达了诗人对文长老淡泊、安闲生活的羡慕,对自己除了作诗之外一事无成的无奈,遍赏浙东山水寄托诗情的愿望。2. 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表达了诗人对文二、(2019

15、湖州)古诗阅读(4分)奉诚园闻笛唐窦牟曾绝朱缨吐锦茵,欲披芳草访遗尘。秋风忽洒西园泪,满目山阳笛里人。次韵刚父即事绝句元赵孟頫溪头月色白如沙,近水楼台一万家。谁向夜深吹玉笛,伤心莫听后庭花。二、(2019湖州)古诗阅读(4分)【注释】奉诚园:原是唐代名将马燧的园苑,马氏因功高盖主,遭德宗猜忌。西园:系汉末建安诗人宴游之所。山阳笛:“山阳”为魏晋之际竹林七贤旧游之地。七贤中的嵇康被司马氏杀害后,向秀重过其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因而想到昔日游宴之乐,作思旧赋。赵孟頫:湖州人,宋王室后裔。 笛声中有故事,笛声中有情感,请结合典故分别赏析两首诗歌的情感。【注释】奉诚园:原是唐代名将马燧的园苑,马氏因功高盖主,遭【解析】奉诚园闻笛是唐代诗人窦牟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首句通过“楚王绝缨”“醉吐相茵”(即该试卷文言文阅读考试内容)两个典故,刻画出两个目光远大、胸怀宽广的人物形象;第二句直陈追慕先贤的心情,咏吊马燧立下战功无数,却有仁者之心,兼写出旧园遗址的荒凉;后两句又用了刘桢感怀西园(曹植修建)和向秀作思旧赋(课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也用此典),这两个典故,写出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悲痛。次韵刚父即事绝句作者赵孟頫,诗题为“即事”,实际上只是深夜闻笛而兴起的兴亡之感。诗歌所拟的刚父之韵,也就是杜牧泊秦淮一诗用韵,全诗内容、情调和用典后庭花也与杜诗相关。所不同的是,杜牧生活在国运衰颓,亡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