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胜于雄辩》_第1页
《事实胜于雄辩》_第2页
《事实胜于雄辩》_第3页
《事实胜于雄辩》_第4页
《事实胜于雄辩》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事实胜于雄辩 谈议论文事实论证的特点及运用 李 强 毛翠景 高考作文因其高分值被称为语文的“半璧江山”,作文的成败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可见作文的备考至关重要。高考作文中常写的文体有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其中记叙文以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取胜,散文以富有文采的表达和深刻的哲理取胜,这两种文体要想得高分并非易事。相对而言,议论文的操作易于掌握。而写好议论的关键在于中心明确和论证充实有力,采用事实论证是增强论证性和说服力的有效方法。我们以满分作文民族记忆永不褪色为例探讨一下议论文中事实论证的特点及运用,以助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一、 事实论证的特点(一)、明确的目的性。用确凿的事实服务

2、于中心论点。文中所举事例均为“民族记忆永不褪色” 这一中心服务。如:岳飞的“精忠报国”,苏武的“坚贞不屈”,文天祥的“留取丹青照汗青”,杜甫的“忧国忧民”,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海瑞的清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 所有这些无不昭示民族记忆永不褪色。作者还列举了当代现实社会中继承民族记忆、民族传统鲜活的事例,如徐本禹到偏远的山村支教;林秀真用三十年时间温暖世道,收养老人;明正彬一身正气,严格执法。 (二)、典型性。事例应具有普遍意义,家喻户晓,否则说服力不强。文中所举事例古今皆有,且极具代表性,足以证明“民族记忆”代代相传、永不褪色。既增强了

3、说服力,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三)、精炼性。沙里淘金,高度概括。对事例本身的叙述应本着精炼的原则,不要用繁琐的叙述冲淡其论证性,本末倒置。 文中所举事例个个精炼概括,并非繁冗拖沓。这样既经济实惠又论证有力。如:第一段运用三个人的事例组成排比,一句话一个事例,既精炼又增强气势。在概括事例时,只抓其精神核心或体现精神核心的名言名句即可,以点代面,画龙点睛。又如:第三段中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体现杜甫对人民的同情和对河山沦丧的哀痛;用“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句体现了谭嗣同为变法甘愿牺牲的英雄气概;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体现了毛泽东同志救国的心愿。在第四段小作者也用三

4、句话举出现实生活中继承民族记忆的三个鲜活的事例。总之,全文所使用的事实论证皆做到了概括精炼。(四)、新颖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俗话说,你用了别人没用的是金子,你用了别人用的但加以创新是银子,你照搬别人用过的是石子,这足以说明事例新颖的重要性。所谓“新颖”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别人没用过,又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读罢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2、虽是老例子,但另辟蹊径、角度新颖,表述形式、表达语言具有创新性,给人一种别有一番洞天蕴涵其中之感;3、新颖并非不要典型性,不要一味求新而失去典型性,应把新颖性与典型性结合起来。这篇满分作文在新颖性上做得很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语言典雅流畅

5、、夺人眼球,文章起笔就透出非凡的才华,一组排比声色俱全,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幅历史的画卷,第二段中运用整散结合的语句,读来铿锵顿挫、掷地有声,这就是在语言表述上的新颖性,体现了小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的能力;(2)、选取富有时代气息的典型事例、新颖别致。 二、运用事实论证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重在挖掘材料。学生常犯的毛病即一味堆积材料,而缺少对材料的针对性分析和回扣中心。所以,在保证所举事例的精炼性的同时必须做好对事例的分析与深层挖掘,民族记忆永不褪色这篇满分作文就注重了这一点。如:第一段最后“时间的车轮缓缓滚过,闪光的民族记忆永不褪色。时间又怎能使民族记忆风化?”这既是对本段三个事例的总结挖掘

6、,又是引出中心论点。再如:第三段的最后一句“这些被存封的民族记忆是我们无穷无尽的瑰宝,无论何时何地,民族记忆永不褪色”,它既挖掘引深了事例,又回扣了中心。还有第四段最后一句也是如此。(二)、衔接、过渡自然。文章缺少必要的过渡,衔接性差,这也是学生常见的毛病。一篇文章应完整合一,流畅自然,这样才能得到阅卷者的青睐。特别是运用事实论证时更应做好衔接过渡。民族记忆永不褪色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成功,如三、四段之间的过渡,第四段的开头:“只有铭记历史,秉承民族精神,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献出自己的力量。”这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上承封存的民族记忆,下启现实生活,使民族记忆古今相继,一脉相承,把民族精

7、神发扬光大。当然,衔接过渡也要在段落内部贯彻好,也应引起重视。这篇佳作在这点同样处理得很出色,如第二段“这样每走一步都可以知道自己有没有偏离民族的方向。诚然,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仁人志士,他们生不惧历史之簿上永远镌刻着他们的名字这种至阳至刚,大智大勇的民族记忆怎能被似水的流年而剥蚀?因为高尚,所以永存!”本段由鲁迅名言到中国脊梁的追述,再到民族记忆,最后得出“因为高尚,所以永存”的结论,整段自然和谐,浑然一体。 (三)、正反对比论证。要想论证有深度,有信度,使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不失为有效之举,在运用事实论证时犹为如此。另外,正反对比论证还能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民族记忆永不褪色在第五段运用了

8、正反对比论证,另外,本段内容也与前四段形成对比,进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可见,在运用事实论证时,学会并巧用正反对比论证十分重要。 (四)、顺序合理。所举事例应按一定顺序,否则,层次不清,逻辑混乱。一般地说,所举事例应按时空顺序,先古后今,先中后外。民族记忆永不褪色全文所举事例基本按历史顺序安排,条理清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第一段所举三例在历史顺序上有些混乱,应把苏武之例放在岳飞之例的前面,这样由汉代的苏武到南宋初期的岳飞再到南宋末期的文天祥,历史感就强了。总之,正确合理地运用事实论证不仅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也是提高议论文水平的有效手段。当然,仅仅学会运用事实论证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

9、要掌握大量的论证材料,否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因此,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论证材料的收集、积累、诵记。课本或课外书的中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历史故事都可以按照一定的主题加以整理,只要肯用功,就可以“积水成渊”。相信通过掌握翔实的论证材料,运用正确的论证方法,议论文的写作水平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附:满分作文民族记忆永不褪色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涤荡了风波亭前的点点残血,却吹不走“精忠报国”的民族记忆;几百年的猎猎西风,吞噬牧羊老者留下的痕迹,却带不走“坚贞不屈”的民族记忆;几百年的潮涨潮落,淹没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却淘不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记忆。时间的车轮缓缓滚过,闪光

10、的民族记忆永不褪色。时间又真能使民族记忆风化?鲁迅先生说:要让民族发展的灯背在身上,让自己的影子投向前方,这样每走一步都可以知道自己有没有偏离民族的方向。诚然,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仁人志士,他们生不惧,死不惜,为国捐躯,为民请命,以一己之力独臂擎天,力挽狂澜,是灌溉古老民族薪尽火传,绵延不绝的精神种子,他们不愧为中国的脊梁。历史之簿上永远镌刻着他们的名字,民族的丰碑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种至阳至刚、大智大勇的民族记忆怎能被似水的流年而剥蚀?因为高尚,所以永存!忘不了杜甫脸色憔悴、形如枯槁地吟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深陷的双眼里流出的是对人民的同情,对河山沦丧的哀痛。忘不了刑场中,谭嗣同激

11、昂的狂啸,“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愧为侠之大者。忘不了毛泽东站在山顶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此中国有了新生。这些被封存的民族记忆是我们无穷无尽的瑰宝,无论何时何地民族记忆永不褪色。只有铭记历史,秉承民族精神,才能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献出自己的力量。因为铭记了历史,徐本禹可以放弃优越的生活,到山村做一支发光的蜡烛;因为铭记了历史,林秀贞用三十年的时间温暖世道,收养老人;因为铭记了历史,明正彬在罪犯面前一身正气,严格执法。民族记忆是一盏明灯,为后人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当贪官将罪恶的黑手伸向金钱时,他们是否还残存着“要留青白在人间”的民族记忆?当大臣们享受灯红酒绿的生活时,他们是否还残存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