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燃烧及其利用(习题)2_第1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燃烧及其利用(习题)2_第2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燃烧及其利用(习题)2_第3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燃烧及其利用(习题)2_第4页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单元复习-燃烧及其利用(习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解析版)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5分)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沼气池中产生甲烷 B、煤和石油的形成 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 D、煤干馏得到焦炭【答案】C。【考点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解析】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种成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变化。而沼气池中产生甲烷,煤和石油的形成,煤干馏得到焦炭,都是化学变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答案】D。

2、【考点分析】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而灭火的原理则是破坏燃烧条件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解析】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同时满足才能燃烧,所以A、B都是错误的。很多物质不含碳元素也能燃烧,例如氢气、红磷、硫等不含碳元素,也能燃烧,C也是错误的。故选D。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接触到明火有发生爆炸危险的是() = 1 * GB3 * MERGEFORMAT 氢气 = 2 * GB3 * MERGEFORMAT 汽油蒸气 = 3 * GB3 * MERGEFORMAT 面粉尘 = 4 * GB3 * MERGEFORMAT 棉尘 = 5 * GB3 * MERGEFOR

3、MAT 天然气 = 1 * GB3 * MERGEFORMAT B、 = 1 * GB3 * MERGEFORMAT = 2 * GB3 * MERGEFORMAT = 5 * GB3 * MERGEFORMAT C、 = 1 * GB3 * MERGEFORMAT = 2 * GB3 * MERGEFORMAT = 3 * GB3 * MERGEFORMAT = 5 * GB3 * MERGEFORMAT D、 = 1 * GB3 * MERGEFORMAT = 2 * GB3 * MERGEFORMAT = 3 * GB3 * MERGEFORMAT = 4 * GB3 * MERGEFO

4、RMAT = 5 * GB3 * MERGEFORMAT 【答案】D。【考点分析】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接触,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解析】氢气、汽油蒸气、面粉尘、棉尘、天然气都具有可燃性,如果在一个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都会发生爆炸,因此D选项正确。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答案】C。【考点分析】灭火弹爆炸灭火的原理。【解析】灭火弹爆炸灭火的原理,除隔绝氧气外,同时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但爆炸气

5、浪不可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因为着火点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无法降低。故选择C。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火上浇油”的说法中合理的是()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C、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答案】A。【考点分析】灭火的原理与方法不同。【解析】油是可燃物,“火上浇油”实质是增加了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A正确。增大氧气的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这两句话本身是正确的,但与“火上浇油”没有实质性联系。灭火的原理之一是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是一定的,不能降低,所以D错误。发

6、现火险或遭遇火灾时,做法错误的是()拨打119火警电话 B、室内电器着火,未切断电源时,用水灭火C、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求援 D、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答案】B。【考点分析】发生火灾时逃生的方法。【解析】发生火灾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救援,降低灾害的程度,A正确。室内电器着火时,首先切断电源,若用水灭火,容易造成电器短路等更大的灾害,B错误。不能逃生时,应沉着应对,等待求援,不能采取跳楼等极端措施,C正确。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可以避免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人体的伤害,D正确。关于易燃和易爆

7、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 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 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答案】A。【考点分析】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解析】易燃和易爆物品存放时不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否则会由于缓慢氧化引起自燃。A错。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都是正确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物质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着火点/OC402403203707007

8、50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 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不能丢在废纸娄里 D、红磷燃烧属于分解反应【答案】D。【考点分析】根据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判断所学的化学相关知识是否正确。【解析】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达到灭火目的,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不能丢在废纸篓里,都正确。红磷燃烧属于化合反应,故D错。9、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已普遍进入城市家庭,它是含有下列物质的混合物,在常压下,这些物质的沸点如下表所示:物质名称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已烷沸点/。C在常温下使用无气

9、体放出时,钢瓶中常剩余一些液态物质,这些物质最有可能的是( )A、乙烷、丙烷、和丁烷B、乙烷和丙烷C、只有乙烷D、戊烷和已烷【答案】D。【考点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高于沸点易汽化,低于沸点不易汽化。【解析】乙烷、丙烷、和丁烷沸点比常温低易汽化,而戊烷和已烷沸点比常温高不易汽化。因此钢瓶中常剩余的一些液态物质是戊烷和已烷。10、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高于红磷的着火点B、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C、现象说明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均高于80D、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同时温度要达到着火点【答案】D。【考点分析】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

10、件:一要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解析】 本题考查燃烧的条件。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的着火点,A错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B错误;在80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低于80,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C错误;现象比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现象11、“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A、电解水:2H2O2H2O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H2CO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

11、2OCO3H2【答案】C。【考点分析】低碳经济中节能的方法。【解析】电解水消耗电能,焦炭与水蒸气反应,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都需要高温,消耗能源。而C太阳光分解水,使用的太阳能,属于低碳经济中的节能方法,故选择C。12、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答案】B。【考点分析】灭火的原理与方法。【解析】A通过烧杯隔绝空气,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D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都是通过二氧化碳隔绝空气。而B用嘴吹灭蜡烛,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熄灭的目的。13、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C、启用闲置的沼

12、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答案】B。【考点分析】各种安全措施的选择。【解析】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由于煤矿的矿井内有可燃性气体,若用火把照明,容易造成爆炸,A错误。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目的防止溶洞内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容易造成人进入而窒息,B正确。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都容易造成爆炸,C、D都是错误的。14、归类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学习方法。若用下图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则表中的选项与图相符的是()选项甲XYZA常见的碱烧碱纯碱熟石灰B常见的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C常见的合金钢铁生铁氧化

13、铁D常见的金属铁铝金刚石【答案】B。【考点分析】知识的归类和总结。【解析】A中纯碱是碳酸钠不是碱类,A错误。C中氧化铁不是合金,C错误。D中金刚石不是常见的金属,D错误。故选择B。15、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甲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甲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 5 * GB3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B、 = 5 * GB3 C、D、 = 5 * GB3 【答案】C。【考点分析】甲烷的可燃性,二氧化碳的性质,水的

14、组成,燃烧的条件。【解析】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不能同时说明含有碳元素, = 5 * GB3 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但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二氧化碳本身没有酸性,所以选择C。填空题:(共55分)16、(16分)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 。【交流讨论】(1)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才能对试管加热;(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15、;【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气和一种叫氢氧化钾的物质,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知识回忆】与氧气(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交流讨论】(1) 减少污染(环保) 擦干 (2)氧气(空气) 【综合应用】放热 2K + 2H2O= 2KOH + H2【考点分析】燃烧的条件,装置改进后的优点,化学方程式书写。【解析】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更环保。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

16、中取出并擦干后才能对试管加热。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氧气。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K + 2H2O= 2KOH + H217(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3年1月,某市酒吧发生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1)材料一中,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2)材料二中,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是 (答一点)

17、。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2)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Mg(OH)2MgO+H2O 【考点分析】灭火的原理,作阻燃剂的原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析】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是: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 。18(8分)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被列入我国20232023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如右图所示)。(1)合成气具

18、有还原性,写出合成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 (2)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属于同一类物质,试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 。(3)合成气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 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答案】(1)CO+CuCu+CO2 H2+CuCu+H2O (2)能燃烧 (3)c 【考点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乙醇的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解析】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合成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CO+CuCu+CO2 H2+CuCu+H2O 。由于乙

19、醇具有可燃性,所以乙二醇的化学性质是:可燃性。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合成气中没有氮元素,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c。19、(16分)兴趣小组同学为了弄清沼气池中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收集气体】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用木棍拨动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见右图),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 集气法。【对气体猜想】猜想全部是CH4; 猜想全部是CO;猜想全部是CO2; 猜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 中含有 气体。(2)步骤的目的是 ;

20、步骤“注水装置”应选右图中的 (填序号)。(3)若“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或”成立,其反应方程式为: 。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理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 (4)采取(3)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a、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则证明“猜想 ”成立(填序号)。【答案】【收集气体】排水 【实验和推断】(1)CO2 (2)除去收集到(或矿泉水瓶中)气体中的CO2 (3)CH4+2O2CO2+2H2O 收集的气体中本身含有水蒸气 在点燃的尖嘴管前加装一个干燥装置(4)【考点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除杂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装置的改进措施。【解析】将不加盖的矿泉水瓶装满水,用细绳吊入池中,再用木棍拨动使瓶中的水全部倒出,然后迅速拉起矿泉水瓶,盖上瓶盖。这种方法属于排水法。若“现象a”为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步骤的目的是:除去收集到的气体中的CO2。步骤“注水装置”应选右图中的。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理由是:收集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在点燃前加一个干燥装置。采取(3)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现象a、c”均为石灰水变浑浊,“现象b”为杯壁有水雾,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