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永隆银行案例分析_第1页
并购永隆银行案例分析_第2页
并购永隆银行案例分析_第3页
并购永隆银行案例分析_第4页
并购永隆银行案例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并购永隆银行为什么招行能赢编者提示:海外并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收益和弥补金融机构 自身的劣势,要考虑并购目标与行为是否与自身的发展战略相契合。 一般情况下,应实现境内外机构一体化经营,取得良好的协同效应。今年4月,招行集团第一家海外财富管理中心一一永隆银行私人 财富管理中心在香港开幕。“招行的境内客户可借永隆银行平台参与 全球金融市场及产品的投资,这也是招行收购永隆银行3年来积极深 入整合的又一里程碑。”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说。总行大厦位于香港干诺道中的永隆银行,2009年成为中资银行 招商银行的全资子银行,至今已3年有余。引领招行13年的行长马蔚华引以为傲的是,他执掌的招商银行 走出了一条中

2、国银行(2.71,-0.03,-1.09%)自己的发展道路。他曾拒绝花旗银行联合招商银行在中国开拓信用卡业务的邀请, 让后者的董事长桑迪韦尔无比遗憾地挥别中国庞大的金融消费群 体。他还多次拒绝同其他外资机构联合做私人银行业务的请求,使得 多家经验丰富的外资机构最终没有机会参与到中国客户资产管理业 务中来。马蔚华一直对中国人做自己的银行坚信不疑。“我们经过再三权 衡,决定自己做。”他说。在他心中,中资银行有能力自己做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努力抓住 机会。比如,中资银行自己就可以在内地大规模开发信用卡市场,此 外,中资银行自己也可以做好私人银行业务,需要利用政策(我国金 融政策对外资银行的投资产品上还

3、未完全解禁,致使外资银行的私人 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离岸服务和外汇投资上)便利抓紧开拓自己的盈 利潜质。如今,招商银行俨然已经成为信用卡的代名词,谁的口袋里没有 一张招行的卡?招商银行也俨然成为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的“王者”, 仅2012年上半年的私人银行业务就盈利7.2亿元(税前利润)。然而,对于位于香港的永隆,招商银行却一改拒绝合作的风格, 给予特别垂青。拒绝不是简单的说“不”,而是需要说出什么是“是”。马蔚华曾对媒体表示,从2002年招商银行香港分行开业后,董 事会和管理层就一直在思考国际化发展的问题。“我越来越坚定地认 为,招商银行要想优秀乃至卓越,要想成为百年老店,国际化这步棋 非走不可。

4、走到境外,走出国门,通过兼并收购或开设机构,实现跨 国经营,是我们国际化的最终目标。”他曾说。诸多掂量之际,2007年底,实现国际化的一个良好机会到来。彼时,“次贷”危机爆发,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全球金融机 构频繁爆出巨额投资及交易亏损信息。受“次贷”危机的牵连香港 的永隆银行2008年一季度出现巨额亏损,经营难以维持,掌门者伍 氏家族由是考虑出售银行。2008年3月20日,伍氏家族宣布出售其 所持永隆银行53.12%的股份。公告一经发出,多家中外金融机构都 表示对永隆银行有兴趣,招行也是其中之一。永隆银行成立于1933年,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华资银行之一。 历经多次金融危机和经济波动的考

5、验,77年来,这家银行依旧得以 生存。“我们的总部在深圳,除了香港分行本部,在香港没有银行网点。永隆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收购永隆银行是招商银行国际化的一大 步。”马蔚华说。除了地缘因素,永隆对他的吸引还在于,永隆银行旗下拥有保险、 财务、证券、信托、期货等多家全资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多个领域, 是典型的银行控股集团。2008年5月14日,招商银行击败众多对手,宣布与永隆银行控 股股东伍氏家族签署买卖协议,以港币193亿元收购永隆银行。永隆的控制性股权由是移与招商银行。彼时,招行选派了在香港 银行业浸淫了近20年的朱琦来执掌永隆银行,同时兼任招行副行长。实际上,在永隆的收购前,美国联合银行也曾

6、找过招商银行,但 是在考察了美国联合银行的业务状况和重新考量了招商银行的战略 后,马蔚华选择了永隆。对于收购永隆,英国金融时报曾这样评述:招商银行并购永 隆的案例对中国其他同业来说,并不具有可复制性。然而,挑战接踵而至。就在双方签订并购意向签约后,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股市大幅 下挫,特别是雷曼兄弟倒闭之后金融机构的估值一落千丈,市场对招 商银行并购永隆的价格出现了质疑声音:“如果现在并购,不是可以少花钱吗?”对此,马蔚华给与了三方面正面回应:首先,这当然是一厢情愿的设想。因为以现在的价格,买方愿买, 卖方不一定愿卖。要等新的机会,至少要5年。而在这5年之内,招 商银行是完全有可能消化并购成本的

7、。其次,香港这样的并购机会已经不多了。再次,也是更重要的,招商银行并购永隆的战略意义并没有因为 金融危机而改变。不过,对于招行,要实现其战略构想,对永隆银行的整合以及磨 合是最重要的。并购成绩有目共睹。除了在永隆银行建立全球财富管理中心之 外,招商银行的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还有其他突破,比如推出汇款快 线、跨境人民币结算、IPO收款与派息、见证开户等。被并购方也早已转危为安,再次焕发光彩。“永隆银行各项业务 快速增长,内部管理也发生了积极变化,在公司治理、渠道建设、IT 系统、员工队伍、企业文化等各方面都焕发出新的面貌与活力。”永 隆银行助理总经理宋丽华说。她更愿意用“一个非常强大的母航”来表达

8、并购带来的共赢和利 好:“招行收购永隆以后,我们整个财务实力和评级都得到了很大提 升,目前永隆银行在香港的评级仅仅次于汇丰、渣打等银行,招商银 行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强大的母航的支持。”“我们仍将矢志不渝的追求创新变革,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我 们独特的优势。”近日,招商银行副行长王庆彬如此表示。他当然感到自信。到今年6月末,招商银行资产总额已经突破 3.3万亿。几年前,招商银行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小诸侯”,而今,它已经 是商业银行中的“大将军”。193亿港元为招行带来什么并购最核心的,是首先做好战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考虑下一步 的整合和联动。招商银行认为,之所以要并购永隆银行,主要是基于战略考量,

9、战略来自于国际化的目标,另一种说法则是长期利益。以此为基础,就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一案,可作进一步详细分 析: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正由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企业跨国 经营活动的发展需金融机构提供全方位的“跟随”服务。相对而言, 通过并购进入国际目标市场既可以利用并购目标的现有网络和客户 基础迅速融入当地市场,节省构建分支网络和客户体系的时间,又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和规避目标市场国针对外资银行经营设置的种 种壁垒,有利于在当地开展各种经营。上世纪70年代以来,花旗银 行、汇丰集团、瑞银集团等国际知名银行的快速崛起,主要就是通过 多次的并购活动而实现的。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香港金融市场具有很强

10、的吸引力。香港是 全球第12大银行中心、第6大外汇市场、第6大股票市场、第7大 场外衍生品市场,金融业务种类繁多,金融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创新 十分活跃。在助推招商银行国际化方面,永隆银行的先天优势在于: 第一,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经验丰富。第二,永隆银行是香港本地的一 家老牌银行,在香港拥有广泛的分销渠道和稳定的客户群体以及声 誉、品牌。第三,永隆银行员工精通中英文两种语言,熟悉香港金融法律法规和国际市场游戏规则。与此相对的是招行的先天不足:第一,欠缺国际化经营方面的经 验,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规则、制度不够了解,经营管理的国际化程度 还不高;第二,在香港的渠道资源比较有限,且业务单一(主要从事 批发

11、业务)。借永隆银行东风,招商银行比直接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风 险要小得多,效果要大得多。从长期利益来看,在国际金融形势跌宕起伏、知名金融机构倒闭 重组机会不断出现、华尔街金融风暴已经从美国向欧洲蔓延的背景 下,招行的并购对象选择在香港究竟有何长期利益?从战略布局上看,虽然香港与深圳联系紧密且香港对招商银行的 认知度也较高,但招商银行主要业务区集中在国内。并购永隆银行之 后,招商银行得以充分发挥香港的“桥头堡”作用和窗口功能,学习 与借鉴香港银行业的成功经验,提升管理素质,促进经营转型。更重 要的是,双方在境内外市场的互补优势能发挥出来:招商银行和永隆 银行网点、业务和客户的互补性都很强,招

12、商银行借永隆银行能够适 应内地客户的金融需求。永隆对于招行的意义还在于,拥有金融界精 英人才的永隆银行能够为招行建立培训实习基地和新产品设计中心,招商银行也可同永隆进行直接人员交流。或许正因为如此,英国金融时报才认为招行收购永隆银行案 例对国内其他同业而言并不具备可复制性。就进一步的整合而言,资料显示,招商银行对永隆银行整合的主 要思路是:以双方的客户转介共享、产品交叉销售和业务联动为突破 口,促进双方在各个业务领域的合作,降低运营成本,增加营业收入, 实现财务效率的提升。在发挥双方管理优势互补的同时,从多个方面 帮助永隆银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在香港市场的综合竞争力,较 快扩大在当地的市场

13、份额,实现盈利水平的增长。记者了解到,招商银行还专门成立了整合项目管理办公室PMO), 目前,其运作机制和团队架构已搭建。按照专业分工,PMO下设零售 业务、批发业务、金融市场交易业务、IT及管理支持等六个工作小 组。这些工作小组全部由招行、永隆银行及咨询公司的中高层人士和 专业骨干组成。此外,即便收购的条款中做了承诺,保证一年半内不裁员,实际 上已经过去3年多,永隆银行还是没有裁员,且吸收了来自招商银行 的新员工。在今年3月份一次公开会议上,马蔚华表示,招行并购永隆银行 3年多来,整合工作已经“明显见效”。银行海外并购启示2007年异军突起的金融业海外并购大潮迅速回归平静,除招商 银行等少数个案之外,金融类并购已经不再是海外并购的主要旋律。 招商银行并购永隆银行一案,至今仍为银行跨国并购的范本。招行在此次并购活动中,给银行海外并购的启示如下:一是并购时机的选择。要考虑价格与风险是否能达到合理水平, 在并购的过程中,定价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变化很大。一般情况下,在 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并购比较好,但也存在较大的估值风险。这对并购 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二是并购目标的确定。并购方和被并购方需要优势互补,海外并 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取得收益和弥补金融机构自身的劣势,要考虑并 购目标与行为是否与自身的发展战略相契合。一般情况下,应实现境 内外机构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