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1页
《稻虾共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2页
《稻虾共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3页
《稻虾共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4页
《稻虾共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稻虾共生技术规范编制说明一、项目背景(包括全省产业现状,国内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等)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10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2022年)(浙农渔发201912号),明确提出:遴选推广一批适应绿色发展要求的主推品种和模式技术,重点推广稻渔共生、轮作等生态循环模式。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百万工程(2019-2022年)实施意见(浙农专发201995号),提出到2022年,全省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100万亩,实现亩均产出水产品100斤,水稻1000斤,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此外,浙江省农业农村厅还出台了关于开展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

2、范县和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浙农专发202015号),提出到2022年,按照“规范化、产业化、特色化、全域化”要求,建成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20个;按照“稳产高效、标准规范、特色鲜明、品牌运作”要求,建成省级示范基地200个。随着政策文件的出台,浙江省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蓬勃发展,已成为浙江省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渔业深度融合的一项富民举措,也成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技术途径。稻虾共生作为稻渔综合种养的一种模式,在全国稻田小龙虾发展热潮的带动下,也在浙江得到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稻虾共生模式共有2.96万亩,湖州、嘉兴、绍兴三地位居全省前三,占该模式的71%。主要养殖虾类的品种

3、有克氏原螯虾、日本沼虾和红螯螯虾。亩均产稻446.7千克、虾类72.9千克,亩均效益达3508元。为进一步规范全省稻虾共生技术模式,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全省各地积极总结提炼和试验示范的基础下,引领和带动全省广大养殖户发展稻虾共生模式,将文件精神落实落地,帮助养殖户增收致富。目前,我国稻虾共生技术相关标准很少,没有国家标准,2020年出台的行业标准SC/T 1135.4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仅规定了克氏原螯虾与水稻共生轮作的技术,未涉及日本沼虾和红螯螯虾与水稻共生的技术,地方养殖技术标准缺乏。为此,我省稻虾共生亟需出台相关技术规程标准予以规范引导。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

4、已注意到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与我国已颁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有关渔业法规以及农业部下达的有关渔业生产的法规、章程均无冲突关系。二、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1、任务来源根据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 第二批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浙质标函2018123号)。2、协作单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浙北水产新品种繁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安吉县农业农村局渔业站、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长兴县水产与农机中心。3、主要工作过程起草阶段:为顺利完成标准制订项目的要求,2018年9月,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浙北水产新品种繁

5、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安吉县农业农村局渔业站、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长兴县水产与农机中心等单位人员组成标准起草小组。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组织标准编写小组成员,学习了地方标准的编写要求、审定流程、报批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明确了编制任务分工。编写初步方案后,并赴湖州、嘉兴、绍兴、象山等地进行调研,重点对稻虾田间工程、水稻种植和虾类养殖关键指标等内容进行充分探讨,进一步完善了稻虾共生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2020年5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阶段:2020年5月至今,在全省范围内向稻渔综合种养管理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推广系统、生产单位等方面专家征求意见,共发送20家单位、32名专家,其中3家单

6、位10名专家反馈没有意见;16家单位、16名专家回函并有建议或意见,汇总后共征集意见35条,全部采纳。根据专家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补充与修改,形成了送审稿。 = 3 * GB3 审评阶段:2021年9月26日在杭州召开标准审评会,审评委员会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湖州市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海宁市鸿海养殖有限公司、德清昊源水产种业有限公司和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的名专家组成,楼宝研究员担任审评委员会主任。审评委员会认真听取标准制定小组关于标准制定的说明后,审阅了标准的送审材料,逐章逐条审查了标准的内容,同意通过对该标准的审

7、定。4、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姓名职务/职称工作单位承担的工作张海琪党委书记/正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全面主持标准的制定、起草、修改等工作,参与稻虾田间工程的设计,稻虾共生技术试验、示范、总结等。陈建明正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参与标准参数与指标遴选李飞高级工程师湖州浙北水产新品种繁育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参与稻虾共生养殖体系的设计与试验林锋副研究员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参与稻虾共生试验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及标准的修改姜建湖工程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参与标准参数与指标遴选周冬仁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参与征求专家意见、标准修改徐磊工程师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参与稻虾共生试验数据整理丁

8、兰工程师/站长安吉县农业农村局渔业站参与稻虾试验设计曾建刚工程师德清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参与标准编制范慧慧工程师长兴县水产与农机中心参与稻虾共生试验数据采集三、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地方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的依据。(一)标准编制原则1.本标准严格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1-2020)的相关要求进行编制起草。编制说明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六条,以及农业部国家(行业)标准的计划编制、制定和审查管理办法第二章的基本要求进行编写。2.本标准中的稻田工程边沟开挖面积参数设置,坚持合法性原则,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法律、法规、规章。

9、稻虾共生的主要技术环节参数设置,坚持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统筹考虑了我省各不同区域、不同种养水平的特点,尽可能地全面地反映稻虾共生技术的各个方面,充分考虑了各项技术要求及定量指标的可行性,确保能真实客观的评价稻虾共生模式的要求。(二)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虾类养殖和生产档案等。2.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淡水地区单季稻种植与克氏原螯虾、红螯螯虾以及日本沼虾的共生模式。2.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中引用了以下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 15618

10、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2213 水产养殖术语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471 绿色食品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 755 绿色食品渔药使用准则NY/T 847 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SC/T 1009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SC/T 1135.4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DB33/T 385.1 青虾 第1部分: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B33/T 385.2 青虾

11、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2.3术语和定义GB/T 22213和SC/T 1135.1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4 环境条件本章节从稻田选择、水源水质两个方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依据来源:稻田选择中根据SC/T 1009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确定,其中环境和底质条件符合GB 15618、NY/T 847和NY/T 5361的规定。水源水质符合GB 11607和NY/T 5361的规定。2.5田间工程本章节从稻田面积、沟坑、田埂、进排水设施、防逃设施、监测监控系统、稻田消毒、水草种植等方面,提出了规范性要求。依据来源:稻田面积大小依据浙江省七山一水二分田的特点和水稻田实际情况提出,平原10亩30亩为

12、宜;山区3亩10亩为宜。沟坑面积根据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确定,沟宽不超过2 m,深0.8 m1.5 m,面积控制在稻田总面积的10%以内,以防止耕地“非粮化”,确保粮食稳定生产。田埂改造根据SC/T 1009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确定,进排水系统依据养殖实际确定。防逃设施依据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确定。用网片或钙塑板等沿田埂四周围成封闭防逃墙,地下10 cm20 cm,地面40 cm50 cm,四角弧形。监测监控系统根据数字化现代化建设需要提出。稻田消毒根据养殖生产实际提出。水稻种植依据SC/T 1135.4 稻渔综合种

13、养技术规范 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确定。2.6 水稻种植本章节从水稻品种选用、田面整理、秧苗栽插、晒田、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等方面提出规范性要求。水稻品种选用依据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结合我省常用品种确定,宜选择高抗病虫害、茎杆坚硬、抗倒伏、米质优良和产量高的水稻品种。水稻生产过程管理依据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确定,秧苗栽插:5月6月中旬,采取机插或人工插秧的方式,每亩密度1.2 万穴1.4 万穴,每穴2株3株。晒田时,应缓慢排水,促使虾进入沟坑。施肥依据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确定,病虫害防治主

14、要依据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以及虾类养殖生产实际确定。根据稻田的肥力施足基肥,水位管理生长初期保持在5 cm左右。孕穗阶段保持10 cm20 cm,晒田时沟坑水位低于田面20 cm左右。严禁使用对虾类有害的药物,宜采用灯诱、性引诱剂等物理及生物方法杀灭害虫。 2.7 虾类养殖本章节从品种选用、放养模式、放养要点、饲养管理、病害防控、捕捞等方面提出规范性要求。品种选用和放养模式根据虾类的生产习性和生产实践提出,因地制宜选择水稻与克氏原螯虾共生、水稻与红螯螯虾共生、水稻与青虾共生等模式。放养前准备放虾前10天,每亩米沟坑泼洒20

15、 kg30 kg有效氯含量35%的漂白粉。红螯螯虾共生的沟坑,可设置10目33目的无结夏花网片,网片宽1.0 m1.5 m,长度因沟坑而定,按屋架形设置于水面下20 cm40 cm处,坡度为1520;条件允许可配套保温塑料大棚。克氏原螯虾和日本沼虾的苗种质量、放养技术按照SC/T 1135.4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和DB33/T 385.2 无公害青虾 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确定,红螯螯虾的苗种质量、放养技术、饲料投喂等根据编制单位生产实践提出。放养前,亲虾用浓度1%3%的食盐水浸泡5 min10 min消毒。放养时,注意避开苗种蜕壳高峰期。克氏原螯虾亩放规格3

16、 cm4 cm虾苗0.5万1万,或亲虾15 kg20 kg。红螯螯虾亩放规格1 cm3 cm虾苗0.1万0.3万,要求水温稳定在20以上放养,水温相差不超过3。日本沼虾亩放规格1.5 cm2 cm的虾苗1万3万。病害防控方法依据SC/T 1135.4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和DB33/T 385.2 无公害青虾 第2部分:苗种繁育技术规范,药物使用依据NY/T 755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确定。捕捞根据SC/T 1135.4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和编制单位稻虾养殖生产实践得出。2.8 品牌建设稻虾共生模式下生产的稻虾米品质优,宜采用品牌化营销

17、策略,按照DB33/T 944.4 “品字标”品牌管理与评价规范 第 4 部分:“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评价要求进行。2.9 尾水排放尾水排放应加强水质监测,确保不低于外源水质质量。2.10 生产档案生产档案根据种养生产实践提出。四、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报告、相关技术和经济影响论证 (一)主要试验(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1、克氏原螯虾(小龙虾)-水稻-日本沼虾(青虾)共生试点(1)基地名称:安吉县梅溪镇华光村草滩家庭农场。(2)示范规模:试验面积120亩。(3)主要模式技术: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和日本沼虾(青虾)。上半年利用闲置稻田养殖小龙虾,6月中下旬开始种植单季晚稻品种“浙粳88

18、”,同时放养秋季日本沼虾苗。(4)技术要点。稻田选择与改造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 清新、溶氧充足、无污染、进排水方便。以黏壤土为好,田埂加宽、加高,沿田埂内四周挖1.5 m2 m宽的环沟,同时在主干道到田头留2.5m宽通道,便于收割机作业。稻田面积3亩8亩,长方形、东西向。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进排水口加装60目80目的筛绢过滤网,防止野杂鱼及鱼卵随水流进入池中。用网片、钙塑板沿田埂四周架设防逃设施,防逃网高0.4m,以免敌害生物进入和克氏原螯虾逃逸。 稻田消毒:生石灰消毒。干法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00 kg,化水全池泼洒,有条件的再用钉耙翻一翻,经过一周晒田后,注入新水。带水消

19、毒:每亩水面按水深1米计算,用生石灰150 kg溶于水中后,全池均匀泼洒。漂白粉消毒。将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完全溶化后,全池均匀泼洒,用量为每亩25 kg。水草种植。水草在克氏原螯虾养殖中,不仅可填补克氏原螯虾饵料摄食不足,补充大量维生素;还可以稳定水环境,阻挡风浪,吸收水体中部分有害物;并能为幼虾、蜕壳虾提供隐蔽、栖息场所,减少以强欺弱的现象发生。一般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5060。品种可选择低秆芦苇、伊乐藻、轮叶黑藻、水葫芦、水花生等。水体底部还放一些竹筒、树根等废弃物,可为虾类提供栖息、蜕壳、躲藏和摄食的场所。克氏原螯虾放养。克氏原螯虾放养前施适量有机肥,培育饵料生物,能为虾入池后直

20、接提供天然饵料。选用发酵过的有机肥料300 kg/亩,保持池水相应的肥度,一般透明度保持在35 cm左右。春季投放养成虾,2月中下旬每亩投放体长3 cm5 cm的幼虾0.5万1万尾。秋季投放亲虾,9月前后每亩投放克氏原螯虾亲虾20 kg,雌雄比例3:1。要求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一次放足。亲本放养前用5食盐水洗浴5 min10 min,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外购的虾种,入塘前应将苗种在池水内浸泡1 min,提起搁置2 min3 min,再浸泡1 min,如此反复2次3次,让虾苗体表和鳃腔吸足水分后再放养,可以提高成活率。 饲养管理。动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及各种人工饲料在不同阶段应配合使用

21、。动物性饲料主要有小鱼碎块、干鱼粉、螺蚌肉等;植物性饲料主要有菜籽饼、豆粕、麸皮、玉米、南瓜及各种蔬菜和水旱草等。克氏原螯虾多昼伏夜出,在夜里活动觅食是它们的习性。投喂饲料要坚持每天上午9:0010:00、下午16:0017:00各投喂一次,下午投喂量占全天投喂量的70左右。一般每20 d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用生石灰10 kg/亩。尽量保证克氏原螯虾集中蜕壳时周边环境保持安静,蜕壳后增加投喂动物性适口饲料,减少相互残杀,汛期要加强检查,严防逃虾。 克氏原螯虾捕捞。捕捞工具以地笼为主,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在池塘中靠近水草的地方设置地笼,扎紧地笼两头,待第二天从地笼中收取达到商品规格的克氏原螯虾。也

22、可用手抄网或放干池水后用手捕获克氏原螯虾。晚稻与日本沼虾共生。6月中旬克氏原螯虾捕完后,清理水田杂草、平整后,每亩施底肥20 kg,采用机械插秧种植晚稻,品种选择抗病抗倒高产的“浙粳 88”单季晚稻新品种。并且每亩放养2 cm的日本沼虾苗1.5万尾,可适当搭配一定规格的泥鳅、草鱼苗等。根据日本沼虾生长情况及天气因素,灵活控制投喂量,按照日本沼虾专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期间每半月添加大蒜素拌饵,预防病害。水质管理。水体透明度应保持25 cm30 cm,保持良好的水色,酌情换水,每次换水量不超过20,一般间隔半月以上,全池泼洒生石灰5 kg,高温季节应定时定期勤开增氧机。勤巡塘,检查水环境变化及虾类

23、活动、饲料摄食等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调节水质,并做好日常记录。 起捕。11月收割水稻,12月上旬起捕日本沼虾,在田块周围的环沟内设置虾笼,凌晨收捕,做到适时张捕、捕大留小、分档聚集,确保鲜活虾上市,提高经济效益。 (5)效益情况。克氏原螯虾从4月开捕到6月上旬结束,亩产157.5 kg,平均尾重28 g40 g,亩产值6930元。11月上旬“浙粳88”晚稻收割,亩均产量512 kg。12月初开始起捕日本沼虾,亩产32kg,平均尾重3.3 g4 g,亩产值 2560元,比单一品种养殖或常规水稻种植增产增效明显。2、克氏原螯虾-稻田-红螯螯虾共生试点(1)基地名称:安吉县梅溪镇华光村草滩家庭农场

24、。(2)示范规模:试验面积10亩。(3)主要模式技术: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和红螯螯虾。上半年利用闲置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6月中下旬开始种植晚稻品种“甬优1540”和“浙粳88”,同时放养红螯螯虾。(4)技术要点。上半年养殖克氏原螯虾同前所述。水稻种植与虾苗放养。5月中、下旬育秧,5月底至6月上旬采用均匀稀种的方式进行机插或人工移栽。移栽行距30 cm、株距15 cm20 cm,每丛2株。虾苗放养在6月中下旬进行。放养的红螯螯虾苗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肢体完整、反应敏捷、游泳活泼、逆水能力强。选择晴天上午9时前投放,注意避开苗种蜕壳高峰期。每公顷放养虾苗12万尾,并搭养规格150克/尾的白鲢鱼种

25、60尾80尾。放苗时要避免水温相差过大,用少量田水慢慢加入运苗氧气袋内调节水温,直至内外水温接近时,再将虾苗放入虾沟中。 水稻日常管理。一是水位管理。按照“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深水控苗”的原则,插秧后1周内,保持田面水位在 3 cm以内;返青至分蘖前期保持田面水位1 cm3 cm,间歇灌溉;分蘖中后期配合养虾要求,进行深水控蘖,将田面水位加到10 cm15 cm;孕穗期至收割前10天保持田面水位20 cm30 cm。收割前10天,田面自然落干,保持虾沟正常水位,即可收割水稻。二是追肥。移栽后约7天,每亩施用尿素5 kg和氯化钾7.5 kg;根据水稻生长,酌情施追肥。三是病虫害防治。在

26、田间按每盏控制2公顷的范围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每亩放置1个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诱捕器。在机耕路边或田埂上种植香根草、芝麻、波斯菊和三叶草等,用于生物防虫害。红螯螯虾养殖管理:一是投饲管理。前期采用专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中后期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每天投喂两次,7:00和17:00各投喂 1次,傍晚的投喂量为全日投饵量的7080。在岸边和浅水处多点均匀投喂,上午投料应离田埂远些,傍晚投料则应近些。二是加强巡田。每天观测红螯螯虾的摄食、活动、生长蜕壳等情况,检查塘埂、围栏和排水闸周围是否有漏洞,是否有损坏,防止螯虾逃跑,防止天敌入侵。三是加强水质管理。每隔3 d 4 d换水1次,每次换虾沟水的1/

27、3,以保证水质良好。每隔15 d泼洒 1次光合细菌、EM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水环境。根据水质情况,每月定期泼洒生石灰 1次,用量为10 kg/亩。高温季节,适时开增氧机增氧,并在饲料中添加一定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免疫增强剂。(5)效益情况。克氏原螯虾从4月开捕到6月上旬结束,亩产157.5 kg,平均尾重28 g40 g,亩产值6930元。水稻收获在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稻穗中部谷粒黄熟后适时机割。红螯螯虾的收获采用地笼网诱捕,最后排水干塘,捕捉上市销售。亩均收获水稻425 kg,红螯螯虾152 kg。因品质优,稻米平均售价14元/kg,亩产值达4165元;红螯螯虾亩产值达1

28、1540元。合计亩总产出22 635元,扣除成本后,亩利润达8100元。3、稻田-克氏原螯虾共生试点(1)基地名称: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旭日村俞志和家庭农场。(2)示范规模:试验面积 60亩。(3)主要模式技术: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4月份稻田放养克氏原螯虾,6月种植晚稻品种“甬优1540”。6月下旬至9月下旬收获克氏原螯虾,9月下旬以后收割水稻。(4)技术要点。稻田改造。一般以排水渠间区域为一个养殖区块。距田埂内侧0.6 m处,挖深0.5 m0.6 m、宽1 m左右的虾沟,并把土全部翻到田埂上,使田埂达到0.8 m1.0 m高、0.6 m0.8 m宽。田埂要夯实,内坡要平整,在田埂顶内侧用塑料薄

29、膜围起封闭式防护墙。围网地上高度为0.4 m0.5 m,地下埋入 0.1 m0.2 m。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设置好进、排水口,确保整个稻田的水流畅。在进、排水口要设置拦栅,避免虾类逃逸。清沟消毒。放虾前10 dl5 d,每亩稻田养虾沟用生石灰50 kg,或选用其他药物,对虾沟进行彻底清沟消毒。 施足基肥。放虾前7 dl0 d,虾沟中注水0.5m0.8m,然后施肥培养饵料生物。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 kg300 kg。移栽水生植物。虾沟内栽植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水生植物,或在沟边种植蕹菜、水葫芦等。一般水草占虾沟面积的25左右,以零星分布为好,不要聚集在一起,这样有利于虾沟内水流畅通。 幼虾放养

30、。4月中旬,在稻田里一次性施入有机肥后1周左右,每亩稻田投放规格160只/千克的幼虾约8000只,要求同一田块里虾的规格整齐,一次性放足。水稻种植。选择产量高、米质优、抗虫抗病 抗低温、耐寒露风、低吸收镉的甬优1540品种。按照常规水稻种植方法进行管理。水稻病虫害防治。克氏原螯虾对许多农药很敏感,稻田养虾坚持能不用药时坚决不用,需要用药时则选用对虾类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的原则。一般稻虾共生期间,基地不施用农药,以太阳能杀虫灯诱捕虫为主。捕捞销售。清水龙虾统一以“渔之和”牌销售,主要销售渠道为开化、杭州、衢州等地农贸市场、饭店等,上市时间6月下旬至9月下旬,捕捞方式采用地笼起捕。水稻在9月下旬以后

31、采用收割机收割。 (5)效益情况。亩均收获540 kg,克氏原螯虾180 kg,售价在 48元/kg,亩均产值 9990元,扣除亩均成本6006元,亩净利润达3984元。 4、稻田-日本沼虾共生试点(1)基地名称:德清县吴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2)示范规模:实施面积252亩。(3)主要模式技术:稻田养殖日本沼虾。1月在稻田中放养日本沼虾虾苗,3月初开始捕捞上市,6月上旬捕捞完毕。6月上中旬插种晚稻,种植杂交晚粳稻甬优538品种或常规晚粳稻嘉58品种。7月底至8月上旬放养日本沼虾苗。9月中旬开始捕捞日本沼虾,10月底或11月初收割晚稻。(4)技术要点。田塘修整。稻田按面积15亩22.5亩整理,便

32、于机械化作业。稻田四周需用土加高,使稻田能长期保持0.6 m以上水位。沿稻田四周或中间开挖虾沟,深0.5 m、宽2 m,沟坑总面积约占稻田面积810。在进水口要用60目80目的筛网过滤,以防野杂鱼、卵等进入。在田塘边四周移栽维管状水生植物,可用水花生、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等水草,营造日本沼虾栖息场所,水草面积以不超过沟宽1/2为宜。进水后在稻田四周施有机肥100 kg亩。分散堆放于稻田四周以培育浮游生物供虾苗摄食。清塘消毒。稻田消毒分2次进行。春季日本沼虾起捕后水稻插种前,及时排干田水进行田塘消毒处理。每亩用生石灰100 kg清塘消毒,杀灭田塘内有害病源菌。晚稻收割后,利用稻虾生产空闲时期第二

33、次消毒,然后晒塘7 d后进水。待生石灰药性全部消失后才可放入春季虾苗。品种选择。晚稻品种以选用高产、优质、抗病、耐湿抗倒性好的中迟熟晚粳稻品种为宜,如嘉58;抗倒性好、分蘖力强的迟熟杂交晚粳品种,如甬优538、嘉优5号。日本沼虾苗种采用日本沼虾苗种场优良苗种。适期播种。单季晚稻应在5月中旬播种育秧,6月上旬插种为佳,确保能在8月上旬幼穗分化。合理密植。实行宽行窄株栽培,杂交晚粳稻机插密度30 cm22 cm,插足1万穴/亩,每穴2株;常规晚粳稻机插密度30 cml8 cm,插足1.2万穴/亩,每穴2株3株。日本沼虾饲养。第一次日本沼虾放养时间在7月底8月初月初为宜,放养后每天投喂2次配合饲料,

34、饲料投喂在稻田四周。上午8:009:00时投喂全天饲料量的 1/3,下午17:0018:00时投喂全天饲料量的2/3,每天投食量为虾体重的58。具体饲料投喂量可根据不同月份水温、天气、水质、摄食情况、生长阶段等灵活掌握。田塘管理。晚稻插种返青后,实行浅水灌溉,按晚稻生产常规技术管理。多年养殖日本沼虾的稻田,晚稻种植后一般不用施追肥,且田内没有杂草。新修建的稻田水稻插种前还应施300 kg/亩的腐熟有机肥作底肥,插种后分二次追施高浓度复合肥作追肥。日本沼虾放养后不宜再搁田,保持田间水位5 cm10 cm。稻虾共生期间水质要保持清新,水体溶解氧不低于4 mg/L,透明度25cm40cm。如水质过浓

35、或遇雷雨天气,应及时冲水。 病虫防治。水稻病虫防治用药必须要注意对日本沼虾的影响,重点防治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和第四代褐飞虱。 适期收获。9月中至10月初根据日本沼虾销售需要分批起捕,捕大留小。10月中旬开始排水搁田,后干湿交替,确保水稻成熟度。晚稻收割且稻田二次消毒后,再继续放养日本沼虾。第二年3月初开始捕捞上市,6月上旬捕捞完毕。(5)效益情况。种植杂交晚粳稻甬优538品种亩产717 kg,种植常规晚粳稻嘉58品种亩产472 kg,亩产日本沼虾72.3 kg,亩均效益达3262元。5、稻田-红螯鳌虾共生试点(1)基地名称:湖州震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示范规模:试验面积 50亩。(3)主要模

36、式技术:稻田养殖红螯螯虾。5月份稻田放养红螯鳌虾,6月种植晚稻品种“甬优1540”。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收获红螯鳌虾,10月下旬以后收割水稻。(4)技术要点。稻田改造。距田埂内侧0.6 m处,挖深0.6 m0.8 m、宽1 m左右的虾沟,并把土全部翻到田埂上,使田埂达到1.0 m1.2 m高、项宽0.6 m0.8 m。田埂要夯实,内坡要平整,在田埂顶内侧用塑料薄膜围起封闭式防护墙。围网地上高度为0.3 m0.5 m,地下埋入 0.1 m0.2 m。在稻田相对两角的田埂上设置好进、排水口,确保整个稻田的水流畅。在进、排水口要设置拦栅,避免虾类逃逸。清沟消毒。放虾前10 dl5 d,每亩稻田养虾沟

37、用生石灰50 kg,或选用其他药物,对虾沟进行彻底清沟消毒。 施足基肥。放虾前7 dl0 d,虾沟中注水0.5m0.8 m,然后施肥培养饵料生物。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 kg300 kg。移栽水生植物。虾沟内栽植轮叶黑藻、金鱼藻等水生植物,或在沟边种植蕹菜、水葫芦等。一般水草占虾沟面积的20左右,以零星分布为好,不要聚集在一起,这样有利于虾沟内水流畅通。 幼虾放养。5月中旬,每亩稻田环沟投放规格1.0 cm的幼虾约4000只,要求同一田块里虾的规格整齐,一次性放足。投饲管理。前期采用专用配合饲料进行投喂,中后期采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每天投喂两次,7:00和17:00各投喂 1次,傍晚的投喂量为全日投饵量的7080。在岸边和浅水处多点均匀投喂,上午投料应离田埂远些,傍晚投料则应近些。水稻种植。选择产量高、米质优、抗虫抗病 抗低温、耐寒露风、低吸收镉的甬优1540品种。按照常规水稻种植方法进行管理。水稻病虫害防治。红螯鳌虾对许多农药很敏感,稻田养虾坚持能不用药时坚决不用,需要用药时则选用对虾类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的原则。捕捞销售。上市时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捕捞方式采用地笼起捕。水稻在10月下旬以后采用收割机收割。 (5)效益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