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装订线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报告纸PAGE PAGE 17摘要 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 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 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从农村产业层面来看,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 第一产业(农业) 和第三产业(旅游及服务业) 相结合的新型产业, 也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多功能的现代农业。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靠近东南亚,东临太平洋,气候适宜,交通发达,是连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及台湾地区旅游网络的纽带。加之比邻港澳,与
2、台湾隔海相望,兼受闽台农业合作和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的影响,因此,福建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分异优势。关键词:休闲农业 福建 休闲 农业目录引言31发展我国休闲农业的现实意义31.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31.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41.3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质量41.4加强与市场的联系41.5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愿望42对休闲农业的认知52.1休闲农业的概念52.2休闲农业的功能52.3休闲农业的作用53. 福建休闲农业的发展成效与做法63.1福建省体闲农业的发展现状63.2福建省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84. 福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95. 福建休闲农业重点发展105.
3、1构建海峡西岸休闲农业区105.2依托两大特色休闲带105.3培育四大休闲农业富集地106. 福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营类型1061田园农业观光模式116.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116.3农家乐模式116.4村镇旅游模式116.5度假休闲模式116.6科普教育模式116.7回归自然旅游模式127. 休闲农业发展前景12结论 12致谢 13参考文献14引言:休闲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高效农业。近年来,我省休闲农业等农业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和发展,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的发展,拓展了农业功能,延伸了农业效益,丰富了农业内涵。福建休闲农业的发展始于上世纪80 年代末
4、,在厦门、漳州两市最初兴起,形成以体验农家生活和品尝农家美食为主体形式。发展至今,已具明显的特色,类型繁多。遍及我省城郊与景区周边,各地也先后建立了观光农业园区、观光花果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民俗观光村、生态农庄、“农家乐”、“森林人家”、“水上人家”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农业休闲园区。近年来,我省观光农业等农业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和发展,成为现代农业新的增长点。观光农业的发展,拓展了农业功能,延伸了农业效益,丰富了农业内涵。1我国休闲农业的现实意义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研究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对增加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发展观光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资源
5、的高效利用,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休闲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游交叉产业。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现实意义以及休闲农业的类型和特征,并针对我国观光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1.1、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观光农业是农业对外交流的窗口,会带来大量的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机会,有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从而引导区域农业经营按市场要求变化,增加销售渠道,开拓产品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产品价值。同时,观光农业中先进的种植、养殖模式、管理方式、经营理念等,对区域农业发展有辐射作用,通过技术人员的流动、品种资源的交换、人员的参观
6、考察等形式,促进区域农业的发展。1.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发展观光农业吸引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从而带动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旅馆业以及旅游商品、纪念品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观光农业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范围,增加了经营收入,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通过观光农业的旅游开发,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品尝、购买、习作、娱乐、疗养、度假等系列服务,增加了一般农产品不能实现的观赏、娱乐价值,可获得高额经营收入。1.3、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环境质量 观光农业不仅以农业生产方式、多种参与活动、民俗文化吸引游客,而且以优美的环境给游客以
7、美的享受。因此,植树种草,美化环境是其必要的投入,在客观上起到了环境保护的作用,特别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其意义更大。对于我国发展生态旅游也有促进作用。在台湾,观光农业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了“三生”农业,即是把农业的发展引向“生产、生活、生态”结合,平衡发展,达到生产企业化、生活现代化和生态自然化。从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观光农业走向“三生”农业是其必然趋势。1.4、加强与市场的联系观光农业可以通过旅游活动使农产品生产与游客构成的消费市场直接联系在一起,为农产品的销售打开渠道,不仅开拓了市场,提高了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1.5、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愿
8、望 观光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改变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高楼林立,街道狭窄,绿地减少,环境污染,人口增加,生活节奏紧张繁忙,生活空间日趋缩小。生活在高楼林立之中的城市居民,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们终日生活在拥挤、嘈杂的环境中从事着繁忙、高度竞争的工作,减少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人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普遍有压抑、烦躁的心理。因此,人们为了缓解工作压力、舒解紧张的神经,非常渴望田园生活,渴望大自然。希望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享受“回归自然”的乡村情趣。另外,我
9、国城市居民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渴望亲近乡村。实践证明,发展休闲农业,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来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同时为城镇居民提供了休憩的新天地,为城乡经济、也丈为信息提供了互动的交流平台,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2 对休闲农业的认知 休闲农业是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 HYPERLINK /view/10382.htm t _blank 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 HYPERLINK /view/435912.htm t _blank 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
10、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应运而生。2.1 休闲农业的概念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设施、农耕文化,农村建设,农民风情等“三农”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开发设计,为游客提供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健身、购物等多项需求的旅游经营活动。从广义的观点来看,休闲农业还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休闲为目的,服务为手段,当地市民为主要对象,增收为目标的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
11、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是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休闲产业、旅游产业的重要内容,是新型的旅游资源之一。2.2 休闲农业的功能休闲农业的出现体现了农业的多功能性,即体现了农业具有生产、生态、生活等综合功能,同时体现了农业不仅向人们提供能量、营养等物质产品,还向人们提供文化等非物质产品。休闲农业将使农业带入高级阶段。休闲农业具有经济功能,游憩功能,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环保功能,医疗功能,文化功能。2.3休闲农业的作用休闲农业挖掘了农业、农村、农民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利用当地之特、世界之奇,传统之旧、现代之新,内延产业链条,外展相关产业,从而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
12、了农副产品深度开发和利用,并通过休闲活动进一步提高其附加值,形成了一个更宽、更广的产业面。因此休闲农业具有提高农业效益、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素质、文明程度,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地方影响、促进地方经济腾飞,扩展旅游资源、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传承农耕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市民农民交流与城乡和谐发展等作用。3 福建休闲农业的发展成效与做法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靠近东南亚,东临太平洋,气候适宜,交通发达,是连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华中地区及台湾地区旅游网络的纽带。加之比邻港澳,与台湾隔海相望,兼受闽台农业合作和台湾观光农业发展的影响,因此,
13、福建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分异优势。3.1 福建省体闲农业的发展现状福建省休闲农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2007年福建省成立乡村休闲发展协会,建设乡村休闲产业,2008年福建省休闲农业园的数量已经突破100个,当前福建省有16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O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截至2006年,福建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每年的直接农业收入都突破3亿元,带动农产品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解决数万人的就业问题,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了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福建省加强宣传力度,开展评选“福建十大最美乡村”、“福建省十佳森林人家” 的活动,创建“水乡渔村”,开展“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建设活动,争取把福
14、建省建成休闲农业文化旅游大省,不仅使农业、林业、渔业部门创汇,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业收人水平。目前,福建省发展的休闲农业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3.1.1 民俗文化休闲。 俗文化型休闲农业就是利用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吸引游客前来观赏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如永定土楼文化民俗村、赵家堡文化休闲区等。赵家堡文化休闲区位于漳浦县湖西乡硕高山,是赵宋皇族闽冲郡王赵若和的后裔建造的,是一座集园林区、厢房、庙宇、石塔等于一体的花园式城堡。赵家堡占地面积173亩,方形结构,与一般城池坐北朝南的方向相反,赵家堡的南门堵塞,正门设在北面。城堡设有外城和内城,外城墙周长1 082米,宽约3米,
15、高约4至6米不等,内城墙周长222米,高62米,宽03米。主建筑包括“完璧楼” 和“官厅”,建筑错落有致,具有皇族气派,并有对外敌进行防御的功能,从赵家堡的建筑风格,可见我国古代建筑高超的水平。利用赵家堡的浓厚文化可以开发成集古居民建筑和园林艺术、宋史大观园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区,形成以文化民俗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区。除了赵家庄文化区,还有永定土楼文化民俗村、连城培田古镇居民村落等。3.1.2 森林旅游休闲。森林旅游休闲农业是依托森林资源,利用茂密的森林、优美的风景、清新的空气,开展如森林浴、烧烤、科普基地等活动以吸引游客的休闲农业形式。森林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更是人们避暑胜地,福建省向来以“绿色城市”
16、 而著称,森林覆盖率高,因此森林资源丰富。如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福州旗山森林公园,福清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是福州唯一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动植物资源丰富,东大门进去就是一个竹园,占地15公顷,竹类100多种,园内有一个占地面积近30亩的鸟语林,大网的中心柱高38米,汇集了世界各地的走禽、涉禽、水禽、鸣禽等8大类13个科目,170多个品种5 000多只鸟,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鸟类达20多种,森林公园博物馆是以森林为主题的专类博物馆,树木观赏园有1 703种木本植物,并拥有福州最大的一棵榕树王,除了这些景观,还有翠芳园、珍稀植物园、龙潭景区等。旗山森林公园位于闽侯县南屿双峰村境内,
17、景区内小道蜿蜒曲折,并时常有猕猴出没,在林问嬉戏,有许多参天古树,还有飞天瀑布,瀑布落差达130多米,站在瀑布下让人感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气势,山水融为一体,景色壮观,让游人心旷神怡。3.1.3 滨海渔业休闲。滨海渔业休闲是利用滨海区的环境、特产为游客提供度假旅游服务的休闲旅游方式。福建省是沿海城市,海域资源丰富,开发各海域资源可以满足游客的休闲度假需要。现有的滨海渔业休闲区有长乐下沙度假村、连江沙澳湾渔家乐休闲区、宁德市三都澳滨海休闲区、莆田市湄洲岛海天山庄等。3.1.4 “农家乐” 型休闲。“农家乐”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享农家乐”为主题吸引游客的一种休闲旅游方式。“
18、农家乐”一般是农民自主经营,利用自己家里剩余的屋舍经过整修、布置提供给游客住宿,并提供餐饮的方式,提供的餐饮都是利用自家田里种的菜,池塘里养的鱼,自家养的土鸡、土鸭等。游客一般是来自城市的居民,由于他们居住在城市里,都是在市场买菜,因此一般都喜欢去乡村享受乡村的田野乐趣,有的还到乡下参加赶鸭子、放牧、去池塘养鱼等一些乡间的劳动,有的甚至还到田野里体验农活。我国“农家乐” 的起源在四川,四川农家乐发展效益显著,值得我们学习。3.1.5 科普教育型休闲。科普教育型休闲是利用农业区内特有的环境为游客提供科普教育、实验基地的休闲农业方式。如青少年武夷山生物考察基地专门为青少年提供生物知识教育和实地考察
19、的场所,青少年通过参加夏令营活动在基地内进行考察,获得科普知识,此外,还有闽侯地球村、福清市天生林艺度假村等,都是进行科普教育、实地考察的好地方。3.1.6 漂流度假休闲。福建省有许多漂流胜地,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永泰赤壁生态漂流全程约4公里,沿途三潭九曲十八弯,景观引人人胜,人们可以在溪里边观赏溪边美景边漂流。此外,还有罗源岱江畲族漂流,福清东方第一漂流,福州桃园溪漂流等。3.1.7 温泉度假休闲。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泡温泉具有消除疲劳、治疗疾病、改善皮肤,使人神清气爽等功效,可谓有病治病,无病延年益寿,因此越来越多的受人们的欢迎。福建省地热资源不仅分布广,而且
20、储量相当丰富,已开发的有闽侯龙泉山庄,闽清黄楮林温泉区、贵安世纪温泉旅游度假村等。3.1.8 景观生态型休闲。景观生态休闲是利用当地特有的景观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休闲农业方式。如福鼎太姥山庄、福州日溪生态休闲区、古田翠屏湖休闲区等。3.2 福建省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福建省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在海西建设的背景下,福建省着力打造“海峡旅游” 这个品牌,休闲农业发展前景广阔,福建省未来休闲农业发展趋势呈现如下特点。3.2.1经营品牌化。休闲农业要“做大做强”,必须在经营上打造休闲农业大品牌,提高休闲农业的整体竞争力,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增加收人。要努力挖掘乡村特色和乡村文化,这是提高品
21、牌竞争力的核心。3.2.2营销国际化。在市场营销和扩展上,休闲农业的发展呈现国际化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全球贸易交流广泛,各行业的发展都突破了国界,休闲农业更不例外。福建省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要吸引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消费,还要将福建省培养种植的花卉、树苗等销往国外。3.2.3管理规范化。规范化主要体现在未来休闲农业发展的管理日益规范化,随着休闲农业发展的日渐成熟,政府部门应制定一些针对休闲农业的条例法规,使休闲农业的发展有法可依,此外,政府部门还应加大投人,提高休闲农业的财政投入。3.2.4开发特色化。休闲农业的生命力在于乡土性,未来休闲农业的发展将日益形成各自的特点,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
22、因地制宜,协调发展。3.2.5收入多元化。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未来休闲农业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经营倾向,比如采摘园,要种植多种水果、瓜果,尽量使采摘季节延长,种植一些收获季节不同的水果,使采摘园全年都可以有游客参观,实现收入多元化。4. 福建休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数量众多,效益低下。近几年,观光农业在国内从南到北遍地开花,大家纷纷把观光农业看作是一条高效农业之路,然而观光农业开展几年以来,经营成功的例子比较少。据有关报道,浙江省大多数的观光农业园都处于惨淡经营的困境。另有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有90%以上的观光农业园区亏损。究其原因,主要是区位选择上存在失误。考虑到观光农业园的客源、
23、经营、旅游项目等的特点,观光农业应该选择以下四种区位:大中城市的郊区:具备观光农业发展最基本的客源市场城市游客。特色农业基地:农业基础比较好,有丰富的生产经验,特色鲜明,容易吸引游人。著名旅游景区的附近:可以利用景区的客源市场,吸引一部分游客,或者直接将观光农业园纳入旅游景区内,编入旅游线路中,作为一个景点向游人开放。度假区周围或度假区内,作为度假区的一部分,开展农业度假形式。目前的一些观光农业在区位选择上,没有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情况,做出的区位选择不恰当,使得游客在路上消耗的时间太多,难以在短暂的周末或一天的时间内及时返回,直接导致了项目的失败。(2)项目结构过于简单,特色不鲜明。全国的观光
24、农业园中,观光果园、垂钓园、观光林场开发比较多,设计的一些旅游活动大多雷同,集中于观光、采摘、垂钓等活动。旅游项目缺乏特色,失去吸引力。更有的园区由于决策偏差、投资不到位等等原因,使得设计的项目既达不到高科技带来的先进、科学、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又破坏了田园应有的恬静、质朴、悠然自得的风光,造成了雅不雅、俗不俗的尴尬局面。(3)重复建设,功能雷同。多数观光农业项目都是农民自发、盲目地发展起来的,他们仅仅看到本村、本乡的范围,而看不到全县、全市甚至更大的区域,许多项目都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市场调查,因此,就出现了区域内观光农业项目重复建设、功能雷同的问题,造成项目间的恶性竞争。比如北京市郊区县区位条
25、件优越,有巨大的客源市场,发展观光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各区县缺乏协调,没有从全市整体上进行总体规划,造成各区县间的盲目竞争,门头沟、房山、密云、怀柔、延庆、昌平、平谷、顺义、大兴等郊区区县都争着上观光农业项目,每各区县都有数十个项目,到处都是采摘节,到处都是垂钓园,致使许多垂钓园门前冷落,很少有游客光顾,造成很大损失。(4)季节性强,旅游观光旺季短。由于农业具有季节性的特点,观光农业也具有非常鲜明的季节性,这是观光农业与其它景区景点尤其与其它人文景点相比最明显的区别。象采摘节、赏花节前后仅持续十几天甚至几天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旅游旺季特别短,游客的数量比较少,旅游收入也就相应减少。因此
26、,如何延长观光时间、随着季节的变换进行项目的变换是观光农业研究的重要问题。(5)建设水平比较低,缺乏精品工程。多数观光农业项目都是乡村集体或农民个体出资建设,因而普遍存在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旅游环境较差,卫生条件达不到标准,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存在“蒙客”、“宰客”以及“脏、乱、差”现象,导致游客来了一次就不想再来第二次,重游率低,甚至出现游客投诉现象,给景区带来负面影响,观光旅游项目生命力不强,最终在投入与效益的差距中无法生存。5.福建休闲农业重点发展为了适应全省休闲农业发展的需要,将休闲农业发展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为“一区、两带、四群”。5.1构建海峡西岸休
27、闲农业区 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同、商缘相通、法缘相循,在贸易、旅游、农业、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具有明显的独特优势。建设海峡西岸休闲农业区,要突出“海峡休闲”主题,联合东岸,打造“海峡休闲”品牌,坚持立足本省,联合“联合两岸四地”,开拓市场,策划思路,实施联合,促进休闲农业发展。5.2依托两大特色休闲带 形成北起宁德、经福州、莆田,至泉州、厦门、漳州的东部蓝色滨海休闲带,和北起武夷山,经南平、三明至龙岩的西部绿色生态休闲带。5.3培育四大休闲农业富集地一是开发独具特色的闽北乡村休闲富集地;二是主推休闲、文化等专项旅游的闽东乡村休闲富集地;三是完善休闲度假、生态观光、乡村体验等
28、闽南乡村休闲富集地;四是以闽西客家风情和绿色生态为主的闽西乡村休闲富集地。6 福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与经营类型休闲农业寓于大农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贸易业,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农林牧副渔各产业。生态餐厅与生态会所也成为休闲农业的重要内容。休闲农业已进入现代家庭装修行业。在实际管理中,各地将休闲农业实际分为休闲农业园区和农家乐两大类型。或者说,分成了农业休闲与农村休闲两大类型。6.1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 田园农业观光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草地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
29、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型、园林观光型、农业科技型、务农体验型。6.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休闲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型、民俗文化型、乡土文化型、民族文化型。6.3 、农家乐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6.4 、村镇旅
30、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型、民族村寨型、古镇建筑型、新村风貌型。6.5、度假休闲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6.6、科普教育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教育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6.7、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回归自然旅游模式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露宿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期卧床离婚协议书
- 合伙贷款买货车协议书
- 农产品帮扶采购协议书
- smt合作开厂协议书
- 茶叶企业订购协议书
- 采矿劳务施工协议书
- 餐厅设施移交协议书
- 道路开挖押金协议书
- 被迫堕胎补偿协议书
- Brand KPIs for second-hand apparel online shops Kleinanzeigen (eBay-Kleinanzeigen) in Germany-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环保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和废弃物处理方案
-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与预防
- 2025年山东黄金集团夏季校园招聘668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众汽车整车开发流程
- 《华为国际化之路》课件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工程财务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08-2017
- 胖东来生鲜蔬果实操培训
- 《高血压精准化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解读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中名校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146题带答案(可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