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联吡啶-Cu()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系 别、专 业 化 学 专 业 研 究 方 向 分 析 化 学 学 生 姓 名 张萍萍 学 号 20314414115 指导教师姓名 王 岩 玲 指导教师职称 讲 师 2007年5 月 12 日目次1 引言.12 实验部分.12.1 仪器与试剂.12.2 实验方法.23 结果与讨论.23.1 Cu(sal)22+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行为研究.23.2 Cu(sal)22+配合物与DNA的光谱化学研究.4参考文献.5致谢.5摘要 以2,2联吡啶为配体合成了联吡啶-Cu()配合物Cu(bipy)22+。使用荧光、紫外吸收光度法和伏安法研究了Cu
2、(bipy)22+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Cu(bipy)22+配合物与DNA之间有较高的结合常数K=0.324104L/mol并且k+/k2+=0.76表明Cu(bipy)22+配合物与DNA的键合作用是Cu(bipy)2+配合物与DNA键合作用的1.3倍。证明了Cu(bipy)22+配合物与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为静电引力。关键词 Cu(bipy)22+配合物 DNA 相互作用 一.引言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也是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它在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DNA是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小
3、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新型药物分子设计的理论基础。近几年来,人工合成的过渡金属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邻二氮菲-Cu()1,Fe-EDTA2,卟啉-Mn()3,多聚吡啶-Ru()4以及一些水溶性希夫碱5-7。本文以2,2联吡啶为配体合成了Cu(bipy)2Cl2配合物。将光学与电学相结合,研究了Cu(bipy)22+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该配合物与DNA有较高的结合常数,且Cu(bipy)22+ 配合物离子与 DNA的键合作用强于 Cu(bipy)2+ 配合物离子与DNA的键合作用。结果显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静电引力。(一)仪器与试剂930荧光光
4、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器(北京普析仪器有限公司);LK2005型电化学工作站(天津兰力科化学电子高技术有限公司);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为金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对电极为铂电极;PHS-3C型酸度计(上海天达仪器有限公司)Cu(bipy)22+配合物的制备与文献报道的一致,实验是在室温下进行的。DNA为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使用时没有进一步纯化,储存在4条件下,使用寿命不超过5天。DNA的浓度(以核苷酸计)确定是以在260 nm 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6600M-1cm-19计算得到的。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是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
5、公司产品。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二)实验方法荧光和吸收光谱:固定Cu(bipy)22+配合物浓度,加入不同浓度DNA,记录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吸收光谱的参比液为同浓度的DNA溶液。支持电解质为10mMTris-HCl缓冲溶液(pH=7.4)。循环伏安和示差脉冲曲线:实验前,工作电极金圆盘电极用0.25MAl2O3抛光,接着超声清洗。实验有三电极系统构成,在一个简单的电解池中进行;支持电解质为50mMTris-HCl缓冲溶液(pH=7.4)。(一.吸收与荧光光谱)在Cu(bipy)22+配合物浓度为5.010-4M和50mMTris-HCl缓冲溶液的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鱼精-DNA,记录的吸
6、收光谱见图1。当DNA浓度增加时,体系的吸光度减小。根据方程8c/ap=c/+1/(K)其中ap=(a-f), =(b-f), a=Aabc/c(Cu(bipy)22+),b和f分别为Cu(bipy)22+与DNA结合态和游离态Cu(bipy)22+的摩尔吸收系数。根据方程,以c/ap对c(DNA)作图,由直线的斜率与Y轴截距之比求得Cu(bipy)22+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结合常数为0.324104L/mol。较高的结合常数表明, Cu(bipy)22+配合物与DNA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 图1 Cu(bipy)22+配合物加入不同浓度 DNA的吸收光谱图 在Cu(bipy)22+配合物浓度
7、为5.010-4M和50mMTris-HCl缓冲溶液的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鱼精-DNA,记录的吸收光谱见图1。当DNA浓度增加时,体系的吸光度减小。根据方程8c/ap=c/+1/(K)求得Cu(bipy)22+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结合常数为0.324104L/mol。较高的结合常数表明, Cu(bipy)22+配合物与DNA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 图2 Cu(bipy)22+配合物加入不同浓度DNA的荧光光谱图 图2是在与图1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存在和不存在DNA是体系的荧光光谱。从图中可见,体系的荧光强度随DNA浓度的逐渐增大而显著增强,这说明Cu(bipy)22+配合物与DNA发生了较强的
8、相互作用,这与吸收光谱得到的较高结合常数相吻合。小分子与双螺旋DNA的作用一般有嵌入结合、沟槽结合和静电结合三种模式8。其中,前两种结合与DNA的双螺旋有关,而静电作用则发生在沟槽之外。为了比较,同时研究了配合物与热变性DNA的相互作用,当DNA经热变性后,其双螺旋结构被破坏。如果小分子与DNA键合作用是通过嵌入或沟槽方式,则当DNA变性后,这种作用应该减弱或消失,但是结果表明,配合物与变性DNA和天然DNA的作用能力几乎一致。可见, Cu(bipy)22+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模式应该以静电作用为主。(二).伏安曲线由Cu(bipy)22+配合物与Cu(bipy)22+-DNA体系的循环伏
9、安图(图3)可以看出,无DNA存在时(曲线1),配合物Epc=-0.169V,Epa=-0.066V,Ep=101V。阳极峰电流与阴极峰电流之比ipc/ipa=1.1,峰电流与扫速的一次方成正比,这些结果表明,Cu(bipy)22+配合物的电极过程是一个受吸附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当加入不同浓度DNA后,Cu(bipy)22+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峰电流明显降低,可逆性变差。这说明配合物与DNA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即Cu(bipy)22+配合物离子与DNA磷酸骨架上的负电荷以静电方式结合。图4 5.0010-4mol L-1Cu(bipy)22+配合物在不存在DNA(1)和存在DNA(2)的示差脉冲伏
10、安曲线 在DNA存在下,Cu(bipy)22+配合物的峰电流明显降低。根据方程10Eb0- Ef0=0.0591Log(k+/k2+) 其中Eb0和Ef0是Cu(bipy)22+/ Cu(bipy)2+配合物电对在结合态和游离态的电位。k+/k2+=0.76。 说明Cu(bipy)22+与DNA结合的能力比Cu(bipy)2+与DNA的结合能力大1.3倍,即Cu(bipy)22+配合物与磷酸骨架上的负电荷以静电结合的能力比Cu(bipy)2+要大。小结:本文以2,2联吡啶为配体合成了联吡啶-Cu()配合物Cu(bipy)22+。使用荧光、紫外吸收光度法和伏安法研究了Cu(bipy)22+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Cu(bipy)22+配合物与DNA之间有较高的结合常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 4.1.1 内战的爆发 教学设计
- Unit5 we're family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全国浙教版信息技术高中选修1新授课 第二节 在可视化的程序设计环境VB中建立一个应用程序 教学设计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课时分层作业1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英语Unit4NaturaldisastersSectionⅣ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限制性定语从句1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Module 9 Population Unit 3 language in use 英文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18《铁生锈》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青岛版(五四制)
- 2025年轨道交通空气过滤器项目建议书
- 第十课 班级的组织结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龙教版
- 18《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林下经济产业现状及发展重点分析
- 消防业务开拓方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评报告范文
- 开展户外探险与户外活动课件
- HXD3、HXD3CA型电力机车应急故障处理
- 漫画物理之力学
- 新浪舆情通建设方案
- 护理四种注射法课件
- 单板硬件测试规范
- 物流营销(第四版) 课件 第六章 物流营销策略制定
- 关于市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