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民族化”的反思_第1页
“油画民族化”的反思_第2页
“油画民族化”的反思_第3页
“油画民族化”的反思_第4页
“油画民族化”的反思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油画民族化的反思摘要作为文化碰撞的另一方西方,虽然也在不断的吸收东方绘画艺术,甚至非常露骨。如印象派、现代派艺术,公然把中国的书法、绘画大胆的引入画面,但却很少说他们提出东方绘画要西洋化的口号。可见,他们在审美的心态上,更显得自信、宽松和主动。毕加索掠夺非洲艺术已是众所周知,对东方艺术也非常赞赏。非但没有被别人民族化了,反而更显现代艺术的活力和西方绘画的特色。由此引起我们的反思关键词民族化审美心态反思关于油画民族化的提法,在本世纪初已由刘海粟等人首先提出。民族化是一个容易触动国人感情的话题。在整个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中,有几个问题是任何研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是西化问题,另一个是民族化问题,同时还

2、有群众化问题。人们最感兴趣的便是中国与世界,东方与西方,强势与弱势等有关文明冲突的话题。各种理论纷纷出炉,如赛德义的?东方主义?,享廷顿的?文明冲突?,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等等,他们旨在提醒当代殖民话语与被殖民话语之间的冲突及其权利消长关系。不少第三世界的文化家、批评家也在以一种深沉的民族精神来寻找自我的文化身份和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无疑成为这个话题的焦点。油画的民族化这一提法也愈演愈烈。一、油画民族化弱势文化的借口强调油画民族化,其心态应是平等的、平静的。长期以来,人们提出的中国油画民族化。其响亮的口号的背后,似乎存在着担忧被别人所化掉的、急于得到认

3、可的心态,或称弱者心态。带着一种忧虑的(甚至是抵抗的)心态来对待西方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浸透。他们更加强调自己在两种文化冲撞中的文化身份,时时担忧自己沦为西方世界后殖民的对象,担忧本民族文化的生存问题。不可否认,当今的西方世界凭借自己在经济科技上的领先优势,通过各种方式输出自己的文化及意识形态,大有西风压过东方之势。非西方文化确实处于弱势的地位。但是,假如因此就对西方文化加以排挤或抵抗,那那么是非常不明智的。作为文化碰撞的另一方西方,虽然也在不断的吸收东方绘画艺术,甚至非常露骨。如印象派、现代派艺术,公然把中国的书法、绘画大胆的引入画面,但却很少说他们提出西洋绘画要东方化的口号。可见,他们在审美

4、的心态上,更显得自信、宽松和主动。毕加索掠夺非洲艺术已是众所周知,对东方艺术也非常赞赏。非但没有被别人民族化了,反而更显现代艺术的活力和西方绘画的特色。由此引起我们的反思。中国油画民族化口号的提出,除了有急迫希望得到艺术上认可的急躁心里之外,还应注意一下中国的近代史,注意近百年来,经历了半封建、半殖民地、饱受欺凌,面临亡国危险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当然,我们应当成认,我们如今仍属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仍不富裕。因此文化心态上的平等对话仍有曲折。在国内,有关欧美文化的各种画册、传媒不难见到,影响不校而在国外是清一色代表西方的美国文化,鲜见中国文化(一些工艺品除外)。不难看来,文化交流上仍然存在着严

5、重的贸易逆差。平等对话的文化气氛还不够理想。但我们应该充满希望,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并应该努力做到在艺术心态上,站在与西方同样的心理高度。摒弃弱者心理,改变被动场面。只有如此,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才是客观的,真实的和安康的。真正的油画民族化,首先应有一种,平等的文化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安康开展。二、油画民族化一种纯粹的形式理论。对油画民族化的提法,尚有斟酌之处。所谓的油画,大体包含两种属性,第一种是油画的民族性:a,油画的起源是欧洲而非东亚;b,油画的质材与中国绘画材料迥异。欧洲人之所以选择油彩而不是中国式的水墨,必定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油画的另一属性却是中性,它仅仅是一种绘画思想的载体和工具

6、,本身并无太大的艺术意义,与民族性没有多大关系,它可以让全世界的人所享用。印度人、越南人都在使用油画去表现本民族的风情。再说,西方传入中国的,也不仅仅只是油画,还有水彩画、水粉画、铜版画等等。可见,民族化不只是某一种画种独有的问题。我们最应关注的是艺术观念上的有机交融,而不是表层意义上(材料、工具)硬件的加减。因此,就油画的第二种属性而言,有必要重新认识油画民族化的提法。油画民族化是1949年以后数次讨论的一个话题。一些中国艺术家心目中始终难以分开油画的民族化这一定势思维,其实,早在民族化的提法甚嚣尘上的五、六十年代时,真正服膺这种方式画家人数也并不多,当年的艾中信、倪贻德、詹建俊等就对此更多

7、持保存或反对的态度。而一些所谓的油画民族化的尝试无非是使用削弱光源、色彩平涂、勾线甚至皴点等中国水墨画常用的处理方法,直到如今类似的方式仍有人在探究,但成效不大,因为这种民族化已经沦为一种纯粹的形式理论。九十年代,美术界(主要是以画家为代表)所议论的油画民族化其深度比起先前来没有什么进展。这其间,又出现一种说法,即追求纯粹的油画需要补课,这一说也曾得到许多画家的默认。民族化和补课的提法的交替出现形成了中国油画界理论的一种思维互补。它使得人们不能将油画放在大的美术框架中考虑,而总是从民族的、材料的、权宜的角度去考虑,这样就赋予了油画过重的负担,同时也始终难以跳出东、西方对立的二元框架。可以这样说

8、,这种思维方式在文化整合急剧变化的当今,会使人不由自主地从一种边缘、甚至边边缘状态去对待东西方文化的关系。这样最终还是逃脱不了他者被看的命运。从纯粹的学术角度说,对油画民族化,不妨将其视之为一个假问题,学术界完全没有必要在此花费精力。在后现代文化弥漫的今天,艺术的形式语言的重要性已经退居次要。实际上,如今大多数所谓民族化理论的作品中几乎沦为某种异国情调、商品化和世俗化的代名词。目前在国际上掌握着权利话语的还是西方的价值观,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仍然应当积极参与国际主流艺术的交流和竞争,在竞争中保持自我。但自我并不等于民族化的东西,因为民族化的产物极易被定位为西方人眼中的东方异国情调。还是那句话

9、,你身上流的是中国人的血,你遭遇和经历的是中国的悲欢离合、甜酸苦辣,尽管你使用的西方的媒介甚至语言,那又何妨,因为那也改变不了你的中国视觉,就像你的中国肤色不能改变。三、民族化与艺术个性相违犯对艺术作品反映民族精神、具有民族特色的推崇从根源上讲有着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的影响,当我们不断的对民族精神进展提问,其答复必然陷入神秘哲学与不可知论中。假如唐突地拿它作为创作指导,便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画成什么样子才到达了民族化?,而实际上任何人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期待。詹建俊便曾对此提出过批评:50年代这个问题提得简单些,要搞民族形式,还有些详细的标准,如构图要完好、颜色要鲜艳等,借鉴民

10、族绘画的某些形式就是油画民族化,这是多面的。(?美术?1981年第三期)在这种情况下,民族化必然会束缚创作,甚至导致程式化。陈丹青在同一书中也提出:尤其是对中青年画家来说,民族化的口号就起了束缚学习和创作作用。因此可以说民族化的口号直接与艺术创作的个性相违犯,从而形成了一个难解的证论,即要到达民族化需要艺术家的创造,而民族化的口号却抑制创造力。油画民族化问题早期的开展,是试图使其观念普遍化,从而形成了同一的款式,可以美名曰万山红遍;在新的世纪里,中国美术界的体制、美术家的社会身份,特别是市场经济的介入,使我们在民族问题上会有一个新的着眼点,那便应说是努力探究、顺其自然,因为作品最终的评价是个时

11、间问题。艺术的开展必须尊重其客观规律才能昌明繁盛。四、关于油画民族化的广意性。前面提到了油画民族化中的观念问题。在这里我想换一个角度,从广义的角度谈油画的民族化。广义上说,所谓民族化,就是外来绘画为本民族多数人所认同和喜欢,变为自己的画种。关于这一点,我们有理由说,中国油画已经根本实现了民族化。理由有:中国油画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对于今天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已不生疏。这与刘海粟发起油画民族化的年代,在群众根底上是相距甚远的。在各大中城市中,油画类的美术展览,在数量上、质量上都在逐年增加和进步。国外油画展也常来华演出;中国美术馆前,参观大型油画展的群众络绎不绝。在全国的各类美术、艺术院校里,油画系、科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创作实体。因此源源不断造就油画的创作和欣赏的群体。各大中城市的油画画廊,书店里的油画画册,油画拍卖会得到了开展,从而建立了广泛的油画市场和群众基矗油画已成为我们民族一种表达感情的理想的载体。在当今的中国民族乐器里,有相当局部乐器是由国外传入的,如扬琴等。而今,谁又疑心它们的中国属性呢?综上所述,通过对油画民族化提法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油画民族化提法的特定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认识到两种文化观念互相交融时,须调整好自身的文化心态。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