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对孩子永远不用说两遍的6个步骤_第1页
让你对孩子永远不用说两遍的6个步骤_第2页
让你对孩子永远不用说两遍的6个步骤_第3页
让你对孩子永远不用说两遍的6个步骤_第4页
让你对孩子永远不用说两遍的6个步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你对孩子永远不用说两遍的6个步骤很多爸妈都很头痛这种情况:让孩子停止手中的事儿去做另一件必须做的事,如从玩玩具、看电视到去作业、睡觉等时,孩子会无视我们说的话,让我们不停的重复、唠叨、威胁,甚至咆哮,往往还没有效果。其实正是这种很容易让人理解的、非常自然的反应,导致了孩子对于家长的无视和违抗。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英国资深教育专家诺埃尔简妮思XX的“永远别说两次法,教我们在保持友善、尊重、平和的同时,让孩子轻松地从一件事过渡到另一件事,并形成配合的好习惯。在执行“永远别说两次之前必须要先了解的几件事:1.为什么不要反复发出指令当孩子对我们的话无动于衷时,你很可能会更大声、更不耐烦地重复你的指

2、令。这些重复和提醒传递给你孩子的信息就是:他不需要你一开口就闻令即动。你开口说第一次时,他们会对你充耳不闻,因为知道你会重复一次又一次。只有听到我们声音中的很熟悉的尖利的歇斯底里声时,孩子们才会觉得自己必须当心点。2.方法适用于什么时候孩子的行为分开始型行为(孩子没有捣蛋,但是需要接下来做另一件事);和终止型行为(孩子做了错事或者恼人的事,你希望他停止)。这个方法适用于开始型行为,不适用于终止型行为。3.什么时候不能使用如果孩子坐在电视、ipad等显示屏面前时。这种情况,首先你得想办法把所有电子设备关掉;时间紧X,需要马上出门时。一旦启用这个方法,须确保有足够的时间把所有六步都坚持完。4.多大

3、年龄可以使用从孩子大约3岁起就可以开始使用这一方法,因为大多数孩子这个时候心智足够成熟,能理解你要求他们做什么,并能专心足够长的时间,遵守简单的指令。这六个步骤,一开始看起来似乎很烦琐,但是随着你练习的深入,所需的步骤将会越来越少,因为孩子会越来越快地配合,而通常,就只用前三步孩子就配合家长了。第一步:停下你正在做的事,走到你孩子那儿去,站着,看着他。你是否曾经人在厨房,从厨房窗户喊你的孩子去做作业或者来吃晚饭自己在一个房间,却向另一个房间里的孩子问问题孩子看不到我们时,就会很容易无视我们。如果我们自己都不停下手里的事,然后走到孩子身边看着他们,孩子当然不把我们说的话当一回事。要站在孩子们面前

4、看着他们,让他们觉得我们很严肃、很坚决,以此表示“这很重要。第二步:等,一直等到你的孩子停下他手里的事并看着你。你务必确保孩子已经准备好听你讲话,这一步正是让孩子专心于你要说的话。常见的情况是:孩子们正在专心于画画、写卡片,我们却在这时发话,孩子可能根本就没听,或者很快就忘了你说的什么。你假设愿意站一小会儿,等到他抬起头来看着你,就会发现孩子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你等待孩子停下他手中的事抬头看你时,可以用友善的方式表示对他正在做的事很感兴趣,并找点东西“描述式赞扬他,会促使他向你回以眼神交流。从积极肯定的角度关注他,会让他更愿意取悦你,乐意听话并合作。注意不要通过呼叫孩子名字的方式让孩子注

5、意自己,因为家长通常都是要孩子做什么或者不许他做什么的时候,喊他的名字,所以孩子对家长的呼叫会尽量充耳不闻,不能让他马上彻底地集中起注意力。第一、二步能让我们从从容容地专心想想该如何表达这一要求,如何让自己表现得平和、友善、有礼貌。既然我们希望孩子们学得有礼貌,那么我们就要以身作那么。第三步:把要求讲给孩子听用语简单、表意清楚、只讲一次。一旦你把要求清楚明了地表达出来了(要求不能太长,以免孩子变得躁动不安),就不要重复。如果重复要求,就会给孩子传递出这一信息不必在你说第一次时就听,甚至有可能在你说第四次时也不用听!孩子对自己正在做的事很投入,尤其是当从一件喜欢的事过渡到不吸引他们的事情时,这时

6、可以通过“倒计时来缓解这个过渡带来的痛苦,这个方法不仅能帮你省时间,还能省掉麻烦和焦躁。对生性急躁、固执的孩子,先每隔三分钟来一次倒计时,然后每隔两分钟,然后每隔一分钟。每一次,你的孩子都会听见他下一步即将做什么,他的大脑便会对下一步的事情自动产生一幅图像。甚至在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他的大脑就习惯了这个过渡。当你说“时间到的时候,或者当计时器响起来时,孩子便已经习惯了必须按你刚才的要求去做,不管你提的是什么要求。通过前三步,大多数孩子在大多数时间里都会配合,而如果仍不配合,下面还有三步,可把孩子的反抗抹杀殆尽。第四步:让孩子把要求重复给你听,要求他用自己的话准确、完整地说出来。当孩子告

7、诉你他应该做什么时,他的大脑便会自动产生一幅清楚、生动的图片。图片中的他正在做这件事。当孩子听见自己心底告诉自己必须做什么时,便有了主人翁意识。与由你说出要求相比,这样他便更会把这个要求当一回事。不要让孩子仅仅只是鹦鹉学舌,因为他们即使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的情况下也能重复。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谁确地告诉你他必须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那么毫无疑问他听见了你说的话并且理解了你的要求。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孩子找借口。偶尔在有些情况下,孩子第四步之后仍然不听话,那么家长就该把第五步用起来了。第五步:站着,等他。如果孩子在第四步之后仍没有开始做你要求他做的事,要乐意站着等待。等待是一个很有效力的办

8、法;等待说明你是认真的。把你站着等待孩子回应的时间当作是一种投资吧,一种很快就会带来“更平和、更轻松、更愉快的家庭生活的投资。为了减少等待的压力,注意早点开始你所有的日常事务,这样你才能腾出时间进行六步法 ,而不会觉得自己总是在赶时间。在为数不多的情况下,孩子在第五步之后还是不配合,此时我们就得用上最后一步。第六步:在你站着等待的时候,对孩子朝正确方向迈出的每一小步,不管这一小进步多么微不足道,都要描述式地赞扬他,并且“反思式倾听他的感受每天多给孩子一点“描述式赞扬, 孩子就越会积极地配合家长并展示他们最好的一面。你甚至可以“描述式赞扬孩子以前的优良行为举止。“反思式倾听说明你知道孩子不想停下

9、他正在做的事,不想做下一件事。不要争辩,不要给孩子说道理或者训诫他,这些通常都没有用!不用担心这样会误导孩子,让他认为自己不用听从你的命令。为了让效果最大化,你可以把“描述式赞扬和“反思式倾听一起用起来。当你心无旁骛地站着等孩子的回应时,“描述式赞扬他,并“反思式倾听他内心的想法,孩子很快就会积极地回应你。坚持做第六步,直到孩子配合你。他们会配合的,而且往往比想象中来得快。编后语:“永远别说两次这一方法通常会起作用,因为没有第七步过一会儿,放弃。即使让孩子最终配合需要走完所有六步,也要记住要“描述式赞扬孩子。这样,下一次要孩子的配合就会来得容易一点、快一点。相信很快你便只需做前面三步即可达到效

10、果。除了惩罚,我们还能怎么做?导语:爱孩子,他很快没有规矩;管孩子,他很快感觉到父母不爱他。怎么办?用爱的方式去给孩子规那么,孩子才能感受到规那么是爱的一部分;用惩罚的方式去给孩子规那么,孩子感受到的是恨,而非规那么。怎样找到替代惩罚的方法?生活中,“惩罚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最爱用的杀手锏了,的确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大家都认可的选择就一定是最科学的吗?当然不是,只是因为这是大家最无奈的选择,除了这“招我们的确想不出什么好“招了,这里告诉你一些可以代替惩罚的好方法!一、对于惩罚的认识1、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2、孩子在

11、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和改正错误;3、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4、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5、专家认为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二、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及案例1、转移注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适合:不太严重或者偶然性的问题案例:孩子在超市里随意拿货

12、架上的商品反例家长:“你再乱拿,看你爸爸来了,怎么收拾你!正例家长:“宝贝,你来帮我挑三个最红的苹果吧!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适合:行为的后果比较严重,需要及时纠正、明确态度的问题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反例家长:“你太鲁莽了,晚上不许看电视!正例家长:“我不喜欢你这样!小孩在过道乱跑会干扰别人购物!3、说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说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适合: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故意的行为案例:孩子把从家里带出去的玩具弄丢了反例家长:“你怎么又把玩具弄丢了,以后不许你带玩具出去了!正例家长:“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

13、己的玩具,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4、提供选择:提供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适合: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建议。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反例家长:“你再乱跑,我就不带你回家了!正例家长:“齐齐,别跑!给你个选择,你要么好好走,要么坐在购物车里,你来决定。案例:孩子在看电视不愿意洗澡反例家长:“赶紧洗澡,你再不过来,我就关电视了!正例家长:“你是愿意现在洗澡、一会儿讲两个故事听,还是现在看电视,洗澡后没时间讲故事。你来选吧!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适合: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需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件

14、案例:孩子用水彩笔画画时,把没盖笔帽的笔放在沙发上,染了一大片颜色。反例家长:“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以后别用水彩笔了!正例家长:“看沙发都花了,以后记得用完笔就把笔帽盖起来,放在桌上。6、采取行动:对于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正,可以采取适当行动。适合:相对严重的原那么性问题,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问题,需说明正确的原那么案例: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反复玩弄桌上的物品反例家长:“你再不专心吃饭,就干脆别吃饭了!正例家长:“宝贝,专心吃饭!,数次劝说未果,可以把桌上附近的东西拿远,说:“吃饭时候应该专心,吃完饭你可以随便玩这些东西。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适合: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即

15、“明知故犯的行为,需要承担因此引起的后果案例:孩子在都是油的餐桌上玩小汽车反例家长:“别在上面玩,都是油!听见没!是不是要我没收才行!正例家长:“桌子上还有很多吃饭洒的汤和油,把小汽车都弄脏了,你要负责把它们洗干净!三、针对特别顽固且不易改正的习惯,采取相对复杂的措施案例:孩子晚上总想玩耍、说话,不愿意睡觉反例家长:呵斥、发脾气:“再不睡觉就出去!我都累死了,没时间陪你折腾!正例家长: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如:坐在一起,问问孩子睡觉前都喜欢做什么?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如:告诉孩子妈妈每天上班很累,需要早点睡觉、得到休息。第三步: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不带任

16、何评论。一边讨论,一边将双方所有的想法逐一记录,让孩子有受尊重感和参与决定感,更利于提高孩子日后行动的主动性。如:孩子听三个故事、看会电视、翻跟头、十点睡觉家长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九点上床后可以聊会天、九点半准备睡觉第四步: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需要付诸行动。家长应给予适当让步,会带动孩子主动让步如:分别在各自能接受的方法上“打勾,不能接受或者想去掉的方法上“打叉,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方法上画“五角星第五步: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总结达成共识的意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如:我们都同意每天八点半到九点自由活动,可以讲两个故事、九点半睡觉可以写在纸条上,贴在冰箱上四、最后请记住这几点1、当我们发生冲突时,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或者担心谁输谁赢。而是把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家长和孩子的需求都得到尊重;2、在气头上时,暂时不要开始“解决问题,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开始用科学的语言,如果是在叉腰瞪眼的情况下说的都是不会有效果的;3、挑选建议时,不要评价“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